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瞻基做了几年皇帝(大明风华朱瞻基当了多少年皇上)

朱瞻基做了几年皇帝(大明风华朱瞻基当了多少年皇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28 更新时间:2024/2/3 15:08:35

永乐大帝朱棣与千古大才子解缙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当聊到他的孙子朱瞻基,解缙笑呵呵的只说了三个字:好圣孙。

朱棣听罢,龙颜大悦,形色稍是得意,他确确实实非常钟爱这个孙子,自幼聪慧,天赋异禀,颇有帝王之家的不凡风范。

朱瞻基,大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二十六岁登基,三十六岁逝世,在位十年间,国泰民安,河清海晏,史称仁宣之治,它堪比文景之治、贞观之治。

一、青春少年样样红,挡也挡不住。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身为皇子的朱棣,自问文韬武略,哪一点比不上这个侄子?他心中的愤慨,隐隐要暴发。

夜里,朱棣发了一个梦,梦里父皇朱元璋传给他一个大圭,并且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梦醒之时,下人来禀报,有孙子出世,朱棣欢喜不已,速速去看望。

朱棣注视着襁褓中的孙子,他面容像极了自己。反思着梦境,朱棣决定起兵篡位,从燕京出发,直逼南京,用三年光阴,他成功夺得皇位。

因为朱瞻基的出世,使得朱棣起兵的决定更为坚定,这让朱棣成功登基之后,对朱瞻基的宠爱,超过其他皇子皇孙。

朱棣让最好的翰林学士给朱瞻基教授功课。朱瞻基对经典过目不忘,倒背如流,年纪虽然轻轻,博学的程度,不亚于他父亲朱高炽

对于舞刀弄枪,他本身骨骼惊奇,加上有名师指点,武功的造诣也炉火纯青。每当征战蒙古,朱棣将朱瞻基带在身旁,教他如何统领将士,如何排兵布阵,这种边疆军旅生活,成就了他的军事才华。

懂军事,亦要懂民间生活,否则不是个好君王。朱棣对朱瞻基的培养,事无巨细,甚至带他到村野,让他体会农家的点点滴滴。

既有庙堂之大气,又有江湖之远的接地气,朱瞻基的光芒,极其闪耀,甚至招惹来他叔叔朱高煦、朱高燧的妒忌。

二、病父有虎子,朱瞻基帮助父亲朱高炽登基。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但他向来好文不好武,身体过于胖胖导致百病缠身,这让英勇善战的朱棣极其鄙视,因为上前阵打仗之事,他基本不能参与,毫无军功可言。

相比之下,他的兄弟朱高煦、朱高燧武艺超群,常能伴随朱棣上阵杀敌,军功显赫,很得朱棣的喜爱。

所以,朱高煦、朱高燧看不起大哥朱高炽,觉得他仅是书生一个,还随时命若悬丝的样子,着实不中用。

但是,朱高炽学识渊博,宽厚待人,深得群臣爱戴,虽然不能驰骋沙场,可是治国经验丰富,这是他的优势。

重要的是朱高炽有个非凡的儿子朱瞻基,这个儿子的光辉,足以照亮他的前程,因为朱瞻基实在优秀,优秀得朱高煦、朱高燧对朱高炽无从下手。

子之争中,朱高炽受到的诽谤铺天盖地,特别是他的两个兄弟,凭借着能陪伴朱棣去作战,常常极尽污蔑之词,这使得担任监国之职的朱高炽,非常受伤。

关键时刻,朱瞻基亦利用常能陪伴朱棣去作战的契机,替父亲开解,舌战两位叔叔,晓以事实,常驳斥得两位叔叔哑口无言。

朱瞻基的优秀,让朱棣坚定决心,加上传统礼制,皇位传给长子,虽然他不怎么喜欢朱高炽,可是有朱瞻基辅助,相信江山能安好,于是病重之时,立诏朱高炽继位。

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朱高炽登基,他的两个兄弟朱高煦、朱高燧居功自傲,非常不安分,他俩认为朱高炽是暗中篡改诏书,自立为帝。

甚至,二人不愿意去就藩,就地起兵作乱,朱高炽性情仁慈,重视兄弟感情,将二人收服之后,只苦苦相劝就放掉。

奈何二人不知悔改,依然我行我素,兴风作浪搅动朝局。朱高炽因为身体病重,只在位不足十个月即谢世,朱瞻基远在南京,准备回燕京继位。

回燕京的半途,受到朱高燧派来的杀手的刺杀,朱瞻基早有准备躲过一劫。他顺利继位之后,先是如他父皇般宽容,并没有诛杀朱高煦、朱高燧。

但这位两位叔叔着实过份,明目张胆起兵造反,朱瞻基深谙兵法,而且朝臣爱戴,将士齐心,轻易擒拿了两位叔叔。

开始朱瞻基只将朱高煦关押,还没有处死的想法,毕竟他是自己的叔叔,功劳也确实显赫。直到有一次,他去探望朱高煦,傲慢的朱高煦故意伸出脚,将他绊倒于地。

孰可忍,孰不可忍,朱瞻基盛怒之下,命人造一个二百斤重的铜炉,将朱高煦扣在当中,然后火烧铜炉,最后朱高煦尸骨无存,结束了他傲慢的一生。

接着朱高燧被贬,困扰着大明王朝开国以来的削藩问题,从此得到解决。

朱瞻基继位后,国力不再消耗于削藩之事,这种客观环境使国力得到长足发展。

四、朱瞻基在位十年,流荒千世。

朱高炽虽然只在位不足十个月,但他留给朱瞻基的"遗产"是丰富的,譬如心腹贤臣杨荣、杨士奇杨溥。这些贤臣早年追随朱高炽,后又力捧朱瞻基,重要的是他们治国有道,为政清明。

朱瞻基没有执行他父亲生时想迁都南京的举措,他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的无益之举,另一方面与他在燕京成长有关,由此,燕京做为大明王朝的首都一直沿袭下来。

在边疆上,他亲自征战胡人,大扬明朝国威,这种震慑作用,换得边疆的安宁,为国内的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于朱棣期间收复的安南,再次叛乱,他不再派兵去征战,认为距离太远,有耗国力,他采取册封政策,封其为安南国王(如今的越南),自此后,其年年对大明朝贡。

相对朱棣的暴戾恣睢,朱瞻基受父亲朱高炽宅心仁厚性格的影响,他施政的核心,以注重民生为主。他重视农业,开放海贸,削减税赋,使明朝国力空前强盛。

他一改朱棣重武之风,沿袭他父亲的风格,重视文人,所以内阁的改制中,有着大量的贤臣参与。他完善体制,给大明向前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实他在位期间,还有过史上少提到的"扫黄"运动。娼妓的兴昌,无疑与大明慢慢开始繁华有关,但朱瞻基深知其中的毒害,所以下令关闭民间的妓院,一扫萦绕于大明上下的污浊之风。

于远洋方面,最为壮观的是他派郑和第七次远航,人数高达两万多人,访问的国家有二十多个,这可谓是史无前例

郑和下西洋,开辟了大明与世界多国之间的交流,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五、朱瞻基英年早逝

朱瞻基是历史上有名的蟋蟀天子,原因是他自小就喜欢玩蟋蟀,他的这个爱好饱受非议,特别是他继位后,对斗蟋蟀更加沉迷,这致使民间兴起斗蟋蟀之风。

相传他的死因与斗蟋蟀有关,据《宣德鼎彝谱》中描述,他极爱蟋蟀,所以装蟋蟀的容器非常讲究,因此他命人用不同的材料来打造,当中就有"倭源白水铅"。

所以,后人猜测他可能是死于慢性铅中毒,但也是猜测而已,事实如何,并无正史的记载。关于皇帝的驾崩,史书一向写得讳莫如深,令人不得知真相。

在《大明风华》里,朱瞻基是得知朱高煦、朱高燧谋害朱棣、朱高炽的真相后,变得失常,从此一蹶不振,最后百病缠身而离世。

就像朱高煦逼他到极点,他内心的愤恨与忍耐,顿时暴发,活生生将其烧死。这种内心的压抑,对人身心的影响,若说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一种可能,是与朱家基因遗传有关,明朝十六位皇帝中,长寿的少之又少,而夭折的皇子皇孙,若读一读史料,人数令人瞠目。

更多文章

  • 最早节度使什么时候设立(藩镇和节度使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节度使什么时候设立

    跟大多数王朝不同,唐朝是一个崇尚开疆拓土的朝代。在唐太宗时期,这一点尤为明显。天下刚刚安定不久,唐朝却没有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而是直接投入到对战争中。唐太宗坚信,出动出击,才是最好的防御。唐朝当时拥有一支不逊色于游牧民族的骑兵,可以在草原戈壁中发起奔袭。所以,唐朝前期的对外战争都取得不错的成果。这也

  • 古代节度使是几品官(唐朝节度使是什么级别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节度使是几品官

    当时的节度使还不仅仅是边军统帅而已。在唐廷授权下,诸节度使不仅掌握着数以万计的精兵猛将。。而且一般还兼任驻地的都督、刺史,乃至所在道的采访处置使,以及驻地屯田与水陆转运使等职,从而逐步集军区的军、政、财权于一身,威权日重。此外,安禄山深知军马与战争的意义,于是“又请为闲厩、陇右群牧等都使”,将“上筋

  • 南朝萧道成和萧衍的关系(萧衍和萧道成有亲缘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道成和萧衍的关系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埤城镇东城村)人。南朝梁开国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和南齐皇帝一样,萧衍也出身兰陵萧氏,所以其可以说是南齐宗室。齐明帝在位时,萧衍担

  • 明朱祁镇历史简介(详细评价真实的朱祁镇生平经过)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祁镇历史简介

    明朝皇帝朱祁镇,听信了宦官王振的谗言,御驾亲征瓦剌,却被围困于土木堡,深夜遇到瓦剌的突袭,被掠为俘虏,几十万大军全军覆灭。这段历史可能很多人听说过,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都知道。贵为天子的明英宗惨遭俘虏,是大明王朝建国以来最为惨痛的奇耻大辱。史书上认为朱祁镇很败家,要知道明宣宗交给他一个盛世图景的

  • 古代募兵制与征兵制区别(征兵制和募兵制优缺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募兵制与征兵制区别

    制度是随着世事变化的,而兵制,就是对于军队建设与平时、战时对军队的管理制度。《通典》记载:“若制得其宜,则治安;失其宜,则乱危。”所以说兵制对于社会治安是十分重要的。战国之前的兵制为征兵制,而到了汉朝时期施行的是征兵制与募兵制并用的。光武帝时期为节省军用开支取消征兵改为募兵、屯兵代替,后东汉末年各方

  •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四个国家(发源地及地理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

    由于大河流域都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作物的灌溉,同时,大河流域气候适宜,也适合人类的居住。因此,人类得以在这片大河流域上繁衍生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类的文明。这些大河流域也就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例外,也是在这些大河流域上诞生的。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其

  • freddie怎么得的艾滋病(什么时候得的艾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freddie怎么得的艾滋病

    这组老照片记录了Freddie Mercury和男性恋人Jim Hutton的甜蜜时光。提起Freddie Mercury,除了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队之一“皇后”的主唱。除了他是一个音乐才华惊人的印度人外。估计最为人所周知的,就是他的同性恋取向了。1970年,他与Mary Austin展开交

  • 姜子牙封神后去哪了(姜子牙封神后自己干嘛去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姜子牙封神后去哪了

    话说姜子牙三十二岁时,上昆仑山拜玉虚宫门下求道,每日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搧炉炼丹。是勤勤恳恳毫无杂念,一心想着得道成仙。 忽一日,师弟白鹤童子来请,说元始老爷召见。子牙听后忙整理好着装赶往殿前,行过礼后那元始老爷说,你天生命薄,恐怕是成不了仙道了,不过可享受人间福

  • 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是什么意思(现代怎么解释无后为大)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是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或者电视剧,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按照电视剧和今天通俗的理解来讲,这里的“无后”指的是没有子嗣,没有后代。也就是说不孝的事情有三件,其中最不孝的就是没有子嗣、没有后代。但这是否就是正确的意思呢?或者说这句话该不该这样狭义地去理解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最早

  • 五花八门指的是哪五花哪八门(五花八门各指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花八门指的是哪五花哪八门

    日常生活或日常口语中,我们习惯用“五花八门”来比喻事物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那么,“五花八门”最早出自哪里?“五花”、“八门”又分别指什么呢?《虞初新志•孙嘉淦》:“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记住,“五花八门”这一词最早出自这里。请不要把它与《西游记》或《东游记》混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