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西晋短暂而亡是什么造成的)

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西晋短暂而亡是什么造成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429 更新时间:2024/1/20 11:32:57

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统一政权。国家的统一使西晋太康年间一度出现天下大治的局面,然而,由于实行了落后的分封制度以及统治集团的政治腐化和权力争夺,仅十多年光景,就由天下大治走向天下大乱。

晋泰始元年(265),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于洛阳。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西晋王朝,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司马炎当皇帝的前期,特别是在太康年间,政治上有较大的作为。他表现出"宽惠仁厚"的风度,曾多次下令减轻刑罚,与民休息。

吴国孙皓投降后,晋武帝立即诏令解散各州郡兵,免除了农民对地方的兵役负担。晋武帝还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且严禁私募佃客。中山王司马睦私募佃客七百多户,结果受到晋武帝的诘责,被贬为县侯。

针对黄巾之乱及连年战乱导致的人口锐减问题,晋武帝还采取了奖励生育的政策。又实行招抚流亡的政策,逃亡塞外的允许回来,并给予赏赐,还允许塞外落后民族内附,散居北部边境各郡。

晋武帝还对律令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原则是"去其苛税,存其精约",修成后即公之于世。新律的修订减轻了人民动辄得罪的虐政。

由于实行了这些比较宽松的政策,使久经丧乱的人民获得了喘息的时间,恢复了较为安定的生活。

但是,晋武帝并未坚持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在他执政的后期,由于实行了落后的分封制度以及他本人的荒淫奢侈,朝政逐渐腐败,并埋下了天下大乱的祸根。

早在魏咸熙元年(264),司马昭任相国执掌朝政时,就恢复五等爵制度,实行分封制。在裴秀的设计与主持下,自骑督以上的六百多人都被分封。

五等之制在魏元帝咸熙元年恢复,第二年即泰始元年(265),司马炎废魏元帝,自己做了皇帝,改元泰始。也就是这一年,司马炎分封诸王。

晋武帝所封的主要是同姓王,异姓不能封王而只能封郡公、郡侯等爵位。而"五等之制"是骑督以上皆封。

泰始元年的封王,是"以郡为国",并规定了大、中、小王国的军队数额,郡公制度如小国王。也有县王,制度如郡侯。

从当时刘颂给晋武帝上的表章中,可以得知这种分封制的产生,大概是鉴于曹魏的宗室诸王,有名无实,因而曹魏很快灭亡了。所以,司马炎为了防止像曹魏那样,开始大分同姓诸侯。

刘颂是主张分封的。他认为晋武帝的分封"法同郡县,无成国之制",国虽大到"周环近将千里",而"臣耻其位,莫有安志"。

他以为∶如果要使封王都能安其志,守其国,应"令国容少而军容多",增加诸王的军事实力。又认为晋初分封,不合古制,要求"率由旧章,一如古典"。刘颂的话,反映了西晋统治阶级的一种逐步恢复古代封国制度的思想。

这样的制度实在是一种倒退,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制度,这是西晋时期政治和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说分封制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外在因素,那么朝廷混乱则是西晋灭亡的内在因素。实际上,西晋统治集团从一开始就表现了它的腐朽与残暴。

开国皇帝司马炎虽然在其执政之初有过一些励精图治之举,但他很快便不思进取,一味追求享乐了。

帝王骄奢淫逸于上,贵族士大夫们权势虽有不及,却也不甘落后。奢侈腐败现象俯拾即是。比如何曾日食万钱,儿子何劭日食二万。

石崇后房以百计,每天的饮食涵盖了水陆珍奇,王济供馔武帝,肴馔极丰,皆盛于琉璃器中,并以人乳饲猪盹而蒸食之。

贵族官僚并非全部奢侈,其中也有些人非常吝啬。但无论是奢侈还是吝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贪鄙与爱钱。

洛阳的富商和位居官位的那些人之所以爱钱爱到如此程度,这与他们出身士族儒门,刚取得政权不无关系。可惜鲁褒的《钱神论》只暴露了钱能通神使鬼的作用,没有揭穿当时谋取钱财的卑污狠毒的手段。

晋武帝时期这种"以奢靡相尚"的风气在少数官僚中引起忧惧。车骑司马傅咸就曾上书晋武帝,对当时的奢侈之风深表担忧,但效果甚微。

晋武帝太熙元年,司马炎病卒,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惠帝智力低下,自然无法掌管朝政。他即位之初,皇太后之父杨骏为太傅辅政,独揽大权。

与此同时,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是一位生活淫荡且又凶残无比的女人。看到杨骏大权独揽,贾后极为不满。元康元年(291),贾后与掌禁军的楚王玮、东安公繇等合谋,杀杨骏及其弟杨球、杨济和杨氏党羽,皆夷三族。

贾后又矫诏废黜皇太后杨氏为庶人,诛太后之母庞氏,最后皇太后也被逼而死。大乱就从宫廷政变开始了。

贾后消灭杨氏势力后,由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瑾辅政,贾后仍不得专权。不久,贾后命楚王司马玮杀司马亮与卫瑾,又以专杀之罪杀了司马玮。

司马亮、司马玮二王被杀后,朝政大权完全控制在贾后一人手中。贾后这个实际上的女皇帝独自掌权达八九年之久。惠帝的长子——太子遹,并非贾后所生。

太子和贾谧有矛盾,贾氏的亲党担心太子登基之后会报复他们,便劝贾后更换太子。于是,贾后便诬陷太子遹要杀害惠帝和她自己,废太子为庶人,接着又将太子杀害。

永康元年(300)四月,已经掌握了宫廷禁兵的赵王司马伦,利用贾后杀害太子所导致的不满情绪,带领禁军发动政变,杀了贾后和张华、裴颁等人,开始了司马伦独揽大权的短暂时代。

永宁元年(301)正月,手握权力的司马伦不满现状,废掉晋惠帝,自立为帝。司马伦的这次行动,直接引起了地方其他诸侯的不满。而西晋的宫廷政变也由此转变为皇族争夺政权的斗争,"八王之乱"就此爆发。

"八王之乱"始于惠帝元康元年(291),终于光熙元年(306),前后达十六年之久,危害极大。

同时,该事件也导致了西晋内部的多地叛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矛盾,间接的促使了“五胡乱华”的事件发生。

更多文章

  • 三国蜀国五虎将是哪五个(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是指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蜀国五虎将是哪五个

    蜀汉五虎将这个概念,来自于《三国演义》。在三国正史中是不存在的,只因《三国志》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并列入了一传,这才有了“蜀汉五虎将”之说。真实的历史记载中,蜀汉只有四方将军,关羽、张飞、马超的黄忠。但这却并不妨碍《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昂首挺进蜀汉五虎将,毕竟这也可视为种补充功能。曹操的

  • 雍正唯一没杀的兄弟(雍正和十三爷兄弟情的下场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唯一没杀的兄弟

    看过二月河小说《雍正皇帝》的朋友们都知道,在二月河的笔下,雍正皇帝是个孤臣,连康熙皇帝都曾经劝雍正皇帝要学会隐忍和宽厚。可见其平时待人非常严苛,小说中称胤禛为冷面王,由于做事雷厉风行,满朝的文武大臣对雍正皇帝无不充满意见和不平之气,那么历史上的雍正皇帝真的是这样吗?小编查阅《清史稿》发现,历史上的雍

  • 梁国历代国君一览表(中国古代梁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梁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萧何二十五世孙,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在位48年(502-549),博通文史,才思敏捷,文笔华丽,为“竟陵八友”之一。建都建康,留心政务,纠正弊政,加强集权,宽待宗室,授诸王以实权,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勤政爱民,政治安定,经济复苏,开创盛世。后怠于政

  • 武松打虎是真的吗(景阳冈武松打虎是否真实存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松打虎是真的吗

    武松打虎故事数百年来家喻户晓,提起“打虎英雄”,江湖好汉莫不敬仰,也印证着武松逆天战斗力。但“打虎”桥段毕竟属于小说《水浒传》,历史上武松究竟有没有打死过老虎呢?人能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吗? 根据《大宋宣和遗事》《浙江通志》《杭州府志》《临安县志》等众多记载,武松是千真万确历史人物,原为北

  • 司马懿后代下场有多惨(司马懿子孙后代到底有多凄惨)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后代下场有多惨

    司马懿的后代到底有多惨?子孙从皇帝沦落成奴隶,下场无比凄凉要说三国里最老谋深算的人,许多人想到司马懿,而这个人确实是很隐忍,隐忍熬倒了三代帝王,终于掌握了魏国的大权。虽说司马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但他有一个猪一样的对手曹爽,也是这个草包亲手把魏国权柄让给了司马懿。司马懿很厉害,他的两个儿子也颇有城府

  • 释迦牟尼佛和如来佛祖谁大(如来佛与释迦牟尼佛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释迦牟尼佛和如来佛祖谁大

    《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毕竟《西游记》已经成为我们80、90年代的童年回忆,现在《西游记》每年都会播出,即便这样,观众却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这应该算是一种独特的魅力吧。《西游记》如来佛祖应该是剧中身份上至高无上的存在,那么《西游记》中如来佛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西游记》中的如来在明朝吴

  • 明十三陵有哪些皇帝(明朝十三陵都葬了哪些帝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十三陵有哪些皇帝

    1.长陵: 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个儿子,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以防蒙古族人入侵。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永炆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削藩。这种措施严重威胁到了燕王朱棣的利益遂起兵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他在位期间的功绩令后人难以企及。他曾五次

  •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围魏救赵讲的是孙膑的故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人,用桂陵和马陵两战奠定了他在我国军事史上不可撼动的稳固地位。孙膑早年师从战国奇人鬼谷子,和庞涓为同窗,是苏秦与张仪的同门师兄,四人同为鬼谷子四大高徒。孙膑、庞涓为兵家,而苏秦、张仪则为纵横家,同出于鬼谷子,分别侍奉不同的国家和君主。孙膑侍奉齐国,帮助齐国战胜了强大的

  • 故宫冷宫为什么不开放(故宫里面的冷宫不开放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故宫冷宫为什么不开放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众所周知,我国拥有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其中最受游客青睐的莫过于故宫。事实上,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乃是大量国内外游人的旅行必选目的地。在故宫中参观游览时,有很多人都曾思考过一个问题,故宫之中是否有冷宫,如果有的话又在哪儿?▲

  • 真正的梁山好汉只有四个好人(算得上梁山好人榜有几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梁山好汉只有四个好人

    坏人易做,好人难为。人们总是这样去评价别人:经常做好事的人,可能偶尔失误做了坏事,大家就会认为他是伪君子,平时隐藏的深,直接否定其之前所做的好事,从此认定他是坏人。而经常做坏事的人,偶尔做了一件好事,人们就会说他浪子回头,本质不坏,认为他其实也有善心。这对他们来说,显然不公平。许多人说,梁山都是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