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397 更新时间:2024/2/6 17:21:27

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其现实意义丝毫不减,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乃至整个人类世界都有影响。

今天,我们汲取中庸之道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中庸”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谐,并能使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以至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弘扬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用作用。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和而不同”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迪意义。

拓展资料: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建议: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如果将中庸进行量化处理,那中庸就容易实现了。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圣人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

再就是,庸的基本词义是需求,是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间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量与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饭要七成饱,就是人和食物之间的互动的量。比如要宽容,就是人与人互动中情绪的表现量在中度。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但将情绪控制在一个度里还是可以修炼的。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怎样辩证的理解《秋水》表现的哲学思想,其积极意义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借鉴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全面否定批判马克思主义伪哲学来理解特别是其辩证性质的封建愚蠢思想。来理解圣洁的中华文化。记住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生存就业当回事。不要向井底之蛙一样(《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积极进取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开放眼光,要多学习,知行合一借鉴意义。西方对老子《道德经》的关

  • 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如何辩证看待儒家文化,道家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思想精髓是仁,道家思想精髓是和即天人合一,儒道两家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思想。它贯穿于我国满长的社会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人朴素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是中华文明在没有受到外来干扰的情况下源远流长的思想保证。它奠定了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首的强大地位,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其他少数民族为辅助的社会发展

  • 钱钟书《围城》的人生哲理和现实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人生哲理:1、社会批判层面。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包括对上海洋化商埠的腐败堕落、对内地农村的落后闭塞,对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现象的讥讽。2、文化批判的层面。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新儒林”的描写和对一批归国留学生或高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

  • 古代的哲人追求的是事实、逻辑和意义的统一吗?为什么他们做不到?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人类从学会劳动开始,就学会了思考,从最简单的思考开始,逐步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而更复杂的思考。人类是世界上维一能够具有复杂思维的高级动物。探索与逻辑思维的诞生,决定了人类不断的进化。从简单的认知到追究天文地理,原子,化学,物理,数学,医学,考古学。一切的学问都是从现实的存在开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基本

  • 请大家帮忙推荐一本书,关于哲学的书籍。我想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到现代哲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麻烦大家推荐一下。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苏菲的世界》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中国目前好象没有这类哲学话题的小说,文化有差异,中国人想用小说的形式写出自己的哲学史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古代的哲学观念比较复杂,派系很多,跟西方理解的不是一回事。不过,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和

  • 道家的哲学思想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请举例阐述下你的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太多了,我就说几个对我有用的吧。(加上我的理解)第一是清静无为。我本人之前是个很计较得失的人,清静无为就是指导人不要沉浸在过去的事故里,无论过去的事多么糟糕,他已经过去了,改不了。也不要去妄想执念于未来的成就,就安心活在当下就好了,因为未来的成就自然而然就来了(这句话容易有误区)前提是做好自己当下的

  • 简述古希腊哲学、印度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西方哲学以希腊哲学为代表,以自然为出发点,以实验为核心方法。表现的目的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科学的关系较近。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是提倡以“科学数据”为理论的依据,也就是说理论要靠数据的“实证”才能得到认可。不管理论是否实用,只要是被证明符合实验数据的就是行,所以从本质上严格的说,西方的哲学不是实用主

  • 什么是气一元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中医学属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范畴,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来建构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一元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诚如《河洛原理》所说

  • 两汉哲学讨论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四个方面:1、天人关系:汉武帝时出于巩固封建统治,论证儒家纲常伦理绝对性的需要,董仲舒以儒学为宗,吸收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天人感应论。称天为百神之大君,天人相类,人副天数,天人感应。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天人感应论为基础形成了流行于两汉的谶纬之学。王充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提出天道自然的观点

  • 中国古代哲学中反本 正本 报本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它是人对一切的事、物,思维认知的代名词,它是在讲自然有的不管是被认知的还是不被人知的都是道。它有三个阶段一:一切存在的即为道。二:存在就会有变化为道。三:变化就是消失灭亡也为道。三位一体自然永恒。道的概念是老子第一个提出的(道德经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