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五胡乱华两脚羊历史记载事件(历史上五胡乱华怎么回事)

五胡乱华两脚羊历史记载事件(历史上五胡乱华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999 更新时间:2023/12/13 23:49:38

“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世界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战争史,每一次战争都会让平民们流离失所。战争的残酷性往往让人想象不到。

尤其是在古代战争中,战场没有国际,没有战争条例,受到战乱的影响,食物减少,没吃没喝,易而食的不在少数。

拍拍今天要说的就是史上惨绝人寰的“两脚羊”

拍拍信许多朋友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两脚羊”的传闻,究竟什么是“两脚羊”呢。

网上对此传闻颇多,大多源自于五胡乱华时期,汉人女子被北方游牧民族掠夺当成“粮草”。大家不要震惊,这里说的“两脚羊”就是指一种可以吃的人。

然而,史实真的如此么?五胡乱华时期示不背锅

虽然中国历史上确实有食人之事,十六国时期也确实是个悲惨黑暗的年代,然而“两脚羊”这一称呼却不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

食人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食人的记载,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也就是唐朝末年的时候食人现象大量出现。

而最早关于“两脚羊”的记载出现在代。

宋人庄绰在《鸡肋编》里写道:“自靖康丙午岁,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

登州范温率忠义之人,绍兴癸丑岁泛海到钱塘,有持至行在犹食者。老瘦男子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不羡羊’,儿呼为‘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拍拍为大家翻译成大白话,大意是由于金国入侵,许多地方粮食涨价,百姓为了活命开始吃起了人肉,人肉的价格甚至不如猪肉狗肉,肥壮的人也不值几个钱。

老瘦男子的肉叫做“饶把火”,年轻的和女人的肉叫“不羡羊”,小孩的肉则叫“和骨烂”,所有人的肉通称为“两脚羊”。

拍拍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由于兵祸导致中原一带粮食无收,无论兵匪还是良民,都靠吃两脚羊过日子,人命贱到充当食物还不如猪狗价格的地步。

求生的欲望导了一切,为了一线生存,灾民们已不再顾及世态人伦,人肉相食的惨痛事件不可避免的发生。这一现象既是当时社会秩序败坏的产物,也是残酷军事斗争的结果。

拍拍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叹生在当下的幸福,感慨祖国的稳定富强,让我们不再经历战争,不再重复那黑暗的年代。

更多文章

  • 五胡乱华两脚羊是什么意思(五胡乱华两脚羊历史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五胡乱华两脚羊是什么意思

    五胡乱华是汉人最黑暗的时代,但也诞生出一位让汉人至今自豪的一位大英雄!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五胡

  • 司马懿为什么夺了曹家的天下还要灭曹家(怎么夺得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为什么夺了曹家的天下

    众所周知,虽然混乱的三国是由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时代,但是结束三国时代的却是司马家族的人,而奠定司马家统一天下基础的人非司马懿莫属。司马懿的一生堪称一部经典戏剧,他先后辅佐了曹魏的四代君王,无论是曹操、曹丕、曹睿都对司马懿设有防备,以至于司马懿每天都生活在危机之中,自此隐忍便成了司马懿半生的代名词

  • 曹魏配享太庙26人名单(曹魏太庙26功臣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魏配享太庙26人

    对于开国功臣来说,生前最大的荣耀就是封侯拜相,死后最大的荣耀就是配享太庙。在古代,人们都讲究祭祀。通常来说国家级的祭祀有两种,一种是皇室太庙,一种就是孔庙。乾隆时期就有一个大臣叫尹嘉铨,为了让他老爹配享孔庙,最后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了。所以说国家级的祭祀不是谁都能进去的。在唐朝的时候,跟着李世民打天下

  • 五胡乱华真的差点灭了整个汉族吗(五胡乱华杀了多少汉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胡乱华真的差点灭了整个汉族吗

    中国历史就是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战争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战争占了绝大多数的时间。而在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中,汉民族面对的敌人也是形形色色,要说历史上哪一场战争最为出彩,哪一场战争最为狼狈,我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论。但是要说民族面临到的最大威胁,是哪个时期,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一个

  • 古代怎样惩罚小孩(古时候惩罚小孩子的具体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怎样惩罚小孩

    古人惩罚孩子的方式超乎想象,轻则精神,重则肉体,顶格是要命家庭作为中国古代宗法血缘组织的基本单位,虽然没有在相关的国家权力之下,但是理论上古代家庭多为大家庭。且在皇权不下县的法统之下,族长乃至家长体罚孩子主要是为了让其遵守家规、族规。换句话说,古人惩罚孩子的方式种类多样,超乎了现在人们的想象。1.精

  • 曹魏的都城在哪里(三国时期魏国的首都定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魏的都城在哪里

    汉灵帝病逝后,为了掌握在朝廷中的主动权,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交锋。在这场生死博弈中,大将军何进被杀,宦官集团被灭,握有雄兵的董卓趁机废黜少帝拥立献帝,成了东汉朝廷的实际掌权者。董卓的悖逆行径,不仅给了各诸侯势力割据自立,合众讨贼的借口,也为洛阳带来了一场空前浩劫。献帝初平元年(公

  • 汉朝皇帝的排名顺序关系大全(汉代的帝王及帝号排序)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皇帝的排名顺序

    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 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二的布衣皇帝(另一人为明太祖朱元璋),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而一统天下。商朝之后第一位使用庙号的君主,庙号汉太祖,史书中称汉高祖。西方史学界以之与凯撒大帝齐名。 汉惠帝刘盈 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朝

  • 中国正史三国十大猛将(三国猛将的真实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正史三国十大猛将

    三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吸引着一代代历史爱好者,主公们的临机决断,谋士们的运筹帷幄,当然还有武将们的几个铁马鼓角争鸣。主公的决策和谋士的谋划,最后还要落到武将们的战场拼杀上,所以武将在三国的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前有吕布一人撼动天下,后有张辽以一人之力率八百壮士大破孙权十万雄兵。也有曹操为得

  • 明朝是哪一年到哪一年结束的(明朝从几几年到几几年)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个大一统封建政权,起于1368年,结束于1644年,国祚276年,共历12帝16世。在1644年北京沦陷,崇祯帝以身殉国以后,北方虽然被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所占据,但南方的半壁江山还处于明朝的控制之下,这些忠于明朝的势力拥立明朝宗室藩王为帝,建立了南明政权。直到1683年随着台湾

  • 冉闵大帝为何被禁(为什么冉闵历史上不被公开提出来)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冉闵大帝为何被禁

    英雄一词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古代人认为英雄大都是指勇武过人,并且有英雄品质的人。现在我们的“英雄观”更多认为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英雄这一概念的解释都是没有问题的。时代在不断发展,我们并不能以当今社会的观念去评判古代的是非对错。而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