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明王朝陈洪是什么结局(历史上陈洪是什么人)

大明王朝陈洪是什么结局(历史上陈洪是什么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848 更新时间:2024/1/25 14:29:58

海瑞上了《治安疏》,嘉靖帝大为恼怒,几番较量下来,他派陈洪去给裕王送信,带着四个大字,分别是“好雨”、“明月”。

听完了裕王等人对“好雨”的解释,再加上陈洪自己对嘉靖帝身体的判断。他感觉皇上就要撑不住了,于是决定向裕王伸去橄榄枝,把自己揣摩了的圣意告知了裕王。

随后裕王等人判了海瑞一个秋后处决,那么陈洪回去报信之后,嘉靖帝为什么异常恼怒?

大明王朝:是杀牛刀,就切不了菜,陈洪的死局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一、

陈洪在严党没有倒台之前,在司礼监顶多排二号人物,他前面是吕芳,后面是黄锦。之所以会被嘉靖帝重用,完全用的是他的狠,这一点上,不仅嘉靖帝清楚,吕芳也清楚,陈洪同样清楚。

嘉靖帝的运气确实爆棚,在十二岁时老爹嗝屁,自己接管了兴王府。又过了两年,明武宗突然嗝屁了,由于没有子嗣,众臣向太后请懿旨后,皇冠“咣当”一下砸在了还在王府“玩蛐蛐”的朱厚熜头上。

别看他继承皇位的时候只有十四岁,其心智和手段就已经展露无遗,接到旨意的他刚到北京,就给杨廷和等人来了个下马威,不肯从东华门以太子身份进城:

“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双方互不让步的情况下,朱厚熜最终从郊外接受群臣建议即位,并从象征帝王身份的大明门进去,在奉天殿即位。

随后便是长达三年多的“大礼议”之争,在《大明王朝1566》剧中,嘉靖帝跟黄锦观看陈洪鞭打百官时,也讲过:

“三十五年前,和朕闹的人比这多多了,朕一个人对付二三百人,有的还是大学士,把他们全杀下去了。”

嘉靖帝专门强调了是一个人对付二三百人,所以,在他的心中,只有自己能做主的事才算是自己的,谁答应的都不算,这一点在后面他骗自己的孙子时也讲过。

二、

毫无疑问,整个追寻权力顶峰的过程中,嘉靖帝是孤独的。而十几年后的壬寅宫变,无疑更加把嘉靖帝往孤独的巅峰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嘉靖帝一直是冷冰冰的皇权象征,唯一能跟他亲热一下,能知道他也知冷暖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吕芳,一个是黄锦。

而嘉靖帝这种冬天穿单衣,夏天穿长袍的人,冷暖不一定要知,但帝王之术必须拿捏的牢固。在他固有的认知中,没了吕芳和黄锦知冷暖,他热不死也冻不死,但是没了帝王之术,他皇位都不保。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在吕芳私见徐阶和严嵩后,把他罚去修吉壤。为什么黄锦在替海瑞说话时,被他打入大牢,硬是被陈洪敲断了腿。

所以,跟嘉靖帝讲感情,讲功劳,那就是不自量力,不知轻重!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在嘉靖帝眼中,所有人,不过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虽然某一颗他或许很喜欢,但是当老帅被将军时,谁都可以舍弃。

在严党尚未倒台之际,严嵩就是那一把快刀,凡是跟嘉靖帝过不去,首先就得过严嵩这一关。而监督严嵩的便是吕芳,监督吕芳的又是陈洪,陈洪再往下,还藏着个黄锦。

所以,注定这些人不能做朋友,一旦出现和谐的端倪,嘉靖帝必然大怒并予以阻止。

背黑锅的严嵩倒台了,徐阶和吕芳又都是老狐狸,嘉靖帝一下子就暴露在了世人面前,不得已,他必须用陈洪。为了让陈洪发挥最大的作用,不至于被掣肘,不惜忍痛发配了吕芳。

就这样,陈洪凭借自己的“狠”上了位,也注定了自身命运的悲剧。

三、

陈洪之所以能从数以万计的太监中脱颖而出,凭借的也是那股子狠劲,不然吕芳不会提拔他,嘉靖帝也不会重用他。

而陈洪越狠,得罪的人就越多,越多他就越慌,为了自保,他就需要更大的权力,自然他爬的也就越快,越快得罪的人就越多。这会让他陷入一种死循环,得罪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但权力,终有一天会达顶端。

陈洪能做到司礼监掌印太监,必然也不是傻子,他要想掌握权力,“狠”是他的武器,武器可以杀人,当然也会自伤。

他何曾不想跟吕芳一样全身而退,不要觉得只有吕芳懂“三思”,陈洪必然也懂,但是“思退”谈何容易,关键是往哪退,谁帮你退?

吕芳之所以能退,是因为严党倒台了,嘉靖帝不再需要他了,是愿意让他退。冯保之所以能退,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干爹,冒着风险帮他设计了一条退路。

可是陈洪,孤家寡人,往哪退,谁让他退,他退了,冯保以后拿谁来练手?

所以,陈洪唯一的办法就是自保,或者把希望压到下一任皇帝身上。

只是他太后知后觉了,所有人都在瞒着他,包括嘉靖帝,直到海瑞上谏之后,直到嘉靖帝病入膏肓了,直到嘉靖帝通过他给裕王送“好雨明月”四个字时,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黄锦这小子一直瞒着自己给嘉靖帝吃药,原来嘉靖帝并没有修炼成仙体,原来嘉靖帝想要传位了,原来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走了个吕芳,来了个人又想学吕芳,陈洪,你这点德行要学吕芳,连影都没有!”

四、

仿佛一下子被扒光在了众人面前,陈洪的心里面只剩下了悲凉,和不甘。

前面我们也讲过,这次海瑞上疏,嘉靖帝并不想杀他,他也不想末了了,还留下个骂名。不杀海瑞,就得放海瑞,但是由谁来提出放海瑞呢?

没有,一个人都没有,每个人都喊着海瑞辱骂君父,是大不敬,但是杀不杀,不说话,放不放,也不说话。这一点上,徐阶这个老狐狸,不知道比高拱、张居正、赵贞吉高了多少,他不表态,就只剩下裕王能表态。

其实嘉靖帝需要的是一个台阶,一个放海瑞的台阶,陈洪第一次去见裕王,裕王就说了:

“作为列祖列宗的子孙,我若能继承大统,必重用此人!”

杨角风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嘉靖帝等的就是裕王这句话,只是不幸,这句话被陈洪隐瞒了。

等到陈洪第二次去见裕王,并传达了嘉靖帝想杀海瑞的意思之后,裕王等人选择了明哲保身,给海瑞判了秋后处决,陈洪以为嘉靖帝很满意,其实不然:

“你何不干脆说好人都让你们去做,恶人让朕来做!”

很多人不理解嘉靖帝为什么会冒出这么一句,现在估计懂了吧,判了海瑞秋后处决,就等于把这个皮球再次踢给了嘉靖帝,到时候他是勾决呢,还是不勾决?

五、

而陈洪,却暴露了马脚,不要以为锦衣卫归他管,就没人监视他了,嘉靖帝的眼线遍布全国,裕王府发生的一切,他岂会不知?

陈洪选择了做刀,那就只能做一把没有思想的刀,如果刀不受主人控制了,那还算是刀吗?

这把刀得罪了太多的人,司礼监吕芳那一伙人怎么得罪的自不必说,包括杨金水、黄锦、芸娘等;

当初奉旨去裕王府带冯保去朝天观,算是彻底得罪了裕王妃、冯保、世子,尤其世子,咬着牙要杀他;

奉旨去锦衣卫“除草”,彻底得罪了朱七、齐大柱等人,算是把自己的基本盘给毁了;

末了又在西苑鞭打百官,一下子把满朝文武全给得罪了……

他也不是后知后觉,代理掌印太监的时候,他就已经向徐阶示好,只不过碰了一鼻子灰罢了,他这点道行,怎么跟徐阶比?

内阁首辅是巴结不上了,他开始往裕王身上凑,从送冯保回去那里开始,一步步步了吕芳后尘。

但是要明白,他不是吕芳,他想做好人,两头讨好,但嘉靖帝不同意:

“吕芳临走了心里始终明白,不管多少人叫他老祖宗,他永远是个奴才,你以为你是谁?”

这句话意味深长,其实就是告诉陈洪,做奴才只管完成主子交代的事就行,你能做什么主?

“裕王府李妃才是我朱家的媳妇,她瞒瞒朕倒也罢了,凭你也想做我朱家的媳妇?”

所以,很多时候,嘉靖帝不是被欺瞒,而是自己给自己找了台阶下而已。当初张三丰的“血经”如此,现在的判海瑞有罪的折子同样如此。

嘉靖帝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答复,还是下不了台,拿起了朱笔打了一个叉,并对陈洪讲:

“他们不是会猜吗,让他们猜去!”

而陈洪,既然选择了做刀,也就必然有被扔掉的那一天。不仅陈洪,海瑞也是一把刀,一把留给裕王的刀,如果他即位后真的能用好,这对大明朝也是极好的,当然这是后话,这里不表。

陈洪,从他选择上位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会灭亡!

标签: 陈洪是什么结局

更多文章

  • 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古代御史中丞是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历朝历代变换官僚制度,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毕竟国家时局的发展不能永远停留在那一个瞬间。但是总有那么一个职位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御史中丞,与之相对应的两汉时期的监察官司直和司隶校尉来说,存在的时间乃是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反之比较短时期存在的司直和司隶校尉,根本不可比,那么御史中丞的设置为何可以如此

  • 叶赫那拉的诅咒是真的吗(清朝关于叶赫那拉诅咒谁说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叶赫那拉的诅咒

    除了爱新觉罗之外,满清还有一个重要的政治姓氏,那就是叶赫那拉氏,这个姓氏出自海西女真。在满清历史当中出过许多著名的人物,但是这个姓氏与满清之间却有着某种诅咒关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叶赫那拉氏灭亡大清的说法。那么这个历史说法有何来由?真相究竟是如何呢?首先历史要从努尔哈赤最初的崛起说起,明朝末期的东北军

  • 知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以前七品知县是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知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清史稿·职官三·外官》有载:县知县一人,正七品。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按照现今公务员行政级别划分,清代的正七品品秩基本相当于现今的县处级正职级别,知县也就基本相当于县级地方政府最高行政长官——县委书记。只不过清代知县的职权范围更广,

  • 宋神宗赵顼怎么读(宋神宗叫什么名字,拼音怎么读正确)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宋神宗赵顼怎么读

    宋朝是历史上记录非常详实的年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历任18个皇帝。相信很多人并不能完全知道这十八个皇帝的名字,除了较为著名的宋太祖赵匡胤,造就了“靖康耻”的徽钦二帝,还有南宋的宋高宗赵构,其他很多并不为人所知。不知道并不丢脸,但是有时候说到宋朝,如果连这几个皇帝的名字都还念不出来,那确实挺掉价的。1.

  • 郭子仪死后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郭子仪一死马上被灭九族)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郭子仪死后满门抄斩

    接近花甲之年的郭子仪,在他59岁那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一时的盛唐景象不见,处处凋零,战乱频发。作为武则天时代的武状元,如今历经四朝元老被"夺情"启用,奉命东讨安禄山。从此开启了大唐中兴之将的晚年惊心动魄的人生,功高盖主的军人生涯,一次次化解满门抄斩的危机。 再好的夫妻生活,都有吵架的时

  • 孙悟空最后成了什么佛(西游记最后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悟空最后成了什么佛

    孙悟空此生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同如来打赌,白白在五行山下浪费了500年的时间,但是,这也只是他年少轻狂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成佛后的悟空实力又当如何呢?有人认为,孙悟空成佛后,也没有多少长进。孙悟空闯荡江湖之时,敢和天庭作对,一人对抗整个天庭,而且还敢大闹天宫,简直高调到无法无天的地步。但是,取经路上

  • 李师师和宋徽宗什么关系(历史上两人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师师和宋徽宗什么关系

    在不少电视剧、小说和戏曲里,我们都有看过李师师的故事,比如说,李师师与宋徽宗、周邦彦的三角恋关系;李师师为反抗金人吞金簪而亡;李师师与宋江的故事等等。那么,李师师与宋徽宗、周邦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李师师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的一代名妓,正史中没有记载,但是各种野史、笔记中却

  • 太平天国女兵下场结局(太平天国灭亡时女军怎么处理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平天国女兵下场

    1851年1月,洪秀全38岁生日时发动金田起义,率2万余太平军奋力拼杀。最终占据大清东南半壁江山。金田起义爆发时,洪秀全为保证部队战斗力,实行“分营制度”。将男女老幼单独编入各“营”、“馆”,即使是夫妻、女子、父女,也不能随意碰面,否则就是触犯天条,处以极刑。“分营制度”下,太平天国有一支特殊的武装

  •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是哪四种(古时候最有名的古琴声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世上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灵体,是生命,有特性,有灵魂。乐器尤其如此。好的乐器属于神来之品,可遇而不可求。“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历史上的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

  • 府尹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宋朝开封府尹是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府尹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在明清的历史中,有个地方经常被提起,对于明清朝皇帝来说,更算是举足轻重。这个地方就是顺天府,而负责这个地区的官员,就是顺天府尹。顺天府在哪?就是今天的北京,这个地方在辽宋时期就已存在。被称为顺天府,则是在明朝。明朝的朱棣做藩王时,就是受封在这里。因此当他夺到皇位后,就做了一件大事,把明朝的都城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