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第一个帝王?
夏朝第一位国君传说尧舜禹时期,首领继承人的选择采用举荐方式,让贤能之人来接班,史称“禅让”,所以有尧举舜、舜举禹的故事。禹继位后,先举荐皋陶为继承人,但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为继承人。禹死后,禹之子启攻打益而取得天下,建立夏朝,由此开始确立了以父死子继的世袭制为核心的家天下王朝体制。
夏朝没有文字记载,那夏朝帝王表是怎样知道的?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都成书较晚,最早也要到东周时期了,应该是根据当时能见到的记载和传说来写的。
夏朝之前的历史也应该是这样的。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清。实际上在殷墟甲骨文出土前,人们也一直质疑商朝的存在,所以我觉得商朝之前有一个朝代是可能的,只是还没有找到决定性的考古证据。
是谁建立的夏朝?
是大禹的儿子启,因为当时比较盛行的是禅让制,即便夏启是大禹的儿子,大禹也只会把皇位传给有能力的人。大禹当时是把皇位传给伯益的,因为他十分有才能,相传伯益也是古时候的一个天生,当初大禹治水,他的功劳其实是最大的,后来舜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看来伯益真的是十分有才能的。
只不过夏启的野心十分强大,为了夺得皇位,他最后杀死了伯益。伯益死后,民间再也没有能够比得上他的人了,于是启成为了名正言顺的下一任国君,由此开启了夏氏王朝,所以后人都把启称之为夏启,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启死后,他将自己的皇位还给了自己的儿子,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禅让制不再被世人认可。不过夏启当时能够成功获得皇位,他还是十分有才能的,要不然当时的人心不会偏向于他。
夏朝首领是谁?
夏朝的君王是启,夏禹的儿子,姓姒氏,为夏朝君王.禹曾让位于益,但人民怀念禹的功绩,乃拥戴启继位,继位后,有扈部落首先不服,宣布独立.启就向它进攻,有扈部失败,启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确定君主世袭的局面.在位九年而卒.
夏朝皇帝是谁?
禹: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仲康:姒中康(生卒年不详)一作仲康或仲卢,姒姓,姒启之子,太康之弟,夏朝第四任君主。
后羿废黜太康之后,临朝八年,因诸侯不服,不得已立仲康为王。中康继位后,仍建都于斟。在位7年驾崩。
相: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后来的40年间为后羿等篡权
少康:姒少康(公元前1972年~公元前1912年)又名杜康,姒相之子,夏朝君主。
姒少康的父亲姒相被寒浞所杀。姒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虞国(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任庖正,在此期间酿造出了酒。
杼:姒杼,姒姓,名杼,亦作予、宁,夏朝第七任王,在位17年。姒杼曾参加父亲姒少康领导的恢复夏朝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了胜利。姒杼死后其子姒槐继位。
槐:姒槐(?~公元前1851年),一作帝芬、芬发、祖武,姒姓,夏氏,生卒年不详。姒杼子,杼死后继位,成为夏朝第八位君主,在位44年。
芒:芒(前1897年~前1833年),又名帝芒,夏朝第九任君主,槐帝之子。槐死后,他继王位。他46岁登基,在位18年,享年64岁。死后葬于安邑附近。
泄:姒泄,姒姓,夏后氏,名泄,夏朝第十任君主。姒泄在位期间对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给予爵位,夏朝继续大一统。
不降:姒不降(前1831年~前1753年),又名姒降,夏后不降,谥号不降。姒不降是夏王泄的儿子,在夏王泄病死后继位,19岁登基,在位59年,享年88岁,是夏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夏朝很有作为的君主。
扃:姒扃(jiōng),夏朝第十二任君主。姒泄之子,姒不降之弟。仍以老丘为都,在位十八年后死。
廑:姒廑(qín),夏朝第十三任王,名顼(Xū),亦名胤(yìn)甲。夏王姒扃(jiōng)之子,扃病死后继位。他在位时,由帝丘(今河南濮阳)迁都于西河(今安阳汤阴县东十五公里的“夏都西河遗址”)。
孔甲:姒孔甲,生卒年不详,姒姓,名孔甲,姒不降子,姒扃之侄,姒廑的堂兄弟,夏朝第十四任君主。
皋:姒皋(前1753年~前1669年),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第十五任国王,孔甲子,在孔甲死后继承王位,他在位11年,享年84岁,死后葬于安邑。
发:即姒发,生卒年不详,姒姓,名发,又名敬、惠。夏朝第十六任君主,史称惠发、发惠、敬发、后发(夏后发)、夏王发。
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谥号桀,史称夏桀,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今河南洛阳)。
夏朝是第一个王朝的原因?
王朝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家天下,最高的政权在一个家族内部传递,其他人无权染指。而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家天下的王朝。
首先,夏王朝之前的历史,在传世文献之中的记载是比较混乱的。
根据顾颉刚先生的研究,上古时期的历史存在着一个被曾累地造就过程。越到后来,越完整,也就越不可信。当然,今天的我们知道,古时传说的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史影”。
比如黄帝的传说不尽可信,但黄帝时代的历史则并非完全是向壁虚构。依据传世文献的记载来介绍史前的文化,从黄帝时代开始起,形成了一个部落联盟,一般称之为炎黄部落。这个部落联盟占据了黄河中下游最为中心的区域。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并非是按照家族内部继承的原则来传递的。
根据《史记》、《尚书》等文献的记载,在大禹之前,部落联盟首领多为禅让。
这或许有后人美化的成分在,但今天的我们知道在世界许多民族早期的历史上,都存在过一个军事民主制的时期。比如辽朝的领袖契丹人,起初就是多少有点儿类似禅让。后来从阿保机开始,打破了禅让制。
中原古史,最核心的故事就是尧舜禹的禅让,虽然他们被认为是一个共同祖先的后裔,但他们来自不同的家族则是绝对可以肯定的。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夏朝之前,并不存在着其他的王朝。
其次,我们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殷商王朝的存在因为殷墟的发现而得到了来自考古学的支持。
夏王朝的存在,起初曾经一度受到质疑,有人怀疑这个王朝并没有真正存在过。
但是,49年之后,随着田野考古事业的发展,在豫西一带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夏王朝的存在。
二里头遗址,与文献记载的斟非常接近,应该就是夏王朝中后期的都城。作为都城遗址的重要特征就是存在着大规模的宫殿基址和贵族墓地。
虽然没有发现夏王朝的文字资料,但夏王朝的存在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而在二里头遗址之前的龙山文化时代,文明呈现出明显加速的迹象,但尚且没有足够的考古材料能够证明龙山时代的那个遗址可以称之为一个朝代的遗留。
因而,最后结合传世文献和考古材料,至少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在夏王朝之前还存在着其他的王朝。在大禹治水之后,通过治水大禹形成了巨大的权威。在治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密的组织机构,国家机器的雏形逐渐诞生。
在大禹之后,大禹的儿子启凭借着大禹的巨大声望和夏部族的雄厚实力,打破了古老的禅让制,开启了家天下的时代。从此后,夏王成了大禹子孙们的禁脔,他人不得染指。夏王朝也因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创始人是谁?
夏禹
禹(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鲧的儿子,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
相传,禹治理洪水有功,接受帝舜禅让,继承部落首领。在诸侯的拥戴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为夏,分封丹朱(尧的儿子)于唐国,分封商均(舜的儿子)于虞国。
作为夏朝的第一位君王,后人称为夏禹,成为上古时代传说时代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九州、奠定夏朝,后人尊称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
语音帝王是谁_?
心宝唯一是语音界里最厉害的人物,赵小磊跟衣美丽的师傅就是心宝唯一,再者就是语音小伙、霸世醉红尘、孽小神的都比较厉害,虽然我觉得众神殿小熊就是个垃圾,但是他的另类有气势!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什么国家?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
根据史书记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
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是谁帮助成汤灭夏朝?
在商汤灭夏桀和建立商王朝的过程中,他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起了重要的作用。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作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长大后当了厨子。
他们都很有才干,看见夏桀的暴虐,残害人民,不关心生产,只知淫乐,引起了人民的咒骂,诸侯的叛离,深知夏王朝的灭亡已为时不远。
他们想解救人民的痛苦,只有扶持一个有力的诸侯,推翻夏桀的统治才能办得到。
他们看见商的势力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是最强大的一个,认为商汤是一个理想的诸侯,于是先后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到了商汤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