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日神就是伏羲;月神即是女娲,均是传说中的上古之神。另外,“男左女右”的习俗还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和人事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分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性暴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和属于阴于右。“男左女右”在中医应用上也有实际的科学意义,“男左女右”在医学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的习惯。
自然哲学主要内容
所谓自然哲学,就是指人类思考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界而形成的哲学思想。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的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很显然,广义的自然哲学,包含了自然科学。也就是说,自然科学是自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哲学与科学的分界并不是很明显。这时候,不仅自然科学包含在自然哲学里面,而且通常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并无区分。譬如牛顿最著名的著作就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在,人们通常将哲学与科学区分了开来,看做是两门不同的学问。这是科学门类日益繁多、研究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哲学通常是指关于自然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一般规律的思想。最著名的要数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了。自然辩证法就是自然哲学。具体的自然规律及其量化关系,我们通常将之称为自然科学。但是请注意,正如前面说的,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本无根本区别。所谓的一般规律与具体规律,也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宇宙大爆炸理论,你说它是自然哲学的思想还是自然科学的思想?我们只能说,关于宇宙大爆炸的观点,可以说是一种自然哲学,但如果我们具体设计了大爆炸的模型,并且计算出了有关的数量关系,这大概应当是自然科学了。
传统文化与国学家教有什么收获?
开阔视野,增多智慧。国学和西学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是关注人,一个是关注物,思维的角度不同。国学之所以博大精深在于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传统文学与国学家教的感悟:对于孩子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志向的竖立,更是孩子的本身素质道德的提高,在孩子接受教育的同时,不能忘记中国五千来的传统文化,国学教育是更直接的让您的孩子素质的提高修养,选择高素质,就选择中国的文化之基国学。收获:1、提升能力和创造素养:不同的主题活动培养营员优秀的团队精神和健康的竞争意识,通过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孩子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材打下坚实的基础。2、课堂求知,课外健心训练营的课程设计精彩,师资优良,同时辅以完善的野外拓展训练体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健康心理素质。
“四书”中的‘大学’是什么意思?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扩展资料价值⑴《大学》提出了一个政治哲学纲领。《大学》以不长的篇幅使儒家思想理论化、通俗化,便于学者学习掌握,而儒家思想为封建王朝的稳固提供了保障。⑵《大学》可以作为科学启蒙第一书,它提出的“诚意正心”是必备的科研心态、“格物致知”是认知的唯一途径、“止于至善”是追求臻美境界,“日日新”是强烈的创新意识。⑶《大学》虽然充满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但是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提出的“治本”,认知到治国的规律。⑷《大学》作为“四书”之首,是儒学重要的思想载体。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依据,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⑸《大学》提出的经济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最为有利的文化根基。如提出的“德本财末思想”、“财聚民散思想”、“生众用舒思想”,“先义后利思想”。⑹《大学》提出的诚信思想对当代探讨诚信缺失的社会根源以及创建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⑺《大学》是讲学习法则的著作,影响着学风。⑻《大学》提出了“做人”法则。⑼《大学》是国学经典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