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官职一览表一到九品(古代唐朝官职简单解释)

唐朝官职一览表一到九品(古代唐朝官职简单解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67 更新时间:2023/12/27 8:50:11

  • 唐朝官员品级

  • 唐朝官员品级是古代官员等级制度,唐朝官员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包含官爵,武职官,勋位等品阶。

    官爵就是我之前写的亲,公侯伯子男之类的,那么勋位是什么呢?

    勋就是功勋的意思,指的是一些官员贡献很大,但是又没有达到封爵的地步,于是就有了勋,类似一种荣誉称号。有俸禄,但是没有实职。

  • 正一品

  •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爵:亲王、公主

  • 从一品

  •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

    这里要解释一下为散官。

    所谓的散官是与职官相对的,他们只有官职名号,但是没有实际的职位。

    可以理解为拿着俸禄不干活,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时间他们就会获得实权。

  • 正二品

  •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 从二品

  •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国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 正三品

  • 职官: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年间擢升正二品)、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凤阁鸾台三品、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 从三品

  •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 正四品上

  •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六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左右卫率、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车都尉

  • 正四品下

  •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诸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 从四品上

  • 职官: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少卿、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 从四品下

  •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 正五品上

  •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 正五品下

  •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 从五品上

  •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殿中省六局奉御、诸王友[1]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 从五品下

  •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 正六品上

  •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 正六品下

  •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 从六品上

  •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 从六品下

  •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 正七品上

  •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队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 正七品下

  •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长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 从七品上

  •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 从七品下

  •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 正八品上

  •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 正八品下

  •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 从八品上

  •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 从八品下

  •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 正九品上

  •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 正九品下

  •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 从九品上

  •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 从九品下

  •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 流外

  • 所谓的流外官就是不在前面九品内的官员。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这里经常出现一个萨宝府,这是唐朝管理胡人的一个机构,大家都知道唐朝万国来朝,国家内就有很多胡人,其中信仰火祆教(也就是拜火教)的很多,萨宝府就是管理他们的,也只能管理,他们不能管理唐人。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

    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

    更多文章

    • 古代两江巡抚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两江巡抚是几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两江巡抚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热衷于历史剧的朋友,想必对清朝的总督和巡抚这两个官职都不陌生吧!常言道“天下粮仓,尽出江南”,清朝时将江苏和安徽合在一起称为为江南省。江南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地位都十分重要,而江西则与江南有的千思万缕的联系。如果把江南比作一件衣服的话,江西就是这件衣服上一粒必不可少的纽扣。从清朝的疆域图上来看,江

    • 惠嫔的孩子生下来了吗(皇上知道惠嫔孩子不是他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惠嫔的孩子生下来了吗

      享齐人之福真的好吗?想来只有身在其中之人才有所体会了,女人一多就无法平衡,虽说后宫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制度来平衡众妃子之间的争宠,甚至后宫记档中还会明确记载什么等级的妃子每日吃多少肉。可尽管如此,这妃子间也难免会有争斗,只因心中的欲望使然。华妃在的时候她的用度早就超过了内务府所给的供奉,可是人家的娘家厉

    • 古代才人是皇帝的什么人(宫里才人是什么身份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才人是皇帝的什么人

      如果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那么武则天是鼻祖般存在了。在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下,她打破束缚凭自己能力身居高位,留下一段后人无法复制的丰功伟业。而除了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江山社稷外,武则天初次侍寝李世民时,创下一个记录,至今无人能打破,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武则天出生于武德七年,父亲是唐朝的开国

    • 明朝藩王最差的一支实力如何(朱棣是唯一成功的藩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藩王最差的一支

      自从成祖朱棣限制藩王权力之后,明朝的藩王基本成了混吃等死的典型,很少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这也不代表他们与最高皇位无缘。朱棣之后还有几个藩王登上了皇位——景泰帝、嘉靖帝、崇祯帝,但是还有一位传奇藩王,他曾经有两次机会登上皇位,但是第一次被人捷足先登,第二次监国七天后投降了。两次与皇位近在咫尺(运

    • 清朝历代八旗旗主名单列表(满洲八旗各个时期旗主等级)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代八旗旗主名单

      满洲八旗的旗主都由爱新觉罗氏掌握。具体来说,就是由努尔哈赤和其弟舒尔哈齐的后裔来掌控。有些人特意强调,八旗分为满蒙汉,总计二十四旗。但蒙八旗和汉八旗是没有独立旗主的,蒙汉八旗也归满旗旗主进行统领。最早的八旗制度,没有后来那么复杂,只有旗主和佐领两级。并且也没有八个旗,只有一个旗。努尔哈赤起兵后,先建

    • 清朝歧视汉人吗(清朝对于汉人态度是看不起不喜欢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歧视汉人吗

      同是外族掌权,为何清朝要汉人剃发元朝就不用?究竟谁更虚伪?众所周知,满人推翻明朝后建立了清朝。而满人掌权后对汉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发易服。元朝时期,同样是外来民族统治者,可为什么元朝就没有要求汉人剃发易服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笔者觉得主要是因为元清两朝统治者的眼界不同,见识的层面不一致,所

    • 邵飘萍被杀害详情(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邵飘萍被谁杀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邵飘萍被杀害详情

      1926年4月26日凌晨4时许,北京天桥东刑场传来一阵低沉的枪响,《京报》创始人、著名记者邵飘萍轰然倒在血泊中,年仅40岁。邵飘萍是民国的著名记者,创办了《京报》。他短短的四十年春秋,以笔为枪,以报纸为战场,专骂专制统治,一时间名噪文坛。邵飘萍反对强权,反对独裁统治,他手中的笔总是指向统治者。由此得

    • 秦朝名臣名将一览表(秦朝历代辅国名将列表及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名臣名将一览表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秦穆公时期,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秦国成为大国,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国的基础。但是在战国初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自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后,秦国因此与

    • 文天祥最著名的一首诗是什么(文天祥哪一首诗最有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天祥最著名的一首诗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每当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家就感到一种激情在心中涌动。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虽然他们也是凡夫俗子,但关键时刻却能勇敢地站出来,不仅是民族的脊梁,也是后世的楷模。今天我们能过上平安团圆的日子,都是因为这些先行者的勇于担当。下面就分享文天祥的两首名作,字字

    • 太平天国洪秀全是个什么人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洪秀全是个什么人

      洪秀全,本是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在科举上始终不能得志,十几年的应考,连个秀才也没有。而和他同个时期的曾国藩,考上了走上了仕途,也和他最终走上了相反的道路。曾国藩的湘军和洪秀全起义军有过多次的较量。正是仕途失意,让洪秀全心灰意冷,加上基督教传入,影响了他对现实的看法。这导致了他对现实的决裂,走向了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