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熹最有名的十首诗观书有感(朱熹写过的经典古诗)

朱熹最有名的十首诗观书有感(朱熹写过的经典古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70 更新时间:2024/1/18 18:16:31

北宋有一位大诗人,他的诗歌数量比朱熹多200首,是宋代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绝大多数以书写“乐”为主,形成诗歌创作的新风貌,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人人皆知,他便是邵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北宋名家邵雍的十首诗作,体会字背后“乐”的真正含义。

古人读书为求更好的出路,但邵雍例外,他读书纯粹出于爱读书。他天生聪慧,无书不读,增进修养,修心养性,潜心研究我国古老文化,后来漫游四方,开阔眼界,洗涤心胸。

儒学对邵雍影响巨大,后来接触道家思想,他将二者融为一体,创立了新的思想体系,成为理学思想的奠基者之一。

不难发现,在邵雍的身上,能够看到儒家思想的温厚,也能体现道家思想的阔达。

据记载,邵雍存世之作有一千余首,根据题材可以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哲理诗,其二是“寻乐”诗。哲理诗以诗言理,体现诗人的哲学观,这类诗歌较少。

其二“寻乐”诗,占据绝大部分,能够说明他超然世外,明哲保身,隐居山林之悠闲及高雅情调追求的人生态度。

邵雍活到六十七岁而终,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过着读书闲居的生活,虽然他搬过几次家,但是这种生活状态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他用诗文记录生活中的“乐”事,描写饮酒、吟诗、抄书、游山玩水等等,真切自然,悠然自得,乐得其所。

值得一提的是,邵雍笔下的“乐”并非声色犬马,而是悠然恬静,用闲静的心境观物,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

所以,读邵雍的诗,必须要沉下心,将充实活泼的“乐”融入于心,才能体会邵雍创作诗歌的真实意境。

除了宫廷诗记录奢华享乐的场面外,很少有诗人用“乐”作为主要的主题抒写篇章,为什么邵雍却反其道而行之呢?这也与宋朝国力强大息息相关。

社会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人们内心缺少愤懑之情,在如此美好的时代下,为什么还要愁眉不展呢?文人们为什么还会忧国忧民呢?

所以,邵雍的诗中,阐述的“乐”是具有时代背景。他安于隐居读书的日子,他又不奢求荣华富贵,良好的心境让他乐得其所,岂不妙哉?

邵雍诗歌中的“乐”也能体现他的快乐哲学。他不停的对人生快乐探索,最终他也找到了属于自己快乐的生活——快乐生活观,而这一观点阐述在“闲居之乐”和“文酒之乐”上。

闲代表着他的生活方式,隐居乡野,无官一身轻,还代表着他的淡泊名利。

在他的诗中根本看不到计较得失的意思。他的这种淡泊名利的心境是精神上的释放以及性情的慰藉。

值得一提的是,邵雍创作诗歌还必须有氛围,比如诗友们的聚会,可以激发他的创作灵感,是产生快乐诗篇的最佳情境。

这是他想要的生活,也是追求的生活,是最能够写出“乐”诗的最佳情景,他真的能够做到从生活中找到灵感,一气呵成下创作出首首佳作。

总之,读邵雍的诗总能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读懂能够净化心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十首佳作,体会文字背后的“乐”,也净化一下心灵。

清夜吟

邵雍〔宋代〕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心安吟

邵雍〔宋代〕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心与身俱安,事能相干。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

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

当断吟

邵雍〔宋代〕

断以决疑,疑不可缓。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安分吟

邵雍〔宋代〕

轻得易失,多谋少成。

德无尽利,善无近名。

人生一世吟

邵雍〔宋代〕

前有亿万年,后有亿万世。

中间一百年,做得几何事。

又况人之寿,几人能百岁。

如何不喜欢,强自生憔悴。

观易吟

邵雍〔宋代〕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万物备於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一中分体用,人於心上起经纶。

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极论

邵雍〔宋代〕

下有黄泉上有天,人人许住百来年。

还知虚过死万遍,都似不曾生一般。

要识明珠须巨海,如求良玉必名山。

先能了尽世间事,然后方言出世间。

观事吟

邵雍〔宋代〕

一岁之事勤在春,一日之事勤在晨。

一生之事勤在少,一端之事勤在新。

人心

邵雍〔宋代〕

弟兄尚路人,它人安可从。

人心方寸间,山海几千里。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嶷峰。

多花必早落,桃不如松。

管鲍死已久,何人继其踪。

月到梧桐上吟

邵雍〔宋代〕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

院深人复静,此景共谁言。

更多文章

  • 三国魏蜀吴哪国最强(三国时期哪国实力最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蜀吴哪国最强

    三国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因为《三国演义》的流传而广为人知。三国武将的实力强弱,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实综合衡量一个历史人物,或者说是演义小说里面的人物,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诸葛亮虽然智计无双,排兵布阵有如神助,可他毕竟不能拿着鹅毛扇在长坂坡上来个七进七出

  • 美国为什么不灭了古巴(美国封锁古巴都有什么措施)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美国为什么不灭了古巴

    提到古巴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古巴雪茄,还是带着贝雷帽的切格瓦拉,或者是和美国叫板的勇气。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我一直想不通的是,和美国近在咫尺的古巴,为什么没有被美国军事占领,是什么让古巴坚持到了现在。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问题。古巴地处加勒比海北部,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古巴岛开始,这里先后经历了西班

  • 公元316年谁灭掉了西晋(西晋被谁灭了后又建立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公元316年谁灭掉了西晋

    三国时期用兵如神,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绝想不到,他的后代竟然是黄鼠狼下豆杵子一代不如一代,先是智商是硬伤的晋惠帝司马衷不知道蛤蟆为谁叫唤,老百姓为啥不吃肉粥,后有又出个不知寒暑饥饱的白痴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到了另起炉灶的晋元帝司马睿这一辈儿,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孩子竟然是个野种,跟晋朝皇室司马家族一毛钱

  • 世界公认的三大恶魔(世界上三大杀人最多的恶魔)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世界公认的三大恶魔

    在这个世界上,凶狠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称得上“屠夫”的人,多半是有着蛇蝎心肠及凶残手段之人。比如世界三大屠夫,这三位分别是东条英机、墨索里尼、希特勒三人,他们的手上沾满了鲜血,曾发动了多起战争,杀人如麻,犯下的罪行也是不可原谅的。世界三大屠夫 第一位:东条英机东条英机东条英机是世界三大屠夫之首,他是

  • 历史上东北土匪黑话大全(细说下过去那些黑话顺口溜)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北土匪黑话大全

    清末民初东北的土匪众多,由于在关外限制很少,全国各地都有到东北为匪做患的。历史上东北的匪语与方言有时候交织使用,当然大部分匪语都是行话,也就是内部人才能够听得懂,这里我总结了几百个东北地区的匪语,大家可以参见一下。土匪帮叫绺子,总头目叫大当家的、大掌柜的,内部称大哥、大柜,如果正规的话,还有二柜,也

  • 县尉是现在什么官(古代县尉是现在的什么职务)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县尉是现在什么官

    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兼县长,是主管一县事务的一把手。除特殊情况下,县令为正七品。特殊情况外有五品县令。这在康熙王朝中有个记载。这次主要是说县丞,县丞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副书记兼副县长,是县令的副手之一,一县的二把手。但是在清朝县丞的权利是一直屈于县令之下,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县令就相当于八百里土

  • 贾元春为什么失宠(红楼梦贾元春贾元春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贾元春为什么失宠

    贾元春是荣府贾政之女,在前八十回,元春虽然仅仅出现一次,却因其特殊身份,使其生死荣辱成为《红楼梦》一大关键。在第十六回,入宫多年的贾元春突然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使原本是开国功臣、京都八公之二的贾家又添了一层皇亲国戚,真乃“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而这位贾家在朝廷最大的靠山,其盛衰沉浮将直接牵动整个

  • 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导致西晋短期内走向灭亡直接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

    西晋在历史上是存在感最差的一个王朝,也是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如果从都灭东吴统一全国算起,西晋紧紧存在了37年。关于西晋的迅速灭亡,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1、首先是统治集团极度腐朽在这一点上,司马炎率先垂范,吃喝玩乐,尤其是统一全国后,不是考虑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如何安抚百姓,而是自己怎么享受。

  • 曹魏都城邺城位于现在哪里(曹魏邺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魏都城邺城

    邺城是中国古代著名都城。公元二世纪至六世纪间,邺城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自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开始,邺城先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汉魏时期,邺城的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以临漳地区为主,

  • 中堂大人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清朝中堂大人是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堂大人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在诸多清史电视剧中,类似“中堂大人”、“中丞大人”的称呼经常出现,但在清朝“九品十八级”的官制体系中,并无上述官职名称的存在。可能被如此称呼的官员,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绝对都是前呼后拥、官威赫赫的大人物。那么,清朝时期的“中堂”、“中丞”究竟是何等官职?为何看起来如此显赫?这两种官职相比较而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