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的发展历史概括(中国的发展历史概括100字)

中国的发展历史概括(中国的发展历史概括100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56 更新时间:2024/4/16 16:09:50

中国的发展历史概括?

三皇五帝聚部落,夏商两代城邦盛,

西周封建传三百,幽王烽火戏诸侯,

平王东迁续大统,郑公箭射周天子,

春秋制霸齐晋楚,七雄并起争长短,

诸子百家齐争鸣,儒道法墨领风骚,

嬴秦变法并六国,始皇定制一华夏,

赵高改诏奉二世,烽烟再起大泽乡,

西楚亡秦霸天下,垓下一败归刘汉,

拨乱发正除吕氏,文帝无为养民生,

汉武用兵却匈奴,独尊儒术百家凋,

王莽改制不得功,光武中兴都洛阳,

黄巾起义乱天下,诸侯拥兵同逐鹿,

曹魏代汉称正统,三国归晋到司马,

八王作乱弱国力,五胡乱华生灵哀,

晋人南渡无归期,宋齐梁陈第次来,

杨坚建隋代北周,兴兵灭陈统南北,

北巡东征开运河,炀帝江都丧国命,

李唐起兵都长安,秦王东征定天下,

玄武门下手足残,贞观遗风传后世,

女皇代唐称武周,开元治世兴大唐,

万国来朝共繁华,盛唐诗歌传万世,

藩镇祸乱起安史,朱温灭唐五代始,

赵宋代周图一统,太祖杯酒释兵权,

烛影斧声金匮盟,北收燕云化泡影,

安石变法意图强,旧党一朝废前功,

重文抑武终致祸,联金灭辽自取败,

靖康南渡居临安,名将北伐空留恨,

文明经济大发展,崖山国灭根犹在,

蒙元治国分等级,汉民屈辱近百年,

民怨国乱义军起,朱明北伐复华夏,

分封集权废宰相,奉天靖难叔欺侄,

郑和西洋扬国威,天子守边都北京,

英宗土木身被俘,于谦救国不学宋,

太岳鞭法强国力,人亡政息难回天,

闯王后金齐作乱,崇祯煤山丧大明,

剃发易服始满清,治国安民康雍乾,

闭关锁国难发展,西方列强逞凶威,

洋务运动兴国力,曾左李张挽危急,

马关辛丑丧国权,仁人志士图救国,

中山筹建国民党,武昌首义天下动,

清帝退位帝制终,天下共和建民国,

窃国称帝袁世凯,军阀乱战百姓哀,

应运而生共产党,国共两党图合作,

北伐战争初得胜,日寇伺机侵中华,

八年抗战终成功,国共争端复又起,

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华人民共和国。

散文的发展历史概括?

1、先秦

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先秦散文是我国古典散文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指的是后殷商到战国末年这一段时期的散文。以目前的文献资料看来,我国最早的“书面文学”应该起于商朝的甲骨卜辞及铜器铭文,它们包括了韵文和散文的记载,这就是散文的起源。

接着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文化变迁,提供给散文一个很好的孕育、发展环境,使散文迈向中国古典散文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2、两汉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3、唐宋

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泰安历史发展概括?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国泰民安之意。五万年前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六千至四千年前,位河两岸的氏族部落创造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夏商为青州、徐州之地。周代分属齐鲁。秦属济北郡、东郡。西汉初设泰山郡,隶兖州刺史部,北齐改为东平郡。隋初分属济北郡、鲁郡、琅琊郡。唐隶兖州、沂州。宋隶兖州袭庆府,隶京东西路。金天会十四年(1136年),设泰安军,泰安之名由此始。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设泰安州,隶山东西路。元隶东平路、中书省。明代隶济南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泰安直隶州。后改设泰安府,隶山东行省。

1913年分属济南、济宁、东临3道。1925年,设泰安道,后撤销。1936年泰安、新泰隶第十二行政督察专署,肥城、东平、宁阳分隶第六、第二、第一行政督察专署;后泰安、新泰、宁阳、肥城改隶第十五行政督察专署;东平隶第二行政督察专署。1939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同年11月至次年3月,泰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泰山行政专员公署相继诞生。1941年9月成立泰西行政联合办事处,后改为泰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5月,泰山、泰西合并成立泰安专区。1967年,改称泰安地区。1985年3月改泰安市并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概括党的发展历史的句子?

简述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年表大事简记19217.23-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

1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发出通告,对党的组织.宣传工作作出部署。

19221.12香港海员大罢工1.21-2.2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5.1-5.6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

5.5-5.10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7.16-7.2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29-8.30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全体会议10月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北京10.16-10.26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19232.4-2.9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二七”惨案发生。

2.27中共中央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

3.3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表《就京汉铁路罢工工人流血件告中国铁路工人书》。

4月中共中央由北京迁回上海。

6.12-6.20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中国共产党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7.1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前锋》月刊在广州出版。

7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对于时局之主张》。

8.20-8.25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

10.20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在上海创刊。

11.1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上海书店”。

出版发行《向导》.《新青年》.《前锋》等杂志。

11.24-11.25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三届一中全会。

11.28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通过《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

12.25中共中央发出《第十三号通告》。

19241月初中共中央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在上海举行联席会议。

2.7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

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三届二次执行委员会会议。

5.10-5.15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

6.17-7.8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7.3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学。

7.15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

9.10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三次对时局的主张。

11.19中国共产党发表第四次对时局的主张。

党的发展历史用成语概括?

答案是励精图治。

【成语】:励精图治

【拼音】:lìjīngtúzhì

【解释】:砺: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举例造句】:励精图治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新。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

【拼音代码】:ljtz

【近义词】:雄才大略

中国纸币的发展历史?

中国最初的货币是原始社会末期使用的海贝。公元前200多年出现了金属货币和铸币。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建立后,统一了币制,以黄金和方孔圆形的铜钱流通全国。最早的纸币是北宋(960年-1127年)时期的“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当时,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大钱一千枚重二十五斤,买一匹罗需中钱二万枚,重二百六十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

因而宋真宗时(997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

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的兑换不能保证,常引起争讼,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交子。

民国时期纸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昏庸腐朽、丧权辱国的清朝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一页。辛亥革命前已在国外发行“铸饷券”,为了军事开支的需要,又发行了“军事用票”等纸币。

辛亥革命胜利后,于民国初年,原“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把交通银行定为国家银行,先后发行兑换券,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于1916年停止了兑现承诺,1924年,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履行国家银行职能,发行货币。

中国红的历史发展?

中国红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其渊源追溯到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

太阳象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温暖和希望。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中国红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采撷了晚霞最绚丽迷人的光芒;蒸腾着熊熊烈火的极温;凝聚着血液最浓稠活跃的成分;糅进了相思豆最细腻的情感;浸染了枫叶最成熟的晚秋意象……中国红(又称绛色)是三原色中的大红,以此为主色调衍生出中国红系列:娇嫩的榴红、深沉的枣红、华贵的朱砂红、朴浊的陶土红、沧桑的铁锈红、鲜亮的樱桃红、明妍的胭脂红、羞涩的绯红和暖暖的橘红。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成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中国红意味着平安、吉祥、喜庆、福禄、康寿、尊贵、和谐、团圆、成功、忠诚、勇敢、兴旺、浪漫、性感、热烈、浓郁、委婉;意味着百事顺遂、驱病除灾、逢凶化吉、弃恶扬善……红色的嫁妆中国红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沿袭着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流转着独领风骚的元明清神韵。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盘成一个错综复杂的中国结,高度概括着龙的传人生生不息的历史。

从朱门红墙到红木箱柜;从孩子的贴身肚兜到以中国红为主题的婚礼;从本命年的腰带、佩玉的流苏到寿星的寿服寿桃;从添丁进口时门楣上挂的红布条到孩子满月时做的“满月圆”;从舞龙灯的绣球到锣鼓唢呐的饰物;从深闺女儿的红头绳、香囊到扭秧歌的舞绸;从开张大吉的剪彩到恭贺新禧的贺卡;从铭刻着权力的印泥到记录着功勋的锦旗;从过年过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倒福和窗花,从“压肚腰”的压岁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爆竹;从闻名遐迩的“红、绿、黄”唐三彩到景德镇最负盛名的“祭红”瓷……中国红就这样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以家族意识为核心,经过多少代潜移默化的熏陶,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当之无愧的安身立命的护身符,镇守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想疆土。中国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中国的鲜奶发展历史?

中国牛奶发展简史

公元前202年,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用丝绸瓷器换回奇珍异宝,同时带来丰富的奶制品。

1874年法军带1880年英国人引入“荷斯坦奶牛”,

1898年,俄国人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三河一带引入乳牛。

1901年上海徐家汇天主堂修女院引入“黑白花奶牛”。

1908年,“企公牛奶公司”在中国上海设立分公司,1930年改名“雀巢奶品公司”,也就是今天“雀巢公司”公司的前身。

1910年,居住在天津的德、俄、意、日等多国商人已经开始经营乳牛场。

1923年,我国最早的牛奶业同业工会“上海牛奶业同业会”成立。

1928年前后,中国奶业出现第一个投资高潮。“西湖炼乳公司”共养牛400余头,是当时我国最早最大的奶牛场。

南京卫岗本是大明皇帝的“御马场”旧址。1928年,宋美龄把这里改建为“奶牛场”,还专门有一个叫曹金才的人为她养牛送奶。

1937年南京沦陷前夕,国民政府迁住武汉,宋美龄立即下达命令将奶牛迁往重庆,后又迁到成都。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奶类年产量为21.7万吨,平均每人每年仅为0.4公斤。当时的奶消费依然主要集中于北京和沿海的少数几个大城市中为数不多的优裕家庭和某些特殊人群。

改革开放后,牛奶的消费才开始普及。

上世纪90年代,瑞典利乐公司把无菌复合纸包装从北欧带到了中国,直接推动了中国乳业“黄金10年”的到来,让牛奶成为家家必备的日常食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在中国液态奶市场中,UHT无菌包装技术加工的常温奶唱“主角”,市场份额在70%左右。

上海市的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八大城市,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有超过2000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上海位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昔日的上海,只是一个以渔业和棉纺织手工业为营的小镇。19世纪,由于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开始展露锋芒。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并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开展贸易和商务的枢纽。但在1949年建国之后,外国人几乎全部离开了上海,上海随即没落。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上海又开始重现往日的繁华,成为了今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贸易港口

中国雕塑发展历史?

中国雕塑原始社会已知最早的雕塑作品是发现于河南省密县沟的一件小型人头陶像,属距今7000余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物。

新石器时代的雕塑作品主要是人和各类动物形象,神话传说的龙等神异形象也已出现。这类作品以陶塑居多,也有少量石、玉、牙、骨等材料的雕刻。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的历史和发展(中国的历史和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粮食的代称也叫谷、五谷、八谷、九谷、百谷,但以五谷为最多。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稻、菽(大豆)、大麦、小麦、薏苡等。北方以种植粟、黍粮食品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粮食品种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等七种。主要的粮食品种是黍、稷。直至明代以

  • 中国时间最长的朝代顺序表(中国时间最长的朝代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夏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146-1675年,都城:安邑,现今地于山西夏县,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禹2、商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1675-前1046年,都城:毫,现今地于河南商丘,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汤3、西周,起讫年代: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都城:镐京,现今地于陕西西安,

  • 中国时间最长的朝代是哪个(中国时间最长的朝代是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就是周朝,中国朝代最久的就是周朝,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约800年江山,周武王姬发为开国皇帝。共传30代经37王,实际统治时间为791年。其末代皇帝为周赧王姬延。传说周武王在渭水

  • 中国被世界认可的历史书籍(中国被世界认可的历史书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长城1987.12文化遗产(附1)北京故宫、沈阳故宫1987.12文化遗产(附7)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遗产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1987.12文化遗产山东泰山1987.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安徽黄山1990.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湖南武陵源国家级

  • 中国被世界认可的历史事件(中国被世界认可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长城1987.12文化遗产(附1)北京故宫、沈阳故宫1987.12文化遗产(附7)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遗产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1987.12文化遗产山东泰山1987.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安徽黄山1990.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湖南武陵源国家级

  • 中国被世界认可的历史文化(中国被世界认可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长城1987.12文化遗产(附1)北京故宫、沈阳故宫1987.12文化遗产(附7)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遗产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1987.12文化遗产山东泰山1987.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安徽黄山1990.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湖南武陵源国家级

  • 中国被世界承认的历史(中国被世界承认的历史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因中园无酋长之说,所以国家不会承认。世界承认的中国大学有:一、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 中国被认可的历史有多少年(中国被认可的历史有多少年了)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准确地说世界承认中国历史是3600年,即从商朝开始。原因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从商朝开始才有文字记载,夏朝还没发现有文字、青铜器等类有实锤的记载证据,只能算是部落,不属于国家范畴(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发现有国家、文字、青铜器才算是"文明")。再往前更是传说,只能说是文化(如河姆渡文化等)。我国的准确纪年是

  • 中国的朝代顺序及时间排序(中国的朝代顺序及时间排序表)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朝代顺序表: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新朝、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

  • 中国的朝代顺序时间表(中国朝代顺序时间表年代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1、秦朝秦始皇嬴政秦二世嬴胡亥秦三世嬴子婴2、汉朝皇帝列表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汉元帝刘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