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长恨歌讲的是什么故事(长恨歌背后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长恨歌讲的是什么故事(长恨歌背后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62 更新时间:2024/1/8 8:17:48

引子

今天无意间在网上刷到一篇歌颂杨贵妃跟唐玄宗美丽爱情故事的章,文中无不表露出作者对杨贵妃的可惜和对唐玄宗的无奈叹息。可我对于他们的故事却另有看法。

如果对正史并不熟悉的人来说,杨贵妃的故事大部分应该来缘于电影或者电视剧,诸如殷桃、范冰冰、向海岚等这些女明星都曾演艺过。

年轻时对爱情懵懂的我在看这些影视作品的时候,也认为能成为皇帝身边那个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妃子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它带给女人的是有钱有权又有爱的日子,可现实这个残酷的东西却会让人的想法随着时间而慢慢变化。

历史上一些被文人刻意渲染的爱情故事其真实的背后真的有那么美好吗?昙花一现,危机四伏

今天我就拿白居易最著名的《长恨歌》来说说我对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悲剧的看法。

《长恨歌》是一篇叙事诗,整篇诗分为三部分,故事以唐杨两人的相识相爱、终日缠绵为上篇,然后以长安战事起,逃亡路上唐玄宗被逼勒杀杨玉环

战事结束后,唐玄宗从宫外辗转回到宫内相思杨玉环为中篇,最后再以道士为唐玄宗上天入地寻魂魄,海上仙山忆前世为下篇。

整篇诗词60句840字,看似是一篇相爱不能相守的爱情故事,被白居易歌颂的凄惨、悲凉和惋惜,可我却看到了一个贪恋美色、误国误民的自私昏君。

上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诗词的开头就以唐玄宗“思倾国”喜美色铺开,本来爱美之心人皆有知,这本无错,可是错就错在他其实已经坐拥皇宫佳丽成千上万了,据《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拥有的妃妾人数高达四万之多!可还觉得身边没有美人。

我就想问唐玄宗:你已经有那么多的美女在身边陪伴了,怎么好意思说“御宇多年求不得”呢?当然这也许是白居易自己的想法,在唐玄宗还没有得到杨玉环前,其他的美女在他面前可能都太庸俗了。

而且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对于公公贪恋儿子的老婆本就是伦理道德所嗤之以鼻。我们都知道古时候一个女人如果嫁给皇家人就一辈子守着自己的身份到死,怎么可能有改嫁的机会?

可是唐玄宗看上了比自己小34岁的儿媳,人在爱欲起是很难压抑的,更何况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一国之君,从唐玄宗那四万之多的妻妾就可以看出,只要是他想要的美女,就没有得不到的,所以为了等得到杨玉环,唐玄宗可是费尽心机帮杨玉环搞了一出先出家后还俗的把戏。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这七句都详细描述了唐玄宗在得到杨玉环后给到她的各种恩宠,而杨玉环的温香软玉也让唐玄宗整日不可自拔。七句句子几乎每一句都有一个“春”字,暗示了他们此时的爱情正朝着春意盎然的方向发展,连万物都萌发着蠢蠢欲动的表现。

两人在热恋时,会感觉周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着朝气,甚至让唐玄宗沉迷其中不管政事。唐玄宗作为一个一国之君,他的责任不只是维持一个小家这么简单,他的职责是天下百姓,“在其位而谋其职”,可他却手拿权利宠幸着女人不顾国家的动荡,孰重孰轻他难道不自知吗?

“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把所有的宠爱都给到了杨玉环一人,天天在歌舞表演中纸醉金迷。表面上他们你情我浓一派祥和,可是危机却因唐玄宗不理朝政慢慢累积,杨玉环享受着独宠,这是致命的源头,在我看来杨玉环是个不聪明的女人,不但不聪明,而且还目光短浅。

或许这跟杨家给到她的压力有关,以为有了专宠就有了全天下,的确家里的兄弟姐妹也都因为她被封官进爵,扩大了家族的势力,可是那又怎么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在明处,眼红的人、心生怨恨的人在暗处,他们只是在寻找机会蓄势待发,所以现在他们有多缠绵,未来就会有多悲惨。

中篇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甜蜜的日子过眼云烟,长安战事起,唐玄宗带着杨玉环逃亡,却在逃亡路上被六军逼迫一定要杀死杨玉环,不然不再前行。

大家都把杨玉环看成了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非致杨玉环死地不可,此时的唐玄宗才感觉到害怕,为了让自己保命,为了尽快逃离战局,为了以后还能继续坐着皇帝的宝座,自私的唐玄宗只能忍痛命人勒死了杨玉环而保全自己。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一地的翠翘、金雀、玉搔头随意的散落在了地上没有人去收,在逃亡的过程中杨玉环被人匆匆地勒死在路上,曾经的风光不在,三千宠爱又如何?唐玄宗在最后关头还不是让她落了一个抛尸荒野的下场?

危机关头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性,唐玄宗在生死一线时最爱的还不是自己?也许官宦们逼迫他,让他在杨玉环和国家中选一个,他选了放弃杨玉环,像是为国家抛弃儿女情长,可早干嘛去了?说穿了他只是一个自私的享受鬼,却让一个女人为他承担了一切。

在唐玄宗可以掌控一切的时候,他用权利去制造了一场爱杨玉环的假象,试问哪个男人不爱年轻貌美的女人?在那个年代,唐玄宗做杨玉环的爷爷都不为过,而杨玉环靠着她自己的美貌和才情,吸引一个这么大年龄的男人不足为奇。

而杨玉环作为一个王爷的妃子本应有所避嫌却没有,给了唐玄宗机会,所以你说他们两人的爱情是单纯的吗?我看不见得。

一个有权有势,一个才艺相貌俱佳,两人各取所需,天下太平时两人可以相依相守,可战乱来临时不还是轻易就被挖解?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对此如何不泪垂!”“秋雨梧桐叶落时”这些苍凉的词句无不显示着唐玄宗回宫后的落寞,在宫殿里,曾经一起相处的日子和场景,似乎都有杨玉环生前的影子,只是死物虽在,活物却已经今非昔比,处处透着凄凉。

“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这些相思成灾,孤枕难眠的日子,在白居易的眼中也许会觉得唐玄宗很长情,马嵬坡下的无奈之举,让他最终只能沉浸在相思情绪中,死的人解脱了,活着的人却是煎熬,可这不是唐玄宗他自己活该吗?

唐玄宗他再惨也是他跟杨玉环两人爱情中的背叛者。从开始宠幸杨玉环日日不早朝,是两人一起种的因,而恶果却是杨玉环一人来承担,所以晚年他再惨也没什么可怜,这是他应受的。

下篇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在白居易眼里,他歌颂这段相爱不能相守的爱情,所以得了相思病的除了唐玄宗,还有已在仙山成了仙子的杨玉环。“含情”、“两渺茫”、“唯将旧物表深情”这些描述正是白居易给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披上了一件凄美的外衣。

可在我看来杨玉环的死应该是带着怨恨的,曾经的万千宠爱最终变成一根赐死的白绫,她能死的瞑目吗?

当然我的想法也许很绝对,我觉得处于热恋中的爱情爱的越深就越容易因一方的背叛而恨的越深,爱与恨本就在一念之间,杨玉环的死并非自愿,是被迫的,是她最爱的男人把她推上的绝路,她又怎么可能还相思成灾呢?应该是怨恨成灾吧!

不过白居易的这首诗是歌颂他们的爱情,所以从白居易的角度他也许觉得爱情路上总有一些逼不得已,不是吗?那到底是把女人想的太傻还是把爱情歌颂的太伟大?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两句是全文的总结,也是他们爱情正浓时的虚幻誓言,曾经的海盟山誓看似多么美好,而下一句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也讽刺了他们已经阴阳两隔,再美好的誓言都化做了绵绵长恨,正好回应了“长恨歌”。

总结

从一篇诗词去解读一段爱情,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你的想法也或许跟我不同,有些人看到的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痴情汉,有些人看到的是一个沉湎于美色不理朝政的昏君,可我看到的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渣男人。

在其位谋其职,你是一国之君就要做一国之君的事,要做一个好皇帝就要平衡好政务和后宫,如果你做不到就让位,又想要这又想要那,鱼和熊掌本就不可兼得,在放弃的时候沉迷,在保护的时候却放弃。

有人会说如果唐玄宗不爱杨玉环怎么会给到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怎么会让杨家“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是如果说唐玄宗爱杨玉环,那杨玉环就不会落得“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的凄惨下场。

他以为放弃一人是为了保全其他人、保全一个国家,其实他只是为了保全自己,这不是渣男是什么?

了解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唐玄宗逃亡时的战争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这场战争据各种历史考证证明,大约有3000万人死于战火,可想而知唐玄宗的三千宠爱给唐朝带来了多么可怕的后果。而他们所谓的爱情在我看来只是一段不够纯粹、不够干净的爱情而已。

更多文章

  • 东京汴梁是现在的哪里(过去的东京汴梁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京汴梁是现在的哪里

    从郑州一路向西,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就可以到达开封。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汴梁,北宋的都城东京城。到开封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了,赶快找个地方果腹。到了开封,当然要吃当地特色的灌汤包了。“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再喝汤,一口闷,满口香。”开封第一站,铁塔公园。公园位于开封东北角,以现存的“铁塔”

  • 孟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唐代著名诗人孟郊)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孟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01我叫孟郊,字东野,别称贞曜先生,人们还把我称为“诗囚”。囚,就是拘禁。我的一生,都仿佛陷入了命运的囚笼,苦苦挣扎而不得。如我一般命运悲苦的诗人,大概只有杜甫了吧。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我大概就是上帝打了个瞌睡、送到人间的残次品吧。我的命运底色是悲凉的、冷涩的、寂寞的,纵有几个无比闪耀的高

  • 人参果树下全是尸骨(西游记的人参果树下埋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人参果树下全是尸骨

    人参果树是《西游记》里的一棵神奇果树,乃天地之灵根,在万寿山五庄观内,五庄观现今属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龙山药王殿,为纪念药王孙思邈才改的名字。人参果树结出的人参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可谓非常神奇。看过《西游记》的人都会对一个情节记忆犹新,唐僧师徒途径五庄观,孙悟空被镇元

  • 三国魏国名将大全(三国演义魏国猛将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魏国名将大全

    在古代历史上,卫将军,始于西汉时,汉文帝由代王入继帝位,设卫将军一员,以亲信宋昌任之,总领京城南北军,金印紫绶,二品品级。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卫将军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皆开府(即设将军府),置官属,掌握禁兵。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卫将军因为执掌京城禁军,显然是位高权重,甚至可以和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相媲美

  • 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历史上吕雉和薄姬的关系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

    人家吕后虽然残忍,怎么说也是个女政治家,你以为她跟李逵一样,“虽然没了功劳,也吃我杀得快活”?吕后的确杀了不少刘氏宗亲,也虐杀了戚夫人,但这不是出于嗜血好杀,而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说得严重一点,是为了自保。刘邦生前曾有“易储”之议,想废掉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虽然没有成功,但还是安排耿直的老

  • 真正的汉族人已经灭绝(汉族在什么时候差点被灭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真正的汉族人已经灭绝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华文明主要起源于黄河流域,而其缔造者-汉族,长期聚居在中原地区。因而就历史、人口和开发程度而论,北方要远远超过南方,甚至到了晋朝初年,整个南方大体上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中。南方之所以得到大开发,最关键的原因是接收到大量的北方汉族移民,而汉族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发生在“永嘉之

  • 诛九族是真的全杀死吗(古代诛九族小孩也杀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诛九族是真的全杀死吗

    许多影视剧里皇帝常诛人九族,诛九族是如何来的,又有几人被诛杀了九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中华上下五千年被诛九族的总共2人。诛族一说最早出现于商朝,形成于战国秦法,秦国经历变法后变得空前强大,为灭六国奠定了基础,然而秦法严酷也注定发生反秦浪潮。秦法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互相监督,互相纠察

  • 三皇五帝都是谁简介(三皇五帝指哪几个人有什么功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皇五帝都是谁

    众所周知,中国五千年历史,泱泱大观。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大文明分别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唯有中国不加“古”字,是因为我们的文明就如长河奔腾,从来没有中断过。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出现了很多圣贤。他们曾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比如我们时常说自己是“炎黄子

  • 红楼梦又叫什么名字(红楼梦曾用的别名石头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红楼梦又叫什么名字

    曹公笔下的《红楼梦》,倾尽了其一生的心血,光后期的修改、删减,便花费了其十年的时间,正是因此,有诗云: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是血。而这部名著,因为历时太长,也导致了其书名的多次修改,正如原文中第一回,所出现的五个书名一般:《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或许,对

  • 佛陀的一生简介和传说(佛陀成佛之路的详细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佛陀的一生简介

    佛祖究竟是一种什么存在?是人还是神?关于这一点,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认知。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佛祖的身世和成道的过程,希望做到祛魅。佛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吗?还是予取予求的造物主?这里,首先要确认的是,历史上的悉达多·佛陀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平等博爱、哲思深邃的人,时刻闪耀着理性光辉的人。佛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