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吉数有哪些数字(传统文化中的吉利数字是什么)

吉数有哪些数字(传统文化中的吉利数字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54 更新时间:2024/1/26 7:41:26

详解传统化中的吉利数字,不是6也不是8

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都存在一定的数字“癖好”,认为一些数字是吉祥的,而认为另外一些数字是不祥的。

比如在我们中国,“4”被认为是不好的数字,因为它跟“死”是谐音,大家办手机号、车牌号甚至包括门牌号,都不希望其中有“4”这个字。

而“6”“8”这两个字,则都被大家认为是吉祥数字,因为“6”代表的是六六大顺、一路平安,“8”则是谐音“发”,寓意着“发大财”,所以很多人的手机号码、车牌号上,都喜欢有6和8这两个数字。

在欧美等国家,“9”和“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在他们国家,很多地方的高层建筑,都没有13层这个楼层,多是用“12A”来代替,而苹果手机,也是直接跳过了“9”这一代,发布iPhoneX(10)。

其实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认知的转变,这个“数字癖好”也是会变的,比如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吉利的数字就不是6和8,那又是什么呢?别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道德经》里面讲了很多与数字有关的话语,“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一正。”

在传统文化中,“一”这个数字是至高无上的,因为它代表着初始、起源,一切的源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一才有一切,得一才能得所有。

与“一”有关的词,也多是一些好词,比如九九归一、千里挑一、一生一世、一心一意等。

而“二”这个数字,在古人眼里,它代表着两个一,“一生二”,很多时候,它还代表着一种分裂。

比如《尚书》里面说“天无二日,人无二主”,意思就是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所以人间也不能有两个王,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所以“二”这个词就已经带有一些贬义了,在现代语境中,我们形容一个人比较楞,会说他很“二”,像丈二和尚、二道贩子也都是一些非正面词汇。

至于“三”,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的就是三个“一”,到了三这里,整个世界就突然变开阔了,因为“三生万物”,三是仅次于一的吉祥好数字。

在《易经》里面,三代表的是“天、地、人”三者,跟“三”有关的成语,大多都带有褒义,如“三生有幸”、“入木三分”,还有古代代表最高权威的“三皇、三公、三国”等。

而“四”这个数字上文已经提过了,此处就不表了,总之从古至今,这个数字都不是一个“很上得了台面”的数字。

“五”一般跟“三”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三生万物,万物分五行,比如三皇五帝、三山五岳、三纲五等等。

至于“九”这个数字,则有点复杂。王定天下以后,分九州、铸九鼎以镇之,所以九一般都跟天下相关。

九出场最多的次数还是跟五在一起,“九”这个数字在《易经》中是阳爻;五,第五爻。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所以“九五”就是人君的象征,古代皇帝都被称为“九五至尊”,由于“九”这个数字的level太高,高处不胜寒,所以民间用得少,与之相关的词汇也不多。

在一到九这些数字里面,最没存在感的应该就是七了,七这个数字比较中性,一般被用来描述情感。

其来源就是人有七窍、七魄、七情,所以有七上八下、七零八落、七拼八凑、七手八脚、七损八益,七和八还真是一对好兄弟。

六这个数字在古代也是比较中性的词语,也是描述人心性相关的东西,六欲、六根、六神,六欲不控制好,就会六神无主,只有达到了六根清净了,人生才修成了大圆满。

而八这个数字,则有点出人意料,这个数字在我们现代社会,可以说是1到9里面最好的了。

因为代表着发财,发财几乎是每一个人的诉求,没有人会讨厌钱,所以一些人恨不得手机号、车牌号、门牌号上,全都是八,全都是八的车牌还能卖出不少钱。

但八这个数字在古代却不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古代是农业社会,士农工商,做生意的人没有什么社会地位。

大家的理想都是好好读书考科举,“朝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对发财的诉求不高,而“八”谐音“罚”,在古代封建社会,人可最怕受罚了,所以八也就不怎么受欢迎了。

可惜风水轮流转,没想到“八”在现代社会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逆袭了。

所以总结下来,在1到9这九个数字中,1、3、5、7、9这五个阳数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代表积极的一面,而2、4、6、8这四个阴数都是不怎么受欢迎的,这四个数基本都代表着消极的一面。

而最吉利的,则非“一”莫属了,“朋友一生一起走,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祝大家一帆风顺、一生无

标签: 吉数数字传统文化哪些什么吉利

更多文章

  • 定风波柳永诗词赏析(古诗定风波译文及表达意思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波,古诗,译文,赏析,诗词,柳永,意思,理解,表达

    柳永的这首词把一个留守妇女的心情写得非常到位,绝了。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 清明节总是4月5日吗(清明节是每年几月几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明节,5日,4月,每年,总是

    为什么清明总在4月5日左右,而春节却有时在一月有时在二月?一直以来是不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在4月5日左右,前后错不了几天。而春节有时候在一月有时候在二月,前后可以相差几十天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咱就聊聊神奇的中国的古代历法。在古代并没有今天这样的科技设备,随时随地可以打开手机

  • 秦始皇陵兵马俑相关资料及基本现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兵马俑,秦始皇陵,资料,现状,介绍,相关,基本

    地下兵团: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距离西安市只有30公里。秦始皇陵高大雄伟。根据史书记载,陵墓的封土高达120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封土的高度已经下降到76米。即使如此,秦始皇陵依然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最高大、最雄伟的一座。公元前246年,秦国国君嬴政继位,史书称他

  • 高僧体内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分析舍利子的成因)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舍利子,高僧,成因,科学,分析,形成,体内,怎么

    科学分析舍利子的成因,真的只有高僧体内才有?是不是一个骗局?舍利是梵语śarīra的音译,最开始指的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留下的骨骼称为舍利,而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称为舍利子。佛教中舍利子是非常尊贵的,只有德高望重的高僧,在生前经过艰苦的修行,圆寂后才能火化出舍利子。高僧的舍利子

  • 锦城丝管日纷纷全诗翻译(赠花卿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丝管日,赠花卿,古诗,原文,锦城,诗意,赏析,翻译,纷纷

    杜甫名篇《赠花卿》,原本是用来讽刺人的,为何如今成了夸人的?七绝《赠花卿》是诗圣杜甫创作的一首咏叹诗,明代杨慎在他的《升庵诗话》中说:“公之绝句,百余首,此为之冠”。杨慎的意思是说,在杜甫的所有绝句当中,这一首是最好的。杜甫作这首诗的本意,其实是用来讽刺人的,不过经过时间的变迁,这首诗又渐渐地成为了

  • 演员吴磊电视剧大全(8部吴磊出演的古装电视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磊,电视剧,古装,大全,演员,出演

    分享8部“吴磊”出演的古装电视剧,你看过哪一部呢?01《星汉灿烂·月升沧海》分为上下两部该剧改编自关心则乱的小说《星汉灿烂,幸甚至哉》。讲述了背负沉重身世的少年将军凌不疑,与父母长期征战在外的“留守少女”程少商在无数次考验中互相治愈、相伴成长,坚守内心的正义,并携手化解家国危机的故事。凌不疑演员吴磊

  • 送别诗句名句有哪些(九首经典送别诗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诗赏析,名句,诗句,经典,送别,哪些

    九首经典送别诗,与友人分别时,读给他听吧!一个人最幸运的事情,是拥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不用你上着闹钟般刻意保持联系,即使很久不见坐下来就能一起吃火锅,连一声“你好也不用道,挽起袖子边吃边说“我跟你讲啊,仿佛许多年前不过是昨天。世界上最伤感的,莫过于和友人分别。小七分享九首经典的送别古诗,与友人分别时,

  • 功曹是什么意思(西游记五方揭谛与四值功曹是干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功曹,四值,五方,揭谛,意思,干什么,西游记

    《西游记》中五方揭谛、四值功曹都是干什么的呢?《西游记》第七回记载,“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第九十九回也提到,那三层门下,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走向观音菩萨前启道:“弟子等向蒙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圣僧,今日圣僧行满,菩萨缴了佛祖金旨,我

  • 终日奔波只为饥的全诗的诗意及折射出的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哲理,诗意,奔波,折射,终日

    古人一首《十不足》诗,将人性的“贪愚弱私”,展现得淋漓尽致!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闲书里面有真言》一文中,引用了古书《解人颐》中的一首白话诗,称赞其很有哲学意味,因为此诗“形象直观”地描述了一些人的贪婪欲望: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

  • 朱重八是谁的本命(明朝郭子兴与朱元璋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本命,朱重八,郭子兴,朱元璋,关系,明朝,什么

    郭子兴是朱元璋的恩人,为何朱元璋将其灭门?其实是被迫的!提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通过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一步步建立了大明王朝,对中国历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在他统治晚期,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几乎将跟随自己的功臣杀了个干净,如此做法,也实在令人寒心。而在他起义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