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是哪个朝代(唐代颜真卿作品)

古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是哪个朝代(唐代颜真卿作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18 更新时间:2024/1/2 21:17:28

提到颜真卿,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大书法家的身份。

颜真卿位列楷书四大家之一,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他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但除了著名书法家的身份,颜真卿还是位将才,安史之乱爆发时他在河北担任平原太守时,安史叛军南下进攻时。

河北其他的州县一触即溃,唯独颜真卿管辖的平原郡固若金汤,高举义旗,粉碎了安史叛军想要迅速统一河北的战略目标,着实令安禄山头疼不已。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这位拥有将帅之才的大书法家。

◆为人刚直,奸佞排挤

颜真卿是南北朝时期的琅琊颜氏后人,颜家世代名人辈出,他的五代祖就是著有《颜氏家训》的颜之推

在入朝为官后,颜真卿因治官严谨、秉性刚直,故而官位渐升。

他在担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曾平反冤案,还弹劾过不孝的县令,在那个崇尚忠孝的年代,很多人都很佩服颜真卿。

可是,奸相杨国忠却看颜真卿很不顺眼,只因颜真卿一心为国,对于杨国忠的结党嗤之以鼻,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因此把颜真卿排挤到平原太守的位置。

◆未雨绸缪,高举义旗

平原郡处在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辖区,颜真卿上任后不经意间发现安禄山正图谋不轨,日后很可能造反。

此时的唐玄宗声色犬马,奸相杨国忠行事肆无忌惮,一心谋求私欲,因此颜真卿并没有贸然上报朝廷,而是在暗中积蓄力量。

他以防备雨水之名,重修了城池河道,储备了很多粮草与物资,统计郡县人口并招募壮丁,已经可以随时迎战叛乱。

同时,为了麻痹安禄山,降低他的警惕之心,颜真卿表面上还经常同他的宾客们饮酒作乐,安禄山果然毫无察觉。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作为起兵理由,战争就此爆发。

安史叛军自范阳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

唐玄宗措手不及,震惊道:“(河北)二十四郡,曾无一人义士邪!”

但随后朝廷得到奏报,平原太守颜真卿守住了城池,还在积极招募士兵,维护住了唐朝在河北的最后一丝颜面。

唐玄宗便赞叹颜真卿做事分外出色,如史料记载:“朕不识颜真卿作何状,乃能如是!”

平原郡本来有三千兵马,在召集了万余壮丁后,颜真卿在校场演讲,怒骂国贼,痛哭流涕,一众士兵同仇敌忾,士气旺盛。

颜真卿还广泛联络其他州郡,“河北诸郡响应,凡十七郡皆归朝廷,兵合二十余万”。

后来,为了抗击叛军,颜真卿借兵六千给李萼,在魏县打败叛军后,又送给贺兰进明十余万军费请他进河北讨贼,还将自己的儿子给贺兰进明作为人质,忠义之心天地可见。

◆变故骤生,退出河北

颜真卿的堂哥颜杲(gǎo)卿在常山同样坚定地反抗安史叛军,但他有一次在押送叛军经过太原时却被太原尹扣留,太原尹胆大妄为,甚至还要抢夺颜杲卿的功劳。

安禄山此时也深觉河北的颜氏兄弟威胁甚大,因此派史思明等悍将返回河北镇压他们。

叛军势大,颜杲卿陷入苦战,他向太原尹求援却得不到回应,最后战败。

但他坚决不投降,最终他和他的儿子、幕僚、部将一起被俘虏,然后被叛军残杀,颜杲卿宁死不屈,其忠义之志“路人见之流涕”。

可是,唐玄宗昏招频出乃至丢失长安,唐肃宗随后即位。

但河北只剩下颜真卿这一支反抗安史叛军的力量,颜真卿只好“渡河南走”,投奔唐肃宗。至此,河北皆被安史叛军占领。

几经周折后,安史之乱终被平定,颜真卿一想到堂兄和他的儿子为国而死、尸骨未寒,便夜不能寐。

最后找到了堂兄颜杲卿的遗骨与颜杲卿幼子颜季明的头颅,他满心悲愤,哀恸不已,挥笔写下《祭侄文稿》,这篇文稿气势磅礴,书法恣肆汪洋,终成传世之佳作。

◆宦海浮沉,忠义而死

颜真卿对朝廷忠心不二,为人刚正不阿,看见朝廷上下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就积极进言,因此常常遭到朝廷奸佞小人的嫉恨,屡遭贬职。

有一次唐代宗李豫从陕州回京时,颜真卿想让李豫先去参拜先祖的陵墓宗庙。

时任宰相的元载却认为他迂腐,他就说:“我进言又有什么错?用不用看您自己”,元载因此怀恨在心。

后来元载找到一个颜真卿进言的机会诬陷他,把他贬为峡州别驾。元载死后,颜真卿又获召入朝,担任刑部尚书。

建中四年(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叛朝廷,他从许州出兵,并相继攻下了汴州、汝州等地。

奸相卢杞为了除掉刚正不阿的颜真卿,就唆使唐德宗派颜真卿去给李希烈传达朝廷的旨意。

颜真卿明知自己此去怕是凶多吉少,但圣旨已到手中,而且若能说服李希烈,也是于国有功了。

但是叛将李希烈嚣张跋扈,目无朝廷,屡次侮辱朝廷,还想要劝降颜真卿,颜真卿宁死不从,最终被叛军杀害,终年七十六岁。

李希烈被平定后,颜真卿灵柩回京,唐德宗给他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最初认识颜真卿,是因为他诗文俱佳,才华横溢,他的书法气势如虹,雄伟端庄。

现在来看,除了他质朴又豪迈的书法,颜真卿投笔从戎、精忠报国、宁死不屈的伟岸人格,更能彰显中华民族在面对任何危难时都要英勇无畏、奋力抗争的精神!

标签: 书法家颜真卿

更多文章

  • 陈姓都是一个祖宗吗(陈姓祖宗起源地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姓都是一个祖宗吗

    陈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妫满为陈姓得姓始祖。历史上,周武王封妫满于陈,建立陈国,秦末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南北朝时期陈霸先建立了陈朝,元末陈友谅建立了大汉政权。陈氏家族源远流长,千枝万派,分布于世界各地,下面为大家介绍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十位陈氏祖

  • 故宫面积相当一个镇吗(故宫的面积有多大平方千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故宫面积相当一个镇吗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我们去除护城河不算,只

  • 五代十国皇帝顺序列表图(五代皇帝的先后顺序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五代十国皇帝顺序

    五代十国指的是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这段时间内出现的主要政权,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朝代,而且这个时期也还有其他小政权的存在。那么五代十国的称呼是从何而来的?五代十国称呼从何而来?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60年),包括五代(公元907年-960年)与十国(公元891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

  • 晋朝为什么分西晋东晋(历史上晋朝分为东西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朝为什么分西晋东晋

    历史上一般以都城所在的位置来区别朝代。按国都的位置后人为了便于区分才这样称呼的。比如北宋都城在开封,南宋都城在杭州,开封在杭州的北面,杭州在开封南面,所以后人分别称“北宋南宋”。而西晋都城在洛阳,东晋都城在建康(南京),却为何被后人分别称“东晋西晋”?其实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之所以不把晋朝(26

  • 胡列娜和千仞雪的关系(电视剧中两人关系好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胡列娜和千仞雪的关系

    武魂殿有两个女人是唐三曾经对标的角色,一个是胡列娜另一个是千仞雪,可虽然都对标过唐三,但是两者的最终差距却极大,胡列娜明显差了一截。看多彩动漫,闯别样江湖!大家好,这里是云漫菌,欢迎来到动漫江湖。在斗罗的设定中唐三不断在更换对标的反派角色,从武魂殿彻底跳出来之后。唐三从胡列娜开始,一路上对标过千仞雪

  • 小脚趾甲分瓣是哪族人(小脚趾分两半民族从哪里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小脚趾甲分瓣是哪族人

    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你的脚趾甲呢?又是否会发现你的小脚趾甲是两瓣呢?这种情况的出现又在暗示着什么呢?在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关于瓣状甲的起因,其中流传最广也是最被人们熟知的就是,只有纯种汉人的后代指甲才是两瓣,那么这种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小脚趾甲分了两瓣,这种现象被称为“复甲”或者是“跰甲”。在医学角度上

  • 国际公认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外国人怎么看成吉思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国际公认成吉思汗是中国人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文:ᠴᠢᠩᠭᠢᠰᠬᠠᠭᠠᠨ),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漠北斡难河(今鄂嫩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大蒙古国可汗(1206年—1227年8月25日在位),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铁木真一生,建立大蒙古国,颁布《大扎撒》

  • 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魏晋时期,是政治混乱的时代,也是文化繁荣的时代;是社会上苦痛的时代,也是精神上自由的时代;在史学界是黑暗的时代,在文学界是多彩的时代。乱世中,孕育出了多元的魏晋文化,与其他时代相比有着鲜明的特色。魏晋时期文化思想的生存土壤独具特色:逢乱世,迫谋争,兴士族。魏晋南北朝,始于曹丕称帝,终于隋朝一统,历3

  • 瓦剌人是什么民族(瓦剌人现在居住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瓦剌人是什么民族

    成吉思汗有支英勇的近卫军,他们训练有素,作战勇敢,跟随成吉思汗一起征战八方,立下了赫赫战功。历史的风云瞬息万变,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也迎来了它的落日余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这支成吉思汗的近卫军便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近卫军虽已烟消云散,但这支蒙古部族仍有余脉,他们的后代生活在北方草原,明代人将他们

  • 三国陈仓是现在的哪里(古代陈仓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仓是现在的哪里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于公元229年进行第二次北伐。北伐开始,诸葛亮率大军围攻陈仓。当诸葛亮听说守城之人是郝昭时大吃一惊,先是派郝昭的老乡靳祥前去劝降,结果其不为所动。随后诸葛亮又用尽各种办法攻城,架起云梯、制作百尺高的井字形木栏,向城中射箭、用土块填塞壕沟、挖地道,但都被郝昭一一攻破。西虢双方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