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的故事(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原理)

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的故事(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原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87 更新时间:2024/2/18 7:36:20

伽利略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著名科学家,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显要地位,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人,被冠以“现代科学之父”等诸多头衔。

在伽利略的一生中,发生过许多被后世纪念记载的事件,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他在比萨斜塔上做的自由落体实验,该实验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十大物理实验之一。

落体的运动是司空见惯的,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物体下落的快慢呢?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

他的这一论断符合人们的识,比如平时观察到的事实是,一块石头比一片树叶落得快一些。以至于其后两千年的时间里,亚里士多德的论断都被人们奉为经典。

然而,伽利略却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表示了怀疑,他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对此做出了评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

假定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当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时,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着而减慢,结果整个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8;但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总的重量比大石头还要重,因此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要比8还大。

这样,就从“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的前提推断出了互相矛盾的结论,这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伽利略认为只有种可能性: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伽利略的这一思想实验,演变为了一个科学史上著名故事:据说,伽利略为了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经登上比萨斜塔,从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同样大小的两个球,让大家看到了两个球同时落地,从而证明了物体下落快慢与重量无关。这就是著名的斜塔落体实验。

然而,这一实验结果也不是完全准确。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实验结果会存在一定误差,不会完全同时落地。一块石头比一片树叶下落得快的原因正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

(锥角不同的纸锥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下落速度也不同)

如今,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几近真空的环境中做自由落体实验。在两个玻璃管中放上同样的金属块、羽、木块、玻璃球等物体,一个抽成真空,一个封入空气,将两个玻璃管同时颠倒,让它们同时从顶端下落。

通过慢镜头可以观察到,真空管中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块,而在有空气的玻璃管中铁块比其他物体下落得要快。说明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的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时,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这个实验还被人们搬到了月球上。1971年,宇航员大卫·斯科特乘坐“波罗15号”飞船来到月球,全世界的电视观众展示了一根羽毛与一把锤子在月球上确实同时落下的。斯科特说:“这证明伽利略先生是正确的。”

伽利略的斜塔落体实验的真实性虽然存在争议,但是伽利略确实凭借数学推理将落体实验转化成斜面实验,证明了路程与时间平方成正比,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这就是如今已为人们所认识的自由落体定律。

伽利略利用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巧妙地揭示了亚里士多德落体理论的内在矛盾,打开了亚里士多德运动理论的缺口,促使了物理学的真正诞生。

更多文章

  • 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些说法(科学理论推测恐龙为什么灭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你看过《侏罗纪世界》或者相关的影视作品吗?在现代某些艺术作品中,人类常常讲一些已经不存在于地球上的生物重新呈现在眼前,就算是一种虚拟的形式,却依旧足够让人惊异。地球上经历了五次大灭绝,每一次都让地表的生物面临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洗牌”。不管是先前一直占据大多数生存空间的裸子植物,还是后来称霸地球数万年

  • 古代一石粮食是多少斤(以前一石是现在的多少斤)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一石粮食是多少斤

    经常看历史电视剧的朋友,都听说过古人称粮食,石料等等都是多少“石”来计算的,那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古代说“一石”到底是多少呢?够现在的人吃几天呢? 西汉时期“石“,是可以作为重量单位的,在西汉的时候“一石”等于120“斤”。但是西汉的1斤相当于现在国际标准250克,也正好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市

  • 张漾一开始就暗恋李珥(张漾为什么喜欢小耳朵)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张漾一开始就暗恋李珥

    《左耳》是苏有朋的导演处女作,改片改编自饶雪漫同名小说,2015年4月24日全国公映。2015年10月1日,《左耳》入围台湾金马奖,导演苏有朋凭借该片提名最佳新人导演奖,马思纯凭借该片提名最佳女配角奖。电影主要讲述了几个不同性格的年轻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故事,剧中张漾(欧豪饰演)是一有争议的人物担当。

  • 四大灵兽vs四大凶兽(四大神兽和四大凶兽谁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四大灵兽vs四大凶兽

    上古先民们崇拜天空与星宿,他们观察天象,将漫天繁星按四个方位编成二十八星宿,而这些四方星宿则形成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又称天之四灵。当然,还有不同的说法,《礼记》中讲“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种版本讲的四大灵兽是麒麟、凤凰、神龟、神龙。我们今天要做对比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个版

  • 水浒传鲁智深性格特点(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水浒传鲁智深性格特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名著中,《水浒传》中出场的人物最多,也是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最为鲜明的小说。在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人中,多数人都有鲜明的特征。在诸多英雄好汉中,“花和尚”鲁智深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人物,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爱憎分明、慷慨大方,概括起来可以用三个词总结:直爽、侠义、粗中有细。

  •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人公是谁(历史上谁挟天子以令诸侯)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人公是谁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自两晋以来,对曹操的贬低和黑化主要集中在一个字眼上。那就是“奸”,这是一个不好听的字眼。《广雅》解释说:奸,盗也;《说文》解释说:奸,私也;曹操奸雄逆贼的负面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可以说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决策有着直接关系,我认为几乎可以说正是这个决定导致曹操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再也

  • 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繁荣景象描绘的市井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

    清明上河图:有两千七百多年悠久历史,和世界闻名的千年繁华胜景。北宋一副著名的风俗画,它的作者是张择端,全长达到了528.7厘米,宽达到了24.8厘米。该画采用了散点透视的一个手法,将当时北宋的生活记录了下来,上至帝王出行,下至平常老百姓的生活,都被记录在这长卷之中。这幅画现存在于我国的故宫博物馆中,

  • 中国种植葡萄始于什么时候(中国最早种植葡萄的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种植葡萄始于什么时候

    中国葡萄种植始于夏朝之前,春秋战国时期传入中原地区任何一种农作物的起源,其实都经历了从野生果实的采集,再到野生品种的驯化以及大规模种植阶段。葡萄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农作物。据考古实物追溯大概有6000年-7000年的历史,可以肯定的是葡萄种植是从外部传入中国的。那么葡萄种植最早传入中国,当时是什么朝代

  • 黄帝内经越看越可怕(看懂黄帝内经的可怕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帝内经越看越可怕

    打开《黄帝内经》第一页,看到了黄帝的第一问: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译文:我听说上古的人,年纪都能活过100岁但动作还不衰退;可现在的人,50岁动作就衰退了,这是时代环境不同了?还是人失去了养生之道?)然后就开始想后悔了……后来“

  • 钦差大臣相当于什么官(钦差在现代叫什么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钦差大臣相当于什么官

    钦差大臣又简称钦差,是明清时一种临时官职。钦,意为皇帝,钦差即是皇帝差遣之意,因此钦差大臣是由皇帝专门派出办理某事的官员。因为代表了皇帝本人,所以其地位十分了得。 钦差大臣 ,担任该官职往往都是皇帝信得过的高官,能得此职事本身也是一种荣誉。一般事毕复命后,该官职便取消。其实,皇帝派遣大臣外出办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