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正史年羹尧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历史上年羹尧结局如何)

正史年羹尧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历史上年羹尧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503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1:27

在《雍正朝》之中为了给观众解答疑难困惑,剧中导演特地给观众安排了这么一个人物,他就是剧中的“BUG”同时又担当解说之类的角色,他就是邬思道,人称邬编剧。

当年的雍正之所以能够继位,背后靠的就是邬思道在出谋划策,老八和老十四的用意他都能够点破,就算是神鬼莫测的帝王心术,邬思道在这背后都能够看透,最终才有了四阿哥登基。

坦白来说,雍正对于邬思道还是很复杂的,为何会这么说呢?

  • 首先就是邬思道这个人太聪明,一眼就能够看透问题所在,这也就是说自己在邬思道面前毫无秘密可言。

  • 其次,雍正和年羹的妹妹年秋月交情匪浅,而这也正是雍正如此忌惮两人的原因,年羹尧手握重兵且具有将帅之才,邬思道一身才学惊天动地,这样两个人组合他实在是放心不下。

  • 也因为如此,在雍正坐稳皇位之后,他对于这两人很不放心,因此所想的就是先解决邬思道再解决年羹尧。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邬编剧早已经看破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够置身事外。

    可是另一个年羹尧就没这么好下场了,在雍正登基一年之后就被雍正所杀,是雍正所有心腹成员之中唯一一个被杀的,那么年羹尧究竟如何得罪邬编剧,以至于邬编剧对其见死不救。

    相比邬思道,年羹尧为何会不得好死?

    对于雍正,我窃以为这是一个很腹黑的帝王,因为他登基之后便对自己的兄弟开展了疯狂的报复行为,老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不是被杀就是被幽闭至死。

    另一方面,当年真心支持他夺位的人,李卫、田文静、以及允祥,他从来不吝惜给他们官爵,李卫一开始只是个小乞丐,可是就被雍正这么一调教,居然成为了这么厉害的封疆大吏。

    在雍正实行“摊丁入亩”以及“火耗归公”的时候,就这么轻轻松松就搞定了江南士绅,这刁钻手段连老八都佩服,暗地里也在赞叹雍正选人的眼光。

    而允祥更是成为了清朝十二位铁帽子王之一,允祥为雍正在前面冲锋陷阵,更是为雍正坐了七年牢,因此雍正便投桃报李,而田文静也是如此。

    可是对于邬思道和年羹尧,雍正却始终对他们有一层戒心

    邬思道我们之前就说了,就是因为太聪明,当一个人聪明到连帝王的心思都能够摸得透透的,那么这等于自己一点隐私都没有了,所以雍正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要除掉邬思道。

    可是邬思道多聪明啊,他早就看出了雍正的心思,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早已经给自己安排好了退路。

    首先他回绝了雍正邀请他做官的意图,因为他知道一旦做官,自己的生杀大权将永远握在雍正手中,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可是另一方面他又很聪明,知道假设自己要真正退隐的话,势必又会加剧雍正对自己的猜忌之心,那么为了消除这种隐患,他可能下一秒就小命难保了。

    因此要想全身而退,就必须让雍正放心但是却又时时刻刻要在雍正眼皮子底下,因此这才有了“半隐”,就是给人当幕僚,其实言外之意就是你可以安排一个你的心腹随时监视我,这样你就放心了。

    话说到这一步,雍正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因此就借坡下驴成全了邬思道,也算是自己对他的一点恩惠吧。

    可相比邬编剧,雍正却又为何对年羹尧如此忌惮呢?这不单单是因为年羹尧的“历史光环”,实在是因为年羹尧自己作死。

    李卫和年羹尧都是雍正的门人,可是李卫的心里只有主子,因此雍正对他如此放心,而年羹尧除了主子之外还有自己的前程,以至于做了许多事让雍正渐渐开始放弃他:

    首先这个人太过心狠手辣,当年雍正经过江夏镇的时候,被当地恶霸刘八女给摆了一道,这成为了雍正心里的芥蒂。

    而年羹尧为了给雍正纳“投名状”,则亲手杀了刘八女,如果事情到这结束就好了,可是坏就坏在他事后居然亲手率兵屠杀了江夏镇几千人。

    而且更主要的是他贪墨了七百万两银子没有上报,这就说明对于雍正他也不是真的一心一意。

    因为这件事雍正自己在夺位的时候也差点被牵连,不过幸好当时太子还在,老八他们就拿这件事往太子身上泼脏水,可是雍正也是从这件事看出了年羹尧的心性以及私心。

    其次年羹尧这个人两面三刀,这也是雍正对其愤恨不已的一个原因。

    年羹尧本身是雍王府出来的,在当时那个环境之中他其实只要抱住一条大腿就够了,可是九子夺嫡的时候形势不明朗,因此年羹尧就有了自己的小九九,在当时想要通吃。

    老八推荐他当四川巡抚,他特地去老八府上拜访;后来太子和老八失势,皇位在老四和老十四之间徘徊,当时以老十四的呼声最高,这个时候他居然又想巴结老十四。

    也正是这些举动,让年羹尧在作死的路上不断徘徊,最后在雍正的心腹大臣之中,年羹尧成为了雍王府众人之中唯一一个被杀的。

    而对于这一点,其实我们的邬编剧早已经看得透透的,同时对于年羹尧,其实邬先生早已经适可而止地提醒过他,可惜的是年羹尧是典型的“猪队友”,就算是邬编剧也带不动。

    同为雍正王府旧人,邬思道为什么不救一下年羹尧?

    既然邬编剧早已经看透年羹尧的所作所为将来会惹来杀身之祸,那么邬编剧为何不看在年秋月的份上拉年羹尧一把呢?

    其实这还真不能怪邬编剧,只能说年羹尧在作死的路上走得实在太远了:

    其实邬编剧已经提醒过他了,奈何年羹尧政治能力太低,看不出邬编剧已经在救他了:

    雍正继位之后,西北的罗布臧丹增就立马在青海叛乱,当时老十三需要帮助雍正稳住老八等人,老十四根本不能用,因此雍正不得不听了邬思道的建议选用年羹尧:

  • 一来他是雍王府的旧人,至少可以让自己放心;

  • 二来他的确在军事上有很高的水准。

  • 可是我们的年羹尧在这之后干啥呢?到了青海之后他并未着急平叛,而是拥兵自重,这成为了雍正的另一根刺。

    表面上他已经围住了整个青海,可他就是按兵不动,还不断向雍正索要财物物资,其目的除了自肥之外,也是想要借机要挟雍正,因为他的目的不单单是一个大将军,其深层次目的就如同当年的吴三桂一般割据青海。

    面对年羹尧如此刁难,各地巡抚都伤透了脑筋,而假设各地巡抚不能按期送到粮草的话,那么年羹尧动辄罢官,更甚至会砍头,这已经超出了年羹尧的职权范围了,奈何当时雍正还需要年羹尧,因此便放过了他。

    而当时邬思道本可以不必趟这个浑水,可是他却主动请缨前往年羹尧大营,为何呢?

  • 一个自然是帮助田文静解围,因为有雍正这层关系在,年羹尧还真不敢杀邬思道;

  • 其二让年羹尧尽快出兵,也是帮助雍正解围;

  • 其三也是变相在救年羹尧一命,也是提醒他,凡事适可而止,过分了那么你的死期也就不远了,其不但隐喻现在,更指的是将来,因为对于年羹尧,他早已看透了他的心性。

  • 邬思道话说到这个份上,年羹尧也不好说什么了,最后取得了“青海大捷”。

    可是邬思道的话,他只听进去了一半,以至于他最后只能惨淡收场。

    在取得“青海大捷”之后,年羹尧并未适可而止,当时雍正想要解除年羹尧的兵权让他回到朝堂。可是年羹尧功利心太重,甚至还以青海未定为由拒绝了雍正。

    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各退一步,年羹尧继续领兵西北,而雍正则派孙嘉诚监视。

    但是对于年羹尧来说,他真正想要做的是“西北王”,因此在这之后动手杀了孙嘉诚。

    年羹尧的这个举动却打破了两方妥协的结果,对于雍正来说,年羹尧这个举动其实已经揭露了他的野心,到这就算君臣如何相知,雍正也不能留年羹尧了,而年羹尧的死就是因为其并未适可而止。

    当年邬先生亲自押赴粮草的时候就已经提醒了年羹尧:尽快出兵,凡事别让皇上难做。其实就已经是告诫年羹尧要适可而止,不要用西北来挑战皇上的底线,西北那一次有邬先生从旁提点,年羹尧侥幸逃过一劫。

    可奈何在这之后,年羹尧还是没有听进去邬先生的话,也因此他的下场已经注定了。

    所以有些人质疑为何邬先生不救一下年羹尧?实在是“猪队友”带不动,邬先生已经点到即止了,奈何年羹尧听不进去。

    更多文章

    • 袁世凯为什么能镇住军阀(北洋军为什么只听袁世凯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世凯为什么能镇住军阀

      1895年,袁世凯靠四方钻营,八面玲珑,终于赢得了人生的最大机遇。他在奕䜣、奕劻、李鸿藻、荣禄、翁同龢、长麟等联名推荐下,入驻天津小站编练新军。袁世凯在去天津练兵前,首先拜访了天津武备学堂的总办荫昌。天津武备学堂是晚清时期清政府培养新式军事人才的一个重要学校,而当时军队的主要将领都是李鸿章的淮军,他

    • 日晷的作用是什么(介绍日晷主要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日晷的作用是什么

      日晷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但是很多人对它的作用存在误解。在内蒙古的托克托地区,曾经出土了一件大型日晷,被誉为我国最早的日晷。后来,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它竟然有个特殊功能,究竟是什么样的功能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

    • 韩子高真的是男皇后吗(历史上唯一男皇后是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子高真的是男皇后吗

      韩子高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所以有很多的文艺作品对韩子高的人生经历大肆渲染,甚至是添油加醋,传到后来居然有了韩子高与陈文帝陈蒨有私情的说法,甚至是有了“男皇后”的说辞。其实全然不是这样,今天就说说“男皇后”的误会是怎么来的。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特例“男皇后”,名字叫做韩子高。他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他的美

    • 东汉光武帝刘秀简介(讲解一下光武帝历史功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汉光武帝刘秀简介

      刘秀同志人如其名,是个秀儿。并且,刘秀的家世十分显赫。当然,是他的祖上比较显赫,刘秀本人混得倒是很一般。他的先祖刘发,听名字就很豪横。发哥是西汉景帝的儿子,受封长沙定王。定王这个爵位不大,但也不小,而且还是个世袭爵位。但比较尴尬的是,西汉朝廷从汉武帝开始就搞推恩令,导致到了刘秀出生的时候,身无寸官,

    • 宋徽宗是北宋还是南宋(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徽宗是北宋还是南宋

      宋徽宗赵佶,号宣和主人,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书画家。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病逝的时候,因为没有子嗣,所以,太后向氏则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解读宋徽宗变法,在传统学术界一般将其定性为:对前任变法的“罢黜”。其实,这一时期

    • 明朝哪个皇帝最有作为(明朝从哪个皇帝走向衰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哪个皇帝最有作为

      所谓“作为”是指人在事业中的建树与成就,那么就此按照甄选条件的话,相信在大明王朝中这个最有作为的人如果朱元璋说第二,应该是没有人敢说第一。有一个人,曾经看到自己的父母在身边饥寒交迫的病死,曾经几乎被饿死,曾经做过和尚,曾经做过乞丐,曾经当过兵,曾经杀过人。最后他完全靠着一己之力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

    • 相传谁为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传说中曾与谁争为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相传谁为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上古五帝其实是上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因为是传说,记载的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五帝,众说纷纭,今天我选了最常见的一种:即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尧、舜。黄帝是五帝之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他的出生也颇具神话色彩。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晚上,黄帝的母亲附宝正颇有情趣地看

    • 断袖之癖的历史典故来历(是汉哀帝与谁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断袖之癖的历史典故

      无论是喜欢男人,还是喜欢女人,这是性的取向,与道德和品质的关系实在不大。皇帝在那个时候是九五至尊,后宫三千,佳丽成群,那是见怪不怪的事情。然而,后宫既可以是女人,为何就不能是男人?再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那么多皇帝,怎么会没有好男色的,这样的皇帝自然是有的。古人的雅致,是令今天的人们非常惭愧的一件

    •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意思(表达作者的情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网友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对主席这首《七绝-呈父亲》如何评价理解?”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估计大家都挺熟悉,但是这首诗不是主席的原创,而是化用了其他诗人的作品。因此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做《改诗赠父亲》:既然是“改诗”,那么改的谁的诗呢?原诗是什么样呢?和

    • 石破天是谁的儿子(侠客行石破天最后知道父母是谁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石破天是谁的儿子

      论武侠江湖,读百家之言,成一家之趣在金庸先生的武侠著作《侠客行》中,有着很多的未解谜团,比如最有争议的“狗哥”石破天的身世之谜。对于石破天的身世问题,金庸曾在《侠客行》收尾之时一连用了十个问号,而金庸先生对此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再次翻阅了原著之后,才发现原来背后大有深意。金庸《侠客行》原著结尾,金庸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