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和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和特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76 更新时间:2024/1/26 3:10:25

重庆建筑大学历史沿革?

重庆建筑大学是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重庆建筑大学的前身是重庆土木建筑学院,于1952年由重庆大学、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川北大学、川南工业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共六所院校的9个土木、建筑系(科)合并而成。

1953年并入云南大学、贵州大学的土木系,1954年更名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建筑工程学院,也是当时中央建筑工程部唯一一所直属高等院校,195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截止1966年,全院共有4个系,15个专业。

1978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建设部直属重点大学之一。1994年1月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建有给水排水建设部重点实验室,新型建筑材料与工程建设部重点实验室,建筑科学建设部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2000年并入重庆大学,组建更高水平的985工程院校。1978年被原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经过恢复调整和改革,学校由一个单科性学院发展成为土建类学科专业齐全,以土木建筑、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主要专业为特色的、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理法学等学科的建设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院校。其建筑学、建筑工程(土木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城市规划和工程管理等主干专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教育质量评估,标志着学校土建类学科整体水平居于国内前列,部分学科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刘氏历史建筑历史沿革?

陈洲刘氏宗祠,始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88年左右),匾名“百客堂”。明永乐年间,我八世祖文昭公、名昶,参修永乐大典,所著《陈洲刘氏家谱》蒙明成祖皇帝御赐宝玺印存放祠堂内,此后,文武百官如经祠堂必距两百米处下轿,下马徒步而过,因此陈洲刘氏宗祠远近闻名,颇为四邻景仰,是桐城著名的建筑代表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属于哪种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中国的古代建筑,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十种类型:

1.

宫廷府第建筑:如皇宫、衙署、殿堂、宅第等。

2.

防御守卫建筑:如城墙、城楼、堞楼、村堡、关隘、长城、烽火台等。

3.

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如市楼、钟楼、鼓楼、过街楼、牌枋、影壁等。

4.

陵墓建筑:如石阙、石坊、崖墓、祭台、以及帝王陵寝宫殿等。

中国古代精益求精的建筑?

故宫。秦始皇陵都是精益求精的建筑。现在我们看到的木质古建筑长城,故宫,兵马俑,秦始皇陵无一意外独有匠人的精美作品的身影,从历史古建筑来说故宫作为世界最大的皇家宫殿,都是由宫廷内外工匠倾心所造,而始建于1420年,距今600年,做为木质结构,历尽满清。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

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栈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

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法则?

《尚书》中提到中国古代建筑说: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意思是:上帝教导我们,有道德的(仁君)应该行善政;而善政的核心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那么与百姓有关的水、火、金、木、土、谷等事宜一定要认真地去经营。包括宫室营造农业种植等等与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在内的一些善政应该遵循“正德、利用、厚生”三个原则。

实际上土木已经包含在这三个原则里了,而这三个原则有个核心概念就是“和”。

“和”恰恰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所以说,土木这样一个以房屋建造为主的工作,在大禹的心目中也属于应该由“正德、利用、厚生”的原则所指导的。

也就是说,首先要从统治者自身的品德做起要“正德”。比如说统治者不能把社会财富都用于自己的宫室营造和生活,要做万民甚至是万国的表率。帝王做表率,这是一个概念,就如我们现在看故宫正殿还有“表率万邦”;第二、经营这一切包括居住的宫室、房屋它基本的原则是好用“利用”,这一点跟西方建筑思想就通了,要便利日常的生活、利用;第三、无论是居室的土木之功,还是农业的水利工程等等,这些的目的要有利于百姓的生活、繁衍、“厚生”所以“正德、利用、厚生”。

中国古代建筑的期刊?

1930年创刊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是最早出版的有代表性的刊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创办了《建筑》、《建筑学报》等一批期刊。70年代末期以来,各专业部门、各地区纷纷出版建筑、园林、城市规划方面的刊物。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刊行的有100多种。

中国古代建筑群中的核心建筑?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历史上曾经产生难以数计的建筑物,有许多已经在历史长河中灰飞烟灭,也有不少得到保存,流传至今,就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历史建筑物。

因为数量众多,且建筑布局、形制等级、功能构造和建造等不同,这些历史建筑物大致可归纳为八大类,如宫殿建筑、民居建筑、园林建筑、宗庙建筑等。下面,我在分类之后,再辅以具体的建筑名目,进行阐述。

1.宫殿建筑

古代社会从原始时代,进入奴隶时代,最后进入长期的封建社会,作为社会金字塔顶层的统治阶级,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建筑形制,就是所谓的宫殿建筑。

目前所能看到的宫殿建筑,主要是供帝王处理朝政和居住休憩的大型院落式建筑群,一般指皇城建筑、宫城建筑和避暑建筑。

首先,最著名的当然是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依据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部分,外朝以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殿为中心,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故宫占地72万平,建面15万平,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规模相当宏大。

其次,现存较好的还有布达拉宫、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清初皇宫,占地六万多平,建面将近两万平,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其建造承袭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按说古代知名宫殿很多,如秦代阿房宫、汉代长乐宫、未央宫、唐代大明宫,但是作为土木建筑,不耐战火,不及明清砖木宫殿建筑容易保存,所以今天我们能整体看到的主要就是明清留下来的宫殿了。

2.民居建筑

这是相对于帝王上层社会的宫殿建筑而言的民间建筑,主要为满足人民的生活起居需要而建,因人口众多,自然数量更大,分布也更广,东南西北、大江上下都有它们的踪影。

另外,根据古代各地的差异性,如环境、气候、民俗、经济、礼制等因素影响,无论艺术风格还是建造工艺,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差异,因此民居建筑体现出很大的地域性。

现存知名的历史民居建筑物很多。首先是北京四合院,隐藏在市井胡同中充满烟火味的传统高档合院,四面房子将庭院围合中间的建筑。它起于元大都时期,经过明代发展,到清代至巅峰,最能代表北京城市底色。

其次,要提到各地的民居,比较著名的有广东开平碉楼、福建客家土楼和皖南民居,它们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知名度和价值都很高,引起了全世界的共同关注。

当然还有很多民居,比如具有世界遗产潜质的藏羌民居、山西民居、云南民居和四川民居。民族地域特色浓重的新疆民居、陕西民居等。

3.园林建筑

中国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其中包括亭、榭、廊、阁、轩、楼、台、馆、桥、坞、舫、厅堂等建筑物。著名园林建筑又可以分成三类:私家园林、皇家园林、风景园林。

首先,私家园林建筑以江浙苏杭最为著名,例如苏州园林中的留园、拙政园;扬州的寄破山庄;绍兴的兰亭和沈园。

其次,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北京周围,如颐和园、圆明园、北海、景山和承德避暑山庄等。

最后是风景园林,主要分布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地区,如山岳河湖,通过建造园林建筑,画龙点睛,增强自然景观的档次和品味,满足游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杭州西湖的苏堤、云南昆明的大观楼、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以及五岳名山泰山、嵩山、华山等园林建筑。

4.宗庙建筑

宗庙建筑具体可分为:宗教建筑和坛庙建筑。中国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所谓三教九流,文化云集,在宗教建筑和坛庙建筑上蔚为壮观。

我国历史上道教和佛教盛行,各地都有许多寺庙、道观、塔和石窟,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教派的建筑如伊斯兰教建筑。这些宗教建筑主要为人们提供从事宗教活动的便利,著名的如禅宗祖庭少林寺、第一古刹白马寺、嵩山中岳庙、北京白云观、敦煌莫高窟、天水玉泉观,其他道教名山、佛教名山如武当山的南岩宫、五台山的显通寺、甘肃麦积山石窟等。

坛庙建筑主要是祭祀天地祖宗所用,也称礼制建筑。例如北京的天坛、日月坛、社稷坛和帝王庙,各地的孔庙、关帝庙、文庙,其中曲阜孔庙、山西关帝庙和南京夫子庙最为著名。还有各地祠堂,如湖南屈原祠、山西晋祠、成都武侯祠、包公祠以及宗族的家祠家庙。

5.陵墓建筑

我国文化渊源,历朝历代帝王与名门贵族众多,作为安葬和祭祀的专用场所,陵墓建筑是中国历史建筑中特殊而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的建造严格遵循风水和规制,不可逾越,包括地下的地宫和地上举行祭祀活动的建筑。

它有严格的规制和“风水学”之说,帝王的陵墓建筑由地下部分的“地宫”和地上供后人举行祭祀活动的建筑及设施组成。历代帝王都很重视自己陵墓的营建。

有许多十分著名的陵墓建筑,远的如秦始皇兵马俑、秦皇陵,近的有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明清皇家陵墓,如明显陵、明孝陵、十三陵、清东陵西陵等。除了前述保存较好的陵墓建筑,还有许多仅存遗址遗迹,地上建筑已荡然无存。

6.城市建筑

主要是古代城市中的建筑,如城池城墙、钟鼓楼、道路桥梁等。一些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比较多这种建筑,如北京钟鼓楼、西安、南京、洛阳和开封城墙,此外还有平遥古城、安徽寿县古城墙城楼等。

7.设施建筑

这些建筑能够为国家、社会提供基本或特殊功能,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军事防御设施、水利设施和交通水运设施。

首先是军事防御设施,如长城和各地关隘,著名的有嘉峪关、山海关、镇北台、娘子关、八达岭、慕田峪长城以及西北夯土长城。其次,水利设施在南方水系丰富地区分布较多,如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等。最后是交通水运设施,包括道路、栈道、水运码头、桥梁,著名的如秦驰道、黄河栈道、大运河、赵州桥、宝带桥和卢沟桥等。8.其他建筑

除了上述特点鲜明的建筑之外,还有商业建筑的当铺、教育建筑的书院、学府、考场,以及牌坊、影壁墙、驿站和会馆。著名的如嵩阳书院、山陕甘会馆、北京国子监、九龙壁、湖广会馆、高邮明代盂城驿、鸡鸣驿等。

9.小结

以上列出了一部分著名历史建筑,当然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这些著名历史建筑物很多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极大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或地方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同时也以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著称,成为世界全人类的建筑瑰宝。

中国古代建筑和地方建筑外形的差异?

一、中外古代建筑材质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为木结构,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和金属建筑。

国外古代建筑,通常我们常指的是欧洲古建筑,大多为砖石结构。西哲有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耶的经典名作《建筑十书》提出了建筑的三个标准:坚固,实用,美观。这三个标准一直影响着后世建筑学的发展。

二、中外古代建筑造型特点不同

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有四:

1、以木结构体系为主

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

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和金属建筑,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金属建筑以铜为主,著名的铜建筑实例有北京颐和园宝云阁、湖北武当山金殿和昆明太和宫金殿。

2、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五、七、九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

3、斗

中国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4、特异的外部轮廓

多层台基,色彩鲜艳的曲线坡面屋顶,院落式的建筑群,展现广阔空。两千多年前汉墓砖画上已经有院落建筑的表现,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也采用的复杂的围合形式。

西方建筑每每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来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与崇高。它们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常常以带有外张感的穹隆和尖塔来渲染房屋的垂直力度,形成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的外观特征。

中国古代著名建筑?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上下5000年的悠久历史,从历朝历代至今留下来很多历史古迹,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历史的体现,那么中国最有名的古建筑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最著名古建筑吧!

1、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故宫始建于明朝,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其规模宏大,金碧辉煌,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建筑结构也十分复杂。

2、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还是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其修筑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经过历朝历代的加固和维修,才有了如今气势磅礴的长城。

3、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位于我国西藏拉萨的宫堡式建筑群,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坐落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之上,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4、颐和园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兴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作为清朝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是采用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的,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7平方公里,有着“皇家园林博物馆”的美誉。

5、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第一座帝王陵寝,也是中国规模最大和结构最奇特的帝王陵寝,陵寝建于秦代,里面不仅有各式宫殿,还陈列着无数的奇珍异宝。

6、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我国甘肃,其修建历史悠久,规模庞大,贮存藏品十分丰富,包括众多的壁画、泥质彩塑以及经卷文书等,不仅在中国十分有名,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赵州桥

赵州桥是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座石拱桥,桥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其建造工艺独特,桥体雕刻精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8、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四大名楼排名之一,楼始建于三国时期,造型优美,如同黄鹤展翅欲飞,凭借着唐朝诗人崔颢所题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而扬名天下。

9、蓬莱阁

蓬莱阁是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的一处古建筑群,也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其主体建筑蓬莱阁始建于宋朝,凭借“海市蜃楼”的景观闻名于世,是著名的历史名胜。

10、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是一座始建于北魏时期的佛塔,凭借着独特的造型和优美的轮廓而闻名于世,塔身刚劲挺拔,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屹立不倒。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明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论文)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延安整风的历史贡献是清除了教条主义思想,坚持事实求实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推广下去,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彻底清除在党内不良作风,坚持发扬我党的光荣传统和作风火药的发明使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武器时代。火药的发明促进了事业的融合,交流和发展也带动了文明的相互交流和促进。火药发明之前,火攻是军事家常用的一种

  •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导图)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于自然地开发与利用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对人类的影响还是较大的.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还是较小的.奴隶社会时期,人们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对于生产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比原始社会较大一些,但是对于全球的影响是很小的.工业革命后,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 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使中国的领土被割裂,独立主权被剥夺,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人民生活极为悲惨,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危机。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 12月25日中国历史事件(12月25日中国历史事件长津湖)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年六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

  • 1935年中国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年六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

  • 中国国防历史给大学生的启示(中国国防历史给大学生的启示15000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1、洋务运动。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2、北洋水师的成立。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

  • 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什么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设计的理念,人的审美,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直在改变,人不可能脱离时代而存在,更不能脱离历史与民族。现代设计理念的进步意义虽然重大,但是在一个时期内曾带来简略的造型语言,造成设计趋同现象,于是人们开始反思设计是否应该是具有多元性和包容的,如今人们更愿意回归传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底蕴

  • 历史上谁统一了中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最后统一天下是西晋(司马炎)。220年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史称曹魏,正式进入三国时期。隔年刘备亦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者东吴。此后。各国疆域变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渐渐被司马家族掌控,特别是《三国演义》跟诸葛亮平起平坐的司马懿。263年司马昭为建立

  • 初中中国历史全部时间轴(初中中国历史时间轴整理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1、4000年以前远古时代,中国远古时代指的是夏、商、周以前的时代,距今4000年以上,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化石,有200万年的历史。2、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为什么没出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简介:《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套装共4册)》对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作了系统介绍。在世界东方的一片辽阔的土地上,屹立着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她是谁?她就是我们亲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该书还精选了许多副精美图片,可谓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立体再现一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