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厂太监总管是谁(明朝东厂最大的太监叫什么名字)

东厂太监总管是谁(明朝东厂最大的太监叫什么名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4 更新时间:2024/1/16 13:44:56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明朝皇帝朱元璋,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与智慧从乞丐变成皇帝。

就像他给自己改名叫“朱元璋”的寓意一样,他诛灭了元朝,统一了天下。

也正因为朱元璋出身低微,所以在他小的时候就经常受到欺负,他也早就看清那些贪官污吏和不法勋贵的丑恶嘴脸。

在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他废除了丞相制度,并开始实行特务统治,锦衣卫是替皇帝办事。

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为了铲除那些皇帝认为可能会威胁到皇权的人,譬如蓝玉、譬如胡惟庸

永乐年间,当时社会上对永乐政权的合法性异议纷起。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时出现,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对新政权并不十分支持。而朱棣亦对朝廷大臣多不信任。

他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在朱棣起兵的过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过很大力(如著名的郑和、道衍)。

所以在他心目中,还是觉得宦官比较可靠,而且他们身处皇宫,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于是朱棣一反太祖关于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禁令,重用宦官。

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朱棣设立了一个国家暴力机构,这个机构主要由宦官掌握,直接对皇帝负责。

督察院、大理寺、刑部都无权干涉其运作,权力之大也是少有人匹敌的。东厂的首领叫做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也叫东厂提督。

东厂的首领一般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担任,其地位在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史料记载“十八年置东厂,令刺事。”朱棣在永乐十八年建立东厂,主要职责是刺探情报。东厂是最早的秘密情报机构,且还有自己的监狱。

提督东厂的首领毋庸置疑是皇帝信任的太监,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

虽然东厂太监比司礼监掌印太监更出名一些,但职权上,确实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更位高权重。

只不过,东厂太过重要,一些很强势的太监,会想办法同时掌控整个司礼监和东厂。

比如:

王振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但是他也同时掌握着东厂。

刘瑾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但是他设立内行厂监督东厂。

冯保不一样,他是先当上了东厂太监和御马监太监,然后又当上司礼监太监。

魏忠贤也不一样,他是东厂太监,但是司礼监太监王体乾在他面前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以上这四个人,都能同时掌控司礼监和东厂。但由于东厂比较方便栽脏陷害、制造冤假错案,所以东厂在世人看来,反而更有存在感一些。

刘若愚的《酌中志》中记载,“最有宠者一人,以秉笔掌东厂,掌印秩尊,视元辅;掌东厂权重,视总宪兼次辅”。

东厂的属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员,由锦衣卫千户、百户来担任,称贴刑官。除此以外,设掌班、领班、司房四十多人,均由锦衣卫拨给。

具体负责侦缉工作的是役长和番役。

役长相当于小队长,又叫“档头”,共有一百多人。役长各统帅番役数名,番役又叫“番子”,又叫“干事”,这些人也是由锦衣卫中挑选的精干分子组成。

《明会典》中记载,“其东厂内臣奉敕缉访,别领官校,俱本卫差拨”,因此可以明确的是,东厂里面除了一把手是太监外,手下干活的人都是从锦衣卫抽调的。

官方史籍中并没有记载东厂的具体人数,但从其编制结构来推断,东厂的人数应该在七百至一千人之间。

锦衣卫本来就是按照明朝正常军队卫所的编制来设置的,之后人数又不断增加,总人数已经破万,即使是直接从事情报工作、御前听差的校尉也已经达到几千人。

东厂只有一千人左右的力量,在人数上与锦衣卫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再从性质上来说,锦衣卫是正常的军队卫所以及兼职的情报机构,而东厂则是专职的情报机构,二者虽有重合,但在本质上并不能相提并论。

东厂内部有一个厅,厅里供奉的是岳飞的画像。也不知道,岳飞知道之后,会不会气得吐血。厅后是一堵砖砌的影壁,上面雕刻狄仁杰断案的故事。狄仁杰的棺材板也要按不住了。

而在西边还有一座祠堂,里面供奉着这个机构历任的掌门人。祠堂前有一块牌坊,坊上有一块题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百世流芳。

这个牌子好啊,百世流是流的,只是未必是芳。每一个月的初一,数百工作人员汇集在此,开始摇瓶抽签决定工作内容。有的被派往刑部参加会审,有的被派到北镇抚司旁听审讯,有的进入各级官府以及城门打探消息。

什么官员做了什么事,那个衙门抓捕了罪犯……所有的事情都像万佛朝宗一样,汇报到了紫禁城内。美其名曰:打事件。这些人分工明确,服装整齐划一,相比锦衣卫的鲜衣怒马,他们要低调得多。

他们中最顶级的领导被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掌印一枚。下设千户,千户下设领班。业务骨干则有十二路侦察校尉。这些中层干部戴圆帽,穿直身长袍,脚踏皂靴。下面的办事人员则穿青衣,戴尖帽,穿白鞋,人称白靴校尉,从锦衣卫中挑选最能惹事的人担任。而东厂大佬简称:厂督。

想来朱棣设置东厂大多是为了监视和威慑官员,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之后,宦官权力的触角甚至可以深入到各个州府县,甚至还能拥有军权。

史料记载:“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朱棣的统治得以稳固,百官臣服,创立永乐盛世,而其一手缔造的东厂则遗臭万年,一起起冤假错案都因此而起,明代宦官也被刻上了最残忍阴毒的烙印。于是有人说,大明王朝并非亡于流寇,而是亡于厂卫。

更多文章

  • 大齐皇帝高湛和陆贞真实历史(陆贞传奇高湛喜欢陆贞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湛和陆贞真实历史

    今天女儿在看《陆贞传奇》,我也很喜欢看,我非常喜欢陆贞聪慧,坚贞的个性。我专门查了查历史,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此剧纯属虚构呀!陆贞的原型应是北齐女官陆令萱,和武成帝高湛并没有剧中的那么一段爱情。陆令萱本是北魏将领骆超的妻子,夫妻二人感情很好,并育有一子骆题婆,后因骆昌起兵谋反,兵败被杀,陆令萱没

  • 刺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几品(古时候刺史是什么级别官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刺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几品

    在我之前的两篇文章里面,通过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的人物,为大家讲述了我国唐朝时期军政体制的详细情况。通过这些我们也了解到剧中的主人公狄仁杰和李元芳,所担任的都是一些什么职务,也了解到了他们所拥有的权力有多大。不过在这部剧中除了狄仁杰和李元芳外,似乎还有一个人没给大家讲到,这个人就是一直跟随在狄仁杰

  • 慈禧太后的儿子是皇帝的吗(真实的慈禧太后有几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太后的儿子是皇帝的吗

    在清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中,19岁病逝的同治皇帝是死得最年轻的,和康熙、乾隆、嘉庆这些老祖宗比起来,他的人生真是短暂极了。世人皆叹同治皇帝可悲可怜,短暂一生竟无所作为,还经常受到生母的训斥,活得太憋屈。同治皇帝是清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生母就是晚清著名的慈禧太后。作为咸丰皇帝唯一一个存活下来的儿子,同治是

  • 朱棣和朱允炆关系如何(明朝朱棣和朱允炆相爱相杀)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和朱允炆关系

    明朝皇帝朱允炆的生死给我们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很巨大的谜团,关于靖难之役后朱允文到底死没死小编估计这个话题还能争论个几百年。这个问题其实并没啥好讨论的,因为他江山都都丢了,是生是死,真的很重要吗?就算他还活着真的跑出去了,但他的那颗内心早就死了,跟个死人也没多大区别。这个和朱允炆小时候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 死间计划是什么意思(伪装者中的死间计划内容及全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死间计划是什么意思

    “死间计划”的实施几乎贯穿了《伪装者》故事的全部。王天风以自己和部下的生命为代价,同日本人下了一盘很大的棋,最终换取了第三战区的大捷。在这个计划里,冲在前面的是郭骑云、于曼丽、明台和王天风,幕后提供配合的有明楼、阿诚、林参谋等人。那么关于“死间计划”的全部内容,这些人又都了解多少呢?明台自始至终毫不

  • 朱元璋妻子马皇后简介(明朝朱元璋老婆马皇后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妻子马皇后简介

    在中国人的内心里,贤内助,是对一个女人的衷心赞美,这份赞美,大概会包括以下内容,如教子有方,持家谨慎,体恤夫君,等等。男人对这样的妻子自然会十分欣赏,如果再加上“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那就可能堪称完美了。但这类颇具贤德的女人,她们心中的世界一般只局限于自己的家庭或者自己的家族,如果希望她既是一个好母

  • 历史上真实的黄巢起义有多可怕(发动起义的原因和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巢起义有多可怕

    对于黄巢这个人物,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落第秀才,私盐贩子出身,对菊花有着特殊的爱好,写过五首诗,其中四首都和菊花有关。最著名的一首是这个《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出身于盐商家庭,少有才名,五岁便可成诗,但长大后却

  • 秦王和晋王哪个更尊贵(秦王PK晋王哪个爵位好 )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王和晋王哪个更尊贵

    古代讲究的是地位尊卑,随着朝代的发展,古人对长幼尊卑是非常重视的。无论是封建王朝时期,还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长幼尊卑都是有研究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哲学流派对长幼尊卑就已经提出了基本概念,在其后的发展中,长幼尊卑就更加完善。那么在现如今的历史电视剧中,出现了很多王爷、贝勒、亲王等等,这些人都属于

  • 魏忠贤不死明朝还能延续吗(崇祯不杀魏忠贤能延续多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忠贤不死明朝还能延续吗

    太监是我国封建王朝最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并不是官员但有时却能控制官员的前程,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和政策。他们当中多数人虽有才华但褒贬不一,但做太监能做到如郑和一样,可以替代皇帝巡航海外彰显国威已是极致。而明朝也是太监权力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在明朝出过很多有名的太监,其实以万历年间的郑和和天启年间的魏

  • 傅善祥为什么不洁身自爱(真实的傅善祥被谁夺出贞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傅善祥为什么不洁身自爱

    自封建社会打破世袭制通过科举制选拔官吏以来,中国一共产生638位文状元和185名武状元,在这823名状元当中,几乎全部都是男的,只有傅善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状元。听名头是不是很大,但实际上她也能做成什么大事,所以现在大部人都对傅善祥并不是很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位面容姣好又才高八斗的女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