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古代史(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古代史pdf)

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古代史(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古代史pdf)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46 更新时间:2023/12/11 17:18:35

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潮流是什么?

1.君权不断提升,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明初废相。

2.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国历史上两次北伐古代史?

中国古代北伐比较有名是东晋王朝祖逖北伐,宋武帝刘裕北伐。南宋岳飞的北伐。

明朝徐达的北伐,其中古代史唯一北伐成功就是明朝徐达的北伐,成功推翻元朝统治,完成统一。而祖逖北伐和刘裕北伐,都没完成收复中原梦想。

明朝北伐之所成功,明朝国力以及朱元璋果断。加上元朝没落,所以明朝可以成功。

中国古代史七个大的历史分期?

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鬼脸历史课中国古代史读后感600?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中国古代史的历史特征和发展趋势简单的?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秦。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能为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基础;

4.文学上:《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5.科学上: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宋元(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隋唐和宋元得到继续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证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的转型

明清。明清(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并逐渐向近代文明转型的时期。

1.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2.经济上:一方面,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项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4.对外上:实行闭关锁国,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①政治总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达到顶峰,迅速走向没落;

②经济总特征: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因受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而发展缓慢。

③思想总特征:理学作为主流学派,极大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使人因循守旧,到明朝后期出现西学东渐,思想文化专制严重,陈腐的理学体系仍占据统治地位面对现实,人们要求冲破理学束缚,追求个性,倾向于经世致用和反对专制集权的新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④阶级总特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总之: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大量了近代企业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4.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五、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1.政治上: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精神,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蒙的作用。

4.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中国古代史大分期及重大历史事件?

先秦时期: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

①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前85世纪)

②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前53世纪)

2.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公元前221年220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时期:公元36世纪(220580年)

4.隋唐时期:公元610世纪初(581907年)

5.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9601368年)

6.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中叶(13681840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直接原因:雨误期,按律当斩。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反抗残暴的统治。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直逼咸阳。标志着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刘邦“约法三章”;项羽设鸿门宴“项羽舞剑意在沛公”。刘邦战胜项羽。

公元9年西汉后期,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改国号“新”。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光武帝),定都洛阳。东汉。(光武中兴)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避之战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280年东晋灭吴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581年隋朝建立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960年北宋建立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元灭南宋

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中国少年说张杰原唱?

确实是的,是张杰的原唱,是中央电视台综艺《经典咏流传》节目组作的曲,由张杰演唱,并且是《经典咏流传》第一季节目的主题曲,是的,是张杰的原唱,是中央电视台综艺《经典咏流传》节目组作的曲,由张杰演唱,并且是《经典咏流传》第一季节目的主题曲。

张杰少年中国说原唱?

《少年中国说》的原唱是张杰。

少年中国说

合唱团: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张杰: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少年自有少年狂

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

今朝唯我少年郎

敢问天地试锋芒

披荆斩棘谁能挡

世人笑我我自强

不负年少

合唱团: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张杰: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少年自有少年狂

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

今朝唯我少年郎

敢问天地试锋芒

披荆斩棘谁能挡

世人笑我我自强

不负年少

合:

少年自有少年狂

心似骄阳万丈光

千难万挡我去闯

今朝唯我少年郎

天高海阔万里长

华夏少年意气扬

发愤图强做栋梁

不负年少

张杰:

发愤图强做栋梁

不负年少

少年中国说歌曲原唱张杰?

《少年中国说》是张杰演唱的歌曲,由梁启超、二水作词,许嵩作曲。2018年3月24日在央视一套节目《经典咏流传》演唱,2018年在央视一套节目《开学第一课》演唱。

歌词是:

合唱团: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张杰: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少年自有少年狂

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

今朝唯我少年郎

敢问天地试锋芒

披荆斩棘谁能挡

世人笑我我自强

不负年少

合唱团: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张杰: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少年自有少年狂

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

今朝唯我少年郎

敢问天地试锋芒

披荆斩棘谁能挡

世人笑我我自强

不负年少

合:

少年自有少年狂

心似骄阳万丈光

千难万挡我去闯

今朝唯我少年郎

天高海阔万里长

华夏少年意气扬

发愤图强做栋梁

不负年少

张杰:

发愤图强做栋梁

不负年少

中国少年说张杰版歌词?

《少年中国说》

合唱团: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张杰: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少年自有少年狂

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

今朝唯我少年郎

敢问天地试锋芒

披荆斩棘谁能挡

世人笑我我自强

不负年少

合唱团: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则国自由

张杰: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少年自有少年狂

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

今朝唯我少年郎

敢问天地试锋芒

披荆斩棘谁能挡

世人笑我我自强

不负年少

少年自有少年狂

心似骄阳万丈光

千难万挡我去闯

今朝唯我少年郎

天高海阔万里长

华夏少年意气扬

发愤图强做栋梁

不负年少

张杰:

发愤图强做栋梁

不负年少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关键词是:新时代。在国家战略意义上,历史方位主要体现为一个国家发展所处的当下形势和历史走向。历史方位一般意义指时间进程和空间分布结合而构成的特定方向和位置,是时空交汇的坐标系。历史方位是战略判断的前提、是战略选择的前提,还是战略谋划的前提,需完整把握历史方位的深刻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 中国国防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中国国防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古时候,人们看到鱼儿在水里游,自由自在,就根据鱼的胸、鳍发明了船和桨。人们看到鸟在天上飞,就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们“飞向蓝天”的愿望。以前,坦克只有一层,如果敌人在右边,就要把整个坦克掉过来。人们又从大乌龟背小乌龟身上得到启示,小乌龟在大乌龟的背上可以朝任何方向,因此,人类又发明了转动型大炮。1、洋

  • 1965年中国历史大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国人暴动,三家分晋,长平之战,秦统一天下,楚汉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陈桥兵变,靖康事变,郑和下西洋,靖难之役,三藩之乱,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中共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1912年

  • 近代以来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近代以来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原因:(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社会混乱,人民贫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

  • 初中中国古代历史时间轴(初中中国古代历史时间轴完整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种(通俗版)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第二种(简易版)歌诀一三皇五帝夏商周,归秦及汉三国休。晋终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收。歌诀二(香港中学生常用简易版本)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英语)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原唱关丽群。在那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有几个铮铮铁骨的硬汉?你那被风吹落的乌纱帽,令无数贪婪者深感汗颜。从你饱经沧桑的脸庞,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侠胆。听,有送战友的歌声为你树碑,看,有那怒潮的银屏为你立传。你挺身为民请命而跌倒,你慷慨万言毫无私念。你是一心为民的好公仆,具有民族忠魂的英雄胆。你正气一身粒

  • 1961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1961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三年自然灾害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是指中国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在农村地区,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饿饭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在1980年代以前多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为

  •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已经圆满完成(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这两大历史任务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1,事情终于一项一项

  • 1992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1992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视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992年1月18日交通部上海海运管理局“大庆62号”油轮在长江上海宝山水道石洞口电厂上游爆炸起火,4人失踪,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1992年3月20日山西省吕梁地区孝义市兑镇镇偏城煤矿新井、偏店煤矿二坑井下爆炸,65人死亡,31人受伤。1992年6月13日,11时40分,陕西省绥

  •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社会是指一八四零年开始到一九四九年的社会。中国近代社会面临的最大危机应该是民族危机。自英国殖民者打开了国门,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社会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此中国由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随后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国家接踵而至,列强在中国政治上压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