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侗族的风俗及特色的介绍(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活)

侗族的风俗及特色的介绍(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09 更新时间:2024/1/26 8:44:35

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有不同,侗族也不例外,有很多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

人们的生活都是要有仪式感的,而有的仪式感都是来自于节日,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有不同,侗族也是不例外。

有很多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意义,那么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侗族有一个节日叫做花炮节,花炮节是属于侗族一个比较大的节日,虽然是同一个节日,但是每个地区的侗族人庆祝的日期是不一样的。

有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三,有的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也有的是农历十月二十六。

花炮就是一种铁炮,是用火药为动力的,将一个外面用红线绿线爆炸。

也是象征幸福的铁圈,也就是花炮,打上天空,等到它掉下来的时候,大家就会跑上去抢夺花炮,有个寓意就是谁抢到了花炮,就会在这一年里面平安健康幸福。

一般在花炮节的时候,大家都会盛装出席,在这一天,除了放花炮之外,还会唱侗戏,吹芦笙、演彩调球类的比赛等等,非的丰富热闹。

架桥节也是侗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架桥节是在农历的二月初二,传说是因为侗族的祖公祖婆因为架桥发子发孙,所以侗族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就把这一天定为了架桥节。

侗族还有一个传统节日叫做姑娘节,是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也是侗族妇女的节日,这个习俗是来自侗族的一个姓的家族。

在这一天只要是出嫁的女性都要回娘家,跟自己的家里姐妹家人做乌饭糍粑,唱歌跳舞说笑,一起度过这个节日,第二天女性们回自己丈夫家的时候,也会带一些糍粑,然后分给亲朋好友,也是一种祝福。

侗族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节日叫做新婚节,也就是相当于今天我们的集体婚礼,就是在新婚节的这一天,有很多对的男女青年,会在这天成亲。

新婚节是每年的农历十月的第一天,有些地区的侗族人已经没有这一个节日了,但是还有的地区侗族人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每年的农历四月八日是侗族的青年男女们采桑择偶交友的日子,一般在这一天,男男女女们都会穿着新衣服,组队去山上采桑,然后在过程中物色喜欢的人。

下午的时候,女孩们都提着鱼篓,然后下田捞鱼,大家都笑着泼水玩,晚上在女孩的家里,父母备好饭菜,有檽米酒、炖鸡、等等,吃完饭后,青年男女们一对一对的来到寨边唱歌聊天。

更多文章

  • 自刎而死是什么意思(请帮忙解释一下自刎而亡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自刎而死是什么意思

    两军交战,士气为重。签订鸿沟和约之时,已是项羽气衰时刻。他曾经志在剿灭刘邦,称霸天下,谁料到如今只能落个中分天下,而且被迫率兵东归。项羽此时不仅意志消沉、情绪失落,楚军队伍中也弥漫着无心恋战、恐慌沮丧的气氛。项羽能够放下身段,与刘邦签约求和,是因为楚军此时兵疲粮尽,前方战事没有进展,后方驻地遭受侵扰

  • 淝水之战是谁和谁打的(谁赢了,谁兵力多)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淝水之战是谁和谁打的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十一月,晋军取得洛涧之战的胜利后,谢石、谢玄等率军水陆并进,直逼淝水东岸,军容甚整。苻坚登寿阳城瞭望,见晋军部伍严整、将士士气高昂,见附近的八公山(在今安徽寿县东北2.5千米处)上草木摇动,皆以为是晋军,回头对苻融说:“此亦就敌也,何谓少乎!”这时苻坚心中始产生畏惧之情。谢石

  • 风声鹤唳出自哪个战役(典故风声鹤唳这一典故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风声鹤唳出自哪个战役

    风声鹤唳这个汉语成语,出自《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风声鹤唳的历史故事两晋王朝灭亡之后,琅玡王司马睿南迁,在建康称帝,建立了东晋王朝。这时北方处于各少数民族政权相互征战的局面。最终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北方,与东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前秦统一

  • 阿凡达当年有多火多成功(阿凡达票房为什么那么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阿凡达当年有多火

    重磅信息,史诗级科幻巨制《阿凡达》终于要重映了!这一次是实锤了,《阿凡达》将于3月12日王者归来!自去年电影行业复工以来,好莱坞重映电影可谓是层出不穷,不乏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星际穿越》等重磅作品,然而始终未能等到传说中的《阿凡达》。如今终于“天神下凡”,这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影片,势必将成为

  • 围魏救赵是什么战役(历史上围魏救赵的作战双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围魏救赵是什么战役

    公元前353年,周显王十六年,齐国田忌与孙膑击败魏国庞涓于桂陵。但是这一场经典的诱敌战役,并没有出现在《史记》上,以至于后世众说纷纭。直至《孙膑兵法》的出土,才揭开了这场神秘之战的面纱。公元前386年,赵国把都城迁往邯郸,这标志赵国彻底与魏国决裂(迁都的意义先不在这里复述)。不复三晋一致对外的时候。

  • 巴金和冰心奶奶是什么关系(两人不是老伴而是莫逆之交)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巴金和冰心奶奶是什么关系

    若是提起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名人,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巴金与冰心。这两位文学大家作品繁多,思想深刻,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巴金的《家》、《春》等书堪称一个时期时代生活的镜子,他是“二十世纪良知的符号”,是“讲真话”的代表。而冰心以清新婉丽著名的《繁星》、《春水》也影响了许许多多的青年,

  • 解释攘外必先安内什么意思(成语攘外必先安内比喻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攘外必先安内什么意思

    了解中国现代史的人,对于一句话应该不陌生:“攘外必先安内”。长期以来,学界几乎公认这句话是蒋介石用来“围剿”红军而任凭日军入侵的罪证。但这句话的出处却与蒋介石无关,它源自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宋朝宰相赵普。宋太宗继承宋太祖的皇位之后,对于国内外的政治环境有着不太乐观的判断。认为国内社会矛盾重重,而边

  • 古代断袖是怎么结合的(对于在一起的断袖是什么态度)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断袖是怎么结合的

    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指的是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欲望,而且,属于同性恋范畴的人可称之为同性恋者。并且,有调查,在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中,也普遍存在同性性行为。“同性恋者”这个代名词是现代经过科学探索之后得到的结果,而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之间虽然也有这样的情感发生,却未曾得到非常科学地解释。尚且,只能用另外的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什么时候提出(主张该学制是哪个学)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是指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为根本,在不动摇中国既有的核心思想与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学习和应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这种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政治制度是优于西方的,落后的只是器物方面和一些具体的社会制度方面。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冯桂芬在

  •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和分类(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先说说文化遗产:最早起源‬在1960年因为埃及政府打算修建阿斯旺大坝,可能会淹没阿布辛贝神殿。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努比亚行动计划”,将阿布辛贝神殿等古迹仔细地分解,然后运到高地,再一块块地重组装起来。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起草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