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如何理解阳明心学的内容)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如何理解阳明心学的内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857 更新时间:2024/1/24 1:44:00

01.

不要把自己活得像个落难者,急着告诉所有人你的不幸。你的经历在别人眼里只是个笑话,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过程。——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被称为”经营之神",创办过两家世界500强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源于他对王阳明心说的潜心研究,并且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稻盛和夫把王阳明的心学总结得非常到位,学以致用,他说:“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该被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解放前曾任浙大中文系教授的胡哲敷曾说: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

王阳明说过:心光明,则一切光明。

心里没有呼唤过的东西,不会自动来到自己身边,你周围发生的所有现象都不过是心灵的反应。在心里描绘黑暗和猜忌,得到的肯定是阴暗的东西;在心里描绘积极和理想,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稻盛和夫对于王明阳的心学推崇备至,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他找到了自己的道,找到了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后知行合一的境界,就是要修心,修性。

02.

《王阳明图传》是一本独特的王阳明传记,将明代冯梦龙的《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和邹守益的《王阳明先生图谱》合二为一,有文有图,堪称经典。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作家,著有《东周列国志》、《智囊》等传世经典,他的代表作品《喻世明言》、《警世通言》、《警世恒言》合称三言,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鼻祖。

邹守益是最早就追随王阳明的弟子之一,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如实描绘成图,编成《王阳明先生图谱》,让我们才有机会认识最真实的王阳明先生,也是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文献。

这本《王阳明图传》展示了王阳明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阳明学说千锤百炼的过程,从少年王阳明立志成圣贤开始,龙场悟道确立学旨,扫除山贼匪患,平定朱宸濠叛乱,直到阳明学宣告成功。

这本书里讲述一些传奇故事,也穿插了一些奇闻怪事,从他的出生开始,以及多次化险为夷,这些不同寻常的经历,让人感到很神奇。

03.

自从500多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说横空出世,以“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而著称,王阳明心学一共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被无数后人追随,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都在自己的心里,所有的道理都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自己的内心赋予的,凡事向内求,只要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事情自然会水到渠成。

知行合一,阳明先生说“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行,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

知之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之静察明觉处,就是知。知,但心不能真切笃实,这个知就不能明觉精察。行,如果心不能明觉精察,行就不能真切笃实。知行是一,是明觉精察与真切笃实的合一。

通俗地说,就是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链接才有意义。知和行不能分家,只知道理而不去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致良知”是两个词的精妙组合,一个是“致知”;一个是“良知”。

“致知”是源于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大学》,而“良知”则源于《孟子》,简单地讲,“良知”是人的本我之大智慧,即“本来面目”,而“致良知”就是如同拨云见日般重现“良知”的功夫所在。

通俗地讲,“良知”是我们的内心善良的一种本底精神,而“致良知”是让我们将此“良知”作为一个标准,要求自己去做一个讲道德、讲底线、讲信誉、讲品格,有高素质的人。

说到这里有个故事,挺有意思:

王阳明在平定四省匪乱时,抓住了不可一世的土匪头子谢志珊,王阳明跟他讲起了“良知”之道,谢志珊冷笑道:“老子就没良知!”

王阳明笑着说:“天气好热,把外套脱了吧!”对方二话没说,就把外套脱了。

王阳明说:“再脱”。直到谢志珊只穿了一条底裤之时,王阳明又笑道:“接着脱啊!”

谢志珊脸胀得通红道:“这不好吧?”

王阳明大笑道:“看来大名鼎鼎的谢志珊也有羞耻之心,这羞耻之心就是良知啊,你不是说你无良知吗?你讲讲看。”谢志珊低头无言以对。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共28个字,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表述,也是阳明心学的纲领性学习口诀。

写在最后: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瑰丽的明珠,积淀在民族记忆深处,我们当从中学以致用,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开始,做一个遵从内心的人。

王阳明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人生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都不奇怪,只要自己的内心笃定,多大的风雨都会过去,”此心不动,则万物不动“,等到时机成熟那一刻,就会”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一个人如果真的能把王阳明心说看懂悟透,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都会坦然面对,无论是高峰还是低谷,都会做到处变不惊,心光明,那么一切都光明。

更多文章

  • 大宛国现在是哪个国家(西域大宛国是现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宛国现在是哪个国家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时,张骞最先到的西域诸国中是大宛国。后来又有汉朝李广利征伐大宛。只要喜欢汉武帝那段历史的朋友,都会看到“大宛”这个西域国名经常出现。因为大宛国盛产一种中原想要的“宝贝”,而大宛国也向往中原。那么现在大宛国在哪?如今归属哪个国家呢?我们通过史料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其实真正让我们对大宛

  • 狮身人面像的可怕之谜(耳朵后有个隐的开关才是真正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狮身人面像的可怕之谜

    有人将埃及狮身人面像称作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迹,觉得它寓意着古埃及的辉煌文明,事实确实是如此。人们难以想象在数千年前,埃及人民是如何建造出这座高20米、长73米的宏伟建筑的,它有着太多的未知之谜。更有趣的是,埃及方面近几年来竟然禁止考古队进行考察,这是怎么回事呢?关于埃及狮身人面像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建

  •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意思怎么理解(谁对曹操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三国时期,有一家人,家里过得还算富裕,家主吕伯奢最喜结交各路英豪,这一日,从远方来了两个客人,原来是不愿意给董卓做帮凶而辞官回家路过这里的。吕伯奢热情款待,吩咐家人杀猪宰羊招待客人,自己拿了钱去集市上买酒去了。漫画——曹操误杀吕伯奢两个人客人正在堂前静坐,突闻磨刀之声,大惊。一位是要杀他,遂仗剑冲入

  •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朝代顺序(我国古代朝代分别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朝代

    中国古代历史2000多年中,一共经历了50多个王朝。如果从千古第一帝秦始皇算起,到末代皇帝溥仪为止,中国共有495位皇帝,除了其中死后追封的73人,真正在位的皇帝,共有422人。这400多个皇帝,虽然一言九鼎,地位显赫,但贤明的少,昏庸的多,真正能够让老百姓追忆、怀念、崇敬的皇帝,那真是凤毛麟角,少

  • 中国古代裹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女人三寸金莲起源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裹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裹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我们都知道裹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那什么是裹脚呢?它是指女性一般在4、5岁的时候,为了使脚看起来娇小,便用长长的布条层层裹着,除了拇指,其他脚趾头全部裹断至脚底下,而裹好之后,为了防止骨头坏死,还要不停的走路,可想而知有多疼。甚至有的为了让脚看起来比较瘦,更小,有些人在

  • 古代进士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进士在现代是什么学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进士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古代的秀才、举人和进士放在现代,相当于什么学历呢?有人说童生相当于高中毕业;秀才相当于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进士相当于博士。你觉得呢?古代之所以如此重视教育,一部分原因是为朝廷选拔有力人才,另一方面是因为读书确实可以为自己谋一条不错的生路,类似于我们现在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秀才受一些戏剧和电视

  • 百家姓一共有多少个姓(百家姓氏全部包含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百家姓一共有多少个姓

    在中国,作为启蒙读物的《百家姓》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使无法全篇背诵,人们也能张口就来地说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来。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第一大姓氏真的是“赵”吗?中国人的全部姓氏只有区区一百个吗?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什么呢?这还真不好回答,因为这个答案随时可能处于变动中。根据公

  • 渡渡鸟什么时候灭绝的(渡渡鸟消失世记原因,还剩多少只)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渡渡鸟什么时候灭绝的

    题记|在人类对保护野生动物还没有什么概念的时代,如果你是一只鸟,而且还很好吃,那你就危险了。如果你是一只鸟,虽然不好吃,但是比较少见,你也危险了;如果你是一只鸟,既不好吃又不好看,但是遇到了欧洲殖民者,你还是很危险……渡渡鸟骨骼2016年8月,一位私人收藏家决定把世界上最完整的渡渡鸟骨骼拍卖出去,其

  • 女娲为什么是人首蛇身(女娲真身为什么是蛇)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女娲为什么是人首蛇身

    女娲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类之母,但她好端端一个人,为什么会是人首蛇身呢?首先,要从原始崇拜说起。除了中国以外,还有许多古代文明都有蛇崇拜,比如印度,他们把蛇当作神灵一样膜拜,再如意大利,有神秘的游蛇节,尼泊尔人把认为蛇可以驱逐妖魔鬼怪,等等。那么,为什么人类会有蛇崇拜呢?蛇会蜕皮,在古人看来,这是一

  • 吴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三国时期的吴国是现在中国哪个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在这些英雄里,有一位“小霸王”的名气,虽无三国的几位君主出名,但同样有着响当当的名声。他就是孙策。孙策是江东君主孙权的哥哥。孙策在父亲死后,率领部下进攻江东地区,并顺利击溃刘繇,王朗等人,只用了短短的三年时间就成功拿下江东六郡,为建立东吴打下了基础。根据史书记载,东吴当时之所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