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科举考试的六个等级名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分哪几个阶段)

科举考试的六个等级名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分哪几个阶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45 更新时间:2023/12/12 7:30:20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605年)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1300年。科举里的状元、秀才等名次,直到今天还挂在中国人的嘴边。

1、童生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2、秀才

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

到了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

3、举人

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

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4、监生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5、进士

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6、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国科举史上,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7、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共有17人三元及第。

更多文章

  • 如懿为什么被抹去历史没有记载(如懿不记史册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如懿为什么被抹去历史

    追了将近两个月的《如懿传》在观众们的万分不舍中结局了。这部剧由原来大家的不看好,发展到最后被感动得哭到稀哩哗啦。网友们纷纷表示要感谢周迅的演技。因为是她超赞的演技让大家感受到了如懿的善良与坚持。她聪明,但不屑使用手段。受尽屈辱依然坚持初心。周迅不喊不叫不浮夸,却让人感受到喜怒哀乐,这才是真正的演技!

  •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纸上谈兵讲的是赵括的故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众所周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赵括。奇怪的是,赵括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而纸到汉朝才被发明出来。既然纸在战国时期还没有发明,赵括为什么会被评价为“纸上谈兵”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纸上谈兵”是赵括的父亲赵奢对儿子的评价。然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记载,赵奢对儿子

  • 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元朝是女真族还是蒙古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13世纪,漠北草原的蒙古掀起了一阵飓风,几乎征服了整个亚欧大陆,最终形成了元朝和四大汗国。百年之后,元朝和四大汗国纷纷瓦解,亚欧大陆又出现了全新的格局。蒙古的征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蒙古的征服对世界各大地区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在蒙古

  • 溥仪为什么性无能(末代皇帝溥仪12岁时就没了生育能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溥仪为什么性无能

    这次说一下末世皇帝,他的名声在人们心中一直不怎么样,也许是因为晚年的卖国时间,也许是因为后期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但这些都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这次说一说溥仪的私人生活,不谈政治只谈私事。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

  • 明朝陈友谅和朱元璋啥关系(陈友谅为什么败给朱元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友谅和朱元璋啥关系

    在元末的农民战争和地方势力争霸中,陈友谅可谓是朱元璋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之一。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拥兵60万发起进攻的陈友谅,一度给朱元璋的集团以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在昙花一现之后,陈友谅的大汉集团便迅速萎靡下去。这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事实上,陈友谅集团就是朱元璋集团的翻版。双方无论是个人出身,还是发迹历

  • 元朝根本不属于中国历史(元朝为什么很少被提起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朝根本不属于中国历史

    公元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元军攻破南宋行在(大概是临时首都的意思)临安,幼帝赵昰(是音,是的意思,多用于人名)率领南宋文武百官向元军投降,彼时,南宋王朝实际上已经灭亡。1279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负帝蹈海,十万南宋军民同心死义,为大宋王朝贡献了所有的忠义爱国之心。至此,宋室再也没有复辟的力量

  • 司马懿为什么杀柏灵筠(柏灵筠是被谁烧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懿为什么杀柏灵筠

    《虎啸龙吟》中,柏灵筠算得上一个数一数二的美女了吧,也就是甄宓能和她比上一比,其他人还真不能与之相比。曹丕见到她的时候,甚至生出来自己纳了的念头,将柏灵筠送给司马懿,曹丕可谓是忍痛割爱,本想让她帮自己监视司马懿,没想到最终却包子打狗,赔了夫人又折兵。虽说如此,司马懿却始终提防着柏灵筠,甚至最后柏灵筠

  • 真正的三皇五帝是谁(具体是指哪三皇哪五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真正的三皇五帝是谁

    导语:我们常说的三皇五帝,到底他们是哪三皇、哪五帝呢?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在不同史书对“三皇五帝”的记载又稍有不同。那么我们就按照最广为人知的记载来聊一聊三皇五帝,看看炎黄子孙这一词中的炎和黄又是哪两位“皇帝”。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关于三皇有哪些史

  • 上官婉儿为什么被黥刑(历史上她被武则天处以什么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上官婉儿为什么被黥刑

    前几天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儿,她为何惨遭“墨刑”之苦?问题中的墨刑又名黥刑、黵刑,上古的五刑(墨、劓、刖、宫、大辟)之一。关于这种刑罚,估计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水浒传》。宋江、武松等人皆面部刺字并被流放,被称为刺配。《旧唐书·后妃传》有上官婉儿遭受黥刑的记录:及长,有文词,明习吏事。

  • 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大玉儿爱多尔衮还是皇太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

    今天是2021年11月17日,在1612年的今天,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出生了。说起今天的主人公,肯定有小伙伴要抢答了,哎哎哎,我知道,小胖你要讲多尔衮和大玉儿,也就是孝庄的八卦。噫~小胖是这样肤浅的头条号嘛?今天和大家要讲的是多尔衮和皇太极的瓜。关于他们两兄弟的恩怨情仇,已经被各类清宫电视剧们魔化得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