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朝的开国皇帝是谁(历史上元朝的第一任君主是谁)

元朝的开国皇帝是谁(历史上元朝的第一任君主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07 更新时间:2023/12/6 10:27:02

元世祖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

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

任汉族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今洛阳)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

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

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

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

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

1271年,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

1274年,命伯颜大举伐宋。

1279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马,后阿合马独擅朝政。

1282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

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告终。

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

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

1294年,忽必烈病逝,庙号世祖。

忽必烈生于元太祖1215年,是铁木真之孙,拖雷的第四子。

忽必烈被认为英明睿智,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忽必烈还在潜邸时,就已结识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汉地的情况。聚集了一大批以汉族为主的知识分子,成为忽必烈的幕僚。

窦默为忽必烈讲解三纲五常、正心诚意之说;姚枢为忽必烈讲解儒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忽必烈在和林结识的僧人子聪(后赐名刘秉忠),是一个于书无所不读、论天下事如指掌的人,由于他博学多能,善于出谋划策,深受忽必烈重视。

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

忽必烈长兄蒙哥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是为元宪宗,蒙哥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

忽必烈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

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还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学,“圣度优宏,开白炳烺,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

1252年,宋军攻打河南边地。忽必烈请准蒙哥在河南设经略司,蒙哥任命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经略使。忽必烈前往草原觐见蒙哥,奉命率军征云南。[13]

1253年忽必烈率领大军在六盘山度夏。秋天,大军经过临洮进入藏族地区,进攻位于今云南等地的大理国。

1254年1月2日,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国王段兴智投降,忽必烈灭大理国。云南地区并入大蒙古国版图。

1256年,蒙哥正式宣布了攻击南宋的意向。忽必烈势力的发展,引起蒙哥的疑忌。亲自去朝见蒙哥。蒙哥见忽必烈来朝,相对泣下,要他不必再作表白。

1259年初,蒙哥汗在合州城下攻势受阻。忽必烈率军抵达河南汝南,继续向南宋进发,并派命杨惟中、郝经宣抚江淮。

1259年9月3日,忽必烈统领中路军渡过淮河,进攻长江中游的鄂州。

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四川合州钓鱼山病逝。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异母弟末哥派来的使者向忽必烈宣布这个消息,并请忽必烈北归继承帝位。

忽必烈则认为“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于是进攻南宋,并多次获胜,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报,和林众臣谋立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催促忽必烈早日北还。

忽必烈声称要进攻南宋首都临安,留大将继续对鄂州的围攻,增加对南宋的军事压力,南宋丞相贾似道派使者请和,约定南宋割地,并且送岁币,忽必烈于是在当日撤兵北返。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

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

大都代替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

1274年,忽必烈命令屯戍高丽的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率兵15,000人,大小战船900艘出征日本。在日军坚决抵抗下,首战只获小胜,未能深入。

因台风将大部分战船毁坏,加上已兵疲箭尽,元军只得仓促撤回。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掌握全国性政权。

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军兵分两路远征日本,但仍然失败。

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在大都病逝,享年七十九岁,庙号世祖。

忽必烈恢复的行政机构治愈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创伤。宋朝灭亡后,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尽一切努力得到了当时任职官员们的个人的效忠。

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如董文炳(忽必烈称其为董大)、刘秉忠、张弘范等,任命色目大臣阿合马掌管国家财政。

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如在地方上建立行省,中央设中书省,开创我国省制之端。

设立“司农司”、“劝农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以劝农成绩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标准,并令人编辑《农桑辑要》于至元二十三年颁行全国。

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开辟中外交通,在各地建立驿站,巩固了对全国各地的统治。

忽必烈发明了“钞”即纸币。他把钞票引入流通领域,并使它成为财政的基础。

忽必烈恢复了王安石之后被取消的国家控粮的政策,在丰年,国家收购余粮,贮藏于国仓。1260年法令要求地方长官对老学者、孤儿、病弱者提供救济。

1264年忽必烈建立总制院管理吐蕃并监督政府和佛教僧徒的关系,八思巴成为总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长官。

1258年忽必烈在佛道辩论中对佛教的支持使他不为道教所喜爱。然而他为道教驰名的法术所吸引,并承认他们对较低阶层群众有吸引力。因此朝廷为建设道观提供资金,并向他们提供佛教已得到的相同豁免和特权。寻求儒、佛、道三家的和解。

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是少数能够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虽来自游牧民族,但十分重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标签: 君主皇帝历史元朝开国第一

更多文章

  •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讲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伶官,五代史,传序,教案,欧阳修,什么

    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是一篇非常精悍的文字。明代人茅坤称赞为“千年绝调”。清人沈德潜评论说:“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由于思想深邃和艺术精湛,多次被选入高中和中等师范语文课,徐中玉先生编选的《大学语文》也选了此文。欧阳修的原文本为一大段,说明为什么要写这一篇《伶官传》,结末

  • 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为什么出使西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域,张骞,出使,历史,目的,为什么

    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汉武帝派遣张骞前往西域,打通了中原前往西北的道路,使得西北国家开始与中原互通。可以说,汉武帝经营西域,有其政治目的,也有其军事用意。那么,除此

  • 祖宗十八代中高祖是什么辈分(始祖和高祖哪个辈分比较大)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辈分,中高祖,祖宗,始祖,十八,哪个,比较,什么

    祖是祖,宗是宗,祖宗是祖宗,十八代是十八代,千万别混淆!我们先来看看上九代。自己的父亲叫父亲,一世祖。父亲的父亲叫祖父,二世祖。祖父的父亲叫曾祖,三世祖。曾祖的父亲叫高祖,四世祖。高祖的父亲叫天祖,五世祖。天祖的父亲叫烈祖,六世祖。烈祖的父亲叫太祖,七世祖。太祖的父亲叫元祖,八世祖。元祖的父亲叫鼻祖

  • 李世民为什么敢反李渊(李世民怎么有那么大权力推翻李渊)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渊,李世民,权力,推翻,为什么,怎么,那么

    李世民之所以敢逼迫李渊禅位,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李世民是李渊的嫡次子,这是他们的家事。第二,李世民战功卓著,对建立大一统唐朝拥有巨大的功劳。第三,李世民实力雄厚,手下文臣武将众多,一般人不敢得罪。第四,是禅让,而不是夺位,李渊的性命没有任何危险。有这么4点合情合理的原因,李世民在逼迫李渊禅让的

  • 武则天男宠张氏兄弟(武媚娘面首的张氏兄弟最终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氏,面首,武媚娘,男宠,武则天,下场,兄弟,最终

    其一:史上最神奇的一年公元690年,大唐国都长安城,到处都在传说着一个神奇事情,据东魏国寺高僧:法明和尚“考证”,当今太后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正当人们还在“外焦里嫩”中凌乱品味时,神都洛阳又突发奇事:上阳宫上凤凰飞,凤凰后面麻雀随,肃正台前梧桐树,乱七八糟一大堆……当然这首打油诗,是小编所写,用于烘

  • 行首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在宋朝行首指的是什么职业)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行,职业,意思,古代,什么

    对于《知否》这部电视剧大家都应该非常熟悉,这部电视剧是以宋朝作为背景的宅斗剧,在这部剧中大部分的场景都是根据宋朝的真实历史所设置的,虽然在剧中所表示出来的皇帝并非是赵忠全父子。但是这也是有是事实依据存在的,因为在历史上宋仁宗确实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侄子赵宗权也就是历史上的宋英宗

  • 高山流水的典故出自哪里(高山流水的故事与哪个人物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山流水,典故,出自,人物,有关,故事,哪个,哪里

    在中学时期就有这样的形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成语便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精彩的传承。一段故事、一个典故浓缩成几个字,却表达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基础。“高山流水”是一首琴曲,更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被固定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寓意着知音难觅,人生遇到惺惺相惜的知己,当以同怀视之。在《列子·汤问》

  • 嘉庆皇帝活了多少岁在位多少年(清朝嘉庆帝多大年龄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嘉庆帝,年龄死,皇帝,清朝,多少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61岁的嘉庆皇帝无力地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气息微弱,已经没有办法开口说话,他的眼睛不断看向身边的王公大臣,费力地抬起一只手,似乎是想安排后事。但是,病入膏肓的嘉庆皇帝最终没能说出哪怕一个字,当天晚些时候就停止了呼吸。从嘉庆皇帝发病到去世,也就是不到一

  • 历史最烂的皇帝是谁(史上最荒淫无度的皇帝司马炎)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皇帝,司马炎,历史,荒淫

    史上名声最“烂”的皇帝,荒淫奢靡,却创出天下无穷人的空前盛世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了很多个盛世辉煌时期,比如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康熙乾隆的康乾盛世、汉文帝的文景盛世、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等等.这些创造盛世的人,并不个个都是明君,其中也不乏有荒淫奢侈的皇帝,他们创造出来的盛世同样

  • 汉成帝赵合德什么意思(汉成帝为什么那么喜欢赵合德)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合德,汉成帝,意思,喜欢,为什么,那么

    说起历史上家喻户晓的美女,赵飞燕和杨玉环肯定位列榜单,“环肥燕瘦”指的便是二人。唐代诗人徐凝《汉宫曲》说:“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李白《阳春歌》也说:“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赵飞燕和妹妹赵合德,被说成是妖媚惑主、祸水误国的妖女。汉成帝极端宠爱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