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墨子对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看法是怎样的?

墨子对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看法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23 更新时间:2023/12/24 4:55:53

儒家是春秋末年最早创办的“学校”,自然在学术界,举足轻重,桃李满天下。墨子孔子后,第一个有影响力的哲学巨匠,在战国初年,即使不学儒学,入墨门学墨学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就像现今的中国,高考学子以被录取北大和清华为荣!

但因为孔子代表的是落魄的旧贵族,而墨子代表的是光荣的劳动人民。道不同,注定了墨子和孔子的思想异大于同。两大社会阵营的人,针尖对麦芒,谁也看不惯谁。作为“正义感”十足,看问题“非善即恶”的墨翟大侠,自然要一条一条数落儒家的“病”:

墨子详细罗列了儒家的“四大罪状”:

1.墨子说:儒者不信鬼神,鬼神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孔子对鬼神的问题存而不论,他只关心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原则,将一切问题都归于人心和人性,正和“天鬼迷信”“上帝崇拜”相对立。儒者公孟子说:“虽然要学祭祀,但鬼神是不存在的”。墨子讥讽说:“你们儒者既然说没有鬼神,干嘛还学祭祀。这就像没有客人来访,却学习如何接待客人;池塘没有鱼,却学如何捕鱼一样,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墨子认为,鬼神在监察人间人们的一举一动,惩恶扬善。你们儒者却不信仰鬼神,鬼神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2.墨子说:儒者信命,这种愚昧的“命定论”,会“批量生产”懒癌晚期患者,造成亲爱的祖国GDP上不去!

孔子努力了一生后,感叹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将最后的结果丢给了“命”。好像是有点自暴自弃的意味。其实非也。孔子的“知命”并不是革命未能成功,而推卸责任的说辞。而是说“命”是人力所能及之外的一部分。但只要努力,总有些可控可调的部分。只有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才能虽无奈但无遗憾地说出这句肺腑之言。但墨子不管,毕竟你孔老二的“知命”和我墨老大的“非命”有冲突。战国初年,百姓家没钱的还读不起书,哪里能悟到“知命”的内涵。只会让更多庄稼汉,丢弃农具,远离牛田,在家消极的等待“命运”做主。

3.墨子说:儒者你有钱你任性,但是你动不动就主张用上等和田玉做棺材,口里还要含着一颗千年夜明珠,金银珠宝陪葬一箩筐。够俺们大家庭老小吃喝半辈子了,真是贫穷限制了俺的想象力。父母亡还要在墓地边守孝三年。你当时间精力多不值钱啊!

4.墨子说:你们儒者,好音乐这一口。贵族朋友间见面就行礼唱歌。但音乐能当饭吃,当衣穿吗?也不能说撞一撞钟,弹一弹琴,就平了战乱吧。墨子总结儒者的问题说:“儒者的学问,几辈子也学不完;礼节繁多到壮年人也受不了(年纪大可能行礼都累虚脱);省吃俭用攒钱也不够他们音乐上的巨额消费;他们把自己的学说包装的很漂亮来迷惑鼓动诸侯;大型设置音乐,来蛊惑人民百姓。他们的学说不可以公布于世上;他们的学问教导百姓只会起反作用!”

当年化,当年历史,听当年青山娓娓道来。欢迎朋友们关注和交流!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主张和平自由平等。他的“兼爱”是爱天下一切人,如同自己的父母,有着宽大的博爱之心。他认为鬼神至高无上,是保护一方平安,惩恶扬善。他不相信命运,在命运面前,必须有着奋进上的精神。

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夹天下者回焉。”《墨子》的《非儒》篇:“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

以上所述,墨子从四个方面攻击孔子。

一: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墨子认为儒家不相信鬼神,导致“天鬼不悦”。

二: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反对厚葬薄养。三:儒家的上层贵族宾客的会面,举行盛大的音乐仪世,造成极其大的消耗。

四:儒家的天命论,造成人们听天由命,极其懒惰,把自己委屈于命运。

其实儒家所讲的天命,并非墨子攻击的那样。天命是指一个人只要做到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好,尽其最大的努力,也只能做到这样。那么也只能平静地面对现实,因为自己的天命只有这样。孔子说过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指人们在命运面前,必须要有所作为,而不是消极地对待命运。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仁爱精神。爱天下所有的人,让世界充满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墨子认为儒家的仁爱只是爱自己的家人,爱亲戚朋友,而不是爱社会上所有的人,这是墨子对儒家的攻击和歪曲。

儒墨对立,是春秋之际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墨子本来是儒家学派的弟子,后来发现儒家有很多的弱点和缺陷,就毅然决定离开儒家,自立门户。墨子这种对儒家学派全盘否定的行为,也遭到了孟子的反击和打抱不平,认为墨子是欺师灭祖,大逆不道,甚至骂墨子的这种行为如同禽兽。

孔子的追求是克己复礼,从某个方面来看,还是维护上层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道的不同,注定他们的思想存在巨大的差异。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传统医学伦理准则“医者仁心”主要是在哪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医学道德思想的发展过程形成(春秋末期、《淮南子》、神农尝百草)——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反对草率、“知人爱人”、“留神”“精察”“勤求”“博采”——医德规范的开拓者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篇较系统地提出了医家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对病人的态度及与同行的关系等方

  • 中国古代的墨家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墨家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派别,创始人为墨翟(即墨子)。同时,由于墨家具有严谨的组织机构,强调纪律与服从,因此除了是思想领域的哲学派别,墨家还是一个上下级明确的团体,兴盛于战国初期,汉朝建立后儒家兴盛,墨家团体逐渐消亡。墨家思想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

  • 墨子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据《墨子》可知,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②天志明鬼。宣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

  • 什么是儒术或儒家思想?其核心和内涵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思想体系核心;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

  • 《古代希腊哲学与医学关系探究》谢仁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从起源上来看,古希腊的医学与哲学都是脱胎于原始宗教和神话。早期自然哲学虽然与原始宗教和神话研究内容相似,但它却是用理性、从自然本身解释自然现象。古代希腊哲学家们用诸如水、不定、数等来解释万物的本原,以及此后苏格拉底所开创的从个别现象中归纳出普遍性的定义法都影响了古代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现象的解释。古希腊

  • 墨家的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汉民族三大哲学体系,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等语,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

  • 墨子的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他出身微贱,做过工匠,自称“贱人”。曾学过儒学,后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学,聚徒讲学,创立墨家学派。墨子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激烈反对“富侮贫,贵傲贱”,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有力的要以力助

  • 墨家主张的是什么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兼爱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

  • 墨子主张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在墨家整个思想体系中,军事思想占有重要位置。《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一)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

  • 介绍一下墨子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兼爱非攻主要就是这四个字意思是人们要相亲相爱,墨子机智聪明他和他的弟子身体力行热心救世奔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立足战争爆发墨子是春秋战国时的人墨家创始人和代表人治国?这个我没有研究①兼爱非攻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