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开国功臣有几个活的(朱元璋怎么对待开国功臣)

朱元璋开国功臣有几个活的(朱元璋怎么对待开国功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76 更新时间:2023/12/12 4:51:14

朱元璋建国以后,封了6公28侯。为了表彰他们为建国做出的贡献,老朱特地打造了30多块免死金牌,其中李善长甚至拿了两块回家。

那么这些免死金牌真的让他们免死了吗?不好意思,别说只拿了一块的了,就连李善长这种有两块免死金牌傍身的人都被灭了族。

老朱办事有一个特点,要么不宰了你,要宰就把你家宰绝户了。为啥?免得给后世子孙留下麻烦啊!那时候李善长都77岁了,退休十来年了,还被老朱拖出来宰了全家71口人。

由此可见,就算手握免死金牌,也未必能逃得出朱元璋的手掌心。孙悟空本事再大,也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嘛!那么有哪些人是躲过了老朱的屠刀的呢?

一、6位公爵之中,没被老朱清算的占一半。

公爵是老朱给臣子们的最高爵位,明朝刚开国那会儿,老朱很高兴,按照大家的功劳,选出了6位功臣授予公爵。他们分别是:

宣国公李善长、信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宣国公李善长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他被老朱给灭了族。

信国公徐达,善终。至少从正史上来看是善终。可也有流言,认为朱元璋明知道徐达背后生疮,还要给他送一只烧鹅过去,结果徐达吃烧鹅吃死了。可信度不高,有抹黑老朱的嫌疑。所以徐达应该是没有受到清算,他的子孙后代在有明一代一直富贵如初。

郑国公常遇春,英年早逝,还没赶得上开国受封就去世了,所以他儿子常茂顶替了他的爵位。常茂是个普通人,跟这帮公爵不是一个档次的,所以躲过一劫。他们家的子孙一直到明朝末年都享受着荣华富贵。

曹国公李文忠,是老朱的外甥,这孩子打小就跟着老朱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再加上他是老朱的亲外甥,待遇自然不一样。所以在洪武十七年,年仅46岁的李文忠病逝,算是善终了。老朱觉得那些给李文忠治病的医生有下毒的嫌疑,所以把他们全家都给灭了。顺便带一句,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就是那个把朱允炆给坑了的家伙。

宋国公冯胜,朱元璋实在是找不到什么理由杀他,但是因为冯胜的功劳太大,这让老朱心里很不放心,所以就在杀掉蓝玉之后,解除了冯胜的兵权。2年后毫无理由地把冯胜给赐死了。不过冯胜的子孙后代没有受到牵连。

卫国公邓愈,去世时间太早,洪武十年的时候老朱还算正常,所以邓愈属于善终。可问题是邓愈的儿子邓镇娶了李善长的外孙女做媳妇儿,结果被李善长给牵连了,所以被老朱给宰了。

总体来说,这6位公爵中,真正在开国后,活着且没有被老朱清算的有徐达、邓愈、李文忠。剩下的李善长和冯胜都被灭了,至于常遇春可惜没能活到建国。

二、28位侯爵中,没被老朱清算的不多。

除了公爵,侯爵自然也是非常高的爵位了。这些人相当于前期投资,到了建国以后就拿分红了。因此老朱一口气封了28个侯爵,他们分别是:

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耿炳文、陈德、郭兴、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桢、赵席、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康铎、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韩政、黄彬、曹良臣、梅思祖、陆聚。

那么这里面有多少人是得以善终的呢?

汤和被封为中山侯,其实有点儿委屈人家了。按照汤和的资历,至少也能封个公爵。或许是老朱在保护他吧,汤和的结局是善终,还在老家过了6年逍遥自在的养老生活。

唐胜宗被封为延安侯,被打成了胡惟庸同党,所以被杀。

陆仲亨被封为吉安侯,也被认为是胡惟庸同党,因此被杀。

周德兴被封为江夏侯,他就比较倒霉了,因为他儿子周骥勾搭宫中的宫女,所以他受到牵连,结果被老朱给宰了。

华云龙被封为淮安侯,在洪武七年,华云龙就被人弹劾,曾擅自居住过元朝宰相脱脱的府邸,甚至用过元朝宫中的御用之物。老朱当时还没犯病,只是把华云龙喊回来想要问几句话,结果这哥们居然死在了路上。

顾时被封为济宁侯,在洪武二十年去世。幸亏去世得早,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这哥们居然是胡惟庸一派的核心成员。因此他儿子就倒霉了,4个儿子全被老朱宰了。

耿炳文被封为长兴侯,他躲过了老朱的清算,还给建文帝朱允炆打了一段时间仗。可惜朱棣没能放过他。躲得过老子,躲不过儿子。朱棣登基第二年,耿炳文被人弹劾,因此畏罪自尽。

陈德被封为临江侯,他在洪武十一年就去世了。躲过一劫,不过胡惟庸案爆发以后,这哥们还被连累上了,爵位被老朱给削了。

郭兴被封为巩昌侯,在洪武十七年去世。去世后被牵扯进胡惟庸案,所以爵位被削了。

王志被封为六安侯,洪武十九年去世。也被追论为胡惟庸一党。

郑遇春被封为荥阳侯,卷入胡惟庸案,被老朱杀了。

费聚被封为平凉侯,同样卷入胡惟庸案,被杀。

吴良被封为江阴侯,洪武十四年去世,善终。

吴桢是吴良的弟弟,被封为靖海侯,洪武十二年去世。后被追论为胡惟庸一党,因此被削爵。

赵席活到了建文二年,是战死,没有被清算。

廖永忠被封为德庆侯,洪武八年,擅自动用龙凤器物,被老朱赐死。

俞通源被封为南安侯,洪武二十二年去世,第二年就被追论为胡惟庸一派,削去爵位。

华高被封为广德侯,洪武四年早逝。

杨璟被封为营阳侯,这个就传奇了洪武十五年炸死,躲过一劫。朱棣起兵后,他又跟着朱棣混,结果战死。

康铎是康茂才的儿子,因为康茂才早逝,所以康铎继承父亲爵位蕲春侯,洪武十五年去世,善终。

朱亮祖被封为永嘉侯,因胡惟庸案被杀。

傅友德被封为颍川侯,洪武二十七年被老朱给宰了,这是老朱在给朱允炆铺路。

胡美,朱元璋的老丈人,卷入胡惟庸案,且有淫乱后宫的嫌疑,因此被赐死。

韩政被封为东平侯,洪武十一年去世,善终。

黄彬被封为宜春侯,因胡惟庸案被赐死。

曹良臣被封为宣宁侯,洪武五年战死沙场,没有被清算。

梅思祖被封为汝南侯,洪武十五年去世,事后被追论为胡惟庸党羽,全家被老朱宰了。

陆聚被封为河南侯,卷入胡惟庸案被老朱宰了。

总结:34位功臣多数被老朱清算了。

以上便是明朝开国28侯爵的大致结局,这里面需要划分为三个档次。

  • 第一,就是完全没有被老朱清算的有9位:汤和、耿炳文、吴良、赵席、华高、杨璟、康铎、韩政、曹良臣。

  • 第二,死后被老朱清算的有7位:顾时、陈德、郭兴、王志、吴桢、俞通源、梅思祖。

  • 第三,生前被老朱清算的有12位: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郑遇春、费聚、廖永忠、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黄彬、陆聚。

  • 所以开国34位功臣中,被老朱清算的有22位,剩下12位善终。这概率似乎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难怪有人要抹黑老朱,想把那12位也算进被清算的行列中了。

    标签: 功臣朱元璋对待开国怎么

    更多文章

    • 清朝李鸿章真的很贪吗(李鸿章到底贪了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鸿章,清朝,贪吗,多少,到底,真的

      李鸿章究竟有多少家产?这恐怕连老李本人都搞不清楚,毕竟实在是太有钱了!别的不说,我们都知道,清朝末年有个叫盛宣怀的人,他是清朝明面上的首富。可他在李鸿章跟前,那只是小弟,是李鸿章昔日的秘书罢了。盛宣怀要是没有李鸿章的帮助,压根就挣不到那么多钱。在李鸿章的帮助下,盛宣怀先后建立了以下企业和组织:中国第

    • 简述东汉的党锢之祸及其影响 (宦官被士大夫最终击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光武帝刘秀一觉醒来,发现整个士大夫集团都疯了。为啥?因为他们仗着自己是开国功臣,疯狂地在全国各地圈地捞钱。这还得了?刘秀在位期间,还能压一压这帮人。可等到刘秀、刘庄去世以后,士大夫们可就都沸腾了!为啥?因为皇帝都是小孩儿,这还不好控制吗?于是乎士大夫当朝主政的现象就这么出现了,皇帝当然不甘心,谁也不

    • 如何评价司徒雷登对中国的影响(司徒雷登是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雷登,司徒,评价,影响,中国,如何,什么样

      在华长达五十年,自称是个中国通。创办燕大功劳广,抗日气节不放松!奈何从政没经验,强行想要联国共!结果鸡飞又蛋打,不如做个教书翁。司徒雷登很有意思,他在北京被日本人抓起来以后,曾经在牢房里写了一本自传,叫《在华五十年》。作为一个老外,他为啥赖在咱们这儿长达50年之久呢?这就是司徒雷登特别的地方,他跟很

    • 三国时期各国实力对比(三国国土面积人口对比)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土,实力,面积,对比,时期,人口,三国,各国

      三国时期,看国土面积没啥用啊,得看人口和人员质量说话。毕竟打仗、后勤、经济发展,可不是光看面积说话的。东汉末年,天下十三州,分别是: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荆州,青州,扬州,凉州,益州,交州。曹魏占了: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青州,凉州,小部分荆州,小部分扬州。东

    • 茜茜公主儿子殉情(茜茜公主的儿子为什么要殉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茜茜,公主,殉情,儿子,为什么

      一战前夕,奥匈帝国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绝对是世上最悲惨的人之一。38岁那年,他的弟弟马西米连诺一世在墨西哥被枪决。60岁那年,他唯一的独子鲁道夫殉情自杀。69岁那年,他媳妇儿茜茜公主在瑞士被刺杀。85岁那年,他的侄子兼第一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一战导火索)。这位老皇帝一生见到过太多

    • 朱瞻基为什么壮年而死(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英年早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瞻基,明宣宗,英年早逝,壮年,为什么

      明宣宗朱瞻基是个人才,和他老爹明仁宗朱高炽,合伙开创了明初小盛世:仁宣之治。其实他老爹明仁宗在位只有8个多月时间,而朱瞻基在位却有10年时间,所以仁宣之治的主体,就是明宣宗时代。朱瞻基作为朱棣的嫡长孙,打小就非常聪明,因此朱棣甚至亲自册封他为皇太孙。意思很明白:朱高炽你小子听着,我立你为太子,纯粹是

    • 越王勾践为什么能灭掉吴国(勾践为什么能打败吴国)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国,王勾践,打败,为什么

      越王勾践这家伙太不厚道了,当初越国闹饥荒,吴王夫差借了一大笔粮食给他们度过灾年。结果等到越国丰收后,就还了一大笔粮食回去。夫差让人检查了一下,发现越国这批粮食质量相当高。于是夫差就让人留下一部分做明年的种子。结果第二年吴国拿这些种子种粮食,颗粒无收!为啥?因为越王勾践在还粮食的时候,偷摸地把这些粮食

    • 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谁厉害(九门提督是什么级别的官)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提督,九门,领侍卫,大臣,级别,厉害,什么

      在清朝,老北京的城建分为四层,由内而外分别是: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紫禁城我们都很熟悉,也就是现在的故宫,这里是皇帝的主要居住地。皇城有四个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内城则有九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至于外城,大致上也

    • 汉成帝与赵氏姐妹(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最后的命运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合德,赵飞燕,汉成帝,赵氏,姐妹,命运,结局,最后

      千古奇冤赵飞燕!这还真不是在开玩笑,你见过赵飞燕做过什么缺德事儿吗?赵飞燕表示:如果长得好看也是一种罪,那就请上帝赶快惩罚我吧!很多人把汉成帝绝后的罪责怪罪到赵飞燕身上,这可真的是无语了。我们要了解这件事的真相,早在赵飞燕入宫之前,汉成帝已经34岁了,当皇帝也已经15年之久了。可是我们会发现,汉成帝

    • 唐朝为什么要设节度使(节度使为什么权力变的那么大)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节度,权力,唐朝,为什么,那么

      节度使,又被称为节制调度使,最初只是地方上的军事长官。这玩意儿在唐朝初期就已经很流行了,到了唐玄宗时代几乎风靡全国。随便某个地盘上,都有节度使的影子。提到节度使,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安禄山,因为他一个人便兼任了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以至于后来唐玄宗都没法控制他,这才有了安史之乱。那么为啥唐朝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