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无为而治是哪家的思想(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由谁提出来的)

无为而治是哪家的思想(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由谁提出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42 更新时间:2024/1/23 13:29:29

一直以来,《道德经》被无数读书人奉为圭臬,捧上神坛,他们不断研究的这篇章,但是能读懂《道德经》的人屈指可数。

道德经里提到了一个词“无为”,而教科书里把汉初“文景之治”称之为“无为而治”,认为他们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崇高与辉煌,让事物自己按照自然规律自我发展。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百度百科的解释)

而理解的“道”是自然规律,于是“无为而治”就是不妄为,这样就跟“道”的解释不谋而合,

其实这都是错的,“无为而治”讲的并不是这个东西。

要读懂《道德经》,首先要知道,他是写给统治者看的,写给君主(帝)看的,里面的圣人,指的就是君主,而非后世理解的圣人,

这本书实际上是教君主如做好一个君主的教科书,也称之为“帝王之术”,老子的职业就是“帝师”,也称为“天师”。

单纯的看《道德经》很难读懂,因为是先秦文学,距离太遥远了,所以晦涩难懂。

但是,有句话叫道法同源,道家和法家的思维是一致的,这点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两篇可以看出来。

从道德经可能很难理解“无为”,但是,从韩非子就很好理解无为了。

韩非子里也有很大的篇幅讲“无为”、“道”,比如《韩非子主道》。

韩非子里“无为”的意思是,天子应该高高在上,隐藏好自己,不让人看穿自己,少说话,少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少表露自己的表情、情绪、喜好,让别人不知道他的存在,

“明君无为于上,君臣竦惧乎下。”

明君不表露情绪、喜好,臣子就战战兢兢,不敢忽悠他,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君;虚静无事,以暗见疵。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君主原则在于不能被臣下看透,君主作用在于不能被臣下了解;君主虚静无为,在暗中观察臣下的过失。看见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故曰: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所以说:君主不要显露他的欲望,君主显露他的欲望,臣下将自我粉饰;君主不要显露他的意图,君主显露他的意图,臣下将自我伪装。所以说:除去爱好,除去厌恶,臣下就表现实情;除去成见,除去智慧,臣下就戒饬自己。

知道这些东西,再看《道德经》就好理解多了。

“太上,不知有之”,最优秀的君主,天下人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亲而誉之”,次一点的君主,别人喜欢他,赞美他。

“其次,畏之”,再次一点的君主,别人怕他

“其次,辱之”,最差的君主,天下人骂他。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子没有个人喜好,对老百姓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由此看,《道德经》里的无为而治,指的是君主要隐藏自己(道在不可见),不表露自己的情绪、喜好、个人能力智慧,让臣子看不懂自己,从而不敢欺骗自己。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哪个皇帝娶了亲妈(哪个朝代皇帝宠幸自己的母亲)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哪个皇帝娶了亲妈

    中国古代有神经病特征的皇帝不少,而在动乱的魏晋南北朝更是一抓一大把,而最著名,最变态的莫过于北齐朝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529-559),北齐开国皇帝,公元550年建立北齐,在位十年,享年三十一岁,谥号“文宣帝”,庙号“显祖”。高洋创建的北齐国,以国都邺城(今邯郸市临漳县)为中心,东临大海,西隔黄河

  • 古代灭亡最惨的朝代(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灭亡最可惜)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灭亡最惨的朝代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黄巢出身于盐商家庭,从小家境富裕,黄巢小小年纪,就展露出了他的才能,善于骑射,精通诗文,5岁的时候,就能和祖父对诗了。作为一介商人,包括黄巢自己,梦想着有一天能考取功名,走上仕途之路。然而

  • 溥仪不能生育的真实原因(末代皇帝溥仪性无能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溥仪不能生育的真实原因

    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坐拥江山美人,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不过,随着清朝的没落,皇帝的日子也不好过了。溥仪作为清朝末代皇帝,没有享受到多少古代皇帝的待遇,也没有等到亲政的那一天,他的一生都作为傀儡而活着,可悲也令人心痛。不过,尽管他的经历很坎坷,也是享受着一些特权的。关于溥仪,除了他坎坷的人生外,他没

  • 和珅和刘墉哪个官大(和珅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和刘墉哪个官大

    说起和珅、纪晓岚和刘墉,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有着众多关于他们的影视作品。在那些影视剧中,不管是刘墉还是纪晓岚,都与和珅过不去,总是想方设法的去扳倒和珅。但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不妨跟随我来一起看一下:和珅,出生于1750年,满族的钮祜禄氏,是正红旗(清代八旗之一,下五旗之首)。早年的和珅家境并不好

  • 红楼梦讲的是什么故事 (红楼梦讲的是什么地方发生的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红楼梦讲的是什么

    说起红楼梦,大家自然耳熟能详。其实呢,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借红楼梦中的人物的悲欢离合、得失成败衬托自己家族由胜而衰的遭遇而已!与其说是作者写红楼梦,倒不如说是红楼梦诉说着曹雪芹的衷肠!《红楼梦》道出了出人生无常,起伏不定。剧中人物荣辱得失成败生死转瞬即逝。虽然说《红楼梦》中所有人物蔓延着着一种谁都无法

  • 琅琊榜细思极恐的细节(深度解析那些令人深思的片段)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琅琊榜细思极恐的细节

    琅琊榜主要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本人之前没有看过琅琊榜,最近剧荒,还是朋友推荐我去看的琅琊榜,说这部电视剧非常好看,我于是去豆瓣看了网评,看着不错,我就开始刷起了琅琊榜,昨天刚刚看完大结局,太好看了。今天想来和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单(凌烟阁24功臣排名与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后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可惜毁于战乱。唐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

  • 扶苏和蒙恬为什么不反抗(他们怎么那么傻不反抗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扶苏和蒙恬为什么不反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赵高和胡亥封锁消息并找来李斯。软硬兼施地让李斯上了他们的车,这是一趟使大秦帝国走向灭亡的灵车。由老司机赵高亲自掌舵,坐在副驾驶上的胡亥高兴地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简直嗨到不行。紧接着他们就秀了一波非常666的操作—矫诏!简单说下赵高和胡亥这两个人,赵高他是

  • 五胡乱华残忍到什么程度(历史上五胡乱华到底多可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胡乱华残忍到什么程度

    上一篇我们讲到司马懿虽然在三国中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但是还没来得及享受这胜利的果实便离开了人世。在司马懿去世十几年后,他的孙子司马炎建立了西晋。司马炎统一中国之后便变得荒淫无度,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导致司马家族多人坐拥重兵、在外称王,这也间接地导致了他死后八王之乱的出现,而五华乱华的出现可以说和八

  • 唐朝是被谁灭亡的(唐代是被哪个朝代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是被谁灭亡的

    大部分人对唐朝中后期的历史不太了解,最多也就知道唐玄宗的一会儿了,确实,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唐朝日益衰落,不复往日盛况。虽然有几位皇帝让唐朝实现了短暂的中兴,但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这些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唐昭宗李晔,就是唐朝的最后一个有实权的君主,在他被朱温杀了之后之后的唐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