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电影中的杀青一词是指什么意思(拍电影常用杀青原指什么)

电影中的杀青一词是指什么意思(拍电影常用杀青原指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98 更新时间:2023/12/18 14:22:07

应试无文,谓之曳白;书成镌梓,谓之杀青。袜线之才,自谦才短;记问之学,自愧学肤。裁诗曰推敲,旷学曰作辍。

今天我们继续《幼学琼林》“文事”卷第三段。

01

应试无文,谓之曳白;书成镌梓,谓之杀青:参加考试的人,做不出文章而交白卷,叫做曳白;著作完成之后,镌刻在梓木上,叫做杀青。

交白卷即曳白,出自《旧唐书·苗晋卿传》:“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楼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奭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时谓之‘曳白’。”

现在还常使用的是“杀青”,在媒体上常见到某电影、某作品杀青了。

古代制作竹简,必先用火烤炙,至其冒出水分,刮去青皮,方便刻写并防止虫蠹,此一制作程序,称为“杀青”。

到了秦代,可以用毛笔直接在竹简上写字了,人们将初稿直接写在竹青上,等定稿时,再将青皮刮去,将定稿直接写在竹白上。

所以,杀青衍变出定稿的意思。那么,影视剧的拍摄完成,其实就是影视剧的“定稿”了。

02

袜线之才,自谦才短;记问之学,自愧学肤:袜线之才用于才能方面的自谦,记问之学表达学问肤浅。

袜线之才,成语,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高测事》:“韩昭仕蜀,……粗有文章,至于琴、棋、书、算、射法悉皆涉猎,以此承恩于后主。

时有朝士李台嘏曰:‘韩八座事艺如拆袜线,无一条长。’”折开袜线,没有一条长线。

李台嘏因瞧不起韩昭的小技艺,故以“袜线”作比喻,后因以“袜线才”、“袜线”比喻智疏才短。

记问之学,成语,出自《礼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意思是仅仅靠背诵和记忆前人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样的人是不足以给别人当老师的。

我们通过学习得到的是点、线,主要就是学习前人留下的科技、艺术文学等结晶,但想要自成一家,需要成“面”,即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并形成自己独有的研究成果,达到这个阶段难比登天。

03

裁诗曰推敲,旷学曰作辍:斟酌字句反复考虑叫做推敲,剪裁诗章的苦处,费心于文字的推敲。荒废学业的弊病,是在于不时作辍。

关于“推敲”的典故,出自唐朝苦吟派诗人贾岛。苦吟派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热泪横流。

有一次,他骑着跛驴去拜访朋友李凝,一路上思索诗句,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反复吟诵了几遍,又想将“推”改为“敲”,他犹豫不决,于是在驴背上做推敲的姿势,惹得路上的人又好笑又惊讶。

正在他想得入神的时候,跛驴冲撞了时任长安最高长官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车骑。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也加入了思索,良久之后,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仔细斟酌。

作辍无常,成语,出自汉·扬雄《法言·孝至》:“或曰:‘何以处伪?’曰:‘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意思是时作时歇、不能持久。也指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所以观察一个人,不是光听他吹牛侃大山,而是看他的行为、处事,从而推理出他真正的为人和行事作风。

标签: 杀青一词电影意思常用什么

更多文章

  •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哪位诗人的的作品(这首诗句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灵犀,诗句,诗人,出自,作品,哪里,一点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日升月落,却依旧魅力不减。在唐代,文人墨客喜欢用写诗的方式,向心爱之人表达心中的爱意,优美的诗歌动人心弦。那么不难想象,宋朝人当然也喜欢通过写词来表达爱意,下面让我们来通过赏析词人宋祁的《鹧鸪天》来感受堪称千古绝韵的宋词的美吧!提到宋祁,大家一

  • 乾隆的皇后乌拉那拉氏有几个孩子(乌拉那拉氏做了几年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乌拉那拉氏,皇后,乾隆,孩子

    都说乾隆是个“情种”,对皇后富察氏、魏佳氏都付出了真心和真情,给予了足够的尊荣和恩宠,为悼念皇后富察氏还作诗表达对其的思念。可是,“情种”乾隆对待与他相濡以沫30余年的第二位皇后乌喇那拉氏不但无情,反而绝情。但值得玩味的是,乌喇那拉氏在成为皇后19年之前都未曾生育,可成为皇后以后,却接连生育了两子一

  • 乾隆读书的地方三希堂在什么宫(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希堂,乾隆,书房,皇帝,读书,地方,什么

    你知道吗?乾隆爷大名鼎鼎的书房——“三希堂”仅仅只有8平方米,可谓是故宫最小的房间。是乾隆爷不重视书房吗?说起来,乾隆帝也真的是有一颗文艺的心:酷爱写诗到狂作4.5万首、热衷收藏到落了个“盖戳狂魔”的雅号。三希堂中尽是乾隆爷一生心爱收藏,共有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之作品,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

  • 康熙知道邬思道在四爷府吗(邬思道知道雍正那些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邬思道,四爷府,雍正,康熙,秘密,知道,那些

    康熙在多年的政治斗争中,他的情报相当灵通,对于安插眼线早就成了康熙司空见惯的伎俩了,他的密探从中央到地方,从前朝到大内,可以说,无孔不入,作为消息系统非常完善的康熙,对皇子和臣子的动态是了如指掌。都知道,康熙的手段和帝王心术,平衡驭人相当了得的。比如《康熙王朝》中,康熙除鳌拜时,将他从小玩到大的魏东

  • 乾隆是海宁陈阁老家换来的孩子吗(乾隆皇帝身世之谜)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陈阁,身世,海宁,皇帝,老家,孩子

    清朝乾隆是传说最多的皇帝,关于身世之谜,也是津津乐道,加上文学家的文笔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生动,故事情节也是跌宕起伏,因而十分投合市井小民的胃口。在金庸《书剑恩仇录》中这样描述乾隆是“海宁陈阁老儿子”的传说在民间不绝于耳。由此,乾隆的身世便成了一个未解之谜!那么,所谓的这个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清朝

  • 安史之乱李光弼哥舒翰夹击安禄山(哥舒翰投降安禄山)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舒翰,安史,光弼,安禄山,夹击安,投降

    盛唐精兵猛将都集中在帝国的西北和东北方向,安史之乱时,两强精兵猛在潼关之战中,激烈碰撞,却以哥舒翰的惨败而告终。是真的陇右、河西精兵,不敌范阳、平卢的精兵吗?叛乱前,安禄山已经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三镇兵力大至有十八万三千九百人。而当时全国总兵力有四十九万,叛军兵力已经占唐军总兵力的五分之

  • 雍正皇帝的熹贵妃是谁(熹贵妃是雍正最宠的贵妃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贵妃,雍正,皇帝

    在清宫众多后妃中,熹贵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电视剧《甄嬛传》让这个被历史湮没的女人又火了一把,使之家喻户晓。不过,剧中将熹贵妃描述为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权谋的毒妇,斗倒华妃,扳倒皇后,最终母仪天下,获得无上尊荣,不过历史并非如此。历史上的熹贵妃,容貌普通,家世普通,资质平庸,并不像电视剧

  • 蜀汉灭亡后刘禅后代结局如何(刘禅投降后有后代活下来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禅,后代,蜀汉,灭亡,投降,结局,下来,如何

    刘禅家族悲剧命运从他决定投降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景耀六年,魏国大将邓艾在绵竹击败诸葛瞻蜀军主力,包括主将诸葛瞻父子在内的,如张飞之孙张遵,黄权之子黄崇,李恢之侄等蜀国二三代死于此役。此时,成都城内已经豪无战意,朝内文武群臣或言奔吴,或言南逃。光禄大夫谯周却对两种方案提出异议:魏大吴小,魏国吞并吴国,是

  • 三国时期东吴的四大都督(历史上东吴哪个大都督最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东吴,都督,时期,历史,厉害,三国,哪个

    西汉七国之乱是吴国、楚国、胶西国、胶东国、菑川国、济南国、赵国等七国反对削藩,起兵对抗中央朝廷的叛乱事件。西汉立国之时,本来封得都是异姓王,但是汉高祖刘邦对这些异姓王却并不十分信任,对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屠杀殆尽。但为了拱卫中央,又选择刘姓子弟封为同姓王,并在临死前立下白马之盟,与众臣约定非刘氏

  • 三国演义中哪位武将最厉害(三国中武艺最高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艺,武将,厉害,最高,三国演义

    界桥之战是袁绍与公孙瓒双方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在《三国演义》中也是赵云的出场之战。但是除了赵云主角光环之外,袁绍方面还有一位昙花一现的大将才是取得这场胜利的关键。这员大将就是麴义。在界桥之战中,袁绍和公孙瓒精锐尽出,颜良、文丑均在这场战役中出场,各自率领一千弓弩手位于左右两军。大将麴义则统率八百弓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