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是我国封建王朝最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并不是官员但有时却能控制官员的前程,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和政策。
他们当中多数人虽有才华但褒贬不一,但做太监能做到如郑和一样,可以替代皇帝巡航海外彰显国威已是极致。
而明朝也是太监权力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在明朝出过很多有名的太监,其实以万历年间的郑和和天启年间的魏忠贤最为出名。
今天就来说一下,天启年间的魏忠贤的事情。
从我们接触到的知识中,大部分写魏忠贤的都会说他是奸佞,但近几年来另外一种说法声音越来越大,那就是魏忠贤不死明朝还没有那么快亡国,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魏忠贤年少时家境贫寒,所以没有机识字,但是手脚功夫却很利索,懂得射箭与骑马,因为家境不好所以极少受到教育,长大之后更是沉迷于赌博和酒色。
正因为这样有一次他赌博赌得太大了,所以不得不自宫入宫避难,因为早年与宫中太监熟识通融,所以才得以顺利进宫。
当时明朝的太监有很多派系,其中最大的是东西两厂,而魏忠贤自万历年间被选入宫隶属于太监孙暹的甲字库。
明代《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中记载:“甲字库职掌银硃、乌梅靛,花黄、丹緑矾、紫草、黑铅……皆 浙江 等处岁供之,以备御用监奏取。”所以说甲字库是皇帝的私库。
能够管理皇帝的私库说明,魏忠贤有机会在皇帝面前露脸,可惜的万历帝并没有记住魏忠贤,于是魏忠贤转向结交皇长孙的母亲王才人,借着王才人的关系,巴结上了魏朝。
当时的魏朝可以说是天子最信任的宦官之一。于是魏朝转而向王安介绍了魏忠贤,这时候的魏忠贤已经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宫中笼络了一大批人脉,而长孙的乳母叫客氏是魏朝的对食。
在明朝很多地位高的太监都有对食,他们和民间的夫妻一样同住同吃同睡,除了不能生子嗣。但是她遇见魏忠贤之后,客氏又与他勾搭在一起了。
也正是因为客氏的原因,魏忠贤在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在一个月内先后驾崩,朱由检即位后,得到了重用。魏忠贤人生中最巅峰的时刻也是从这里开启。
熹宗登位之后不到一个月就分别加封了魏忠贤和客氏。客氏被封为奉圣夫人荫封她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以及魏忠贤的哥哥魏钊为锦衣卫千户。
魏忠贤也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魏忠贤不识字,本来应该不能进入司礼监,但是因客氏的提携,他才可以破例进入。
之后朱由校更是不顾众臣的阻拦步步升迁魏忠贤,让他掌握了更多的实权,势力也从宫中扩张到了朝堂。
虽然朝堂上一直都有官员在反对魏忠贤掌握实权,但是朱由校并没有管,因为当时东林党争日益严重,如果没有其他势力来平衡朝堂,那么明朝会极速奔溃。
朱由校选择了作为宦官的魏忠贤,主要是因为魏忠贤对人为人性猜疑残忍而且阴毒,好阿谀奉承,但他至少对朱明王朝是忠诚的,他所做的一切其实也是朱由校默许的。
所以在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虽然恶贯满盈,但也只是对东林党的人,而东林党人大部分都是文人,所以在文人笔下魏忠贤一直都是一副小人得志奸佞的模样。
其中魏忠贤当权期间,明朝的国库一度达到了高峰,民间的商业得到一定的发展,而且还有余钱打得清朝的前身女真部落窝在长白山的一亩三分地里,不敢挑衅明朝。
而且当时明朝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澳门被葡萄牙借口登陆占领,朱由校马上就发兵去驱赶,还与荷兰殖民者两次在澎湖交战,并且获胜。
天启四年的时候,朱由校还派游击张焘,往澳门向波加劳铸炮厂购买大炮4门。可见朱由校对于国家的掌控是没有问题的,而魏忠贤由始至终也只是朱由校手中的一把刀。
所以朱由校纵容魏忠贤的那点小心思,为自己的侄子和属下谋福利,只要不动朱明王朝的根本,朱由校都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
天启四年,由给事中傅木魁交结魏忠贤的外甥傅应星为兄弟,上书诬告中书汪文言,御史刘廷佐上述辩护,结果被魏忠贤都假传圣旨给予斥责。
这让一向瞧不起宦官的副都御史杨涟非常愤怒,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这些魏忠贤终于知道害怕了。于是便跑到朱由校面前哭诉寻求庇护。事后朱由校打回杨涟的奏疏,痛加斥责,这让魏忠贤躲过了一劫。
虽然魏忠贤因为这次事情,收敛了一些,但是美国多久重新掌握更大权力的他,开启了自己的复仇,将上书指责他的工部郎中万火景,杖死。
魏忠贤又借御史林汝翥的事侮辱叶向高,叶向高因此辞职而去,而林汝翥也被杖打,廷臣都很恐惧。魏忠贤这时的权力达到了巅峰,之后更是打击异己,极大削弱了东林党的势力。
可惜好景不长天启七年,朱由校驾崩,传位给同父异母弟信王朱由检即位。朱由检一向看不惯魏忠贤对朝臣的打压,所以开始清算魏忠贤的党羽。
而受到他信号的朝臣开始纷纷上书朱由检要求发落魏忠贤。起
初朱由检对这些奏折秘而不发,直到嘉兴的一名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朱由检便顺势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安置,魏忠贤在去凤阳的途中,豢养了一批亡命之徒,这时朱由检才命领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京城审判。
魏忠贤的党羽李永贞得知消息后,连忙派人通知了魏忠贤,魏忠贤知道自己已经难逃一死,所以走到阜城的时候,在住宿的旅店和同伙李朝钦痛饮至四更,最后一起上吊自杀了。
但朱由检还不解恨,直接将魏忠贤五马分尸,悬于河间府。而朱由校的奶娘客氏也被朱由检鞭死于浣衣局。至此魏忠贤那波澜起伏的一生终于结束了,同时结束的还有朱明皇朝最后的余晖。
毕竟他死后,朱由校和东林党将魏忠贤原本的一些政策取消,导致了边疆将士粮饷紧张,因为这些赋税本来就是作为边疆粮饷的,一旦取消了边疆的将士就会吃不饱穿不暖,哪来的心思打仗。
可惜的是一帮文人朝臣压根不关心这些,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所以导致最后崇祯帝无饷可发,等到打仗时向朝臣借钱,但朝臣一个个都是铁公鸡,最后还互相倾轧,这也加快了明王朝的灭亡。
不知道崇祯帝最后有没有后悔过除掉了魏忠贤,毕竟魏忠贤虽然人品不行,但是能力是真的有,再加上他再怎么是国之蛀虫也比东林党的后,而崇祯帝不如朱由校懂得平衡朝堂,可悲又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