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秦朝在中国史上的作用)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秦朝在中国史上的作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29 更新时间:2024/2/6 3:41:35

秦朝在我国的历史上的地位?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政权,它是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秦始皇则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的政治家。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

秦朝在陕西的地位

远在先秦时期,那时候还是奴仆时代,奴隶主时候都要用大量的奴隶殉葬,到了秦朝后期,已经进入了分封社会,这个时候陪葬已经是不人道的做法了。可是始皇帝统一全中国,功过三皇,气盖五帝,怎能一个人入葬,于是便制作了这庞大的兵马俑来替换真人和真马,在地下继续他的帝国大业。

秦都城在咸阳。咸阳离西安只有二十公里。秦最大的建筑阿房宫大部分面积在今西安市境内,秦陵兵马俑在今西安市境内。秦的宗庙在渭河南岸,荆轲刺秦王,就发生在秦章台宫(后来的汉未央宫前殿);廉颇蔺相如,秦王坐章台。秦代宫殿布局还没有形成宫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秦咸阳城地跨渭河南北。

陕西的简称是秦,可见秦朝对陕西的影响有多大。

赣州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赣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赣州至今还保留了众多文化历史遗迹,如:八境台,忧孤台,宋代古城墙,浮桥,金门,福寿沟,灶儿~,通天岩等等。在宋代,赣州经济繁荣,万商云集,城市规模和经济繁荣程度在全国排在第三十六位。

耒耜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炎帝部落开始大面积耕播粟谷,并将一些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如稷、米(小麦)、牟(大麦)、稻、麻等。后人将这些作物统称为“五谷”或“百谷”,并留下许多“神农创五谷”的美好传说。其实,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以及野生动植物的驯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实现的。后人把这些成果归于炎帝,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尊崇和对先祖的怀念。

山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我是有历史,我来回答。

山西在历史上作用的发挥,与其地理形势有关。

山西号称表里山河,西面是黄河,与陕西隔开。东面是太行山,与河北隔开。这样的形势,进可攻退可守。形势非常好。

山西发挥作用较大的时期,主要集中在五胡乱华、东西魏对峙、唐末五代这几个时期。

五胡乱华之初,匈奴人刘渊的五部力量,主要基地就在山西平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临汾。

为什么山西在这一时期突然变得重要了呢,就是其地理形势的原因。

西晋的核心在于洛阳一带。从山西南下,渡过黄河就可以直接威胁洛阳,而后进军河南。山西这个后方基地的位置非常好,河北与山西被太行山隔绝,只要堵住太行诸陉也就是太行山中间断开的狭窄孔道,河北兵马就很难翻山来攻。

东西魏对峙时,山西再次成了重中之重。东魏起家之地就在晋阳今太原,高欢虽然把东魏首都放在河北的邺城,但他自己长年驻扎在晋阳。为什么呢?此时的形势是,西魏盘踞于关中,兵力集中在关中与山西交界的晋西南。从晋阳南下,一路都是坦途,进攻关中非常方便。所以高欢非常注重河东的建设,军队主力基本上一直集中在晋阳。而后来西魏北周突破北齐的防线,也都是从河东下手同,只要全据河东,就相当于踩在关东的脊背上,再打河北地区非常好打。

再往后,唐高祖起兵反隋,基地也是山西。唐末五代,山西成为沙陀族的天下,李克用、石敬瑭、刘知远的起家之地,基本上都是太原。五代时的太原,还兼顾着防范北面契丹的作用,因之作用就更加突出。唐晋、晋汉、汉周之间的政权转换,全是从太原策源。

中国疆域在秦朝怎样的?

中国疆域在秦朝时大概340万平方公里。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基础。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地位: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长城后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而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

影响: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

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西周的政治制度。

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朝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朝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通过分封制,周朝的文化传播至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个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加速了全国经济发展,使周朝成为一个廷续百年的强。

因此分封制使西周国家政体的实行,促进了各诸侯国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各族融合进程中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如何评价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元朝在它短暂的97年生命历程中给中国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政治上:

1、元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达360余年的几个政权分立和割据的局面,出现了

空前的统一。这种大统一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是仅见的,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而且疆域之大,也是以前历朝不可比拟的,也为它以后五、六百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2、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之同时,在地方推行了行省制,统管地方军事、行政、财政事务。当时全国共分设了11个行省。其中包括了唐时所谓的“羁縻之州”。行省制度是元朝的一个创举,是对秦汉以来郡县制的发展,对后代行政区划影响很大,这一制度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二)经济上: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促使国内经济的发展。元代的农业生产从总的来说,不是倒退,而是有所前进,但各地区的发展却并不平衡。

(三)民族关系上:

元朝的大统一为国内各民族的联系与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的中国由各民族间的相互厮杀的战场变成了一个民族的大熔炉,因此在元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又一个新高峰。

(四)交通及对外联系上:

元朝的交通十分发达。不仅陆路有完备的驿传制度,四通八达,(这种制度对国外诸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俄罗斯,沿用了数百年之久)而且注意发展漕运和海运。

(五)文化上:

元代在继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由于国际文化的大交流,它大统一为文化发达提供保障。经济发展为文人安心从事文化活动提供条件。“兼容并包”的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空气促成了元代文化的繁荣与进步。元文化成了我国封建文化继汉唐以来的第三个文化高峰。

当然,我们在肯定元代对中国历史作出贡献的同时,始终不能忘却,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征服,必然会对农业民族造成许多不利的影响,对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一)政治上:

蒙古军队在统一战争中,即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控制被征服民族。元建国之初为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采取了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将全国人分为四等,分别在政治、经济、法律、科举等方面区别对待,构成了人为的民族等级。以致造成民族、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做法,成为元帝国短命的重要因素,社会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经济上:

蒙古族在经济发展中的落后因素造成了元帝国生产关系某些方面的落后。如;蒙古军队在统一战争中,在已占领的土地上,退耕还牧,造成了农业生产的极大破坏.元朝建立后,又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大量奴役驱口进行劳动。这种奴隶制的残余形态与中原长期以来的封建生产关系是格格不入的。然而它竟一直与元帝国相始终,最终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再如:元代官办手工业中实行工匠和匠户制度。重新加强了对手工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致使官办手工业各部门生产效率极低且质量差。

(三)文化上:

元朝虽然最先把程朱理学规定为考试取士的标准。对明、清两代科举制有重大影响。但是元朝本身对科举并不重视。有例为证:有元一代,共开科16次,取士人数仅占文官总数的4%。科举制可谓跌入了历史的最低深渊,这对文官的素质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之说。因此元时大批文人受歧视,有的甚至被下放,社会地位极低,以致于不少文人才士隐匿山林。

山西在中国历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山西,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以及人文条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时代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地位。

一是上古时期:这里气候温润,植被丰茂,神农尝百草,都平阳,大禹治水均与山西有关,该时期的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二是中古时期:山西北部临近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多经山西进入中原。该时期的山西是经略北疆的最前沿

三是明清时期:山西地处南方丝绸茶叶瓷器等工商业产品远销蒙古、俄罗斯和欧洲的咽喉要道上,由此催生出著名的晋商,创造了“汇通天下”的历史辉煌,留下了众多的晋商大院,该时期的山西是朝野上下的掌柜的

四是抗战时期:山西境内多山地,地形复杂,适宜开展游击战,八路军总部常年驻扎山西,在山西开辟了晋东南、晋西北、晋南等多块抗日根据地,该时期的山西是决胜抗战的大后方

五是近代以来:山西地下煤炭资源优质丰富,是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全国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贡献着超过四分之一的煤炭产量,该时期的山西是全国人民的锅炉房

表里山河,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山西永远是厚重的山西、奉献的山西!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可通过什么去看看中国两千年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曾有过史学家这样说。史书记载,自8000年前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淮阳历史上3次建国5次建都。太昊伏羲氏在此画八卦,肇始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孔子3次来陈,讲学4年,形成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北宋仁宗年间,包拯陈州放粮,“老包下陈州”等至今

  •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唐朝在中国古代史上地位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韦应物:唐代山水田园诗派诗人,素有“五言长城”之称。按唐代诗人元稹所说,“《诗》起于周,《离骚》起于楚。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题、怨、叹、章、篇、操、引、谣、讴、歌、曲、词、调,皆诗人六艺之余,而作者之旨也”。什么意思呢?大致就是说有24种文体,其中的20几种

  • 外国人看中国历史剧(外国人看中国历史剧视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美国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脱贫。现在中国的发展是让人炫目的,中国的工厂现在全是自动化的机器人,中国已经买入现代化国家的行业,而且他们非常善于经营。芒格对于中国的路线和扶贫成果是肯定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一部分精英对于中国的看法,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腹黑

  • 适合初中看的中国历史书(适合初中看的中国历史书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挺多,有好多直播解题这些都可以看啊1.《爱丽丝漫游古代帝国》:讲述爱丽丝在历史之门里游学的过程,体现帝国文化之美,以生动有趣的文字和插图展现了历史文化的内涵。2.《大国崛起: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图书》:全面展示了中国从半殖民地状态走向民主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内容涵盖了进步思想者的风貌、著名历史人物、历

  • 中国国防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中国国防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40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音乐又叫做情感艺术。因此,用音乐教育幼儿,能陶冶性格、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启迪智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韩信是秦末汉初杰出的战略军事家,他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韩信曾忍受过胯下之

  • 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无可辩驳的证明(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是什么史)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证明了只有中共领导的革命能真正救国图存。鸦片战争开始后,我国国门被打开了,华夏民族也就此进入救国图存的探索之路。太平天国失败了,证明农民阶级无法取得革命胜利,无法救亡图存。洋务运动失败了,证明如果不改变根本制度,那么依然是无法通过表面的发展近代化工业来完成救国图存的任务的。维新运动失败了,证明了没有

  • 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即(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即中国近代史)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相信大家都对湖北省沙洋县不陌生。湖北省地处中国中心地带,而沙洋县就是最优秀的代表,汉江沿城而过,是江汉平原的一部分。历史以来,沙洋县就以农耕文化为主,与世无争,儒家思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沙洋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

  • 中国国防的历史带给人们的启示是(中国国防的历史带给人们的启示是())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洋务运动。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2、北洋水师的成立。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

  • 外国人看中国历史(外国人看中国历史剧)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反应就是对中国功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佩服外国人直播一般在YouTube或者Facebook,抖音国际版也有,老外看《流浪地球》差点哭得稀里哗啦!自愿当水军宣传!有不少国外网友甚至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科幻片,而国外影评人称赞该片表现出色,“剧情线和情感保持得很棒”“传达了全球团结的信息”。不过有国外媒

  • 1912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1912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1951年11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莎,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8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跃进”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