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背水一战"乃井径之战,井径道是当时战争中八条重要的通道之首,俗称八径之首,公元前204年冬十月,韩信、张耳率领汉军士兵数万向东攻打赵国。赵王及赵国军队将才陈馀接到情报后,屯兵井陉口,号称有二十万大军。
韩信剧照
当时赵国的广武君李左车是个狠角色,提出了一个相当锥心的计策。对陈馀进言:“韩信千里来犯,想吃定我们赵国。我们不可直面锋芒!韩信大军要从千里之外运粮供给,士兵们一定就面有饥色,军队就会经常吃不饱饭。
如今这井陉口,是一条狭窄的深谷,两辆车不能并行,两匹马也不能同列,这样走数百里,他的粮食一定远远地落在后面。希望足下能给我三万奇兵,从小道切断他的交通线,断了他的粮草。
然后您再深沟埋伏,不跟他作战。他前不能战,后不能退,荒山野岭,不出十天,韩信的头颅就可送到您的跟前”这个计谋可谓相当狠毒,利用对方粮食补给的漏洞来置于死地。
但陈馀这个人生性高傲,一向自称义兵,不用奇谋诡计,他觉得韩信兵力不足,又远来疲惫,我还高挂免战牌,避而不战,那诸侯各国岂不是都认为我胆小,岂不是很没面子?于是这个意见被陈馀否决。
韩信剧照
韩信派出的间谍打探到消息,知道陈余没有采纳广武君李左车的计策,泪流满面,才敢突兵向前。在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营休息。半夜突然传令部下。
精选轻骑两千人,每人带一面汉军红旗,从山上小路摸到赵军军营附近埋伏,非常严肃地告知:“赵军见我退走,一定会空营出来追击。你们就冲进赵军大营,把赵军旗帜全部拔掉,插上汉军红旗。”
然后派副将传令大家吃早餐,说道“今日击破赵军之后会餐!”诸将都不信,换谁也不会信!韩信让一万兵力为前锋在河东岸布阵,敌军可号称二十万大军啊,这,这能赢?
韩信却打了鸡血一样解释到:"赵军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将帅生性高傲,肯定是要全歼我军,绝不会打草惊蛇攻击你们的这小股军队,放心大胆过河吧,结果确实如此,这一万的先锋部队渡河后没有遭到任何阻力。
陈馀
韩信这一万人的先锋部队已经背水列阵。赵军见了都哈哈大笑。另一边韩信率领其余主力部队渡河而来,并且直接发起进攻赵军,陈馀看这架势更加信心满满。
觉得到口的肥肉不吃都不行了! 双方大战许久。之后韩信假装兵败,退往河边的军营。韩信军队的旗鼓扔得满地都是,赵军军营中的士兵果然都跑出营来抢战利品,又追击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已进入河边军营,这时,韩信之前派出去埋伏的两千骑兵,见赵军空营抢战利品,一举冲进赵军大 营,把赵军军旗全部拔下,竖起两千面汉军红旗。
赵军同样也一时攻不下韩信,准备还营,回头一看,军营全部换上了汉军红旗,惊慌失色,以为汉军已经生擒赵王,于是阵脚大乱,纷纷逃跑,这时韩信率河边军队杀 了回来,两面夹击。赵军崩溃,斩陈馀于泜水河岸,并生擒赵王。
【修身养性】
韩信背水一战,虽说冒险,但也是精确把握了对方人性的弱点和自身精心布局的前提下完成得,成功也就情理之中。
盲目轻敌是大忌,生性高傲更是致命的要害!陈馀认为自身兵力优势太过明显,宁愿选择和韩信来一场大决战,陈余自信过头。兵者诡道也!韩信的诡,实在是在他的想象之外。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上,也是如此,善待你自己的弱点,别让弱点锋芒毕露!否则迟早被人利用。
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是赌一时之气的情绪上头,而是经过精心布局的理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