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侍郎和巡抚哪个大(清代巡抚和侍郎哪个职位大)

侍郎和巡抚哪个大(清代巡抚和侍郎哪个职位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99 更新时间:2024/1/20 1:02:25

大清王朝地方官编制以总督和巡抚为最高总督,通常节制一至三省,以两江总督为例,即节制三省,分别为安徽、江苏和江西。那为何节制三省却称两江总督?

因为在明朝时期,安徽和江苏是一个省,为江南省,故而称之“两江”。那巡抚乃一省之长,对所管辖省份之政吏有直接管理权。那么这总督和巡抚都是是什么关系?上下级还是各司其职?

封建官员之官阶讲究品阶,我们先来看看督、抚各自品阶。

总督(通常要兼兵部尚书衔,方便管理地方军务)品阶从一品,巡抚(通常兼兵部侍郎衔),品阶正二品。而且从职责来看,总督对巡抚有节制权力。

如此说来品阶较高的总督不就成了巡抚的上司了吗?其实不然,因为上文仅提到“节制”并没有说“管理”和“领导”,这节制和管理差了不少层。

既然并非上下级,那么这督、抚之间是否有明确之分工呢?

应该说有分工,但是实际上很不明确。总督主要是督辖区之军务,督了军务就要督地方财政。

举一例,两江总督曾国藩和自己保荐之人江西巡抚沈葆桢闹翻了,闹翻之原因是沈葆桢想自行发展和管理江西军政财务,摆脱曾国藩之湘军节制,因而沈自作主张将江西粮饷节流本省,大大缩减对湘军之供给。

曾国藩开始还能退一步,后来沈葆桢干脆彻底将江西之钱粮留为本省,分毫不给湘军。这一下,曾国藩忍无可忍“狠”参了沈葆桢一本,参本上就提到,总督有督地方军务和支配地方财政之权,江西巡抚沈葆桢属“越权”。

本以为中央政府能够全力支持自己的曾国藩,得到的上方答复是“各打五十大板”,处理结果是江西之财政江西与湘军均分,各十万两。

此例说明总督之职权范围,同时也说明督、抚之间职责之模糊。朝廷“老好人”之做法,固然有忌惮湘军之强盛而尾大不掉之因素,但也不能说朝廷完全不讲道理。

不用说别的,一省主管财政的布政使和主管官员政绩及人事安排的按察使都是巡抚的直属下属,你说这财政权和人事权归谁管?

上例说是在动荡年代,总督督军职责重大,自然权力也占优。那么在承平日久之时,总督岂不无事可为?答案自然是非也。

别忘了总督对巡抚可有节制权,虽然不是直接领导,但“节制”这就够了,所以总督往往会不甘寂寞干预地方政。当然了官面上出发点都是为了大清王朝更好地蓬勃向上。

总督这一伸手,就能碰到巡抚及以下地方官员之肉,巡抚之下藩、臬两司(布政使和按察使)不过正三品,自然不敢直接同从一品甚至是正一品(大学士衔)之总督较量,但是巡抚们可就有不甘当“软柿子”之辈。

上文之例,已然说明一些问题,沈葆桢乃晚清之能吏,为了朝廷和个人发展不惜与恩人曾国藩绝交。督抚之关系,可见一斑。

其实上文曾、沈二人之督、抚关系之僵,在大清王朝历史上只能算“小巫”,毕竟曾、沈不经常相见,多是书信公牍往来。而这“大巫”正是“同一屋檐下”之督抚二人,那矛盾可大了去了,大到你死我活之程度。

这“不幸”的“同一屋檐”共有四处,即两广总督与广东巡抚同驻广州,闽浙总督与福建巡抚同驻福州,湖广总督与湖北巡抚同驻武汉和云贵总督和云南巡抚同驻昆明。

此四处督抚之争可谓是花样百出,明争暗斗是鸡犬不宁,其案例更是不胜枚举。结果是督与抚是各有胜负,打个平手,本文就不再一一赘述之。

关键是这督抚之争必然会对地方隶政产生极坏之负面影响,难道皇帝老儿不知晓,任由督抚之间互掐打闹?

皇帝老儿当然不是“睁眼瞎”,尤其是大清王朝皇帝,眼线遍布帝国每个角落,各种密折奏报,督抚那点事儿那是门儿清。之所以如此还“纵容”督抚斗争。

其目的就是为了督抚之间互相制约,避免一人在地方独大而形成外强中干、尾大不掉之势。至于地方吏治废弛些许之代价,对于统治者们来说,这个值!

然而,通常之外就会有个别与众不同之案例,此四处督抚之间也有和睦相处之美例,属实值得一表,兴许会对读者朋友有些许发。

咸丰四年,回头浪子胡林翼屡立战功,咸丰皇帝擢升他署理湖北巡抚,此为胡人生飞跃之里程碑。在好友曾国藩的鼎力相助之下,胡林翼很快获取湖北巡抚实授,成为湘军集团最早功成名就之人。

咸丰五年,荆州将军官文,成为湖广总督,节制两湖军务。这一人事安排是很别有用心的。先说胡林翼之所以能够超越曾国藩被任命巡抚之职,主要原因就是咸丰皇帝顾及曾拥兵自重,但是不管是曾还是胡都是湘军圈里人。

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相信咸丰皇帝和他的智囊们也不会忽视这一关键点,所以急需要可靠之人监视之,这个时候官文就大有用场。

官文,满洲正白旗出身,王佳氏。正白旗乃属上三旗,真正是皇帝的“家里人”,绝对可靠。另外,官文做过荆州将军对湖北军务有所了解,并且也和太平军过过招,所以官文显然是湖广总督最佳人选。

当然了,论才能,官文自然被胡林翼甩出好几条街,所以刚开始胡并不待见官文,甚至据说官文三次屈尊亲自拜访,都吃了胡的闭门羹。

眼看督抚斗争大戏重复上演,胡林翼也准备参劾官文腐败之档口,胡林翼身边一名仕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此人乃日后大清著名理财宰相阎敬铭

阎敬铭提醒胡林翼,此次参劾结果并不好说,倘若参劾不成难免节外生枝。另外,就算参劾成功,朝廷再换总督怎么见得会比官文好对付?

官文这个人,能力确实一般,也愿意贪点小财,但是此人有自知之明,并不是没事找事,好贪权夺功,指手画脚之辈。只要咱们能和官文搞好关系,每年给他个十几万两银子花花,湖北之事还不都是胡大人您一个人说了算。

要不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经阎敬铭指点,胡林翼如醍醐灌顶,顿时销毁参劾奏本而改为登门拜访总督大人。

而且,日后官文和胡林翼二人还发展成了亲戚,胡林翼之老母认了官文小妾为干闺女,也就是胡林翼的干妹妹,这确实给足了官文面子。

八卦一下,据说官文此妾非彼妾,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此妾能让一品大员,皇旗出身的官文跪搓衣板,如此看来,胡林翼这个妹妹认得值得。

反观官文,难道他对于胡林翼的小九九毫无察觉吗?答案自然是否定。官文虽能力不高但绝非庸碌,不信且看官文如何答复下属智囊。

一日,有人在官文跟前说胡林翼在湖北只手遮天,根本不把您这总督放在眼里,得适当收拾一下胡林翼而偃其嚣张气焰。官文答,你认为我是否有统兵御敌,甚至驱敌于千里之外之才能。

下属诚恳道,没有。官文说,既然没有咱就老老实实等着坐领功绩罢了。果然,日后湘军成就伟业,官文到成了曾国藩推举头功之人,所以说,官文也是有道之人。

不管怎么说,此督抚二人之合作相得益彰,各得所需,堪称大清王朝督抚合作之佳话。

只可惜,胡文忠公(胡林翼谥号文忠)刚年入半百就溘然长逝,这段督抚合作佳话也就此终结。之后,这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就再也没有安宁之时,直到大清王朝之灭亡。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唯一的太皇太妃(祺皇贵太妃是皇上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唯一的太皇太妃

    一般来说,清朝嫔妃入宫侍君,都要经过选秀环节,由内务府统一安排。可凡事都有例外,历史上有部分嫔妃并没有经过选秀,她们有的是皇帝登基前府邸的旧人,有的是皇帝外出巡游看上带回宫的。然而还有一种更霸气,直接跳过选秀程序,由娘家“保送”进宫!不过整个大清朝享受到这个待遇的嫔妃仅此一例,她便是咸丰帝的祺嫔——

  • 徐龙象结局怎么样(小说雪中悍刀行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龙象结局怎么样

    正在热播的玄幻武侠剧《雪中悍刀行》,改编自作家烽火戏诸侯的同名小说,由张若昀、李庚希、胡军、高伟光、张天爱等人主演。在最新的剧情里,徐凤年、李淳罡、姜泥一行人离开青州,动身前往龙虎山。途中,徐凤年除了与徽山轩辕世家的轩辕青锋、轩辕敬城偶遇之外,更是与自己的亲弟弟黄蛮儿徐龙象得以重逢。许久未见,徐龙象

  • 毛文龙不死大明不亡(如果大明总督毛文龙还在明朝会灭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毛文龙不死大明不亡

    在明朝末年的历史上,皮岛总督毛文龙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之所以说他特殊,是因为后世很多史学家都认为,如果毛文龙不死,明朝是可以轻松将后金军队挡在上山海关以外的。这种看法到底有没有道理,暂且不论。不过,毛文龙的死,却不是死在敌人手里,而是死在自己人手里。而且,杀毛文龙的人,并不是什么奸臣,而是著名的名将袁

  • 皇帝的妹妹叫公主还是郡主(公主是皇上妹子还是闺女)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的妹妹叫公主还是郡主

    我们看古装历史剧的时候 ,经常会听到“公主,郡主和格格 ”的称呼。但是这些称呼比较难分清楚,他们都是皇帝的女儿吗?他们有什么区别?且听鸡翅细细道来。 “公主”一词开始出现是在西周的时候。根据《公羊传》的记载:“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意思就是说周天子把女儿下嫁给诸侯,必须让同姓

  • 甄嬛传谁是叶赫那拉氏(历史上乌拉那拉氏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甄嬛传谁是叶赫那拉氏

    《甄嬛传》的播出,我们对清宫剧里姓氏印象深刻的除了钮祜禄氏外大概就是乌拉那拉氏了。那拉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之一,在当时,与乌拉那拉氏同样耳熟能详的还有叶赫那拉氏。清史上,叶赫那拉氏作为被努尔哈赤认为“灭建州者必为叶赫”的部落,其后人有很多声名显赫的人才。叶赫是女真族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因分布于叶赫河

  • 吏部尚书是几品官(古代吏部尚书是做什么职务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吏部尚书是几品官

    我国皇权的趋势一直是不断地加强,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的时候标志着丞相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即使这样皇帝也需要权力机构来分担自己的压力,毕竟没有了丞相的分担自身的压力十分的大,于是在永乐年间的时候设立了内阁,除此之外六部之首的吏部也与内阁进行抗衡。通过这样的权力制约来保证

  • 古代丞相和宰相哪个官比较大(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丞相和宰相哪个官比较大

    现如今,很多人对咱们历史故事很感兴趣,而且比较喜欢看一些历史剧,相信大家看过《宰相刘罗锅》吧,在很多剧中也看到过“大汉丞相”这样的角色。其实,很多人都不会去理会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甚至很多人觉得这两个职位在不同的时代是一样的,但其实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虽然两个职位都包含了同一个字,但是宰相和丞相是

  • 九门提督是现在什么官职(古代的九门提督是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九门提督是现在什么官

    偶然看李连杰的《方世玉》,里边有个情节:正当雷老虎与方世玉两家人聚会时,忽报“九门提督大人到!”慌的州官大人和所有人赶忙去迎接,九门提督大人冷冰冰的傲然走进来。连州官大人(五品)都慌忙迎接,九门提督到底是多大的官?不就是个门官吗?为什么叫九门提督?管的是哪九门?各位看官,可不要小看九门提督,首先,它

  • 明末28位藩王下场(明朝末年各个藩王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末28位藩王下场

    明太祖朱元璋坐上皇位没多久,就开始效仿前人大封藩王。他想以血缘关系作纽带,派自己的儿子们去镇守全国各地。指望这些得到分封的藩王在危难时刻拱卫京师安危。但精明果断的朱元璋,做梦也没想到,他奠基的这个封藩制度,却成为了大明朝提前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临死留下遗嘱,让其长孙

  • 明朝朱允炆下落真相(朱元璋孙子朱允炆下落之谜)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朱允炆下落真相

    朱允炆,明洪武十年出生于应天府,是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因朱标英年早逝,所以在朱元璋去世后,继承了皇位,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大大缓和了朱元璋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史称“建文新政”。在这些新政取得一定效果后,朱允炆便于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