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蜀国是被哪个国毁灭的(三国蜀国最终被什么所灭)

蜀国是被哪个国毁灭的(三国蜀国最终被什么所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40 更新时间:2023/12/13 10:14:10

三国后期,那个曾高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魏帝曹髦被杀后,司马昭的地位更加稳固了。于是,司马昭决定代表魏国征伐蜀国。

公元263年,司马昭调集了16万大军,准备一举消灭蜀国

他派邓艾诸葛绪各自统率3万人马,派钟会带领10万人马,兵分三路进攻蜀国。

这时候的蜀国,没有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也没有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些老将,只剩下姜维等新兴将领来抵抗魏国的侵略。

那么,蜀国是怎么灭亡的,您别急,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司马昭像

钟会和姜维在剑阁对峙

魏国三路大军来势汹汹:邓艾率3万兵马向甘松、沓中等地牵制姜维;诸葛绪率3万兵马向武街、桥头等地截断姜维的退路;钟会为主将统兵10万,分别从斜谷、骆谷进兵。

很快,钟会的军队很快攻取汉中。邓艾的军队也到达沓中,向姜维进攻。姜维得知汉中失守,就将蜀兵集中到剑阁据守,抵御魏军。

剑阁

钟会兵力虽强,但姜维把剑阁守得牢牢的,一时攻不进去,军粮的供应也发生了困难。

钟会正想退兵时,邓艾赶到了。

邓艾让钟会在这里与蜀军对峙,自己领兵从阴平小道穿插到蜀国的后方,这样就会攻破蜀国。

钟会觉得邓艾的想法根本行不通,但一看邓艾很坚决,也就马马虎虎地应付了几句。

邓艾智出阴平道攻破江油

邓艾派自己的儿子邓忠作先锋,每人拿着斧头、凿子,走在最前面,打开小路通道,自己则率领大军紧跟在后。

最后,邓艾他们到了一条绝路上,山高谷深,没法走了。大家一看悬崖深不见底,禁不住抽了一口冷气。好多人打了退堂鼓。

邓艾偷渡阴平

邓艾当机立断亲自带头,用毡毯裹住身子先滚下去。将士们不敢落后,照着样子滚下去。士兵们没有毡毯,就用绳子拴住身子,攀着树木,一个一个慢慢地下了山。

邓艾集中了队伍,对将士们说:“我们没有退路了!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前面就是江油打下江油,我们不但有了活路,而且能立大功!

镇守江油的是马邈,没料想到邓艾像天兵天将一样出现在眼前,吓得他晕头转向,只好竖起白旗,向邓艾投降了。

邓艾占领了江油城,又朝绵竹方向前进

镇守绵竹的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阵亡

蜀军驻守绵竹的将军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魏军人数太少,双方一交战,就吃了个败仗。

魏军第二次出去跟蜀兵交战时都铁了心,反正打了败仗也不能活着回去。这一仗真非同小可,打得天摇地动。两军杀到天黑,蜀兵死伤惨重,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都战死了

魏军胜利地占领了绵竹

邓艾攻下绵竹,向成都进军。别人做梦也没有想到魏兵来得这么快,再要调回姜维的人马也已经来不及了。

刘禅向邓艾投降,姜维向钟会投降

魏将邓艾从阴平出发,经过景谷道旁进入蜀地,绵竹守将、诸葛亮儿子诸葛瞻也为国牺牲了,消息传来,蜀汉后主刘禅就吓破了胆。

后主刘禅慌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都找不出好的办法,最后大臣谯周提议投降。于是后主刘禅就派侍中张绍等捧着玉玺到邓艾军营里去请求投降。

蜀国就这样灭亡了。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安乐公”。

刘禅

这时候,姜维还在剑阁据守,听到蜀国投降的消息后,前思后想,决定向钟会投降

钟会赏识姜维是个好汉,把他的印记、符节、车盖都完璧归赵地还给姜维。

钟会和姜维出去的时候同坐一辆车,坐着的时候共用一张席子,当作自己人一样看待。

后来,姜维利用钟会和邓艾之间的矛盾,劝钟会告发邓艾谋反,杀掉了邓艾

邓艾死后,兵权就全都掌握在钟会的手里。

于是,钟会就想谋反自立。钟会带着姜维发动了叛乱,自称益州牧。

钟会甚至想拨给姜维五万军队,让他做自己的先锋。

姜维一心复国,可是历史并没给他机会,被乱军杀死

姜维一心想着复国兴汉,觉着有机可乘,便假意赞同钟会的想法。

姜维

后来,有人传言钟会和姜维要杀光北方来的将士,一下引起了兵变。

钟会和姜维控制不住局面,被乱军杀死了

结语

蜀汉后期,诸葛亮去世后,虽然有蒋琬、费袆“萧规曹随”,继续执行诸葛亮的政策,可是,刘禅皇帝开始骄傲起来,并不像诸葛亮在位时的如履薄冰、谦虚谨慎,而是开始亲小人,远贤臣,再加上武将青黄不接,即便姜维有三头六臂的功夫也是独木难支,蜀汉谢幕实属必然。

更多文章

  • 如果李煜不杀林仁肇(宋太祖用反间计骗李煜杀掉林仁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如果李煜不杀林仁肇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满腹才情的皇帝,曾创作了许多经典词话,在古代文学史上显得格外耀眼。然而,李煜又是一位悲情帝王,他虽有重振南唐的雄心,却终因自己的猜忌和失德而众叛亲离。总结起来,李煜的一生有四大错,他错爱妻妹小周后,错用新贵潘佑,错杀老将林仁肇,错失贤臣韩熙载,此四大错,注定李煜沦为亡国昏君。错爱妻

  • 二战苏联有多恐怖(关于苏联二战前期伤亡有多惨)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二战苏联有多恐怖

    1941年,纳粹德国发动数百万大军,兵分三路。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战。在战争之初,由于德国的突然袭击,苏联军队未能组织起有效反击,被德军打得节节败退。直到1942年,苏德两军在斯大林格勒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役,苏联红军成功抵挡住了德军的进攻,这才止住败势,与德军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苏联红军不断积

  • 约法三章什么意思解释(成语约法三章出自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约法三章什么意思

    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部队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秦帝国正式灭亡。同年十二月,项羽打破被刘邦封锁的函谷关,也进入了关中。满打满算刘邦这次在关中也就控制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刘邦在此期间留下来的事迹并不多,最著名的就是约法三章: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刘邦与关中的秦民

  • 辽国是现在的哪里(历史上的辽国是现在的什么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辽国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辽国和金国,当然还是现在的中国啊,所以可能想表达的是它们当时的疆域或者统治范围吧?众所周知,辽国和金国是两宋时期中国北方的两个国家,分别是由契丹人和女真人建立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两个国家的版图有一定重叠,但又不是完全一样。(一)古代辽国辽国(公元907年—1125年),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

  • 宋仁宗狸猫换太子的史实真相(宋朝有狸猫换太子这回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仁宗狸猫换太子

    所谓的狸猫换太子当然只是一个杜撰的故事。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宋真宗皇帝只有一个儿子活了下来,这就是一个李姓宫女给他生的儿子赵祯。这位李姓宫女地位非常低。而在当时,宋真宗皇帝有皇后,这就是著名的刘皇后。刘皇后是北宋第一个临朝听政的皇太后,史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在宋真宗去世后,刘皇后临朝

  • 海啸是怎么形成的原因(形成过程与人有关吗,威力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海啸是由地震时海底地壳的迅速垂直升降造成的,它是最可怕的一种海洋灾害。“海啸”这个词来源于日语,在日本沿海的一些纪念碑碑文里,至今仍可见到“地震既到,海啸将至”的记录。那么,海啸是怎么形成的?海啸实际上是海底受到震动,对海水形成一个骚乱中心,震波通过海水传递,向四面八方漫开,就像人们把一块石头投入池

  • 中国最后一个日本兵(山崎宏在中国的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最后一个日本兵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了75年,但时至今日,只要一提到“日本兵”这几个字,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黄口小儿,都会恨得牙根直痒痒,恨不得扒其皮,啖其肉。没办法,这是民族仇恨,无论历史如何积淀、岁月如何消长,都将挥之不去。然而,谁又会想得到,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一名日本兵不仅一颗子弹也没打过,而且还在抗战胜利后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名言解释(起源于哪个典故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这年冬天,齐侯又担心鲁国闵公年幼,刚刚即位,国内不能安稳,就派了大夫仲孙湫来鲁国问候,实际上是来探听庆父的动静。闵公一看到大夫仲孙湫如同见到了亲人一般,哭泣流泪不能说话了。又见了公子申,谈论鲁国上下事情,很有条理。仲孙湫收这是治国的大才啊。嘱咐季友好好观察他。仲孙湫劝季友早日除掉庆父,以免后患。季友

  • 二战死亡人数总数(二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哪国)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二战死亡人数总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苏联在二战中付出了伤亡近2700万人的代价。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支持下于1946年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号召欧洲国家团结起来共同对抗“苏联威胁”,长达40多年的美苏冷战全面爆发。冷战发生后,美国军政大员自然希望苏联能在国际

  •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主张。这个思想是公元前134年由董仲舒提出的,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但是,这并不是原本的儒家思想,在主张里面还加入了一些其他学家的思想,这同时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特点,那就是兼并与包容。总的来说,这是一种经过改良的新思想,它不仅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