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齐民要术是哪个朝代的人写的(齐民要术著作的作者)

齐民要术是哪个朝代的人写的(齐民要术著作的作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64 更新时间:2023/12/12 21:57:20

齐民要术》的作者是北魏时期的贾思勰,“齐民”是指平民百姓;“要术”是指谋生的方法。《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对当时及后来的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1.若水不调,宁燥不湿。

语出《齐民要术·耕作》。如果土地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宁可干燥,也不要等到了其湿润的时候,再去种植农作物。

2.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在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种植谷物,对于十年的打算,最重要的事情是种植树木。

3.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语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古人云:“欲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把事情做,首先必须要有便利的工具。

4.湿耕坚口胡格反,数年不佳。

出自《齐民要术·耕田》。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耕种,不利于耕作,结果只能截然反,连续数年都不会有好收成。

5.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

锄地不因为旱涝灾害而停止,这样一定会得到一个丰收的年景。

如果不勤劳耕作、不掌握正确的耕种方法,那怎么可能获得丰收呢?所以,我们凡事应该先从自己身找原因,重视自己的观能动性。

6.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

语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老百姓可以久没有财物,但不能一天没有饭吃。

7.立政之本则存乎农。

语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治理国家政务的根本,在于农业。

8.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语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人生在世,贵在勤劳。勤劳就不会贫乏。

9.耕而不劳,不如作暴。

出自《齐民要术·耕田》。如果耕种天地,不将天地整理好,这样就相当于是胡闹。耕种天地,一定要将土地平整翻新,然后再去播种。

10.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

出自《齐民要术·耕田》。在干燥的情况下耕种,虽然土被晒得开裂,一旦下雨,土地干燥的情况就可以得到缓解了。

更多文章

  • 司马懿这么强大后代还是灭了(司马懿子孙为什么那么废)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懿这么强大后代还是灭了

    在三国时期,涌现出来的各国谋士是一道风景线,他们各有个性和智慧。人们最熟悉的就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不过这也和三国演义倾向于蜀汉贬低曹魏有关。事实上,曹魏之栋梁,司马懿,丝毫不逊于诸葛亮,他的才能,从他盗取了自己主子的江山就可见一斑。说起司马懿,大家对他的印象都是隐忍。高平陵之变之前,他一直装病,远离

  • 三国人物名字及字号的由来(三国演义中重要人物字号)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人物名字及字号

    古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亦有一说是出生后即可取名);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行冠礼;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到了出嫁的年龄,就是所谓的“待字闺中”。可见取

  • 晋朝为什么名声不好(历史上对晋朝没名气不重视评价低)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晋朝为什么名声不好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秦朝、西晋和隋朝。秦朝奋六世之余烈,扫灭六国,统一天下,废分封,置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后世受益无穷。因为严刑峻法、横征暴敛,导致全国各地揭竿而起,存国二世而亡。隋朝结束南北朝300余年的混战割据,重新统一华夏大地,行科举,设三省六部,开通大运河,促进民族融合,在制

  • 司马懿后代现在还有吗(司马懿还有后人在世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后代现在还有吗

    司马懿无疑是晋朝的奠基人,如果不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把曹爽除掉,那司马家也不会建立晋朝。不过司马懿除掉曹爽后,想要废掉曹芳自己称帝也是易如反掌,但是司马懿并没有这样做。不过司马懿的后代却成了中华的千古罪人,因为在晋朝发生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发事件。把当时的中原变成了一片人间炼狱,到处都是战场和士兵们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由来(这个典故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则成语典故,也可以简说成“成败萧何”。它讲的是萧何与韩信的故事。据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少读兵书,好带刀剑,然而贫穷不能自养,曾以乞讨为生,也曾受过胯下之辱。当项梁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渡过淮河的时候,韩信便投奔了项梁。项梁战死,韩信又归项羽领导,

  • 南唐后主李煜是为何而死(赵光义为什么要毒死李煜)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唐后主李煜是为何而死

    当贰臣难,当旧主仍在、并与旧主共同侍奉新主的贰臣则更难。南唐旧臣徐铉归附宋朝后,便面临这一难上加难的两难境地。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曾仕南唐,官至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降宋,任散骑常侍。徐铉博洽能文,与诗人韩熙载齐名,江东誉之“韩徐”。降宋之后,徐铉虽然受宋太宗器重,但他毕竟是贰臣,难免气

  • 宋太宗为什么杀李煜(宋太宗用什么毒死了李后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太宗为什么杀李煜

    千古词帝仅因为一首词就被杀了?宋太宗赵匡义杀李煜的3个理由!1·对内安抚南唐旧部和百姓宋太祖赵匡胤灭南唐刚刚俘虏了后主李煜的那段时间还是比较优待他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安抚南唐的旧部,李煜虽然昏庸,但是还是有一批人忠于他的。而且李煜当政的时候对待百姓还是不错的,南唐的百姓也会怀念这位曾经的皇上,如果

  • 南汉山城中明朝为什么没来帮(南汉山城明朝援军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汉山城中明朝为什么没来帮

    大明灭亡,谁最伤心?肯定不是归顺大顺政权的官绅们。事实上,隔海相望的朝鲜人都比这些投降派的文臣士子们悲伤。朝鲜国对明朝的追祭持续很长时间,即便对清朝俯首称臣后,仍然在祭享祝辞中使用大明年号,直到1914年,此时大清朝已经不存在了,朝鲜还有人使用“崇祯”年号。从大明倒向大清,朝鲜是极其不情愿的,但心里

  • 司马光是哪个朝代的人物(主要作品是写过什么书)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光是哪个朝代的人

    北宋自打赵匡胤建国以来,一直软弱无能,偏安一隅。直到宋神宗继位以后,觉得再这样下去,老赵家的江山迟早要玩完。所以神宗积极寻找治国良方,这时王安石提出了一套激进的改革方案。宋神宗听了以后大受振奋,于是立马封王安石为宰相,让王安石一手负责新政事宜。如果事情照此发展下去,北宋或许就是另外一番新天地,但是可

  • 鱼玄机有多少男人(美女鱼玄机一生有几个男人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鱼玄机有多少男人

    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即公元871年,大唐都城长安,那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最繁华富庶的城市,是那时候世界的中心。大唐威名远播,开放包容,万国来朝。长安城内到处可见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的人们,他们有的是其他国家派驻长安的外交使节,有的是在长安求学,更多的是来货物贸易的商人。暮春的一天上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