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料以及简介长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介绍长城)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料以及简介长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介绍长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66 更新时间:2024/1/25 23:54:43

长城的资料简介?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修于燕王,历史长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国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

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艰巨工程与防患意义。它融汇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

故此,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而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世界的骄傲。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

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中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长城资料简介(50字)?

长城始建于周朝,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所修建的。从古至今,历代君王都加固增修了长城,秦始皇更是动用了百万的劳动力修筑,筑成了一条全长近一万公里的长城,也被称为万里长城。

拓展资料: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两千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重要经验,接着司马迁又写入《史记》之中,之后的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险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

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明长城修建1570年

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制砖技术不断发展,明代砖制品产量大增,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虽然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中国非文化遗产长城资料?

答:长城(TheGreat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简介?

1.

中国文化遗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为保护保存在中国境内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艺术形式而动的计划。包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四川都江堰、陕西兵马俑、山东泰山、北京故宫等。

2.

截止至2019年7月,中国已有55项世界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2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长城的资料简介200字?

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中国,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长城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长城的资料和图片以及介绍?

长城的资料和图片以及介绍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军事防御工程,它凝结着历代各族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奇迹,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从春秋战国起相继有二十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前后持续达两千余年。最早是楚国,主要是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最后一个修筑长城的是明朝,为防止元代残余势力南下侵扰,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干米,所以我们现在所见的长城大部分是明长城。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

八达岭长城中国长城的一段。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八达岭地处居庸关关沟北口,地势高峻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八达岭长城修筑得格外坚固。其关城有东西两座关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京张公路从城门中通过,为通向北京的咽喉。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长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筑。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约7.5米,墙的下宽约6.5米,顶上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或士兵十人并行。城墙下为条石台基,上部为巨砖墙壳,内部填以黄土和碎石。墙顶地面铺砌方砖,顶部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垛墙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望和射击敌人。

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

长城(Great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是古代中国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虎山长城。

2009年4月时,中国国家测绘局及国家文物局报告最新的完整考古研究显示,长城全长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长度为359.7千米,天然险的长度为2232.5千米,墙体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中国古代建造的最为宏大的工程之一。

1987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虎山长城,长城遗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东、内蒙等15个省市自治区,总计有43721处长城遗产。

长城的存在,对古人来说,也是一个防御入侵的精神防线,尤其在近代,中国人更是以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词,号召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刻,抵御入侵。

建盏名家,范永寿,的简介以及资料?

范永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盏原产地(建阳水吉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盏大师,经过20多年的挖掘研究成功还原出星光油滴这个失传的制作技术。

已经仿制出了失传了800多年的建盏。其烧制的水吉“建盏”得到众多内行家的认可。其作品胎骨似铁,釉色古朴典雅,枯高幽玄,釉面斑纹在高温的控制下天然形成,富于变幻。斑纹晶莹清晰,金属感强,功力非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浓郁的传统风格。

有关长城的历史资料以及诗句?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公里,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公里,总长超过2.1万公里。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咏长城

作者: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阶三尺高。

咏史诗。长城

作者:胡曾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长城

作者:朱庆馀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长城

作者:罗邺

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万里长城资料简介?

万里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历代遗迹总长21196.18千米,广泛分布于15个省区市,现存长城墙、壕遗存总长度2.1万千米,城楼、敌台、马面、烽火台等单体建筑近30000座,关、堡等2200余座,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

其他资料:

长城雄踞崇山峻岭,横亘塞北大漠。从西周时期以长城为背景的“烽火戏诸侯”,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在战略要地修筑长城,再到秦始皇征夫数十万修筑“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秦长城,历史上的长城始终是古代战争中的坚固国防。“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到了汉代,经过20多年断续修筑形成了东起辽东、西至新疆罗布泊的汉长城。汉长城在巩固北方边境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文化历史遗产长城介绍(中国文化历史遗产长城介绍绘画简笔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遗产有: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2、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

  • 中国历史的文化遗产长城(中国历史的文化遗产长城√作文45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长城,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具体就是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新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

  • 中国文化遗产长城 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答:长城(TheGreat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

  • 中国文化遗产长城的历史资料(中国文化遗产长城的历史资料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答:长城(TheGreat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

  •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资料(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资料精美语段)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遗产有: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2、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

  •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遗产有: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2、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

  •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有哪些(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绘画、遗物、铭文等文物;在景观,建筑样式结合等方面具有突出价值的建筑或建筑群体;从历史、美学和人种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工物品或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物品和工程,如故宫、秦始皇兵马俑等。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1.长城1987

  •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介绍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遗产有: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2、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

  • 中国历代王朝顺序排列(中国历代王朝顺序排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1.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阳,享国15年。2.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享国4年。3.汉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汉),享国465年。4.三国时期:220年-280年。5.曹魏:220年-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享国45年。6.蜀汉: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享

  • 中国历代王朝顺序表时间(中国历代王朝顺序表时间图)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559年商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东周前770年-前256年秦朝前221年-前207年西楚前206年-前202年西汉前202年-8年新朝8年-23年玄汉23年-25年东汉25年-220年三国(220年-280年)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