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成桂为什么不传位给李芳远(李成桂与李芳远的关系)

李成桂为什么不传位给李芳远(李成桂与李芳远的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35 更新时间:2023/12/6 22:48:42

李成桂(1335-1408年),字君晋,号松轩。李氏朝鲜的创立者。1335年10月11日出生于今咸镜南道永兴郡,少年时即在高丽朝廷为官,参与中央军务。

他出生和成长的时期,正是蒙古帝国走向衰弱、东北亚大地风云跌宕的时期。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

同年,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即位,建立大明,改元洪武。

1369年,朱元璋派人前往高丽,宣告即位。高丽立即停用元朝的至元年号,遣使到应天恭贺朱元璋登极,朱元璋颁诏册封恭愍王为高丽国王,并赐金印。

明朝和高丽两国的宗藩关系正式建立。但是,高丽王室世代迎娶蒙古公主,而且高丽一向擅长在大国之间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所以高丽一直与北元(即逃往漠北的蒙古残余势力)有来往。

1372年,明军在辽东被盘踞在辽阳行省的北元将领纳哈出所击败,高丽亲元势力大为活跃。1373年,恭愍王被弑,北元想送高丽宗室、沈王脱脱不花回国即位,但是高丽拥立恭愍王养子即位。

1377年,北元册封恭愍王养子为征东行省左丞相、高丽国王。1378年北元昭宗去世,国力式微,善变的高丽又再次向明朝示好。

其时高丽国内分为以宰相崔莹为首的亲元派和以军队首领李成桂为首的亲明派。两派相争,亲明派最后取得胜利。李成桂等新官僚废除了高丽的私田制,推行田制改革。

因为,高丽末年,土地兼并甚为严重。田地几乎已经被仓库、寺社、宗庙、军需田及豪强之家夺占尽了,前所未有的“跨州包郡,山川为标”的大农庄开始出现,收租之徒,横行无忌,比盗贼还凶,许多良人农民又沦为大农庄主的奴婢。针对这种状况,李成桂积极进行田制改革。他不仅没收国家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所有私田文契,而且还于1390年焚公私田籍于京城市街,大火数日不灭。

1391年,又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实行科田法。国家规定,京畿一带土地按科(等级)授给在京任职的官员,故称科田。第一科得田150结(李氏朝鲜以生产20石粮谷的土地为1结),依次递减,至第十八科得田10结。

对地方豪族和士兵另授军田,每人5-10结。其余大部分土地为公田,由国家分派给农民,征收租税,作为封建国家的基本财政收入来源。

科田法的实施,不仅限制了大农庄主的横征暴敛,而且使国家扩大了税源和兵源,有利于中央权力的加强。李成桂及其追随者通过坚决地实行土地改革,掌握了经济大权。

在李成桂大力推行田制改革的同时,明太祖决定收复铁岭以北和以东原属元朝的辖地,并于1388年在咸镜南道南端设置了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高丽朝廷大哗。宰相崔莹怂恿高丽王铤而走险,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极力反对,未被采纳。这一年4月,高丽王派兵入侵明朝。

高丽军渡过鸭绿江,驻屯威化岛,因水涨行军困难,粮饷又不济,士兵厌战,于是撤退回国。回国后,李成桂发动兵变,废黜高丽王,流放宰相崔莹,立辛昌为新国王。1389年,李成桂又废辛昌,改立恭让王,自己独掌大权。

1392年7月16日,李成桂废恭让王,在高丽官员裴克廉、郑道传以及赵浚等人的倡议推戴下,在松京寿昌宫即位。

这犹如当年北宋赵匡胤“陈桥兵变”一样,重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历史剧。李成桂登基时年58岁。1396年,改国号为朝鲜,高丽王朝灭亡。

朱元璋对李成桂自立不以为然,默认其自立,但是一直没有正式册封,所以,李成桂及其儿子李芳果(定宗)给中国上表都称“权署朝鲜国事”。

直到李朝太宗即位,中国方面发生了皇统变化,太孙朱允炆即位,燕王起兵靖难,惠帝用人不当,渐处下风,被迫对朝鲜更多地采取怀柔政策,他得知定宗传位于弟太宗,才正式册封赐印。

李成桂一即位,便追尊四世祖为王,并改名字为李旦

1396年11月,李成桂颁诏定都汉城,建宗庙社稷、宫室城池。同时由郑道传等人制订了《朝鲜经国典》。

鉴于高丽诸王崇拜佛教而影响国事,李成桂推行崇儒抑佛的国策。寺院的土地多被没收,贵族庄园里的奴婢都被释放,并且实行开垦农地与改良农具谷种等劝农政策。

李氏朝鲜开国初期有两次王子之乱。

李成桂有两个王妃。原配是神懿王后韩氏,1390年去世。继妃是神德王后康氏。关于康氏和李成桂还有一个故事。

说李成桂年轻的时候与哥哥一起去打猎,遇到一只老虎,他哥哥箭射老虎,可是射歪了,遭到老虎的反扑。李成桂仓皇而逃,一口气跑了老远。

当他来到一个村庄的时候,遇见一位在井边洗衣的年轻女子。他向人家讨水喝,那女子在递给他水的时候,在水里放了一片柳树叶。李成桂不能喝得痛快,就责怪她。

她解释说:“如果喝得很急的话,您的肚子该疼了,我放柳树叶子,想让您喝慢一点。”李成桂被她的好意所感动,又见她颇有姿色,于是就向她求婚。

李成桂把神德王后所生的最小的儿子第八子李芳硕立为世子,把辅佐大任交给了当时掌握着军政大权的郑道传。对此,创业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第五子李芳远心怀不满,终于在1398年8月发动政变。

当时李成桂正在病中。李芳远的府邸在汉城俊秀坊,坐落在景福宫西门附近。

李芳远因势力弱小而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召集府中私兵和守卫景福宫的禁军,杀人宫中,冲入世子东宫——资善堂,乱刀砍死了李芳硕,然后从景福宫南门杀出,袭击大臣郑道传。

郑道传的家宅在汉城寿进坊。当时郑道传正在家中同世子李芳硕的丈人沈孝生进行欢谈,乱兵杀进门来,遭受意外袭击一同身亡。

掌握政权后的李芳远对郑道传非常仇恨,将他的住所没收改成宫中饲养马匹的地方。神德王后所生的另外一个儿子李芳蕃也在此次政变中被杀。这是李氏朝鲜的第一次王子之乱。

王子之乱发生后,汉城沉浸在不安和恐慌的氛围中。李芳远冲进宫中,宣布“李芳硕、郑道传谋反,图谋杀害王子”。

在李芳远的操纵下,李成桂被迫让位给二子李芳果(定宗)。神德王后康氏被李芳远从宫中赶出,不久就神秘地“因病”死去。

失去了王后康氏和儿子芳蕃、芳硕之后,李成桂患了一种像火一样堵塞喉咙说不出话的疾病。

定宗不喜欢散发着血腥味的汉城,于1398年以参拜神懿王后韩氏的陵墓为由,前往开京,就在开城寿昌宫定居。当年3月,李成桂也被迫移宫。当他以太上王身份离开汉城时流下了悔恨的老泪。

1400年,李朝再次发生变乱。为了争夺王位,精明强悍的李芳远和四兄李芳至两人各自动员私兵,在开城街头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在这次战斗中取得胜利的李芳远不再甘心于幕后操纵,于是从名义上的国王李芳果手里接过了王位,这就是李朝太宗。这一次,李成桂为了保全老命,星夜出奔,直逃老家咸兴。

李芳远为了探问老父,多次派出所谓“问安使”。朝鲜史书中对此有生动的记载:“芳硕变后,太祖弃位,奔于咸兴。太宗屡遣中使问安,太祖弯弓而待之,前后相望之使未敢道达其情。

时问安使无一得还者。太宗问君臣“谁可遣?”,莫有应之者。”后来朝鲜形容一个人被支使去干一项棘手的任务(尤其是有去无回的)的著名谚语“咸兴差使”就是这么来的。

1402年12月,李成桂被挟持回京,幽居在离宫昌德宫之内。1408年5月24日,老迈多病的李成桂于昌德广延楼下殿去世。共计在位7年,在上王位10年,终年74岁。

明朝赐谥号为“康献”,意思说他温良好乐、聪明睿智、抚民安乐而行善可以彰显。

这位李朝的开国君主被孤零零地一个人安葬在汉城近郊杨州俭岩山下的健元陵。500年后,其后代高宗李熙(1852-1919年)建元称帝,追上祖先帝号,追尊李成桂为太祖高皇帝。

更多文章

  • 唐朝奉御郎是什么官职(内卫奉御郎是多大的官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奉御郎是什么官

    相信看完《风起洛阳》的小伙伴一定有这样的困惑,“奉御郎”是个什么官?为啥武攸决称“奉御郎”,武思月称“月华君”。有的小伙伴说,男的官职称“郎”,女的官职称“君”?那你问问“北斗君”李北七同不同意,人家是钢铁直男呐。蜗小弟经过一番苦苦查找,终于梳理出了一些头绪,拿来分享。原创不易,如果你觉得有用,请关

  • 最真实的慈禧照片漂亮吗(历史上真实的慈禧画像)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最真实的慈禧照片

    【慈禧太后面部特写】慈禧太后,咸丰皇帝妃子,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晚清事情统治者,她执掌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半个多世纪。她把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玩弄于鼓掌之中。慈禧太后生活的年代,大清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慈禧太后和格格们】这组照片是慈禧太后御前女官德龄公主的哥哥裕勋龄拍摄,时间都是在慈禧太后70

  • 明朝朱元璋画像真迹(透过照片来看朱元璋的真实长相)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画像真迹

    明清以来绘画技术提升,帝王的画像也不只是停留在想象,皇帝在位大多都会绘制画像,今天就给大家瞧瞧清廷藏的明代帝王真像画像。图为明太祖画像,民间说朱元璋很丑,但是现在传世的画像可以看出明太祖一点都不丑,看着还是一个大帅哥。由于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将建文帝从历史抹掉,所以建文帝画像也不存。从明世祖画像可以

  • 董鄂妃和海兰珠谁更受宠(皇太极为什么那么爱海兰珠)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董鄂妃和海兰珠谁更受宠

    爱情,是人类千百年来恒古不变的话题,我们时常动容于凄美的神话故事,也热衷于小说或影视中的爱情。在封建时代的王朝里,我们通常熟知的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总是有这么几个皇帝,也不走寻常路,痴情一片。1.皇太极近年来的清宫剧演得热火朝天,开国皇帝皇太极作为清宫剧中的常客,更因为他对海兰珠的深情而吸粉无

  • 历史上真实的太子胤礽结局(胤礽为什么被废,真谋反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太子胤礽

    雍正是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皇帝之一,这一点不容置疑。但他对兄弟们狠毒也是后世公论。不过,雍正对铁心跟定自己的人,还是宠信有加的,胤祥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对于弱者,雍正也会偶尔动一动恻隐之心,并非是一贯的铁石心肠,对废太子胤礽就是最好的明证。胤礽第二次被废后,仍然企图复位,朝中大臣也几次为胤礽复辟而摇旗呐

  • 赵构为何不去救宋徽宗(赵构为什么不把父兄救回来)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构为何不去救宋徽宗

    很多人讲,岳飞讲迎回二圣,触及了赵构的心理底线,二圣回来了,赵构往哪儿搁?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迎回二圣,是赵构最先提出来的口号!是南宋赵大大、赵核心的治国理念。岳飞只是跟着赵构喊这个口号而已。二圣是亡国之君,回来了最多当个太太上皇、太上皇而已,赵构还是做自己的皇帝。赵构的军功摆在这里呢!赵构是南宋

  • 慈禧的墓是什么人打开的(揭秘清代慈禧地宫是怎么发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慈禧的墓是什么人打开的

    众所周知,摸金校尉是小说中曹操为盗取军资而单独设列的一个官职,这些人每天披星戴月混迹古墓荒野,然后暗中盗取珍稀宝物变卖。尽管人们津津乐道,可有不少人都怀疑这仅是书中杜撰,现实中并无此类事情。无独有偶的是,就是百年前的时候,一个民国的土匪军阀就做出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壮举”。孙殿英旧照他叫孙殿英,是清末

  • 历史上真正的胡亥当了几年皇帝(秦二世胡亥在位几年)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胡亥当了几年皇帝

    胡亥,秦二世是充满争议的人物,在历史上,更是流传着指鹿为马,亡秦者胡的传说,那么事实真相是如此么?今天咱们来一探究竟。真的是非法登基么?在出土竹简上写的胡亥的奉遗诏登基,强调了继承皇位的合法性。有人是说胡亥的篡改的。在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始皇出游那年他50岁了,带着胡亥出去,结果半道上,秦始皇死了

  • 锦衣卫打得过正规军吗(明朝锦衣卫真的很厉害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锦衣卫打得过正规军吗

    近年来诸如《绣春刀》,《锦衣卫》的一类电影,让我们认识了明朝锦衣卫这个官员群体。电影里的锦衣卫高大帅气,武功高强,因此就有人很好奇锦衣卫在明朝到底是一个什么存在,锦衣卫比起正规军来实力如何。实际上明朝锦衣卫的建立是皇帝朱元璋出于监察的特殊需要,他们和正规军的职能不同,训练方向大为不一样,我们可以结合

  • 古诗鉴赏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问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