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
王先谦(1842年1917年),《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
罗振玉(1866年1940年),《殷墟书契考释》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观堂集林》
郭沫若(1892年1978年),《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郭沫若
顾颉刚(1893年1980年),《古史辨》
蒙文通(1894年1968年),《古史甄微》、《辑校李荣老子注》、《辑校成玄英老子义疏》、《周秦少数民族研究》
董作宾(1895年1963年),《殷墟文字甲编》、《卜辞中所见之殷历》
李济(1896年1979年),《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
马非百(1896年1984年),《秦始皇帝传》、《秦集史》、《秦史纲要》
徐中舒(1898年1991年),《甲骨文字典》、《古诗十九首考》、《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的问题》、《论〈战国策〉》
张荫麟(1906年1942年),《中国史纲-上古篇》
童书业(1908年1968年),《春秋史》、《中国疆域沿革史略》、《先秦七子思想》
杨向奎(1910年2000年),《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陈梦家(1911年1966年),《殷代铜器》、《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蔡器三记》、《尚书通论》
刘正(1963年),《青铜兵器文字》、《商周图像文字研究》、《金文学术史》、《商周彝铭学研究史》、《金文氏族研究》、《金文庙制研究》
杨宽(1914年2005年),《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杨宽
张光直(1931年2001年),《中国青铜时代》
朱绍侯(1926年),《军功爵制研究》、《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
安作璋(1927年),《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班固评传》
许倬云(1930年),《万古江河》、《西周史》、《汉代农业》、《历史分光镜》
李学勤(1933年2019年),《东周与秦代文明》、《古文字学初阶》、《新出青铜器研究》
熊铁基(1933年),《秦汉官制史稿》、《秦汉文化志》、《中国老学史》、《中国庄学史》
李民(1934年),《〈尚书〉与古史研究》、《夏代文化》、《夏商史探索》、《古本竹书纪年译注》、《殷商社会生活史》
陈恩林(1940年),《先
近代的著名历史学家有哪些?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
王韬(1828~1897年),《法国志略》、《普法战纪》、《法兰西志》、《美利坚志》、《日本通中国考》、《琉球朝贡考》、《法越交兵记》、《西古史》、《西事凡》
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国古代史》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
王国维(1877年~1927年)
柳诒徵(1880年~1956年)《国史要义》
陈垣(1880年~1971年),《元也里可温考》《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通鉴胡注表微》
陶希圣(1899~1988),《八十自序》《中国社会现象拾零》
黄现(1899年~1982年)《广西壮族简史》《唐代社会概略》《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壮族通史》
冯承钧(1887年~1946年),《成吉思汗传》《中国南洋交通史》《高昌城镇与唐代蒲昌》《景教碑考》
陈寅恪(1890年~1969年)《柳如是别传》《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
胡适(1891年~1962年)
郭沫若(1892年~1978年),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棠棣之花》、《屈原》,《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史学论著。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又写了《奴隶制时代》等历史论著,主编了《中国史稿》,创作了《蔡文姬》、《武则天》等历史剧本。教材中所举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作于1930年。
吕思勉(1884年-1957年),钱穆之师。著作《白话本国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
钱穆(1895年~1990年),《国史大纲》
傅斯年(1896年~1950年)
郭廷以(1904年~1975年),《近代中国史纲》《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
张荫麟(1906年~1942年)
劳干(1907年~2003年)
谭其骧(1911年~1992年),《中国历史地图集(8卷)》
全汉升(1912年~2001年)
范文澜(18931969),《文心雕龙讲疏》,《中国通史简编》分册,《中国近代史》上册。
吕振羽(19001980),《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史论集》、《吕振羽史论选集》等。
翦伯赞(18981968),《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
侯外庐(19031987),《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
介绍当今中国?
今四海承平,黎民安乐,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行有车,坐有茶。老有所养,少有所事。天人和谐,真亘古未有之盛世也。
海外夷狄闻我中华富庶,遣其所谓大国一十八之酋长,朝拜天颜。各司部当尽心力,勿失礼于蛮夷,贻笑于殊荒。
当今中国时代概况?
当今中国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当今中国兵棋大师?
特级大师:王嘉良赵国荣郝继超(黑龙江))
陶汉明(吉林)
孟立国苗永鹏(辽宁)
刘殿中李来群申鹏陆伟涛(河北)
徐天红王斌徐超(江苏)
郑一泓(福建)
李义庭柳大华洪智汪洋(湖北)
胡荣华何顺安徐天利万春林林宏敏谢靖孙勇征(上海)
于幼华赵鑫鑫陈寒峰蒋川(浙江)杨官U吕钦许银川蔡福如庄玉庭张学潮许国义(广东)张强王天一(北京)王跃飞(天津)郑惟桐
《全球通史》是当代哪位著名历史学家的著作?
《全球通史》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代表作,也是斯式《全球通史》的最新版本,也是其最后版本。斯塔夫里阿诺斯已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拉荷亚逝世。全球通史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有强烈的现实感。自问世以来,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这本书里面有许多独到切深刻的见解,很值得一看。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出生于哪一年?
黄仁宇,美籍华人,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机电工程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仁宇辍学参军,1940年自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后,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1943年加入驻印远征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1]后赴美求学,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2]中文名黄仁宇外文名RayHuang别名李尉昂国籍美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出生日期1918年6月25日逝世日期2000年1月8日职业教授毕业院校南开大学、中央军校、密歇根大学代表作品《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逝世地美国纽约上州
小普林尼为什么被称为著名的历史学家?
小普林尼出生于意大利的考摩,他本姓西罗,他父亲死后,他的舅舅老普林尼将他领为养子,因此他获得了普林尼这个姓。以后他在罗马市读书。小普林尼17岁时就已经在法庭演讲、辩论,此时他与他的第一位夫人结婚,但是他的前两位夫人的姓名都没流传下来。18岁时小普林尼成为被提升为罗马皇帝提图斯的祭祀。他按照罗马贵族官僚生涯先后成为叙利亚的军团校官(83年)、财务官(95年/96年)和执政官(101年)。他也经常处理财政问题,在这方面有一些经验,比如99年他负责管理国库。最后他被任命为罗马比提尼亚省的省长。公元114年小普林尼可能死于当地,或者在他回到家乡后不久去世。
著作
小普林尼13岁时就发表了一部希腊悲剧和一些诗。他的一些演讲也保存下来,其中包括他当任执政官后对皇帝图拉真的颂扬演说。在皇帝涅尔瓦执政时他发表了一系列事后加工和扩充的演说。小普林尼最著名的是他的书信。他一共收集和发表了13卷,365封信。其中前8卷包括253封信,这253封信是写给106个不同的收信人的,其中包括朋友、熟人和当时的知名人士。这些信都在普林尼赴比提尼亚前发表的。第十卷包括他与图拉真之间的书信往来。在这些信中小普林尼也探讨了如何对待基督教的问题。在给塔西佗的信中普林尼描述了使他的叔叔和导师老普林尼丧生的那场维苏威火山的爆发。在每封信中他都会讨论一个问题。他的书信涉及到罗马上层社会几乎所有的生活问题。虽然这些书信是经过加工后发表的,而且其诠言风格“一般”,但是他为后人提供了当时罗马社会、生活和政治的详细的描述。比如他描述了个人的事务、报道、政治、对他的庄园的描写、对风景的描写、教育问题等等。只有第十卷中的书信是按照其发送时间排列的。
小普林尼被称为著名的历史学家的原因:
1、18岁时小普林尼就已经是罗马皇帝的祭祀了。
2、小普林尼的记述中有许多历史事件和看法。罗马学者小普林尼在给历史学家塔西佗的一封信中,就提到了公元79年掩埋庞贝古城的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的情形,“在我们身后是令人恐惧的乌云,被纠缠翻滚的闪电撕裂,显露出巨大的火焰形象”
当今中国流行第几套货币?
目前我们使用的就是第五套人民币,它的面额共有6种,分别是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其中1元有纸币、硬币2种。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期间发行的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期间发行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期间发行
第四套人民币于1987年4月27日1998年9月22日期间发行
第五套人民币于1999年9月28日以后发行。
当今中国有没有轩辕姓氏?
有。
轩辕这个姓氏出自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黄帝。
黄帝本来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关于轩辕的来历这里有一个典故,上古时期人们过着迁徒游牧生活,每迁移一次都给先民们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后来黄帝发现圆形的木头可以滚动,并以此想法创造出了小推车。
古时候轮子叫做“轩辕”,因黄帝当时还没有一个正式名字,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轩辕”的功劳,就以“轩辕”命名,作为黄帝正式名字。轩辕姓氏有着极其浓厚的历史和神话底蕴,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到了如今,很多人都改“轩辕”为“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