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的内因和外因)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的内因和外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30 更新时间:2023/12/13 22:02:26

随着鸦片战争的打响,中国被迫向世界打开了大门,接二连三的战争的失利,让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不得不陷入深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接二连三的失败?是国力的衰弱吗?

显然不全是,在外国人向中国发动战争前,中国经历了著名的康乾盛世,国力大增,百姓们安居乐业,一切都显得那么富有生机,可那为什么中国却无法抵御外敌的侵略呢?

1861年,在北京的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的太和殿里,大臣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恭亲王奕訢、文祥为首的洋务派,主张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的军事力量甚至各个方面的实力大大增强,实现抵御外敌的目的。

另一派是以同治帝的老师、工部尚书、大学士倭仁和宋晋等人为首的顽固派,主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和“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

两派在朝堂上相互攻击、激烈争论,当时朝政的掌权人——慈禧太后十分清楚,清朝如果想保持绝对的统治地位,必须要采取洋务派的法子。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战争正式打响,中国上下高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洋务运动。

然而,这场著名的洋务运动仅仅进行了三十四年,就随着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而宣告破产。

同时,洋务运动也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笔者认为原因有四点——国际国内环境恶劣、顽固势力的阻挠、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以及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

国际国内环境恶劣

首先是国际国内环境恶劣,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中国在战场上的失利,充分说明了那时的中国军事力量明显落后。

而在经济上,西方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开始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生产,而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下所生产出来的商品,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成本上来说,都比我国当时自然经济下的手工生产出来的的商品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在经济方面也是处于明显的劣势。同时,在政治上,随着一场又一场战争的失败,清政府为了求得暂时的“和平”,不得不向西方列强国家割地赔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相较西方世界进行革命时所面临的困境,洋务运动面对着如此复杂的局面,想取得和西方世界一样的成果,简直难于登天。

顽固势力的阻挠

如果说,外界环境恶劣,而清政府的领导阶层能够上下同心,或许,“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构思未尝不能实现。

可关键在于,处于权力中央的人并不能同心协力,洋务派在面对复杂局面的同时,还要面对来自顽固势力的阻挠。顽固派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和“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

政见的不同,导致两派在朝堂内外的斗争愈发激烈,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洋务派又怎能一心多用并且每个方面都能做的好呢?

然而,以上两点,并不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只能算是重要原因,究其根本,是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和落后腐朽的社会制度。

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洋务运动在今天被人定义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指导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无论是从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薛福成的“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还是到张之洞的“文襄之效西法,非慕欧化也,文襄之图富强,志不在富强也。

盖欲借富强以保中国,保中国即所以保名教”,其都是作为一种理论服务于“求强”、“求富”这一洋务运动主导思想的。

也就是说,即便是思想上相较于顽固派相对先进的洋务派,也是坚定不移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维护封建主义。

然而,历史的年轮不会因为某一国而停下转动,来不及上车的人们,终究会被无情的抛下,洋务派恰恰是被无情抛下的人之中的一员。

他们的思想守旧,看待问题只看到了些许细微之处,并没有看到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仍以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一昧狂妄自大。

中国有句俗语“要想富,先修路”。早在1859年,洪仁玕就提出修建铁路的建议,被当权者忽视;在1862年,怡和、等27家洋行向李鸿章建议修建铁路,被拒;1880年,怡和洋行修建了一小段铁路,清政府以28万两白银买下并且拆毁,投入海中。

再如,张之洞筹备汉阳铁厂时,需要向英国购买炼铁机炉,专业上来说,需要先勘探本土材料的质地,再确定机炉的型号,可张之洞却十分不屑,说到:“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份可耳。”

结果,却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耗费无数金钱尚且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给予谅解,但因此浪费的时间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十分严重的,要知道当时的中国落后世界如此之多,又面临着亡国之危,最要紧的也是最不容浪费的就是时间。

后来有人感叹:“糜去十余年光阴,耗费千余万之成本,方若夜行得烛,回首思之,真可笑也!”

在《新约·马太福音》第九章中耶稣说:“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唯独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两样就都保全了。”

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就如同这样——旧瓶装新酒。新时代新制度所衍生出的一切注定与旧时代旧制度格格不入,也发挥不出原有的效果。封建主义就如同旧瓶,而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文化心态以及思想水平就如同新酒。

这样贸然、想当然的将“新酒”放入“旧瓶”中,其结果,要么是新酒散了一地,要么是旧瓶破碎。而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为结局未尝不验证了这一真理!

虽然说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只重视引进技术,而非从根本上解放人民的思想,也并没有设法改变封建落后的社会制度;如此也就造成制度不与生产经营关系相对应,所谓的改革就不会成功,这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最主要的根源!

而在1868年,和中国国情基本一样的日本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下,没有继续故步自封。日本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革本国的社会制度。

这次的改革使落后的日本迅速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把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做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明治维新获得成功不在乎四点——落后的制度被彻底抛弃而执行新制度、改革派目光如炬,高瞻远瞩、国内的阻挠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此对比可知,洋务运动一场注定失败的负隅顽抗。

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即便是当时没有层层阻碍,也注定是无法成功的,但若是当时的洋务派目光在长远些,看到国家落后之根本,或许,中国的近代历史屈辱会有所不同吧,但这终究只是现在的设想,只可惜历史没有设想。

更多文章

  • 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七国之乱发生在谁统治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去世。太子刘启登上帝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登上帝位之后,极为重视晁错。对于汉王朝而言,最大的弊端便是中央王朝对于地方诸侯的控驭能力越来越显薄弱。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成为西汉王朝诸侯中最大的威胁。晁错力求汉景帝削藩,剥夺他们的封地。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下令削夺

  • 蓝玉的全皮今在何处(明朝蓝玉的人皮还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蓝玉的全皮今在何处

    纵观历史,在对待开国功臣这个问题上,只有宋朝比较温情,汉朝韩信被吕太后在长乐宫杀死,逼的张良走山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朱元璋虽然大肆屠杀功臣,其目的是维持国本,害怕主少臣强,老朱家江山不稳,但是蓝玉案,根据已有的史实资料来判断,完全是其咎由自取,朱元璋不是刘备,蓝玉也不是张飞,结果早已经注定。蓝玉

  • 李治为什么不敢废武则天(李治为什么让着武则天)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治为什么不敢废武则天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不仅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合适的,对于帝王将相来说,同样适用,李治和武则天之间是不是真爱,这个要分阶段。不是人心善变,而是人心一定会变,没有人会一直不变,想当年李治也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太子,毕竟大哥李承乾和二哥李泰都比他优秀太多。但突然间太子和李泰同时被废,一向默默无闻的李治突

  • 中书令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中书令在现代是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书令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汉武帝晚年,不知道是良心发现还是哪根筋不对,重用提拔了被他实施了宫刑的司马迁,任命其为中书令。中书令以前的官制中没有,是汉武帝新创的一个职务,主要工作就是帮助自己处理公文、起草颁布诏书,上朝时的班次在丞相之前,是一个既有权力又非常荣耀的高职。但是司马迁却不领汉武帝的情,多次上书辞职。太史公为什么要这

  • 乌雅氏和乌拉那拉氏是什么关系(乌雅氏与乌拉那拉氏之间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乌雅氏和乌拉那拉氏是什么关系

    太后是宫里活得最通透的一个人,别看她整日在屋里吃斋念佛六耳清净,但是宫里发生的事情桩桩件件没有她不知道的,小事情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旦发生了触动了她的底线她便要动用太后的特权来处理了。按说太后活到这个岁数,又身处这个尊贵的位置,其实很多事情都已经看淡了,但是她却有一个很深的执念,

  • 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是哪个朝代(开元通宝代替五铢钱)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是哪个朝代

    在我国古代,新皇帝登基后要改新的年号,同时新铸铜钱上也要标注新的年号,比如康熙通宝肯定是康熙当皇帝时候铸造的,光绪通宝肯定是光绪当皇帝的时候铸造的,这被称为“年号钱”。唐玄宗,也就是唐明皇李隆基,曾经用过“开元”这个年号,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很多开元通宝是不是唐玄宗的年号钱呢?答案是否定的。开元通宝开

  •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哪三气(三气周瑜指的是哪三件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三气周瑜是哪三气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历史真相“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

  • 沙和尚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沙僧的形象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沙和尚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西游记》作为我国浪漫主义的长篇章回体著作,是我国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它对我国传承了五千年的神话体系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在一定意义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开创了神魔小说的先河。笔者吴承恩笔力千钧一针见血地通过这部小说的描述,映射了当时社会上黑暗的现状,以及官官相护的弊端。文章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赶往西天

  • 华阳太后是芈月什么人(华阳夫人和芈月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阳太后是芈月什么人

    《大秦赋》华阳夫人端坐在大殿上等着嬴异人拜见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赢异人身穿楚服吹奏着楚国的乐器,吟唱着楚国屈子的《云中君》诗词。华阳夫人此时已感动泪流,心里欢喜,收嬴异人为儿子,并赐名子楚。华阳夫人是谁?为何秦国质子嬴异人生母还未离世,转头要认华阳夫了为母呢?华阳夫人明知嬴异人生母在世为何要认其为

  • 红楼梦四大家族是哪四个(红楼梦讲述的是哪四大家族)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红楼梦四大家族是哪四个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故事以贾家为主干,史家、王家、薛家为分支,共同合成一部《红楼梦》。(第四回)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贾家、史家、王家、薛家互为姻亲,实则是利益同盟,说白了就是“一党”。四家在朝在野各有侧重,互为团结攻守同盟,实现1+1>2的势力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