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两大任务是什么关系?)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两大任务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912 更新时间:2024/1/24 23:35:31

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这两大历史任务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近代中国的社会特点和革命任务是什么?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⑵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⑶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⑷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⑸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⑹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革命任务:(1)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描写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歌曲

松花江上

张寒晖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历史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规定了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这就是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谈怎样围绕“三大任务”进行教学,以求教于同行。

关于近代中国历史的诗句写照?

中国近代描写战争的诗词

从军行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凉州词唐王翰体裁:【七绝】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长征毛泽东(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陈毅的《岭南三首》(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近代中国女权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般说来,人们习惯于将妇女解放运动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三次浪潮。妇女运动的根本任务就是向既存秩序挑战,力图改变既存秩序,以提高女性的地位。对推动人力资源的开发、奠定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中国为完成两大历史任务而进行的探索和斗争有哪些?

你说的是反帝反封建么可能不全先说斗争:

反帝: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明确但是客观上反帝)、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

反封建: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五四运动1927之后就不能叫反封建了(国共对峙)

探索:

反帝:洋务运动(客观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共一大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新三民主义

反封建:同上面反封建

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性质?

民主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划分时间是1919年五四运动.

旧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封建王朝,反对帝国主义(不彻底)建立民主共和的资产阶级国家.

新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依然是资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彻底地),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于1949年完成,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完成了资产阶级本该完成的任务,1949-1956年我国的性质依然是资产阶级,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将新民主国家过渡转变成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任务”、“历史使命”中的“历史”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先前的人未完成的、遗留下来的各种历史问题,这些待解决的历史问题即是现在的人得完成的历史任务,而现在的人去解决或者完成上一辈留下的历史任务,这是历史赋予现在人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即解决和完成历史问题。。。

近代中国的国情是什么?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历时60余年,其中有几个关键点:

1840年鸦片战争和其后的《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

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进的历史进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随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2)在这一屈辱的历史过程之中,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野蛮的武力侵略和战争威胁,强迫中国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外国列强侵略的一步步加深,中国由一个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另一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重大的解体作用,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它既不同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但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利用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在中国倾销商品,经营轻工业和重工业,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在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及依附于它的官僚资本居于主导地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它一刻也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们在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中艰难地生存和发展着。软弱性、妥协性和革命性并存。许多货币持有者在经营工商业获利没有保障的前提下,都热衷于兼并土地,很少有投资工业的兴趣。资本家中有不少人将利润转化成土地,农民土地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特别严重且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近代中国总体来说仍然是一个经济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是广大农村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就生活中占据显著的优势。这样,中国的经济既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

这种以封建剥削关系为主的经济基础,只能形成封建势力占支配地位的上层建筑。这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结合,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3)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它的主要社会特点是:

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

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第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主流与主线(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主流与主线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衣着、言行.非主流意味着并不是最流行的东西...也就是相对超前的或者滞后的从人数上讲,追求非主流的人占相对少数,多了就叫主流了非主流有几个特点的:1、无法确切定义或到目前为止没有定论。2、正在变动当中,或者说仍然存在较

  • 讲中国历史的好书(讲中国历史的好书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1、世界史的话推荐你看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全球通史》(AGlobalHistory)是作者近年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来的世界》两册,共有7个版本。由于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即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

  • 钱穆的中国历史精神(钱穆的中国历史精神中提到的兵书)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将穆青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勿忘人民”的民族情感;顾全大局、立场坚定的政治觉悟;求真务实、扎根基层的工作作风;“堂堂正正、别无所求”的高尚情操。这就是穆青精神。何穆精神是和平人的精神血脉,其本质上是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白求恩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怀念老院长,正是要继承弘扬他的精神

  •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完整版(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完整版免费下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为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朱棣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30多个国

  • 近代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近代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向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1.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战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战后,割让香港等条款破坏了中围的

  • 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及其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1.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是: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

  • 中国21个历史条约(中国21个历史条约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一、《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长征七七事变八年抗战打败日本建国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自从1840年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肩负外封建反侵略的两大根本任务。

  • 介绍一位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诸葛亮。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抚养长大,后因徐州之乱,避乱荆州,潜心向学,淡泊明志。后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受托孤于永安,辅佐幼主,外联东吴,

  • 红星照耀中国中长征的历史价值(红星照耀中国中长征的历史价值原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主要路线为:西安-泾阳-三原-淳化-旬邑-宜君-黄陵-洛川-富县-甘泉-延安。西安-泾阳-三原-淳化,总共耗时15天,途径15个县市。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中央红军初始8.6万人,到达吴起镇仅为近8000人;1935年4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