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真正的汉族人已经灭绝(汉族在什么时候差点被灭了)

真正的汉族人已经灭绝(汉族在什么时候差点被灭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013 更新时间:2024/1/19 19:43:51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华文明主要起源于黄河流域,而其缔造者-汉族,长期聚居在中原地区。

因而就历史、人口和开发程度而论,北方要远远超过南方,甚至到了晋朝初年,整个南方大体上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中。

南方之所以得到大开发,最关键的原因是接收到大量的北方汉族移民,而汉族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发生在“永嘉之乱”前后的近200年间

五胡内迁及入侵中原形势图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由匈奴人建立的汉赵帝国大举进攻中原,迅速占领晋朝的都城洛阳并俘获晋怀帝,同时杀害王公士民3万余人。

面对匈奴军队的侵略和杀戮,中原百姓纷纷出逃,沿着水路、旱路前往南方避难,史称“永嘉之乱”。

由于南逃的汉族中包括大量的缙绅﹑士大夫,他们都穿着代表高贵身份的衣冠,因此历史上又把这场大变故称为“衣冠南渡”

其实,早在“永嘉之乱”爆发前,中原民众便开始进行颇具规模、有组织的南迁,时间大约在301年前后。

当时,“八王之乱”发展到最高潮,鉴于江南比较稳定,手握大权的官僚们便设法把子弟、亲属安插到荆、扬等州做官。

以为将来自保之地。这批移民不仅身居高位,并且霸占江南最有价值的土地、山林、水源,其富裕程度可想而知。

八王之乱形势图

西晋灭亡后,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人,真正开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被迫南迁,时间大约在313年前后

当时,主要来自今天河南、河北、山西、山东4省的难民扶老携幼,蜂拥前往江淮地区避难。

并且大都停留在淮南地区,过江南渡者只是少数(“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见《宋书·州郡志》)。

汉族在“永嘉之乱”前后的第3次南迁,发生在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年),其主力是寓居在淮南地区的中原难民

当时,东晋大将苏峻祖约在淮南发动叛乱,而由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后赵又大举南侵,迫使从中原逃到当地的汉族移民,只能渡过长江往更南的地区迁移。

此次移民主要分布于晋陵郡界,东晋为了安置侨民,“乃于江南侨立淮南郡及诸县”。

永嘉南渡路线图

汉族在南北朝时期的第一次南迁,发生在刘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

当时,刘宋发动的北伐以惨败告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自率领大军南侵,兵锋直指距南朝都城建康仅有一江之隔的瓜步渡。

居住在淮北的汉族为躲避战火,被迫流寓江、淮之间,而宋文帝为安置流民,特地在次年冬天颁布谕旨,“徙彭城流民于瓜步,淮西流民于姑熟,合万许家”(见《宋书·文帝纪》)。

汉族在南北朝时期的第二次大迁徙,发生在刘宋明帝泰始年间(465-471年)

当时,北魏利用南朝发生内乱的良机,派军队大举南侵,“青、冀、徐、兖及豫淮西,并皆不守。

自淮以北,化成虏庭”(见《宋书·州郡志》),迫使黄河以北诸州的百姓再次大量移居江淮地区,其中大部分位于今长江三角洲范围内。

部分侨州郡县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自“永嘉之乱”以来,北方士民相继南渡,大多数聚族而居,主要集中于荆、扬、梁诸州。东晋南朝统治者为拉拢南渡士民,在南方设置与其原籍州郡县同名的地方政府,以此来安置侨人。

有时也会加上表示方位的名词,以区别于原州郡县,如南豫州、南兰陵郡等等。在侨州郡县中,移民保持其原来籍贯、另立户籍,获得政府给予的优待特权,并不受当地政府的管辖。

刘宋灭亡后,汉族南迁的活动并未停止,其后在齐、梁、陈时,淮水流域一带常有战事,南迁流民仍然不少

例如,梁末陈初,北齐威胁南梁,要求后者割让广陵等地,南梁大将、日后的陈武陈霸先“引军还南徐州,江北人民随军而南者万余口”(见《陈书·高祖本纪第一》。

不过,从总体上来讲,刘宋灭亡后,汉族南迁的规模远不及上述5次。

王仲荦先生认为南迁总人数约为150万

关于“永嘉之乱”前后汉族南迁的总人数,史学界历来存在争议。按照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的权威王仲荦先生的说法,移民总数约为30万户,如果以平均每户5口人计,则总数约为150万。

但是,根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的研究,截止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90万

不过,上述数字都是载入国家户口统计的数字,即著籍户口数,考虑到大量隐没户口,实际人口数恐怕会更多。

总之,汉族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前后持续近200年,先后出现过5次高峰,主要流向长江中下游地区

从而给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面貌带来极为深刻的变化。总结起来,其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汉族历次大规模南迁路线图

首先,在后赵统治期间,北方汉人数量由3000多万锐减到不足400万,几乎被消灭殆尽,因此,大量汉人的南迁,保障了文明和族群的延续,使其免于亡族灭种

其次,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带到仍处在地广人稀、火耕水耨状态下的江南,客观上促进当地经济的大发展。

再者,使南方的人口大增,亦在政治、文化层面增强东晋南朝的统治合法性,这也是它们能维持近300年时间的重要原因。

由于南方因北方汉族的迁入而得到大开发,其与中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甚至有反超的态势。

因而,此后每逢大规模的战乱,都会吸引更多逃避战火的北方汉族南迁,如晚唐黄巢起义期间、北宋“靖康之变”后、明末清初的战乱期间,等等,不一而足。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汉族移居海外,其中大部分居住在东南亚各国。

客家人举行祭祖仪式

北方汉族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得到大开发,并且还产生出一个特殊的支系-客家人,包括海外成员在内,如今总人数已超过1亿

虽然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客家人慎终追远、不忘根本,顽强的保留着自己的独特方言、文化,沿袭着中原故土的古老习俗。

不仅如此,客家人坚韧不拔、聪明勤奋,在各领域都取得光辉璀璨的成就,可以说是汉民中最独特、最聪明的一支。

参考书目

房玄龄(唐):《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沈约(南梁):《宋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

姚思廉(唐):《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李延寿(唐):《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姚思廉(唐):《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崔鸿(北魏):《十六国春秋》,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更多文章

  • 诛九族是真的全杀死吗(古代诛九族小孩也杀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诛九族是真的全杀死吗

    许多影视剧里皇帝常诛人九族,诛九族是如何来的,又有几人被诛杀了九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中华上下五千年被诛九族的总共2人。诛族一说最早出现于商朝,形成于战国秦法,秦国经历变法后变得空前强大,为灭六国奠定了基础,然而秦法严酷也注定发生反秦浪潮。秦法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互相监督,互相纠察

  • 三皇五帝都是谁简介(三皇五帝指哪几个人有什么功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皇五帝都是谁

    众所周知,中国五千年历史,泱泱大观。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大文明分别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唯有中国不加“古”字,是因为我们的文明就如长河奔腾,从来没有中断过。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出现了很多圣贤。他们曾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比如我们时常说自己是“炎黄子

  • 红楼梦又叫什么名字(红楼梦曾用的别名石头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红楼梦又叫什么名字

    曹公笔下的《红楼梦》,倾尽了其一生的心血,光后期的修改、删减,便花费了其十年的时间,正是因此,有诗云: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是血。而这部名著,因为历时太长,也导致了其书名的多次修改,正如原文中第一回,所出现的五个书名一般:《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或许,对

  • 佛陀的一生简介和传说(佛陀成佛之路的详细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佛陀的一生简介

    佛祖究竟是一种什么存在?是人还是神?关于这一点,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认知。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佛祖的身世和成道的过程,希望做到祛魅。佛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吗?还是予取予求的造物主?这里,首先要确认的是,历史上的悉达多·佛陀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平等博爱、哲思深邃的人,时刻闪耀着理性光辉的人。佛是什

  • 皇上为什么抄贾府(贾府被查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上为什么抄贾府

    四王八公里,贾家独占两公,都已荣耀尽显,元春封妃后,又添了一层皇亲国戚的身份,贾府的尊荣和声势,堪谓空前绝后。贾家的气势,在秦可卿葬礼和元春省亲尤为显著,秦可卿送殡路上,四王八公领衔各路官僚,彩棚高搭,设宴张诞,纷纷路祭。送殡的人压地银山般,浩浩荡荡,赫赫扬扬。此等盛况,唯令人叹为观止。更有元春省亲

  • 孙悟空成佛后实力排名(孙悟空成佛后干嘛去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悟空成佛后实力排名

    孙悟空到灵山后得到如来封赏,成为灵山的斗战胜佛,那么,他成佛之后和四大菩萨相比,谁的地位更高呢?从字面意思上看,悟空的斗战胜佛似乎更占优势,菩萨的门槛不高,成佛的资格却少之又少。师徒几人连带一匹马,他们五个人除了悟空和唐僧成佛,八戒和小白龙都被封为菩萨,沙僧则成为罗汉,小白龙全程都认真地当坐骑,不插

  • 宋濂为什么被处死(朱元璋为啥逼死宋濂)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濂为什么被处死

    明初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浙东四先生之一、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是怎么死的?清朝人修的《明史》记载很简单:“(洪武)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其明年,卒于夔(今重庆奉节),年七十二。”至于其中细节,史书中没有记载,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谜团和猜测。

  • 夏朝为什么那么恐怖(夏王朝真实存在吗,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夏朝为什么那么恐怖

    《周易》当中写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东西往往虚无缥缈,甚至看起来完全不值一提。但是很多形而上的东西却往往是人们争夺的焦点,比如历史记载。历史作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当然是有形之物了;但是它作为一种文献记载、一种文化,那就是形而上的东西了。关于历史,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

  • 宁古塔是现今什么地方(为何被流放的犯人都恐惧去宁古塔)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宁古塔是现今什么地方

    宁古塔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处清朝流放犯人的地名。这个名字的来历,也非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是由塔得名,真实的原因是“宁古塔”是满语音译而来的名字。在满语中“宁古”代表数字“六”的意思,而“塔”呢?则是量词“个”的含义。据说满清爱新觉罗家族的先祖6兄弟曾生活居住于此,故名为“宁古塔”。那么,历史上的宁古塔

  • 蜀国面积相当于几个省(蜀国国土是现在的哪个省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国面积相当于几个省

    三国蜀汉的国土面积可以说是变化比较多了。我们这里把他分为两个时期,即为刘备时期和诸葛亮时期。刘备时期赤壁之战后赤壁之战后,刘备先是攻取了荆州南部四郡,然后又从孙权手中获得了南郡,此时的刘备占据了荆州地区的五个郡。而这时的荆州实际上只有七个郡,也就是说刘备占据了整个荆州的七分之五的面积,如下图所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