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朝名臣名将一览表(秦朝历代辅国名将列表及简介)

秦朝名臣名将一览表(秦朝历代辅国名将列表及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96 更新时间:2023/12/29 21:52:57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秦穆公时期,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秦国成为大国,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国的基础。

但是在战国初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后,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直至秦始皇统治时期,奋六世之余烈,终于一统六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

秦国能够吞并六国,与秦国的君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手下的文武大臣功劳也不少,现在来盘点下为秦国一统天下立下赫赫功勋的六大名臣:

TOP、6司马错

司马错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司马错学属纵横家,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

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之地。

在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巴蜀之地一直都充当着秦国大粮仓的角色,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有魏国和韩国的阻拦,秦国想攻打楚国十分困难,而有了巴蜀之地则不同了,具体参考三国里刘备攻打东吴;

虽然司马错在历史上记载不多,但在秦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再后来,司马错就几乎没了记载,应该属善终。

TOP、5李斯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公元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作为秦始皇最为倚重的大臣,李斯的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在秦国一统天下后,秦国诸多有利于天下大一统的措施,也都是李斯主张和实施的,李斯主张的这些措施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但在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公元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TOP、4王翦

王翦少年时就喜欢军事,后侍奉秦始皇,成为秦国大将;公元前236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

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令军中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结果所留下来的都是军中精锐。王翦就用这支士气很高的精锐部队攻下了阏与,同时一并攻取了赵的九座城邑。

在秦始皇制定好一统天下的战略后,王翦开挂般的人生就此开始;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而当他再度出山灭楚后,无论秦王怎么劝都要彻底隐退,从而得以善终。

TOP、3白起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时期,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

秦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白起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可惜仍免不了死于权力之争,被逼杜邮自刎。

TOP、2魏冉

魏冉是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这关系真复杂),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

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

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去齐国,约齐湣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准备联合五国攻赵,并三分赵国。但秦国这一连横策略没有成功,被苏秦的合纵破坏。但由于太自私,被秦昭王和范雎联手罢免,忧愤而死。

TOP、1商鞅

商鞅是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

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

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生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商鞅回秦后被迫潜回封邑商,发动邑兵攻打郑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结果商鞅失败战亡;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秦惠文君同时下令诛灭商鞅全家。

在以上六人中,魏冉是忧愤而死,白起和李斯应该死于权力之争,而商鞅则是功绩太高;而真正善终者仅有两人,分别为王翦和司马错。

更多文章

  • 文天祥最著名的一首诗是什么(文天祥哪一首诗最有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天祥最著名的一首诗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每当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家就感到一种激情在心中涌动。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虽然他们也是凡夫俗子,但关键时刻却能勇敢地站出来,不仅是民族的脊梁,也是后世的楷模。今天我们能过上平安团圆的日子,都是因为这些先行者的勇于担当。下面就分享文天祥的两首名作,字字

  • 太平天国洪秀全是个什么人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洪秀全是个什么人

    洪秀全,本是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在科举上始终不能得志,十几年的应考,连个秀才也没有。而和他同个时期的曾国藩,考上了走上了仕途,也和他最终走上了相反的道路。曾国藩的湘军和洪秀全起义军有过多次的较量。正是仕途失意,让洪秀全心灰意冷,加上基督教传入,影响了他对现实的看法。这导致了他对现实的决裂,走向了另一

  • 傅作义的子女情况(傅作义的子女后代如今现状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傅作义的子女情况

    1949年1月中旬,平津战役发展到尾声,天津的国民党部队被解放军消灭殆尽,只剩北平的国民党守军还在负隅顽抗。16日,北平的守军指挥官傅作义和我军领导进行了商谈,同意和平解决北平问题。22日,傅作义正式发布了《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协议》的公告,带领麾下的25万守军出城受降。至此,千年古都北平终于在社会

  • 历史人诸葛亮人物评价300字(关于三国演义诸葛亮描写)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人物评价300字

    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历史人物之一。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对于他的文治武功,在其生前和身后,历代文人都给予了极高的赞誉,留下了大量诗词联语。这些联语,从文学的视角对诸葛亮的一生提供了新的解读。陕西勉县武侯祠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勉县境内),因此,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就建在陕西汉中的勉县,被称为“天下

  • 知否盛家四个女婿官职(知否盛家姑娘都嫁给谁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知否盛家四个女婿官职

    盛家的4个女婿,袁文绍,梁晗,文炎敬,顾廷烨,一个真权贵顾廷烨,两个伪权贵袁文绍、梁晗,一个寒门文炎敬。盛紘这一生仕途平平,没有能力位极人臣,但却是使盛家繁荣昌盛的中间力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对几个子女的婚姻上,做出了十分正确的决定,而这些决定,是让盛家繁盛达到顶峰的基础。有强悍的儿子,

  • 历史上北魏冯太后简介(冯太后和她的男人们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魏冯太后简介

    冯太后传奇的一生北魏冯太后文成文明皇后(442-490),北魏文成帝皇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岳良)人。生于长安。太和元年(477)至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谥文明。和平六年(465)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太后执政,定策诛杀专权跋扈的丞相乙浑。献文帝非太后所生,听政俊诛除太后内宠。皇兴五

  • 大明风华中孙若微爱过朱瞻基吗(历史上两人爱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若微爱过朱瞻基吗

    都怪导演把若基夫妇的新婚日常拍的实在是太美好,太甜蜜了。这波甜蜜眼神杀必须来给你们上图品品!明明是三个人的婚礼,但朱瞻基的眼神从行礼时就没离开过孙若微。孙若微爱过朱瞻基。再来品品新婚第一天,孙若微给朱瞻基穿衣服,两个人少了之前的那种生疏感。朱瞻基的视线紧紧地黏在孙若微身上,脸上满满都是爱意,而孙若微

  • 朱标能力比朱棣强吗(历史上朱标厉害还是朱棣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标能力比朱棣强吗

    《懿文皇太子挽诗》曾言:“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明朝年间,朱元璋长子朱标自出生以来,便被寄予厚望。然虽其能力出众,才华过人,却早早离世,成明朝永恒遗憾。在中国古代封建背景下,皇权至高无上,正因如此,很多皇室子孙也对太子之位产生觊觎之心。一般来说,能够坐上太子之位的皇室子孙,皆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登上

  • 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校(古代国子监是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校

    中国古代学校之制产生很早,早在夏商周时期就诞生。那时学校的名称主要有“学”“校”“庠”“序”,其中“校”“庠”“序”是民间小学,而国学与国子监是国家级的学校。庠是殷商时代学校的统称;序是周代学校的总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先秦学校分

  • 卿大夫是什么职位级别(古代卿大夫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卿大夫是什么职位

    上一节里我说到了贵族诸侯,这一节给大家讲一讲处于贵族第三位的卿大夫。实事求是地说,诸侯国君们自己的地盘儿挺小的,大的不过方圆百里,小的只有五十里。卿大夫在等级制度中的地位排第三它的规模和现代社会中的一些个乡镇面积差不多。可即便是这么一点儿的弹丸之地,也需要往下继续分封给大夫这个阶层。通常情况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