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发展时间顺序?
汉字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
1、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
2、金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3、大篆: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
4、小篆: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
5、隶书: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
6、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始于东汉。
7、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8、行书: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儒学发展的时间轴?
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期。西汉,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宋明时期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阶段,形成了新儒教。明末清初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时期。
儒家思想发展演变历程
发展历程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2、战国时期-一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衣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一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
4、宋代的新儒学-一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明朝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的心学
①创立背景: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
②目的:“破心中之贼”,维护封建统治。
③主要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
④评价: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走到了极端。
中国历史时间轴大全?
1、4000年以前远古时代,中国远古时代指的是夏、商、周以前的时代,距今4000年以上,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化石,有200万年的历史。
2、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
3、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1046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4、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西周”除了朝代名,还是东周时期的国家名称,即西周侯国(前367-前256),是战国末年周王室分裂的产物。
5、东周列国公元前770年-256年,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6、秦朝公元前221-207,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
7、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12月,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8、东汉25年-220年,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9、三国220年-280年,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10、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11、东晋317年-420年,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12、南北朝420年589年,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13、隋朝581年619年,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也是是五胡乱华
东莞发展时间轴?
根据东莞统计局的《数说东莞1949-2019》图册,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一个个阶段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也带着东莞人的敢为天下先的奋斗精神。
19491978年,农耕年代。
19781985年,起步阶段。
19861995年,腾飞阶段。
19962008年,提升阶段。
20092012年,转型阶段。
2013年至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9年,东莞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发展空间拓展、产业体系升级、基层基础强化。
人类发展时间轴?
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二)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三)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四)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虽然经过达尔文等及其以后100多年来的努力挖掘和研究,至今仍存在不同的意见和疑问。综合各家之说,试以本节作为全文的总结和结束。
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顺序的并用?
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记叙、说明顺序之一。时间顺序一般是故事,因为这样可以让人很好的知道时间上下的关系,更好的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
时间顺序有哪些作用
它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常用的说明顺序还有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时间顺序主要有:凌晨、破晓、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半夜、午夜
用于跨度比较大的,如,一年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但不能用于一天后,要不就不是时间顺序。还有一个不同方位顺序,这个是说好几件事,而且一件事就是发展顺序,连着5、6句。
事情发展顺序有什么作用
事情发展顺序是记叙顺序的一种,一般而言就是起因-经过-结果: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也叫事情发展顺序
作用:条理清晰,脉络清楚.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再接着原线继续叙述.)如:《羚羊木雕》
作用:介绍了……,表现了……;解释上文/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伏笔/作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小米的发展历程时间轴?
小米公司发展历程:
2010年4月,小米公司成立
2010年8月小米MIUI首个内测版推出
2011年8月小米手机正式发布
2012年4月第一届米粉节举办
2012年8月小米手机2发布
2013年1月MIUI用户突破1000万
2013年7月红米手机发布
2013年9月小米电视和小米手机3发布
2013年12月布局物联网,打造智能硬件生态链
2015年5月小米金融APP上线
2015年12月MIUI全球激活用户数量超过1亿户
2016年2月小米Max发布
2016年3月,小米推出米家
2016年7月红米Pro、小米笔记本发布
2017年2月,搭载小米自研芯片的小米5C发布
2017年11月小米成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台
2018年5月小米递交招股书赴香港上市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历史时间轴顺序表?
中国历史时间轴如下:
公元元年之前是夏、商、周、秦、西汉,公元之后是西汉末年至今。
具体时间顺序如下:
夏:约前2070~1600年(400余年)
商:约前1600~1046年(600年左右)
西周:约前1046~771年(300余年)
东周:前770~256年(400余年)
春秋:前770~476年(300余年)
战国:前475~221年(200余年)
秦:前221年~前206年(15年)
汉:前206年~公元220年(400余年)
西汉:前206年~公元25年(包括王莽与更始帝)(200余年)
东汉:25~220(100余年)
三国:220~280(60年,不过三国时代一般从184年黄巾之乱算起)
魏:220~265(45年)
蜀:221~263(42年)
吴:222~280(58年)
晋:265~420(100余年)
西晋:265~317(52年)
东晋:317~420(103年)
南北朝:420~589年(169年)
南朝:
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
北朝:
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北魏(386~534)、北齐(550~557)、北周(557~581)
隋:581~618(37年)
唐:618~907(200余年)
五代:
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7)、后汉(947~950)、后周(920~960)
十国:
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902~979)
宋:
北宋:960~1127(100余年)
南宋:1127~1279(100余年)
与宋同时期:
辽:907~1125(200余年)
金:1115~1234(100余年)
元:1206~1368(1206铁木真建国,1271年正是定国号为元,97年)
明:1368~1644(200余年)
清:1616~1911(200余年)
中华民国:1912~1949(3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中国历史时间轴怎么画?
画一条轴,标注各朝重要时间节点。从原始社会到今天,每个朝代时间节点如下图
中国历史时间轴是什么?
中国历史时间轴如下:
公元元年之前是夏、商、周、秦、西汉,公元之后是西汉末年至今。
具体时间顺序如下:
夏:约前2070~1600年(400余年)
商:约前1600~1046年(600年左右)
西周:约前1046~771年(300余年)
东周:前770~256年(400余年)
春秋:前770~476年(300余年)
战国:前475~221年(200余年)
秦:前221年~前206年(15年)
汉:前206年~公元220年(400余年)
西汉:前206年~公元25年(包括王莽与更始帝)(200余年)
东汉:25~220(100余年)
三国:220~280(60年,不过三国时代一般从184年黄巾之乱算起)
魏:220~265(45年)
蜀:221~263(42年)
吴:222~280(58年)
晋:265~420(100余年)
西晋:265~317(52年)
东晋:317~420(103年)
南北朝:420~589年(169年)
南朝:
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
北朝:
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北魏(386~534)、北齐(550~557)、北周(557~581)
隋:581~618(37年)
唐:618~907(200余年)
五代:
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7)、后汉(947~950)、后周(920~960)
十国:
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902~979)
宋:
北宋:960~1127(100余年)
南宋:1127~1279(100余年)
与宋同时期:
辽:907~1125(200余年)
金:1115~1234(100余年)
元:1206~1368(1206铁木真建国,1271年正是定国号为元,97年)
明:1368~1644(200余年)
清:1616~1911(200余年)
中华民国:1912~1949(3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