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元朝是女真族还是蒙古族)

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元朝是女真族还是蒙古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51 更新时间:2024/1/30 5:50:05

13世纪,漠北草原的蒙古掀起了一阵飓风,几乎征服了整个亚欧大陆,最终形成了元朝和四大汗国。百年之后,元朝和四大汗国纷纷瓦解,亚欧大陆又出现了全新的格局。

蒙古的征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蒙古的征服对世界各大地区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

一,重组了东亚大陆的秩序

在蒙古征服之前,东亚大陆上存在着南宋、金国、西夏、西辽、大理、吐蕃各部等政权。这些政权对峙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新力量崛起,是很难重新整合的。

当时的汉人认为中国的疆域仅限于长城以南,认为只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就天下一统了。而辽金又占据北方和宋对峙,双方实力总体趋于均衡,谁也没有消灭对方实力。

没有蒙古的崛起,这种大割据的局面还是继续存在很久。

在这种长期的对抗中,辽金、西夏等政权则不断吸收汉文化,融入中原。然而,边疆的一些民族政权则出现了独立发展的趋向,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大理国。

大理国继承于唐朝的南诏国,其渊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云南的土著大姓兴起,逐渐实现了对云南的控制,最终建立了政权。

唐朝时期就无法消灭南诏,云南开始从中央王朝脱离。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说“此外非吾有也”,已经开始认为云南不是华夏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云南正在走上和越南相似的独立道路。

大理三塔

明朝杨慎在《滇载记》中提到,宋挥玉斧,“由是云南三百年不通中国,段氏得以睨临僰爨,以长世焉。”蒙古征服了大理国,后来元朝在大理设置了云南行省,打破了唐宋以来的独立趋势。有了元朝征服大理国,才有了明清在云南的移民实边和改土归流。

而吐蕃各部在元朝之前从未纳入到中央王朝的版图。蒙古征服了吐蕃后,首次在青藏高原内部驻扎军队,设置机构,册封僧官,这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情,其意义足以和西汉开辟西域相媲美。

元朝虽然短暂,但是元朝开创的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朝建立后,在乌斯藏大搞册封,这是在试图继承元朝的版图。后来的清朝也在元朝基础之上加强了对西藏、青海的控制,使得青藏高原成为了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蒙元对中国疆域的形成有巨大的贡献。另外,蒙古人开创的行省制度也一直影响到了今天。蒙古人以征服者的角度来治理天下,因此其行政区划带有“以北制南”的特点,传统以山川地理形式划分区划的模式被打破,中央派出军队、官员直接镇守地方,消除了军阀割据的基础。

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区划演变的最终结构,它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也一定程度保障了地方自主性,提高了行政效率,于是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总体而言,蒙元帝国打破了传统东亚大陆各大民族王朝对峙的局面,将整个东亚大陆纳入版图之中,以“元”“中国”作为统一的称呼,使得东亚各民族得以整合在一起。

从元朝之后,“中国”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中原汉地,而是成为了整个东亚大陆的统称。

二,继续推动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型

蒙古征服之初,北方遭到战争蹂躏,经济遭遇了大破坏,人口也大减。金朝后期,其户籍人口大约是5300万,然而金国灭亡后只剩下了1000多万。

蒙古征服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北方经济破坏,中国的经济重心则进一步向南移动。元朝虽然定都于燕京,但其财政却主要依赖于江南,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文化重心出现了分离的现象。

金国灭亡后,蒙元又开始在北方推行屯田、开荒、鼓励农耕、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使得经济逐渐恢复起来。

由于全国统一,南北方和各民族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得到了交流传播,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由于元朝存在时间较短,全国的农业在总体上还未恢复到宋金时代的水平。

《中国人口通史》估算元朝中期总人口为9800万,而宋金时代达到了1.2亿(包括西夏、大理、吐蕃)。

元朝驿道

元朝的工商业发展主要延续了宋金时代的发展趋势,继续推动社会的转型。元朝时期的商业发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便利、货币统一。

蒙元时代,在全国修建四通八达的驿站体系,使得商品流通的距离更远,规模更大。

加上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元朝的对外贸易也相当活跃,一些中国商人到达了东非进行贸易,也有许多欧洲、西亚商人来到遥远的东非。当时的马可波罗称泉州为世界最大的港口。

元朝汪大渊的航海线路

发达的交通网络打破了过去的商业壁垒,将全国联系为一个市场。于是,各区域、各民族之间的商品贸易、技术流通得以运转,许多外国的技术也传播到中国,推动了国内手工业的新发展。

元朝时期有几大新兴的制造业得以崛起,分别是棉纺织业、青花瓷制造业和白酒产业,这些产业的兴起离不开民族交流和中外交往,如棉纺织业技术得益于黄道婆推广海南黎族的棉纺织技术,青花瓷的生产原料来自于海外,而白酒制造技术最初是从西亚引进。这些产业在后来的明清大放异彩。

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说,宋元为一个时代,该时期的经济政策比较宽松,商品经济异军突起,国家的财政收入逐渐依赖于工商业,手工工程也开始出现了。

从这些特征来看,中国的传统农耕社会正在向商品经济社会转型,然而这种转型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

明朝建立后,一改宋元的经济方针,推行最严格的重农抑商、海禁、户籍政策,使得中国在商品经济发展上出现了一次大倒退,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三,多元一体的新文化现象

元朝是一个蒙古人建立的,多民族共有的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元朝的版图内部,生活着汉、蒙、回、藏等民族,其文化习俗也大不相同。

为了统治偌大的国家,元朝的统治者不断吸收各民族优秀的制度、文化和习俗,推行宽容的文化和宗教政策,使得元朝的文化出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南宋灭亡后,许多南方士人带着书籍到北方传播新程朱理学的理念,推动了理学在北方的传播。忽必烈上台后,在全国兴办学校,使得“一乡一社皆有学”,使得学校的规模和数量远超之前的历代。

而元朝的学校和书院基本都是以官学为主,这也开创了明清时期官学垄断学术的传统。受到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学校和书院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都是程朱理学,理学得以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传播。

元朝后来恢复科举制度,明确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教科书,也就标志着程朱理学正式成为了官方思想。

除了理学的融合和传播之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也在中国广泛传播起来,他们和儒家思想相互碰撞,出现了一些思想的火花。

元朝时期,有学者开始提出“三教归一”,这是对“三教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外来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也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当时有许多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等定居中国,他们后来成为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回族著名文学家:萨都剌

国家的大一统,必然会推动民族观念的变化。两宋时期,由于疆域狭小,华夷之辨的思想又重新抬头。

元朝建立,全国性的民族大迁徙出现了,许多蒙古族、契丹族、回族在征战、经商的过程中迁徙到了全国各地,打破了民族在地理上的隔绝,出现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元朝在修史时,将辽宋金并列为正统王朝,一并视为中国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大胸襟,大怀抱。在这种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元朝的文化特征就是大杂烩,如元杂剧等吸收了各民族的表演艺术成分,使得中国的戏剧表演走向成熟。

国家大一统,人们的视野也变得开阔,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郭守敬为了制定一部全新的历法,进行了规模庞大的“四海测验”。

在官方的主持下,元朝在全国建造了27座观测所,其最北在北海,最南在西沙群岛。在此基础上,郭守敬制定的《授时历》成为了中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与今天的公历相差无几。

在地理上,元朝也组织人们勘探黄河源头,否定黄河发源西域的假说。

元朝的医学、农学、数学也非常发达。在医学上,朱震亨研究了宋金两代之医学,自成一统,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农学上,出现《农桑辑要》和《农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

在数学方面,宋元四大家中有三大家就出现于元朝,分别是李治、杨辉、朱世杰,他们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远超同时期的欧洲。而中国古代著名的发明——算盘也可能出现于元朝。

元曲四大家

元朝疆域内民族众多,语言也是纷繁复杂。为了便于全国的交流,忽必烈试图推行一种统一的拼音文字——八思巴文。八思巴文,严格来说不是一种文字,而是一套拼音方案,可以来拼写当时国内主要的几种语言。

不过,八思巴文要照顾各种语言的发音,因而非常复杂,最终还是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成为了死文字。如今我们采用的拼音则是来自于拉丁字母。

八思巴文

我们总有这样的观点:元朝在汉化方面是不成功的,或者是不愿意汉化的。可是,元朝在文化方面从未推行过单方面的汉化政策,元朝的文化政策始终是融合汉、蒙、藏、回等诸文化的优点。

或者说试图将这些文化融合在一起,而汉化和藏化、回化一样,只不过是元朝文化大融合中的一个现象罢了。

更多文章

  • 溥仪为什么性无能(末代皇帝溥仪12岁时就没了生育能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溥仪为什么性无能

    这次说一下末世皇帝,他的名声在人们心中一直不怎么样,也许是因为晚年的卖国时间,也许是因为后期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但这些都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这次说一说溥仪的私人生活,不谈政治只谈私事。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

  • 明朝陈友谅和朱元璋啥关系(陈友谅为什么败给朱元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友谅和朱元璋啥关系

    在元末的农民战争和地方势力争霸中,陈友谅可谓是朱元璋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之一。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拥兵60万发起进攻的陈友谅,一度给朱元璋的集团以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在昙花一现之后,陈友谅的大汉集团便迅速萎靡下去。这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事实上,陈友谅集团就是朱元璋集团的翻版。双方无论是个人出身,还是发迹历

  • 元朝根本不属于中国历史(元朝为什么很少被提起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朝根本不属于中国历史

    公元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元军攻破南宋行在(大概是临时首都的意思)临安,幼帝赵昰(是音,是的意思,多用于人名)率领南宋文武百官向元军投降,彼时,南宋王朝实际上已经灭亡。1279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负帝蹈海,十万南宋军民同心死义,为大宋王朝贡献了所有的忠义爱国之心。至此,宋室再也没有复辟的力量

  • 司马懿为什么杀柏灵筠(柏灵筠是被谁烧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懿为什么杀柏灵筠

    《虎啸龙吟》中,柏灵筠算得上一个数一数二的美女了吧,也就是甄宓能和她比上一比,其他人还真不能与之相比。曹丕见到她的时候,甚至生出来自己纳了的念头,将柏灵筠送给司马懿,曹丕可谓是忍痛割爱,本想让她帮自己监视司马懿,没想到最终却包子打狗,赔了夫人又折兵。虽说如此,司马懿却始终提防着柏灵筠,甚至最后柏灵筠

  • 真正的三皇五帝是谁(具体是指哪三皇哪五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真正的三皇五帝是谁

    导语:我们常说的三皇五帝,到底他们是哪三皇、哪五帝呢?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在不同史书对“三皇五帝”的记载又稍有不同。那么我们就按照最广为人知的记载来聊一聊三皇五帝,看看炎黄子孙这一词中的炎和黄又是哪两位“皇帝”。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关于三皇有哪些史

  • 上官婉儿为什么被黥刑(历史上她被武则天处以什么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上官婉儿为什么被黥刑

    前几天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儿,她为何惨遭“墨刑”之苦?问题中的墨刑又名黥刑、黵刑,上古的五刑(墨、劓、刖、宫、大辟)之一。关于这种刑罚,估计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水浒传》。宋江、武松等人皆面部刺字并被流放,被称为刺配。《旧唐书·后妃传》有上官婉儿遭受黥刑的记录:及长,有文词,明习吏事。

  • 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大玉儿爱多尔衮还是皇太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

    今天是2021年11月17日,在1612年的今天,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出生了。说起今天的主人公,肯定有小伙伴要抢答了,哎哎哎,我知道,小胖你要讲多尔衮和大玉儿,也就是孝庄的八卦。噫~小胖是这样肤浅的头条号嘛?今天和大家要讲的是多尔衮和皇太极的瓜。关于他们两兄弟的恩怨情仇,已经被各类清宫电视剧们魔化得差不

  • 朱元璋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不传皇位给儿子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孙子

    #朱元璋为什么将皇位传给孙子#公元1398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做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看着欣欣向荣的帝国,回想起自己的一生,终于闭上了眼睛。开局一个碗,没人比朱元璋的起点更低,最终却创立了大明帝国,并做了31年的皇帝,对于他个人而言已经是心满意足了,比起九死一生开创了霸业的刘裕来说,

  • 英国最好的二十所大学(英国排名靠前的大学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英国最好的二十所大学

    一直以来,英国都被誉为教育强国,拥有众多著名的院校。近日发布的《英国学生签证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9月的一年中,英国内政部共发放了超过42.8万份担保学生签证(sponsoredstudyvisas,包括主要签证申请人和他们的家属)。这一数字比前一年增长143%,比新冠疫情前增长55%。是

  • 西晋的都城是哪个城市(西晋的首都是定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晋的都城是哪个城市

    西晋洛阳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然而司马昭并未直接夺取皇位,咸熙二年(265),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即帝位于洛阳,是为晋武帝,并进而统一了中国。由于未经战乱破坏,晋都洛阳大体上依然为曹魏时旧貌。城门12个,名称仍依旧制未曾改变。宫城正殿仍为太极殿,《初学记》称:“历代殿名,或法或革,唯魏之太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