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晋朝为什么会有东晋和西晋之分(东晋西晋是什么意思)

晋朝为什么会有东晋和西晋之分(东晋西晋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17 更新时间:2024/1/16 10:41:42

公元316年,匈奴攻破长安,国祚五十一年的西晋王朝由此化为尘埃。

西晋灭亡后的第二年,司马睿在建康登基称帝,是为晋元帝,历史上则称为东晋。

东晋是在公元316年正式立国,其实早在永嘉之难之时,司马越就已经在王导的帮助下开始在东晋建立政权。

然而司马睿很聪明,他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之下称帝不是明智之举,故而他只是被推举为盟主,而西晋名义上的皇帝司马邺则成为了群起攻之的对象。

直到公元316年匈奴攻破长安,司马睿收到了司马邺的诏书:即允许让司马睿继承皇位,然而与之相对的司马睿则必须中兴晋室收复失地。

有这层关系,司马睿虽无心北伐,可是对于祖逖的北伐他也不加以阻止,因为他必须得对天下人有所交代。

在明确了自己的合法身份之后,司马睿正式称帝,由此东晋在江南得以偏安,而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司马睿建立东晋的那些事:

王氏家族扶持司马睿

在司马睿刚到江南之时,其实他本身并不占据任何优势,当时八王之乱已近尾声,西晋皇族损失巨大。

而司马越则为了平复各方势力,则派遣了幸存的西晋宗室王爷前往大江南北或镇压叛乱或镇守地方,而司马睿就趁着这个机会得以过江来到了江南。

当时除司马睿之外,还有另外四位王爷也分别过了江,他们分别是西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佑、彭城王司马纮

在当时江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五马渡江去,一马变为龙”,其意即这五位王爷之中有一人将会成为未来的九五至尊

这五位王爷都并非司马炎嫡系子孙,按常理来说他们任何一位都无法继承王位。

然而当时晋武帝的嫡系子孙大多都已经死于战乱之中,而想要维持晋朝江山,只能从这五位旁支血脉的司马氏子孙之中挑出一位来继承王位。

本身五人并无血脉上的优势,外加上都是皇族旁支,本身也没有多大的权利,故而真正比较起来,其实五人之间的差距不大。

然而司马睿最终能够胜出,靠着的则就是王导背后的琅琊王氏:早在洛阳之时司马睿与王导就有深交。

当时王导早已看出晋室江山的颠覆已经不可挽回,而王导则为了家族以及晋室江山考虑,则劝谏司马睿尽快回到其封国,以免危及自身。

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导的决策是非常明智的,也正是靠着这一层关系,司马睿很多事情都需要依靠王导

司马睿出镇下邳,不久迁安东将军,请王导担任安东将军司马,军事谋划,都听从其安排。这一系列事情奠定了王导的特殊地位。

而在军事方面,司马睿又有王氏家族的王敦得以支撑。

在早些年,王敦的族兄王衍便利用其职务之便利,将王氏一族的子弟安排在晋朝的大江南北,其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就是在西晋危亡之时为家族找一安身立命的地方。

王衍的这一举措让其饱受争议,可是他这“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举动为东晋的建立提供了帮助,而王敦就因为其族兄的安排被东海王司马越任命为扬州刺史。

靠着王导的谋划以及王敦军事上的支持,司马睿有了称雄的资本,因而得以在江东站稳脚跟。

“王导主内,王敦主外”的局面让王氏家族的势力与日俱增,而由此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东晋门阀政治。

王导助司马睿得到江东士族的支持

永嘉之乱后,大批的士族南下,然而后世的我们会发现那些南下的士族大多是根基不稳的。

而诸如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早在汉朝就已经根深蒂固的门阀则是坚持留在北方。

而从北方逃难逃到江东的士族我们后世称之为侨姓士族,琅琊王氏就属于此类。

琅琊王氏的根基本身并不在江东,故他们的到来无疑是打压了江东士族的生存空间,王导本身也知道这一点。

故为了家族上的考量他就必须尽快帮助司马睿站稳脚跟,而想要帮助司马睿站稳脚跟则又要依靠江东大族的支持。

当时江南士族顾荣、贺循两人为士族领袖,而想要站稳脚跟,司马睿则必须得跟他们打好关系,而司马睿本人则专门派遣王导前去邀请二人,二人应约也由此吴地的百姓得以归附。

《晋书.王导传》还有一则轶事典故:相传司马睿刚到建康之时,其人心不附,而王导等人则为了帮助司马睿迅速获取声望则为其创造声势。

正巧某天司马睿外出公干,而王导则特地为其安排了威严的仪仗,并不顾名士身份为其“造势”,和王敦两人 骑马在旁边侍从,而江南名士见到此等现象后十分诧异,一个接一个的随着司马睿行拜礼。

史书之中的典籍往往只是只言片语就简单的描述完了一件事,然而这简单的话语本后究竟有多少的艰难险阻我们也不知道;

王导究竟是以何方法让顾荣、贺循二人支持司马睿我们也不得而知。然而笔者认为历史绝非这么简单,因史书未详细叙述,笔者不好妄自揣测。

然而司马睿能够获得江南士族的支持,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王导在其背后为其做了大量的工作才能促使既无资格也无特别出彩的司马睿登上了皇位。

同时为了进一步获得江东大族的支持,在其登基之后,王导屡次劝谏司马睿重用以顾荣为首的江南豪族。

王导帮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王氏门阀也因而水涨船高,成为了后来的东晋四大门阀之一。

然而琅琊王氏的崛起无疑是打压了江南本土士族的发展,这又牵扯出了一个新的矛盾:侨姓士族和江南土著之间的矛盾,这样子的矛盾影响了之后的东晋政局。

司马睿的尴尬地位

在王氏兄弟的辅佐下外加上江南士族的支持下,司马睿在江南站稳了脚跟,在公元317年登基为帝,至此东晋的建立算是告一段落了。

然而这张光鲜亮丽的皇位背后则是数不尽的哀愁:司马睿看似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然而其只是名义上的,当时朝廷的决策权利都掌握在王导等侨姓士族的手中;

而江南士族虽没有参与中枢之权利,却在当地经营多年,故而要想站稳脚跟司马睿也必须依靠他们的支持。

在世族门阀主政的情势下,晋室皇族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南迁世族的支持,才能维持偏安统治;

另一方面,东晋皇帝又以“共主”身份,居间制衡和调整世族之间的内部矛盾,成为世族高门利益的“平衡器”。

司马睿不是不想解决这种局面,为了制衡门阀的力量他也曾经试图用两股力量去进一步强化权利:一股是刁协、刘隗为首的寒门子弟;一股是随司马睿南渡健康的司马氏王爷。

然而刁协、刘隗两人所制定的一系列决策都伤害到了门阀的利益,故而遭到了世家的反弹,最终引发了“王敦之乱”

而随司马睿南渡的王爷本就是属于皇室旁支,在当时无多大权利,又何以去对抗根深蒂固的门阀势力呢?

故而这样子的政治模式从东晋建立之时就从未得到过改善,就算后来孝武帝重新将权利从世家手中夺回,然而却也并未根本性的解决问题,反而让司马道子开始坐大。

更多文章

  • 太上老君是三清吗(太上老君跟三清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上老君是三清吗

    无论是在传统道教神话当中,还是在西游记神话当中,太上老君的地位都远远高于太白金星的地位。在传统道教当中,太上老君的地位非常高。大约是在东汉年间,五斗米道兴起,其教主首任天师张道陵尊撰写道德经的老子为太上老君,创教道祖。魏晋南北朝年间,道教各流派风起云涌,纷纷推出自己崇奉的神。有人认为群仙当中元始天尊

  • 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真实历史人物诸葛亮厉害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

    公元214年刘备入主益州,随后便在成都称帝并建立蜀汉政权,可以说刘备的成功离不开“卧龙”诸葛亮。还句话说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帮助刘备掠夺了许多资源,由此才开启了刘备的崛起之路。而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仅有着“卧龙”的称号,还有着一个非常俗气的名字“诸葛村夫”,难道说诸葛亮的身份真的是一个普通的隐士

  • 圆明园的历史简介(简单介绍火烧圆明园的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圆明园的历史简介

    所谓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其实是分几步完成的。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合议分派园内珍物。10月8日,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情势失控。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械斗。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

  •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谁厉害(两人什么关系,谁功绩大)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忽必烈和成吉思汗谁厉害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著名战神。他从一个落魄贵族开始,到最后统一蒙古,征战四方,建立世界上最辽阔疆域的国家。自古以来,对于成吉思汗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人们都在好奇,到底是什么样内在驱动力,让成吉思汗坚持一路扩张,达到过去人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境界?很多人觉着,成吉思汗四处侵略,带着蒙古大军征战,主要目的是为抢

  • 五胡乱华吃人是真的吗(五胡乱华真实情况是谣言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五胡乱华吃人是真的吗

    349年,在史书中是重要一年,此年,后赵石虎病死,江北石家诸子夺嫡,最终让冉闵夺得权柄,下了杀胡令,拉开北地汉家反抗序幕。这段时间,从349年初,到352年底,史书记录很多,但有的重要部分却很模糊。这里对于史书中两次大的死亡事件,提出疑点,我们一起思考第一个疑点,南归遗民死亡20余万,因何而死,何时

  • 古代潘安是哪个朝代的人(历史上的潘安是哪时期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潘安是哪个朝代的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掷果盈车”的故事?故事主角名叫潘安,是古代知名的美男子。这人年轻时美若天仙,以致于每每出行都会有一众女子特地赶来围观,她们之中不仅有年轻的女子,还有不少老妇人的身影。同时,这些女子光看还觉得不够,于是抱来各种各样的水果,对准了潘安的车就往里扔,使得潘安每次出行都能“白嫖”一车的

  • 世界为什么讨厌犹太人(欧洲人为什么歧视排斥犹太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世界为什么讨厌犹太人

    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有着很严重的反犹情绪了。那个时候是由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首先开始歧视犹太人的,后来这种情绪就慢慢的蔓延开来。等到了古罗马的复兴,前后好2次犹太战争,而且罗马人下手非常狠,几乎是赶尽杀绝。之后基督教被确定为国教身份之后,犹太人始终信仰的还是犹太教,而且在教义上跟基督教有着很大的冲

  • 为什么很少有晋朝历史(为何历史书极少提及晋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什么很少有晋朝历史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史上,很多被后人经常提及谈论学习的朝代大多在建立过程中都是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战争,并会涌现出很多的英雄豪杰,这样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往往更加能够得民心。因为他们的统治者作为开国皇帝往往都是非常明智、果敢的,这样的帝王治理之下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好。但是西晋不是这样的。它之所以能够建功

  • 女性割礼是割什么地方(非洲割礼现在还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女性割礼是割什么

    非洲的割礼是一种宗教的仪式,主要指的是少男少女的生殖器进行切除的习俗。一般,女性的割礼是一种仪式,于四岁至八岁间进行,目的是割除一部分性器官以免除其性快感,并且确保女孩在结婚前仍是处女,即使结婚后也会对丈夫忠贞。而割礼主要分为男性割礼和女性割礼两种,女性割礼非洲居多,实行割礼的民族广泛分布于世界,但

  • 韦孝宽干掉了多少名将(南北朝第一名将韦孝宽)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韦孝宽干掉了多少名将

    经历过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后,东西魏虽然各有胜负,但整体格局仍以东强西弱为主。高欢为了灭西魏,一改之前进攻潼关的方向,改攻晋南玉璧城,不料遇到名将韦孝宽,60日攻城不下,损兵折将,含恨而亡。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宽,字孝宽,西魏京兆杜陵人。他先后担任国子博士、华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