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蜀国五虎将是哪五个(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是指谁)

三国蜀国五虎将是哪五个(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是指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17 更新时间:2023/12/8 14:41:49

蜀汉五虎将这个概念,来自于《三国演义》。在三国正史中是不存在的,只因《三国志》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并列入了一传,这才有了“蜀汉五虎将”之说。

真实的历史记载中,蜀汉只有四方将军,关羽、张飞、马超的黄忠。但这却并不妨碍《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昂首挺进蜀汉五虎将,毕竟这也可视为种补充功能。

曹操的五子良将:于禁乐进、张辽、徐晃张郃,却是实锤存在了。据《三国志》载: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显然,这五位是曹操手中利器,也深得曹操喜欢和信赖。表现机会和建立的功绩,比其他曹魏将领要大,名声也响。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那么蜀汉五虎将跟五子良将对比,谁更厉害?

其一:关羽擒于禁

虽然人们普遍都鄙视于禁,但依据《三国志》的排名,于禁却是妥妥处于五子良将之首的地位,评语是:于禁最号毅重!由此号称曹魏“外姓第一大将”,同时于禁也是第一个取得“假节”权力的。

蜀汉四方将军也好,五虎将也罢,排名第一位的毫无争议,就是关羽。而于禁的悲催就在于,在这次“大哥级别”的较量中,他不但完败给了关羽,却还选择了投降——这就出大问题了!

于禁在曹操手下,权力最重,赏赐最多,封官最显,平日也威名赫赫,为人铁面无私,稳重可靠。所以一直被曹操当为正面典型树立。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曹操点名于禁率领七军,这几乎是曹操的老本,去抗击关羽,就是看中了于禁的名望和统御能力。

于禁败给关羽,曹操并不应感到奇怪。原因就在他自己身上,曹操一直让诸曹夏侯统军,而不给外姓将领机会。结果汉中之战打完后,不得不用外姓大将当统帅。

所以于禁出战关羽,是于禁第一次以统帅身份出征,自然在经验和作战能力上,没法跟一直独立统兵的关羽相比了。

但于禁投降这事,却对曹魏的打击太大了。夸张些说就是,“曹魏的精神偶像”崩塌了,直接成了渣!可想而知这冲击力有多大了,曹操都对于禁投降惊愕万分,表示:实在是想不到。

同时这也是为何关羽水淹七军后,就立马“威震华夏”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但在双方第一将的较量中取胜,还直接来了个“三军夺气”。为何曹丕会那么恨于禁,称帝后直接羞辱于禁至死?道理就在这。

蜀汉五虎将比五子良将厉害在哪儿?这就是第一个厉害之处,在第一大将的直接比拼中,五子良将被整体“夺气”了,所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也正是因这个原因,造成了五子良将的错位。如今大部分人都喜欢或习惯于,把张辽排在第一。所谓:斩乌桓单于蹋顿,逍遥津追杀孙权,止啼江东,这多有气势。

奈何在正史记载中,张辽却并非五子良将的第一位——只能说,他是最霸气的那位罢了!

其二、张飞破张郃

蜀汉五虎将跟五子良将的第二场著名比拼,发生在张飞跟张郃之间。这就是著名的“瓦口关之战”。

这一战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都跑来争功,听闻张飞不好好打仗,总在阵前喝酒后,诸葛亮便对忧心忡忡的刘备说:“今与张郃相拒五十余日,酒醉之后,便坐山前辱骂,傍若无人:此非贪杯,乃败张郃之计耳。

又特意派魏延给张飞去送酒。果然在诸葛亮的美酒助阵下,张飞大败了张郃。

不过,在正史记载中,这一战跟诸葛亮没一毛钱关系。倘若说张飞据水断桥,是立威之战。

那么他在瓦口关大破张郃,则是三爷真正的成名之战,从此再也没人敢怀疑张飞的能力了!因为历史上的张郃,是一位智谋型的名将!

即,张辽以勇武称雄,张郃则是以巧变著称!笔者认为,若真论起统兵作战能力,张郃远比张辽更难缠。

连刘备和诸葛亮,都对张郃忌惮三分。比如刘备在汉中之战时,狂攻了张郃两次,连吃奶力气都用上了,却愣是没攻动。

后来黄忠斩了夏侯渊后,刘备还对黄忠愤愤不平的白话呢:你杀夏侯渊不算啥,真有本事就干掉张郃!由此可见,张郃给刘备造成了怎样的伤害。

后来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是败在张郃之手,他在街亭大败马谡,让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暗淡收场,搞得诸葛亮也从此恨透了张郃。

可想而知,张飞大破张郃,含金量该有多高了。所以也难怪,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也非要来露一脸——当然这是笑谈了。

但不论怎样,蜀汉五虎将,两次爆锤了曹操的五子良将,且还都是在“战役级别”的大战中获胜。

就说张飞大破张郃,不但直接打得张郃几乎全军覆没,自己也丢了战马,爬山而逃。

就在这一战过后,西川便彻底安稳了下来,斩断了曹操对西川的威胁压迫,让刘备可以放心吸收消化西川,这才有了两年后,刘备毅然发起汉中之战。

这便是蜀汉五虎将比五子良将厉害的第二处:统帅能力,明显比五子良将强大。连最具统帅特质的张郃都败得这么惨,其余四位,都没有张郃的这种特质,也就不需多说啥了。

其三、马超和黄忠的加分项

马超厉害在哪儿?他是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野战王”。即,率领骑兵大兵团,在开阔地带进行突击野战,这是马超的最猛的地方,曹操都被他打爆过!

这方面,唯一能跟马超比较的是吕布,白门楼上曾对曹操白话:你把骑兵给我统领,你自己统领步兵,我吕布替你包打天下。

反观五子良将中,却没有这种野战悍将性质的将领——张辽的逍遥津之战,是先锋或说敢死队性质,不属于野战大兵团作战。且张辽的这种本事,关羽不比他差!等于五子良将又输了一阵。

那么先登陷阵呢?五子良将中最牛的是乐进,不过跟老黄忠一比,差距就出来了。不用笔者再说啥了吧。

黄忠就是先登猛将,在定军山一个斩夏侯渊,足以碾压三国时一切先登陷阵的猛将。五子良将等于又被比下去了。

其四、赵云的外挂后援

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是最被神话的将领之一。虽谁都知道,他的诸多事迹是虚构出来的。比如长坂坡怀揣阿斗,面对百万曹兵,杀了个七进七出,并最终斩杀曹操手下名将五十多员啥的。

但问题是明知是虚构,那又能怎样?老百姓就是认可!故而,无论蜀汉五虎将还是五子良将,赵云就成为了那位“最具冲击力”的虎将——从“民间一头冲入正史”。许多人明知是虚构,却就是要说,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存在。

同时论个人品德,十人中也唯有赵云可圈可点,因此“完美将军”之称,就成为了许多人的共识一般。

如今,蜀汉五虎将,有了赵云这个“外挂后援”,不但直接提升了蜀汉五虎将的层次。同时也让蜀汉五虎将,在名气上,把五子良将远远甩在身后。

最后笔者把这十位三国名将,做了一个总体排位,当然仅是个人看法,权当抛砖引玉。

第一必须是关羽,一个“威震华夏”就足够了。

第二是张辽,斩蹋顿,止啼江东,把猛将做到了极致。

第三是马超,三国时期大兵团作战的野战王,潼关败曹操的难度,超过了吕布濮阳败曹操。

第四是张飞,据水断桥如神话,大破张郃足够经典。

第五是张郃,让刘备和诸葛亮都忌惮,能做到这点的没几个。

第六是徐晃,稳和狠的完美结合,周亚夫般的名将,击败关羽那一战,替曹操挽回了颜面。

第七是黄忠,斩夏侯渊太震撼。

第八是乐进,被低估的五子良将,先登猛人,奈何更狠的黄忠在上头。

第九是赵云,加持民间威望,足以冲击上面的任何一位。奈何历史终究不是演义,只能一声叹息。

第十必须是于禁,投降关羽,只能垫底——毕竟这是蜀汉五虎将跟五子良将的对比,他却投降对方,所以哪怕于禁再冤,也必须垫底!

更多文章

  • 雍正唯一没杀的兄弟(雍正和十三爷兄弟情的下场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唯一没杀的兄弟

    看过二月河小说《雍正皇帝》的朋友们都知道,在二月河的笔下,雍正皇帝是个孤臣,连康熙皇帝都曾经劝雍正皇帝要学会隐忍和宽厚。可见其平时待人非常严苛,小说中称胤禛为冷面王,由于做事雷厉风行,满朝的文武大臣对雍正皇帝无不充满意见和不平之气,那么历史上的雍正皇帝真的是这样吗?小编查阅《清史稿》发现,历史上的雍

  • 梁国历代国君一览表(中国古代梁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梁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萧何二十五世孙,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在位48年(502-549),博通文史,才思敏捷,文笔华丽,为“竟陵八友”之一。建都建康,留心政务,纠正弊政,加强集权,宽待宗室,授诸王以实权,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勤政爱民,政治安定,经济复苏,开创盛世。后怠于政

  • 武松打虎是真的吗(景阳冈武松打虎是否真实存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松打虎是真的吗

    武松打虎故事数百年来家喻户晓,提起“打虎英雄”,江湖好汉莫不敬仰,也印证着武松逆天战斗力。但“打虎”桥段毕竟属于小说《水浒传》,历史上武松究竟有没有打死过老虎呢?人能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吗? 根据《大宋宣和遗事》《浙江通志》《杭州府志》《临安县志》等众多记载,武松是千真万确历史人物,原为北

  • 司马懿后代下场有多惨(司马懿子孙后代到底有多凄惨)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后代下场有多惨

    司马懿的后代到底有多惨?子孙从皇帝沦落成奴隶,下场无比凄凉要说三国里最老谋深算的人,许多人想到司马懿,而这个人确实是很隐忍,隐忍熬倒了三代帝王,终于掌握了魏国的大权。虽说司马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但他有一个猪一样的对手曹爽,也是这个草包亲手把魏国权柄让给了司马懿。司马懿很厉害,他的两个儿子也颇有城府

  • 释迦牟尼佛和如来佛祖谁大(如来佛与释迦牟尼佛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释迦牟尼佛和如来佛祖谁大

    《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毕竟《西游记》已经成为我们80、90年代的童年回忆,现在《西游记》每年都会播出,即便这样,观众却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这应该算是一种独特的魅力吧。《西游记》如来佛祖应该是剧中身份上至高无上的存在,那么《西游记》中如来佛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西游记》中的如来在明朝吴

  • 明十三陵有哪些皇帝(明朝十三陵都葬了哪些帝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十三陵有哪些皇帝

    1.长陵: 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个儿子,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以防蒙古族人入侵。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永炆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削藩。这种措施严重威胁到了燕王朱棣的利益遂起兵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他在位期间的功绩令后人难以企及。他曾五次

  •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围魏救赵讲的是孙膑的故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人,用桂陵和马陵两战奠定了他在我国军事史上不可撼动的稳固地位。孙膑早年师从战国奇人鬼谷子,和庞涓为同窗,是苏秦与张仪的同门师兄,四人同为鬼谷子四大高徒。孙膑、庞涓为兵家,而苏秦、张仪则为纵横家,同出于鬼谷子,分别侍奉不同的国家和君主。孙膑侍奉齐国,帮助齐国战胜了强大的

  • 故宫冷宫为什么不开放(故宫里面的冷宫不开放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故宫冷宫为什么不开放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众所周知,我国拥有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其中最受游客青睐的莫过于故宫。事实上,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乃是大量国内外游人的旅行必选目的地。在故宫中参观游览时,有很多人都曾思考过一个问题,故宫之中是否有冷宫,如果有的话又在哪儿?▲

  • 真正的梁山好汉只有四个好人(算得上梁山好人榜有几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梁山好汉只有四个好人

    坏人易做,好人难为。人们总是这样去评价别人:经常做好事的人,可能偶尔失误做了坏事,大家就会认为他是伪君子,平时隐藏的深,直接否定其之前所做的好事,从此认定他是坏人。而经常做坏事的人,偶尔做了一件好事,人们就会说他浪子回头,本质不坏,认为他其实也有善心。这对他们来说,显然不公平。许多人说,梁山都是杀人

  • 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孟子名轲被后人称称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孔子被称作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教学的先河,孔子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为什么100多年以后的孟子却被东汉刘歧称作亚圣,今天我们来探讨下。史料记载,孔子过世后,每个弟子认知不同,对老师的继承不同,自然理解也就不同了,有大成者也有没落者。老夫子的教学内容中还包含了婚丧嫁娶等礼仪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