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杨振宁成就厉害体现在哪里(杨振宁的理论到底说的是什么)

杨振宁成就厉害体现在哪里(杨振宁的理论到底说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76 更新时间:2023/12/25 1:56:31

既然说到了浅显易懂,那我就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笑傲江湖大家都看过,小说里出现了华山派剑法、嵩山派剑法、泰山派剑法、衡山派剑法等五花八门的剑法,分别代表了不同领域、不同势力范围内的佼佼者。

而令狐冲学到的独孤九剑则不同于上述门派,它不追求武术套路,不管你是什么剑法,他总能用见招拆招。

如果要把物理学与笑傲江湖内各大门派相对应,则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提出的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这4个力学理论就对应着华山派等五大门派创立的各种剑法,每种理论分别解释了某一领域特定的物理现象。

宁创立的杨-米尔斯理论就好比是令狐冲使用的独孤九剑,他试图把四大力学理论统一起来,这样不管是什么物理现象,我都能用我这套“剑法”去应对。

这就是杨-米尔斯理论的作用:物理学四种基本力里,除了引力,其它三种力都被杨-米尔斯理论所描述。

当然了,物理学上不止杨振宁试着去统一这四种力,爱因斯坦也曾尝试过去完成“统一”的思想,但到最后只有杨振宁实现了。

所以你说杨振宁先生的物理学造诣有多高?

“大一统”的物理学理论

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现象,比如和物体运动相关的(最有名的就是牛顿根据苹果坠地提出了万有引力理论),有跟声音、光和热相关的,也有跟闪电、打雷等相关的,物理学家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了不同的理论。

久而久之,物理学家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太多了,他们总结出来的一堆关于运动、声学、光学、热学之类的定律实在太多了。

于是,有的物理学家就想:我能不能用更少的定律来描述更多的现象呢?或者说有没有适用于物理学的“万能公式”呢?

有没有可能不同的现象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关,但是在更深层次上却可以用同一种理论去描述呢?

物理学中的“大一统”思想就此而生。

物理学中的“大一统”本质上就跟秦始皇要统一六国一样,我决不允许还有其他六个各自为政的国家存在,必须让所有人遵守同样的法律,服从同一个政令,用同样的语言和字,这样才和谐。

物理学家的统一之路,也是这样浩浩荡荡地开始的。

物理学的“大一统”之路

就像秦国扫清六合一样,物理学的大一统之路走得也并不轻松。

首先,在19世纪之前,我们熟悉的支持力、摩擦力和弹力等各种力是由不同的理论去总结的,但随着人们的深入研究,发现这些宏观力虽然表现不同,但微观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这些杂七杂八的力全都是分子间作用力造成的,而分子间作用力本质上就是电磁力

这些分子间作用力的快慢,在宏观层面上是以温度的高低来表现的,所以热现象就变成了一种力学现象。

于是,发展到19世纪末期,人类就把所有的力归结为了引力和电磁力,其中引力由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描述,电磁力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

这是大一统的初级阶段。

紧接着,人们发现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牛顿力学居然发生了理论冲突。

这时候大家都在想:到底是麦克斯韦方程组有问题?还是牛顿力学不准确呢?

这时候爱因斯坦站上了历史舞台。

爱因斯坦认为麦克斯韦方程组没问题,他把牛顿力学进行了部分升级后发现,升级后的牛顿力学竟然可以跟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谐共处了。

于是爱因斯坦把这套升级后的新框架就叫狭义相对论

这是大一统的第二阶段。

在狭义相对论这个新框架里,麦克斯韦方程组不用做任修改就能直接入驻,这是一等公民

另外,牛顿力学里有些东西无法直接搬过来,但是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很愉快的搬到这个新框架里来,比如动量守恒定律,这是二等公民

还有一类现象,无论怎么改都无法让它适应这个新框架,这个力学现象就是引力。

怎么才能把这个“倔强”的引力纳入其中呢?

爱因斯坦另辟蹊径,他想,既然引力这小子不服改,那我就不改它了,我单独给它套上一件外套,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广义相对论。

于是,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驯服了引力,用狭义相对论安置好了电磁力。

这是大一统的第三阶段。

接下来,爱因斯坦就在琢磨,怎么统一引力和电磁力呢?这样物理学就只需要一套理论了。

但是,爱因斯坦穷尽他的后半生都没能统一引力和电磁力。

而且,随着实验仪器的进步,人们撬开了原子核,在原子核内部又发现了两种新的力:强力弱力

这下可把物理学家们搞蒙了,咱不但没能统一引力和电磁力,居然找到了两种全新的力。

至此,物理学上出现了四种力: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

爱因斯坦办不到的事,谁能办到呢?

当然是我们的主角——杨振宁,以及他的杨-米尔斯理论

在这一框架下,上述4种力之中的弱力和电磁力实现了完全的统一,统一后被称为电弱力。

此外,人们刚发现的强力也可以用杨-米尔斯理论描述。

也就是说,在四种基本力里,除了引力,其它三种力都是用杨-米尔斯理论描述的。

这就是物理大一统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角就是杨振宁。

也正是杨-米尔斯理论的提出,才让杨振宁在爱因斯坦、牛顿、麦克斯韦等人组成的物理学天团中占有一席之地。

也许杨老当年没回国效力令人无法谅解,但他在物理学、在科学上的造诣确实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为了中国物理学乃至基础科学的发展,我们是否应该对这位白发苍苍的大师更包容一些呢?

标签: 杨振宁理论体现厉害成就哪里到底什么

更多文章

  • 孙膑的结局也很惨(历史上真实的孙膑和庞涓下场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膑,结局,庞涓,历史,真实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秦国、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齐国。其中,就魏国来说,无疑是战国七雄中率先崛起的诸侯国。早在魏文侯在位时,通过李悝变法,魏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佼佼者。魏武侯在位时,魏国继续南征北战,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不过,到了魏惠王在位时

  • 田氏齐国历代君主列表大全(战国田氏统治齐国各个国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田氏,齐国,国君,君主,历代,列表,统治,大全,战国,各个

    战国七雄的齐国,大家都比较熟悉,这个国家是当时的霸主之一。齐国在春秋时经过管仲改革之后,实力就迅速上升,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之后的齐国虽然没落了一段时间,但战国时齐国仍旧是霸主般的存在,实力不容小觑,一直和秦国不相上下。不过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春秋时的齐国完全不是一回事,战国时的齐国是

  • 杜牧和谁并称小李杜(唐朝诗人杜牧和李商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杜牧,小李杜,李商隐,诗人,故事,唐朝

    我叫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人们把我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说起来,我和杜甫还有一些家族渊源:我的爷爷杜佑是杜甫的族侄,他曾经当过宰相,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而我的古诗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我喜欢在叙事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此一来,诗歌不再只是单纯的文字载体,它可以

  • 韩国和朝鲜以前是一个国家吗(以前是什么历史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朝鲜,历史,国家,关系,韩国,以前,什么,一个

    1945年2月4日,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领袖在这里共同制定了二战战后的世界新秩序,这就是影响后世半个世纪之久的雅尔塔会议。这次会议是秘密举行的,并没有告知他国,很多国家的命运却悄无声息的被永远改变了,我们今天要聊的朝鲜正是其中之一。朝鲜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山海经,海内经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

  • 徐世昌是哪年当的总统(民国时期的徐大总统当了几年)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总统,徐世昌,民国,时期

    说到做官,一般都认为能够做官的人都是有大本事、大学问的,然而在动乱之时,一些高官别的本事没有,但有一种本事特别厉害,那就是“会做官”。要知道,能够在乱世做到左右逢源,在各种势力之间纠缠却进退自如,倒也要讲点儿水平。在这群会做官的人中,活跃于清末民初的徐世昌堪称翘楚。▲居中者为徐世昌在那个波澜云诡的时

  • 为什么齐国最后一个被灭(战国七雄齐国最后被秦国灭掉)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国,秦国,战国,最后,为什么,一个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朝代,是在扫灭六国的基础上建立的,而齐国是最后一个被消灭的诸侯国。齐国的灭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自己作死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深渊。秦国起初灭六国定下了一个战略,那就是“远交近攻”,就是跟远处的齐国先做好朋友,然后把家门口的几个国家教训一遍。秦国在灭韩国跟魏国的时候,也不是很

  • 明天启大爆炸两万人伤亡真相吓人(天启大爆炸真实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爆炸,天启,真相,伤亡,原因,真实,吓人,明天,两万

    400年前的明朝“天启大爆炸”是一场极其诡异的历史事件,它和1908年的俄罗斯“通古斯大爆炸”和3600多年前的“印度死丘事件”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灾难之谜”,而这场爆炸,也间接将大明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那么,这场大爆炸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这篇文章,站长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场400年前的“未解之谜”

  • 空间站为什么不直接建在月球(人类为什么不在月球建基地)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月球,空间站,基地,人类,直接,为什么

    建在月球上当然要比飘在空中好多了,但人类到目前仅有美国一个国家有登月成功的案例,而目前再也没有国家能实现载人登月了,即使是美国也不行。登月都困难,要在月球上建设容纳几十人生活的基地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不是月球基地不好,只是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发展到那一步。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在月球上

  • 电影中的杀青一词是指什么意思(拍电影常用杀青原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杀青一词,电影,意思,常用,什么

    应试无文,谓之曳白;书成镌梓,谓之杀青。袜线之才,自谦才短;记问之学,自愧学肤。裁诗曰推敲,旷学曰作辍。今天我们继续《幼学琼林》“文事”卷第三段。01应试无文,谓之曳白;书成镌梓,谓之杀青:参加考试的人,做不出文章而交白卷,叫做曳白;著作完成之后,镌刻在梓木上,叫做杀青。交白卷即曳白,出自《旧唐书·

  •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哪位诗人的的作品(这首诗句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灵犀,诗句,诗人,出自,作品,哪里,一点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日升月落,却依旧魅力不减。在唐代,文人墨客喜欢用写诗的方式,向心爱之人表达心中的爱意,优美的诗歌动人心弦。那么不难想象,宋朝人当然也喜欢通过写词来表达爱意,下面让我们来通过赏析词人宋祁的《鹧鸪天》来感受堪称千古绝韵的宋词的美吧!提到宋祁,大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