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水浒传中的三位女将分别是谁(三位女将的英雄事迹)

水浒传中的三位女将分别是谁(三位女将的英雄事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71 更新时间:2024/1/9 19:39:11

梁山上的3位女将,为何叫一丈青、母大虫和母夜叉,都啥意思?

梁山好汉,都有各自的江湖绰号,例如林冲,他是禁军棍棒教头,手下的士兵,如虎豹一样勇猛,所以江湖人士称他为“豹子头”。

杨志是杨家将的后人,武艺高强,还因为他颜面左侧上下眼睑、颧部有一巴掌大小的褐色色素沉着斑,所以江湖人称他为“青面兽”。

鲁智深是个和尚,但是喝酒、吃肉,还对金翠莲动了感情,再加上脊背刺有花绣,所以人称其为“花和尚”。

梁山有108位好汉,105人是男性,只有3位女将。3位女将的江湖绰号是怎么来的,有何寓意?

一、顾大嫂

顾大嫂的江湖绰号是母大虫(母老虎)。

顾大嫂是登州人氏,和丈夫孙新在登州开酒店。登州看守监狱的小牢子乐和,去顾大嫂的酒店吃饭时,看见柜上坐着一个“眉粗眼大,胖面肥腰。

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的妇女。

这个妇女正是顾大嫂,她长着五大三粗,性格也很强悍,所以江湖人都认为她是“山上的母老虎”。

顾大嫂在登州,有两个以打猎为生的表弟,解珍、解宝。解珍、解宝打的老虎,滚落进了山下毛太公的庄园中,他们前去讨要老虎时,毛太公不给。

反而诬陷他们“混赖大虫,抢掳财物”,被官府抓了起来。顾大嫂知道情况后,很气愤,但也明白,官府不会为她的两个表弟申冤。

为了救解珍、解宝,顾大嫂和丈夫孙新商量,纠合了登云山的邹渊邹润,以及孙新的兄长孙立,乐和等人,一起劫了登州大牢,救出了解珍、解宝。

因劫狱犯了罪后,顾大嫂和丈夫孙新,无法继续在登州开酒店了。为了躲避官府的缉拿,顾大嫂、孙立、孙新等人一起上了梁山。

顾大嫂上梁山后,跟随宋江南征北战,立了不少功勋。

征讨方腊时,顾大嫂的两个表弟,解珍、解宝战死了,但她和丈夫孙新活了下来。顾大嫂被朝廷封为东源县君,并跟随丈夫回了登州。

二、孙二娘

孙二娘的江湖绰号是母夜叉。

孙二娘和丈夫张青,在孟州十字坡经营黑店。开黑店,杀人越货,卖人肉包子等,都是刀口舔血的勾当,需要心狠手辣,武艺高强才能做成。

所以孙二娘是水浒中的一个“眉横杀气,眼露凶光”的女性。她功夫好,动作敏捷利落,还性格泼辣,敢作敢为,江湖人称她为“母夜叉”。

武松路过十字坡时,孙二娘也想将他药翻,抢了武松的财物,但被武松察觉了。武松假装晕倒,乘机将孙二娘收拾了一顿。

孙二娘的丈夫张青听到妻子的惨叫后,跑了进来,连连向武松求情,才让他放了孙二娘。不打不相识,因为这次交手,让武松和孙二娘夫妇结下了深厚情谊。

武松因为杀了蒋门神等人,有罪在身,各地官府在通缉他。为此,孙二娘夫妇劝说他去二龙山投奔鲁智深和杨志。

不久后,因为武松上了二龙山,孙二娘和丈夫张青,施恩也上了二龙山。

后来,呼延灼率兵征讨桃花山、白虎山和二龙山,他们得到了梁山的帮助,于是一起加入了梁山。孙二娘跟随鲁智深、武松等人上了梁山后,成了梁山的一员女将。

孙二娘为梁山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她和丈夫张青的结局却很不幸,为朝廷征讨方腊时,二人双双战死。

三、扈三娘

扈三娘是江湖绰号是一丈青。

在古代,“一丈”是长度单位,“青”指颜色,可以指蓝色、绿色、黑色三种颜色。扈三娘为何会被称为“一丈青”,历来就有不少争议。

一是身高说,指“一丈青”是形容扈三娘身高的。在古代,一丈差不多是现在的3.3米。扈三娘不可能身高三米,所以“身高说”经不起推敲。

二是头巾说。指扈三娘头上戴着一个很长的头巾,但是宋朝的女性,没有在头上缠超长头巾的习惯。

如果扈三娘特异独行,有这种特殊打扮,原著中也会描述出来,但是小说中只字未提,所以这种说法也没有说服力。

三是纹身说,指扈三娘身上纹有蛇或龙形状的青黑色的纹身,所以才被人称为“一丈青”。例如史进,因为身上纹有九条青龙,所以人称其为“九纹龙”。

原著中没有提到扈三娘有纹身的事。同时,扈三娘是个未出阁的大家闺秀,身上不太可能有纹身。

还有武器说、头发说、毒舌说、发饰说等多种说法,实际上都不太靠谱,所以人们至今争论不休。

扈三娘是大户人家的小姐,生活美满,但是遇到梁山后,她的厄运就开始了。

梁山派兵攻打祝家庄。祝家庄的祝彪是扈三娘的未婚夫,所以她带人去帮助祝家庄,但却被林冲击败并生擒了。

扈三娘被生擒后,祝家庄被梁山灭了,扈家庄的几十口人,也被李逵杀掉了。

这让她同时失去了娘家和夫家,无家可回了,只能听从宋江的安排,嫁给又矮又丑、贪财好色的手下败将王英

王英嘴甜会哄人,两人结婚后,还有了感情。在征讨方腊时,两人双双死在了郑彪之手。

标签: 女将事迹英雄分别水浒传

更多文章

  • 赞美西湖的诗句或俗语有哪些(古诗词中的西湖欣赏)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诗词,西湖,俗语,诗句,欣赏,赞美,哪些

    诗词中的西湖:浓妆淡抹总相宜,花容月貌依旧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一座古城,古称“临安”,有很多的旅游景点,最美还是西湖,西湖最美的是西湖十景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但是西湖最让人魂牵梦萦的不是烟柳画桥,也不是覆雪湖心而是传承千年不断的吴越文脉、南宋风雅这

  • 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谁(骑鹅旅行记主要内容及读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骑鹅,读后感,旅行,作者,内容,主要

    一个小女孩,出生不久,左脚便残疾了三岁半时,双脚麻痹又不能行走了,从此坐在轮椅上。谁曾想,这个女孩,多年后,写出了一部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她就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拉格洛夫也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尼尔斯,一个14岁的男孩,生性顽皮淘气,对父母,没有

  • 孟母三迁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孟母三迁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孟母,文言文,启示,翻译,注释,故事,我们

    经典文言文赏析|孟母三迁:孟子①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②,其母曰:"此非吾所以③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④衒卖⑤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⑥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⑦揖让进退⑧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子矣。"遂居焉⑨。孟子:名轲,是孔子儒学的继承人。墓间之事:指模

  • 知识就是力量是谁的名言(谁最先提出来知识就是力量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力量,知识,名言,出来,就是,最先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家喻户晓,你知道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吗?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你一定听过,这句话激励了无数人求知上进,但是你知道这句话是谁提出的,为什么知识是一种力量呢?对于培根,可能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是你一定听过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就是哲学家培根说的。其实这句话并非不是培根的原话,在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出自哪(来自杨慎诗作临江仙)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杨慎诗,浪花,东逝水,英雄,出自,长江,来自,临江仙,滚滚

    读杨慎的诗《临江仙》,你还有什么看不开的?每每读到明代杨慎的著名诗作《临江仙》,总有几分超然物外、人生几何的感慨。先来回味一下《临江仙》这首诗的经典内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江裹

  •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作家老舍骆驼祥子告诉我们的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骆驼,祥子,道理,作者,作家,老舍,告诉,我们

    老舍的《骆驼祥子》,告诉我们三个残酷的真相。《骆驼祥子》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书中通过祥子三起三落的买车经历,描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生活和无奈命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的剥削和压迫。祥子本来是一个积极向上,心怀梦想的有志青年,最后却沦落为一个混吃等死、麻木不仁的小人。我们在感叹祥子的悲惨命运

  • 男女对唱ktv必点歌曲(点华语乐坛二人对唱经典歌曲)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歌曲,对唱,乐坛,经典,ktv,男女,华语

    盘点华语乐坛五首至今无人超越的男女对唱歌曲,每首都是经典!放眼整个华语乐坛,有很多男女对唱,琴瑟和鸣的经典名场面,有很多经典的男女对唱的场面至今无人超越。下面就让我为大家来盘点五首华语乐坛至今无人超越的男女对唱。第一首:甄妮/罗文,《铁血丹心》《铁血丹心》是1983年TVB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之铁血

  • 一道残阳铺水中整首诗呈现出来的画面(白居易暮江吟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暮江,残阳铺,吟赏析,白居易,画面,呈现,出来,水中

    赴任途中,白居易写下一首山水经典名篇,比专业拍摄还要美!公元822年,白居易主动请求离开京城,到外地任职。7月,他授杭州刺史。10月要到任。在赴任杭州的途中,他沿长江写下了一首山水名篇,用优美的诗句把自然美景绝妙地展现出来,比专业拍摄还要美。今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欣赏一下它的美。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

  •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意思(雷震描写的意境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横牛,短笛,牧童,信口,雷震,意境,赏析,意思,归去,描写

    南宋诗人雷震七言绝句《村晚》:这是一首充满情趣地描写乡村傍晚景色的诗作,又是一幅极其耐看的牧童晚归图画。作者雷震,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诗人。这首诗能够流传下来,确实是因为其自然、清新、不事雕琢,把看似平常的情景,写出了不平常的诗情画意。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

  • 古文运动历史介绍(古文运动发生在哪个朝代的历史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文,运动,历史,朝代,历程,介绍,发生,哪个

    唐宋八大家倡导古文运动的前前后后:唐宋八大家的名头,相信很多人都如雷贯耳,完整的称呼是“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得诗文发展的面貌焕然一新。古文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