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历史战绩?
答:一是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道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漫漫的神州长夜显露出希望的曙光。
二是找到了“枪杆了里面出政权”的真理。认真吸取蒋介石反动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教训,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并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依托,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三是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播撒革命火种。带领红军进行举世瞩目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终于胜利到达陕北。正如毛主席所评价的那样:“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四是坚持独立自主,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在日本全面入侵,民族危亡的关健时刻,坚持独立自主的正确方针,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平处理西安事变,提出了持久战等正确主张,带领人民终于赢得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
五是埋葬蒋家王朝,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光明与黑暗,先进与落后,民主与愚昧的搏斗中,带领全国人民经过三年的奋战,终于埋葬了蒋家王朝,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半封建半殖民地,受外国列强欺压凌辱的历史。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六是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正确思想,在一穷二白的图纸上,绘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提升了经济、政治、国防等综合国力。
七是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完整和尊严。在国力并不强盛的情况下,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三次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没丢过一寸土地,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完整和尊严。没有屈服于苏联的压力,把自己绑在苏联的战车上,使社会主义中国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严峻情况下,经受住了考验。
八是修正错误,拨乱反正,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勇敢面对和纠正自身在文革等历史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作出了《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评价毛主席的功过是非,确立了毛主席思想的指导地位,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左”的干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使国家发展步入了正常的轨道。
九是发展创新党建理论,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确立了马列主义、毛主席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恢复和完善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从而,使党的建设理论日趋完善和成熟,党的执政水平不断提升,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福于人民。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人民早日分享“普惠”的阳光。
中国石油革命历史?
1952年8月1日,是石油工业史的第一页。是日,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近8000名将士改编为“中国石油师”,集体转业到石油战线。寻找石油往往要行走在荒原戈壁,风霜万里,颠沛流离,兼之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我们是脱下军装的解放军,不怕死,更不怕苦。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没有一个做逃兵。”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秦文彩谈起那段历史,依然激动不已。在那个艰苦的岁月,“石油师”指战员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参加了迄今为止我国所有油田的开发会战。当时的石油部部长宋振明,副部长张文彬、陈烈民、秦文彩、李敬等都来自“石油师”。
1952年底,玉门油田原油产量达14.26万吨,成为新中国最大的油田。1953年,玉门油矿被列入国家“一五”计划。此后,大批的技术专家、工人、学生从四面八方向玉门汇集。1957年,玉门油田的原油年产量达75.54万吨,占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7.8%。当年12月,新华社发布消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甘肃玉门建成。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大学校、大试验场、大研究场所,玉门油田担负起了“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历史重任。一批批玉门人南下四川,北上大庆,东去庆阳,西进吐鲁番。每一个油田建设的主战场上,都留下了玉门人的足迹。著名诗人李季对此赋诗盛赞:“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从贫油到石油大国
1958年,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揭锅。没完成计划的,只有石油部。彼时正值冷战,西方国家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临危受命,出任石油部长。1959年9月26日,松嫩平原大同镇附近,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黑色油流。当时正值国庆10周年之际,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提议将大同改为大庆,将大庆油田作为一份献给新中国的厚礼。此后,这个“工业学大庆”的“大庆”在新中国早期工业化建设中,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1960年2月,一场关系石油工业命运的石油会战,在大庆揭开了序幕。1952年奔赴祖国各方的石油师人,在大庆重新集结。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的3万退伍兵也加入到会战的行列。之后,中央军委又给大庆分配了3000名转业军官。在共和国经济发展历史上,只有石油工业是这样一直由转业、退伍军人做主力援军。或许,是因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业格外艰难。20世纪60年代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数万石油大军挺进东北松嫩平原,克服无路、无粮、无房以及天灾人祸等重重困难,在松辽地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
苦难磨砺下的石油行业,从来不缺少英雄。王进喜尤为知名。这个连小学都没上过的放羊娃,从甘肃玉门带领1205钻井队来到大庆,发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零下十几度的严冬里,他跳进井场的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当搅拌机。这个“铁人”形象,被永远定格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史册上。依靠铁人精神,大庆人高速度高水平拿下了大油田,从此,西方不再认为中国是贫油国家。
1970年,47岁的王进喜因病逝世,“铁人”真的拼去了20年。但这个朴实的工人直到今天仍享受着大庆的尊敬。大庆为他建立起一座漂亮的纪念馆,对大庆劳动模范最崇高的称呼是“新铁人”。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同年12月,周恩来总理宣布:中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原油产量大增,基础薄弱的炼油工业,发展则是迫在眉睫。1972年,杭州湾北岸的上海金山卫。中国石化的前身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在这片“潮来一片水汪汪,潮去一片白茫茫”的盐碱沙滩上迅速崛起。此后,中国的炼油工业在克拉玛依、冷湖、兰州、大连等地新建了7个年加工能力为10-100万吨的炼油厂。上世纪70年代后又陆续兴建了茂名、大庆、南京、胜利、东方红、荆门、长岭等7个大型炼油厂。其他地方的大中型炼油厂,多达十余个。1978年,全国原油年加工能力已达9291万吨,基本上与原油生产规模相适应。至此,中国用实际,从“贫油”一直证到了“石油大国”。
如果说,前30年的石油工业,是一部浴血创业团,之后的30多年,石油行业逐步变身为一搜现代企业的航母。1978年底,改革开放开始,石油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中国原油产量巨增,资源利用的效率却不高。即使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原油利用率也只有26%,这个数字甚至不如印度。当时部门和地方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1亿吨石油的加工企业由3个部门,20个省、市、自治区分头管理,不能全面规划、充分利用。要消除这些障碍,必须打破管理体制的分割状况。
1983年7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原来分属石油部、化工部、纺织部管理的39个石油化工企业被划归总公司领导。1988年8月,石油部撤销,改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同时,1982年成立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分立,直属国务院领导。30年来的的石油工业领导格局、管理体制,有了第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中国石油工业也基本形成以陆上、海洋、石化三大公司为基础、各自独立经营的格局。
1998年,国务院决定实施石油石化战略大重组,原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石化总公司改组为两个大型石油石化集团公司,实现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三大石油公司基本实现了从政府向企业的转变。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1993年,我国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有意思的是,这一年,中国的石油企业第一次走出国门。
中石油中标泰国邦亚区块,首次获得海外开采权益。此后,类似的“走出去”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石油工业逐步融入世界石油工业体系。2000年,中石化股票在美国纽约、英国伦敦、香港三地同时成功上市。中石油、中海油紧随其后。至此,我国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石油工业体系形成。20年后的2013年,中海油对加拿大尼克森的151亿美元收购完美收官。这是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
新中国石油工业短短65年的发展历程,和世界石油工业史相比,相差近百年。但它却创造了诸多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如今,雄踞世界500强多年的中国石油企业,已成为全球大公司阵营和世界石油工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未来全球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中国石油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仍将继续。对于石油人而言,新的征程,永远未有穷期。
中国革命历史介绍简短?
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不朽的丰碑?
是。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根据地腹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6万多人撤离根据地,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11月,红二十五军也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开始长征。
在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长江南北的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在8个省的15个地区独立地坚持了3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他们在同中共中央失去联系并被敌人分割封锁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保存了自己的力量和阵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百年奋斗革命历史目标?
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是在十五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革命历史馆在北京吗?
中国革命历史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同馆
西柏坡对于中国革命历史意义?
西柏坡为我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了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中国革命历史对青少年的影响?
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中国革命的成功花了很长时间,中国人民从未有过放弃,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所以给青少年的第一个影响是务必自强不息,永不放弃。
第二,中国革命曾经多次照搬别国的经验,全都失败了,说明要发展自己,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走向成功。
第三,只有有利于社会民族人民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任何反潮流的事情全部都会失败。所以青少年的理想事业要对国家民族有利。
第四,中国革命虽然成功,但是过程里出现了很多错误,全都及时地更正了。这就告诉我们的青少年,及时更正错误有多么重要。
中国革命历史属于红色基因内涵吗?
中国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红色经典,红色基因包含其中,内涵极其丰富。
武汉革命历史?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革命惨烈,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武昌起义军政府,武汉成为革命中心。10月18日,革命军和清军在汉口、汉阳爆发阳夏战争。
黄陂黎家河人黎元洪1916年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人称“黎黄陂”,留下著名的汉口黎黄陂路,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他的最大历史贡献是介入武昌起义,并与众多辛亥志士一起推翻二千余年的帝制,走向共和。在黄陂有黎元洪故居,黎元洪广场等遗迹。
辛亥革命时期奋起救国的著名人物有蓝天蔚、蔡济民、喻育之(参与武昌首义),首义金刚吴醒汉等,武汉黄陂人为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推翻封建王朝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