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贞吉是忠臣吗(隆庆中兴的功臣赵贞吉专和权臣作对)

赵贞吉是忠臣吗(隆庆中兴的功臣赵贞吉专和权臣作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140 更新时间:2024/1/15 0:56:35

赵贞吉:隆庆中兴的功臣,专和权臣作对,却被误解成无耻小人。

《大明王朝1566》里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赵贞吉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和海瑞相比,赵贞吉得到的主要是观众的厌恶和批评。

在剧中,赵贞吉被塑造为一位世故圆滑、喜好功名的小人,他有真才实学,却只敢成为皇权的阿谀者,而没有勇气成为匡扶社稷的贤臣。孔子曾说的乡愿德之贼也,说的正是赵贞吉这样的人。

然而,表面忠厚实则同流合污的这副面孔,只适用于剧中的赵贞吉,历史上的赵贞吉,完全是两个人。

赵贞吉天资聪颖,有神童的美誉,他六岁就随祖父读书,每日能读一卷书,十五岁即研读一代圣贤王阳明的《传习录》。

旁人读不懂王阳明的书,年轻的赵贞吉却如同醍醐灌顶一般,对心学心向往之。赵贞吉想求学于王阳明,父母不许,他就找来书籍自学。

赵贞吉二十岁那年中四川省乡试第四,不久后又中举人,杨廷和和他见面后,称赞他说:“是将为社稷器,吾儿慎(指杨慎)弗逮也。”

赵贞吉受王阳明思想的影响,他认为读书人不要空谈误国,所以他治学与实践相结合,考试中所呈答卷也都是对国家治理问题的建议。

剧里的赵贞吉是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处事圆滑,喜好功名,但真实的赵贞吉,却是一个心直口快的耿直之臣。

殿试中,赵贞吉写下洋洋洒洒的对策文章,主考官看见他的试卷后,不断用手抚摸,称赞其可与汉朝贾谊的《治安策》相媲美,并准备拟赵贞吉为一甲第二名。

嘉靖皇帝看到赵贞吉的对策文章后,一开始被他耿直的语言惹怒,将他置于二甲第二,但不久后皇帝又后悔了,直接将赵贞吉选为庶吉士,特旨留馆,后又调任翰林院编修。

从嘉靖皇帝对赵贞吉的举动来看,可以看出赵贞吉的能力,他满腹经纶,有真才实干,尤其是在治理国家疑难问题领域有十分独到的见解,否则人们不会拿他的贾谊的文章相提并论,皇帝也不会对他如此看重。

赵贞吉的性格特征也展现了出来,他恃才傲物,心直口快,哪怕是要呈给皇帝的文章,也直言不讳,所以嘉靖一开始才执意压低他的名次。

赵贞吉的这个性格可以说贯穿他的一生,如果要从朝中再找出一个和他类似的人,那一定是高拱。高拱是“愤青”,赵贞吉也是,他的前半生仕途不顺,就是因为他专门和权臣对着干。

明朝谁的权力最大?自然是嘉靖皇帝,可赵贞吉直接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章,批评他荒于政务,沉迷方士,劝皇帝勤政爱民。嘉靖皇帝最讨厌的就是别人说他沉迷道教,所以他把赵贞吉大骂了一通,赵贞吉被迫请假归乡。

回来后,赵贞吉的脾气并没有老实。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大军南下,进逼京师,京畿一带只有一支老弱病残组成的弱旅,皇帝慌了神,召见百官如何应对。

半天时间,没有一个人发话,赵贞吉突然振臂一呼,主张战斗,拒绝投降。

徐阶阴恻恻地说想必赵先生一定有致胜的法宝,赵贞吉听完盯着皇帝,说建议皇帝展开自我批评,鼓励将士们作战,增赏军功,必能战胜。徐阶被赵贞吉的话噎得半死,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

赵贞吉不光敢和徐阶争论,他还敢不给风头正盛的严嵩面子。因为初时廷议罢,赵贞吉带着一腔怒气去找严嵩,严嵩不愿见他,恰逢赵文华路过,在中间打圆场,谁知赵贞吉突然怒骂道:“权门犬知道什么?”

赵贞吉一句话骂了赵文华和整个严党,打了严嵩的脸,严嵩对他自然极力打压。

严嵩和大将军仇鸾勾结排挤赵贞吉,向皇帝诬陷,致使赵贞吉被投入诏狱,后虽免死,仍流放广西。途经瘴气弥漫的地方时,赵贞吉染上重病,瘦成皮包骨,差点死去。

后来嘉靖把赵贞吉调回来,赵贞吉又因为写信批评严嵩,再次遭到报复。严嵩曾给赵贞吉一个官职,但赵贞吉拒绝上任,被严嵩夺官,撵出京城。

赵贞吉面对权臣,能做到这种地步,说他是德之贼也的乡愿,岂不冤枉至极?

而且,赵贞吉还有一个许多人都忽略了的功劳:他还是隆庆中兴的功臣。一般认为隆庆功臣是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但赵贞吉所做出的贡献并不比他们小。

赵贞吉因为和严嵩对着干,在嘉靖一朝遭到排挤,但明穆宗即位后,赵贞吉立即得到了重用。明穆宗让赵贞吉在太学讲学,赵贞吉结合王阳明心学义理,阐发有旨,音畅仪端,得到了明穆宗的钦佩,升为南京礼部尚书。

隆庆三年,赵贞吉又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在这期间,赵贞吉做成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促成隆庆和议。

俺答的孙子把汉阿吉入降,明穆宗召集群臣商议,这一次大部分人主张借着这个机会向俺答宣战,但赵贞吉却又主张和议。

明穆宗采纳赵贞吉的建议,和俺答蒙古互市,自此边关迎来了数十年的和平,明朝的财政也在其中获利良多。军费开支的节省和收入的增加,这一来一回,为明朝贡献了大量财富,也成为隆庆中兴的重要基础。

嘉靖年间俺答入侵京师,群臣惊惧时,赵贞吉主战,数十年后俺答求和,群臣主战,赵贞吉却又主和,这一战一和,所体现的正是赵贞吉对于军国大事的思考。

他不是一位空玄谈、求虚名的误国之臣,而是一位务实的社稷之臣。

赵贞吉屡次惹怒皇帝,然而明世宗死时他痛哭流涕,明穆宗死后,他又哭到不能喝水。忠君爱国的君子之臣,大抵如此。

标签: 权臣忠臣功臣隆庆赵贞吉专中兴

更多文章

  •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个人简介(长津湖战役幸存者朱彦夫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彦夫,幸存者,长津湖,战役,事迹,简介,人物,感动,中国,个人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在长津湖战役中失去四肢,回乡后带村民致富。“我是为二连的五十二个人活着的。”这个老人不简单。初见他时,普通人都会为他的身体状况所惊。他眼带墨镜,四肢尽失,墨镜下是空洞的左眼框和近乎没有视力的右眼。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小村庄,如今已是近九十岁高龄。正是这样一个重度残疾的老人,却是感动中

  • 指女子年满15岁在古代称什么(十五岁叫及笄之年)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笄之年,女子,古代,十五,什么,15

    古人为何要用“破瓜”,形容女孩子十几岁的年纪?年龄称谓的学问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文化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传统文化植根于生活,流淌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化无处不在,它体现在人们的道德、礼仪、习俗甚至是日常的语言当中。比如咱们的古人在描述年龄的时候,一般都不

  • 羽生结弦近况如何(羽生结弦在2023年“复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结弦,羽生,近况,复出,2023年,如何

    5.5万人共同见证!羽生结弦在2023年“复出”,东京巨蛋成为首选,退役之后他的依然懂得感恩。虽然羽生结弦已经正式告别了赛场,但是他的热度依旧没有下降,依然有很多滑冰爱好者在关注他的一举一动。比如他在什么地方训练了,他什么时候接受记者采访了,他有没有复出的打算了。因为随着羽生结弦的退役,花样滑冰正式

  • 沙僧的人物形象如何(沙僧的性格特点和相关情节)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沙僧,情节,性格,特点,形象,人物,相关,如何

    今天我们来说说沙僧。先说他的造型,和电视剧上是有点出入的,原文是这么写的: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这造型可能与西游降魔传中的造型更符合,除了头发颜色不对。手中的兵器是降妖宝杖,我们传统印象中沙僧的

  • 破釜沉舟出自哪次战争(破釜沉舟的主人公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破釜沉舟,主人公,战争,出自,人物

    破釜沉舟说的就是巨鹿之战,是项羽和秦国之间的战役。它表现了项羽的英勇无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也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此战过后,秦国主力全灭,名存实亡,没过多久就灭亡了。破釜沉舟讲的是哪次战役破釜沉舟说的就是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 卧薪尝胆是指哪个人物(卧薪尝胆最初是形容孙权)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卧薪尝胆,孙权,形容,人物,哪个,最初

    卧薪尝胆最初是形容孙权,勾践仅仅尝胆而已?卧薪尝胆的故事至今为后人称道。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积怨深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打越国,却反被越国打败,阖闾死于败逃途中。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帮助下,精练兵马,大败越国。越王勾践仅带5千残军逃到会稽山,被吴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 春秋时期的越国怎么灭亡(越国曾强盛一时后来莫名消失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越国,灭亡,时期,强盛,消失,春秋,一时,后来,莫名,怎么

    越国是春秋最后的霸主,曾强盛一时,为何后来莫名其妙消失了。当年,越王勾践在范蠡和文种两大能臣的辅佐下,强大起来,并一举灭掉吴国,成为春秋历史上最后一个霸主。既然能够称霸一时,自然相当厉害。但是越国最终却在历史上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卧薪尝胆,成就百年霸业。越国在消灭吴国后,越王勾践首

  • 总统山上是哪四位总统(哪几位美国总统登上了总统山)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总统山,美国,山上

    美国总统山是怎么回事,哪几位美国总统登上了总统山?现任特朗普曾经在某个电视节目中说:“我在想某天我的雕像也会在总统山上!”。特朗普的反对者却讥讽他是:痴人说梦,口出狂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那么,总统山是怎么回事呢?美国总统山,位于南达科他州的西部,原本叫做拉什莫尔山。因为在花岗岩山体上雕刻了4位美国

  • 千里江陵什么意思(白帝城和江陵相距一千里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江陵,意思,白帝城,相距,一千,什么

    走进古诗词:李白《早发白帝城》,一个“快”字难当。我要问你,唐朝大诗人,被人誉为诗仙的是谁,你一定会脱口而出:李白!没错,就是李白。那么他的诗,你会背诵他的哪些诗呢?可能有的人会背很多首,要背一遍的话,一时半会儿还真背不完。这次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如果你已经对它很熟悉了,就当再

  •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意思解释(“自力更生”一词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自力更生,意思,丰衣足食,由来,解释

    自力更生,汉语成语,意思是使劲改变生活。百度一下,大部分都是这样解释的:成语出自闻一多先生1944年10月10日在云南昆明发表《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演讲,其中说到“我们人民能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强起来了。”其实上面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至少不全面的,闻一多先生的确做过演讲,而且也确实说过“自力更生”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