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昌龄最擅长什么诗体的诗(王昌龄被人称作“七绝圣手”)

王昌龄最擅长什么诗体的诗(王昌龄被人称作“七绝圣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491 更新时间:2023/12/15 13:05:07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时光如水缓缓流淌,如果可能永远停驻,如花绽放在人的身旁,想象那个画面该有多么美好。

可是,现实的根本却是残酷如冰,源自于水却分外严寒而无情。此种人情上的升华,或许不要也罢。

生而为人,我们总是身不由己,在许多事情之上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可惜命运是条单行道,前进就再也不能回首。往事如烟,随风而逝,天心月圆,如此更好。

那些注定留不住的,且让它桃花逐流水;那些打击报复的,也只会让人变得更加强壮。我们的心灵不会屈服,终究会展翅飞翔,引吭高歌。

《听流人水调子》

【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这首《听流人水调子》的具体写作时间不详,大约完成于诗人晚年奔赴贬所龙标时期。

所以题目中的流人,有人解释为“流浪在外的艺人”值得商榷,如果结合“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诗境来看,当作“被流放的人”为好。

而水调子,即《水调歌头》,乐府商调曲,杜牧在诗作《扬州》中写道:“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然后另外注释一番:“炀帝凿汴渠成,自造《水调》。”可见,此曲调当形成于隋代之时。

首句“孤舟微月对枫林”,诗人在此句之中,宛如高明的画师,仅仅只是截取自然中的几个景物,然后精心组合在一起,便妙手天成为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落笔第一个“孤”字,则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是灰色的朦胧,是苍茫的烟雨。

“孤舟”、“微月”、“枫林”三个意象,皆是传统诗人所喜爱使用的意象。江水行孤舟,苍穹横冷月,而江畔枫叶,也暗示着秋季的降临。

这一切,交相辉映,没有一字说明“愁”丝万萦怀,却无不彰显着沁人心脾之中的寂寥与孤单。

在这里,乘坐“孤舟”的旅客,沐浴着云层里残月微弱的光芒,只能够静静地注视两岸之上,那些渗透着黯淡色素的枫树林子。

句中那个简陋而寻常的“对”字,却把一个内心充斥着孤寂又凄凉感觉的人物给刻画得生动逼真,鲜活地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次句“分付鸣筝与客心”,直面惨淡的人生处境,才是真正的勇士。诗人或许并不是,但这根本不妨碍与他人的正常交流。

情感上的共鸣,常常都源于这样的人生常态之中,没有最糟糕,只有更卑微。所以,心与心的沟通往往非常重要。

此处直接进入话题状态,与题目遥遥相映,开始进入“流人”的音乐世界。

一个“分付”显得格外用心,虽然没有“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神话境界,但是情感的正常碰撞应该是少不了的。

不然,何以会有接下来的感人肺腑的场面出现,使人“泪湿欲沾襟”呢?

我们无法知晓安排演奏场面之人是谁,有可能是诗人之友,或者是萍水相逢之辈,又或许就是诗人自身,“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事实上,来认定这个问题是无聊的。没有办法的时候,没有知己的时刻,其实完全可以自己给自己鼓掌。

末尾“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两句自然而然地承接前面,由于心境上的问题,固然是“鸣筝”高奏,“客心”却依旧沉默,产生着截然不同的效果。

根本没有达到想要的最初用意,反而有一种“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悲凉之意。

岭南的风光到底如何,此时此刻是否真的有雨来临,或许都显得不再十分重要。

有可能此处的雨,是“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的音乐之声响,源自诗人奇特的想象世界,是艺术加工之后的效果和魅力。

诗人所真正想要营造的是停止演奏后的氛围,是水到渠成的情感升华,其所有的内敛皆在于一个“收与”中,全部的感情融汇入最后三个字“泪痕深”。

在这个瞬间,你又怎么能够区分开,那鼓荡于心间,飘落在脸上,是秋雨?抑或是泪水?或许,两者都有。

王昌龄极其擅长“七绝”写作,被人称作“七绝圣手”,当然并非浪得虚名。

他善于在平淡的人事物的内部挖掘诗意,用自己细腻而饱满的笔触进行描绘,宛如手段高超的雕刻家,把人生诸多复杂情感精心打磨雕琢,然后一一呈现出来。

纵观此诗,诗人寓情于景,所有的景致都仿佛乐曲的前奏,每一个动人的节拍都是巧妙的铺垫,每一幅华丽的篇章都是精致的结构。

当它们精密地组合在一起的刹那,就会理所当然地形成一曲宏大的交响乐章,动人心魄。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孤勇者谁写的词(陈奕迅新歌孤勇者幕后词作人唐恬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杂谈

    陈奕迅新歌幕后词作人唐恬:她是“孤勇者”,也是“追光者”“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陈奕迅在今年11月份发布的新歌《孤勇者》,歌词饱含着激励人心的力量,一夜播放量达到2亿。出道二十多年,陈奕迅早就成为华语乐坛的王牌歌手之一。不过我们这次不谈陈奕迅,我们来聊一聊这

  • 桓景与重阳节有什么关系(桓景斩瘟魔与重阳节的故事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杂谈

    很久以前,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他和父母妻子一家大小守着几亩薄地,日子也还过得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年汝河两岸忽然闹起瘟疫。不多时日,就死了许多人,尸横遍野。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场瘟疫中亡故了。他们当地一直有一个可怕的传说——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散布瘟疫,他走到哪里,就

  • 过去知名四大花旦盘点(如今发展各不相同谁更胜一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杂谈

    四大花旦如今发展各不相同,谁更胜一筹呢?2002年《南方都市报》娱乐版刊出了名为:“赵薇、章子怡、周迅、徐静蕾”盘点2001「四小花旦」”的专评文章,第一次正式将这四位年轻女演员称作“四小花旦”。这个名称随即在中国大陆迅速传播开来,被大众和媒体广泛接受,并被约定俗成地使用至今。2005年以后,随着四

  • 李诞老婆是谁(李诞前妻黑尾酱个人资料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杂谈

    李诞前妻黑尾酱近照曝光,曾挂东亚病夫牌匾,网友误以为是日本人最近,李诞的前妻黑尾酱又在网络上面发出了自己的一组近照。在照片上面的她看起来非常的美丽,穿着一身黑白相间的格子上衣,搭配着一条白色背心,下半身是穿着一条灰色褶皱连衣裙,而且在她的腿上还别出心裁着别了一个黑色的小皮包,特别有个性。但是这样的风

  • 闺宁讲的是什么故事(意迟迟的封神之作闺宁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杂谈

    意迟迟的封神之作《闺宁》,剧情紧凑不小白,古言经典前一阵看的《安静的古代生活》看到70章,果断弃文了。今天因为是周六,闺女不上学,我俩可以躲在被窝里看会儿书。我从很早以前就养成习惯了,睡前和醒来都要看会小说,要不一天都很难受。今天一早不知道看什么小说了,就打开百度看一看别人推荐的小说,看到有意迟迟的

  • 靖安王妃裴南苇什么身份(雪中悍刀行裴南苇最后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杂谈

    雪中悍刀行:裴南苇有何身份?不仅靖安王忌惮,徐凤年都得扶墙走张若昀、李庚希主演的电视剧《雪中悍刀行》已经更新到了22集,播放量更是突破了19亿,而在新的剧情中徐凤年和靖安王密谈,揭开了芦苇荡之战的背后真相。原来芦苇荡之战是靖安王的一个局,目的就是为了放徐凤年离开青州,而他之所以派裴南苇来芦苇荡,就是

  • 中国最大姓氏排名第一(王姓和李姓谁才是我国第一大姓)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杂谈

    王姓和李姓,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两个姓氏,单从人口数量来说,王姓已经成为第一大姓,李姓成为第二大姓。但是在前一些年,李姓的人口比较多。那按照综合实力来说,王姓和李姓谁才是第一大姓呢?从历史来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李姓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从历史上看,李姓的出现要早于王姓

  • 跨火盆是什么意思(结婚的时候新娘进门跨火盆的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杂谈

    新娘过门为什么要跨火盆?火盆为什么要用金属盆?老祖宗的智慧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各种节日,我们的风俗都很多,比如清明的祭祀、三伏天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风俗,春节的风俗那就更多了。只要是人们重视的节庆,那么它的风俗讲究也必然也是非常繁琐。结婚作为人生大事儿,婚礼中的风俗必然也是少不了的

  • 狼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意思(狼道书籍讲的生存法则)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杂谈

    《狼道》:智慧生存的强者法则,走向卓越的成功之道《狼道》前言狼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动物,在狼的身上,有许多值得人们学习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成功人士必备的精神,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知道通向成功的密码,狼道,是你人生走向成功的宝贵智慧。狼道,是追求卓越的野心,是猎获成功的目标。狼道,是一往无前的勇气,是

  • 部队火锅的由来有几种说法(韩式部队火锅是谁发明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杂谈

    韩国部队火锅,这道美食在韩国非常有名,是韩餐里面少有叫得上名字的菜。在韩国人眼中,部队火锅是类似于炒年糕、海带汤一样的“名菜”。部队火锅一般由午餐肉、辣白菜、辛拉面、芝士等食物炖煮而成,深受韩国人喜欢。但部队火锅的由来,却经常遭到一些他国人的笑话。关于部队火锅的由来,有一说法是韩国的成年男性都要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