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四面楚歌对应的历史人物?

四面楚歌对应的历史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71 更新时间:2024/1/16 14:12:45

一、四面楚歌对应的历史人物?

四面楚歌对应历史人物:羽,虞姬,刘邦,韩信

二、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四面楚歌的相关历史人物是谁

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四面楚歌的相关历史人物分别是匡衡,祖逖,项羽

凿壁偷光,是一个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四面楚歌,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凿壁偷光:匡衡

闻鸡起舞:祖逖

四面楚歌:项羽

匡衡,祖逖,项羽

三、四面楚歌......的主要人物

西楚霸王项羽是四面楚歌主要人物。

四面楚歌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扩展资料:

四面楚歌过程和结果: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最终只余下28人,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

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于是,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面楚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羽(西楚霸王)

四、四面楚歌历史人物

项羽

历史人物项羽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自己吟了一首诗,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数阙,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低着头一同哭泣。唱完,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800余名骑士突围,最终只余下28人。他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于江边,刘邦独揽天下。

四面楚歌【拼音】:sìmiànchǔgē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刘邦vs项羽

刘邦的手下著名的有韩信。

项羽的身边有美丽的虞姬,还有一把名震天下的天子剑。

被围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围他的是刘邦

项羽

五、你能猜出下列成语相关的历史人物吗?

1.赵高

2.陈胜吴广

3.项羽

4.刘邦

5.项庄,刘邦

6.项羽,刘邦

7.项羽,韩信

8.项羽,虞姬

赵高

陈胜吴广

项羽

刘邦

项庄、樊哙

刘邦、项羽

项羽

项羽、虞姬

1.赵高

2.陈胜吴广

3.项羽

4.刘邦

5.刘邦

6.项羽刘邦

7.项羽

8.项羽虞姬

1.赵高

2.陈胜,吴广

3.项羽

4.刘邦

5.项庄,刘邦

6.项羽,刘邦

7.项羽,韩信

8.项羽,虞姬

1.指鹿为马——赵高

2.斩木为珍,揭竿而起——陈胜

3.破釜沉舟——项羽

4.约法三章——刘邦

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刘邦、项庄、范增

6.楚河汉界——项羽、刘邦

7.四面楚歌——项羽

8.霞王别姬——项羽、虞姬

1、赵高

2、陈胜吴广

3、项羽

4、刘邦

5、项庄、樊哙

6、刘邦、项羽

7、项羽

8、项羽、虞姬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校园文化墙的标语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校园文化墙的标语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标语吧,标语具有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特点。那什么样的标语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校园文化墙的标语,欢迎阅读与收藏。校园文化墙的标语11、音乐室:用爱弹奏生命的欢歌2、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

  • 姓徐的有哪些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徐志摩、徐勤学、徐庶徐渭徐悲鸿徐霞客徐光启徐锡麟三国时期,徐晃,徐蔗,隋唐时期,徐茂公。我就是太原的自古就有天下王姓在太原一说楼主姓王啊?王氏祖先在太原南郊的晋祠供着呢有机会去看看啊呵呵历史名人武亿:清代著名学者,乾隆进士。创办范泉书院,亲自讲学。治经史,精于考订金石文字。著有《经读考异》、《群经义

  • 公司文化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它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2.企业的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简单总结以下几点:经营宗旨/使命、管理理念、人才理念、企业口号、企业发

  •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

  • 安全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安全的故事关于安全的故事1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之后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习惯性的坏行为危害很大。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的事故都与习惯性的坏行为有关,这

  • 江苏有哪些文化特色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泰兴、扬州等地木偶戏也以其历史悠久、艺术手段丰富而名扬海内外东正教文化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社会观方面:东正教神学家曾用前定论来宣扬社会上的贫和富、贵与贱乃“上帝规定好了的”,主张拜占庭帝国的皇权、罗斯的大公权、俄国的沙皇权都是“神赋予的”。十月革命胜利后,一些东正教神学家放弃了上述观

  • 四面楚歌的主要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项羽虞姬张良刘邦刘邦,项羽四面楚歌的重要人物:项羽楚歌:楚国人的歌声。这则成语故事的意思是指四面八方都传来楚国人的歌声。四面楚歌的主角是项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后人用这个词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走投无路的绝境。四面楚歌,我国古代成语,出自

  • 民间故事有哪些书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女娲造人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夸父追日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

  • 完璧归赵的主要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相关人物: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

  • 作文字母之间发生的故事作文5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我和李晔发生了一次矛盾,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事情是这样的,老师说:做一个“会变的盒子”这是一个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学大家一起做,大家互相找自己的朋友一起做,我想我和李晔是好朋友,就找李晔一起做,做的时候,需要用李晔的盒子,我顺手就拿起他的盒子,就用剪刀剪起来了,他很生气得说:“不许动我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