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沈括历史百科 沈括历史百科全书

沈括历史百科 沈括历史百科全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82 更新时间:2024/2/29 7:34:13

沈括的妻子沈括的妻子?

沈括前后有二任妻子,第二任是淮南转张刍之女,张氏骄蛮凶悍,平时常虐待沈括,将胡须连皮带肉扯将下来,儿女们抱头痛哭,跪求张氏息怒;又驱逐元配之子,年年状告其父子。但是张氏去世后,沈括竟郁郁寡欢,过扬子江时,一度跳水寻短,并于隔年去世

沈括原配?

他的第一任妻子在给他留下一个儿子之后便撒手人寰了,要说沈括的相貌也是一等一的好,在当时还被称为是宋代四大美男之一,再加上学识渊博,家世显赫,虽然他带着一个孩子,但喜欢他的人不在少数。而沈括的顶头上司就特别中意他,之前沈括是有妻子,他不能说什么,现在沈括的妻子去世看,他直接就提出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殊不知这个决定给沈括带去了多大的变化。

沈括前后有二任妻子,第二任是淮南转张刍之女,张氏骄蛮凶悍,平时常虐待沈括,将胡须连皮带肉扯将下来,儿女们抱头痛哭,跪求张氏息怒;又驱逐元配之子,年年状告其父子。但是张氏去世后,沈括竟郁郁寡欢,过扬子江时,一度跳水寻短,并于隔年去世。

沈括儿子?

沈括的儿子是沈冲,生平不详。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官员、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

沈括文案?

英国人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宋代虽然军事上常常出师不利,且屡为少数民族邦国所困,但帝国的文化和科学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这个时代,说理的散文代替了抒情的诗歌,哲学的讨论与科学的描述取代了对佛老宗教的信仰。

宋朝的士大夫虽然心系天下,但也没有忽视生活中的趣味,他们除了当官从政之外,还在其他领域中有所奉献,常用“笔记”或“笔谈”的形式来记载下这些发现,沈括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沈括字号?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沈括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沈氏家族,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亲沈周、伯父沈同均为进士。

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十四岁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并随父亲宦游州县,到过泉州、润州、简州和汴京等地,接触社会,增长见识,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强烈兴趣和敏锐观察力。

沈括自幼体弱,加上读书十分用功,经常需要服食中药调理。钱塘沈氏在医药学颇有建树,有家传药学书籍《博济方》,受家庭影响,沈括也从搜集医方开始钻研医学。

皇二年(1050年),沈周知明州(今宁波市),沈括借居苏州母舅家,从舅舅许洞的著作与藏书中得益甚多,开始对军事产生强烈的兴趣。

皇三年(1051年),父亲沈周去世;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主簿,遂治理沭水,开发农田,颇有政绩。工程结束后,沈括辞去职务,来到哥哥沈披在任的宁国县,准备科举考试。

嘉六年(1061年),沈披主持芜湖万春圩工程,沈括有治水经验,遂献计献策并作了详细记录。

嘉八年(1063年),沈括进士及第,因排名在前六名之外,按制守选。次年,沈括守选期满,授扬州司理参军,负责一州刑狱。

治平二年(1065年),经淮南路转运使张推荐,沈括被调入京师,编校昭文馆书籍,参与详订浑天仪,并在闲暇研究天文历法之学。

熙宁元年(1068年),沈括升任馆阁校勘,有机会接触皇家藏书,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学识。八月,母亲病逝,沈括辞官护送灵柩回钱塘。

熙宁四年(1071年),沈括守丧期满,进京述职,得到神宗和王安石的器重,被任为检正中书刑房公事。

熙宁五年(1072年),沈括奉命主持汴河疏浚工程,七月,加官史馆检讨。按照惯例,皇帝每三年要到圜丘祭祀天地,吏员常借此修建园林、谋取私利。沈括便考察南郊大礼的历史沿革,撰成《南郊式》,被任命掌管郊祀事务。沈括按照新礼仪办事,所省费用数以万计,神宗十分满意。

八月,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修治荒田,取得明显成效,升任集贤校理,巡察两浙农田水利。两浙水利工程规模浩大,沈括建议出钱雇用饥民兴建水利,得到神宗的赞同。九月,沈括升任太子中允、提举司天监。当时的日官都是些庸碌之人,对天文几乎全然不知。沈括遂改革机构,改进仪器,召请卫朴修造新历法,并向全国征集观测天象的书籍。

十一月,朝廷登记民间车辆,市易司打算填封私井以阻止四川私贩井盐,民议纷纷。沈括进言:民间都是太平车,不利于机动作战;小盐井很多,填封私井势必要加强警戒,得不偿失。神宗赞同,次日诏停此二事,擢升沈括为知制诰、兼管通进、银台司。

熙宁七年(1074年)八月,沈括调任河北西路察访使,提举河北西路义勇、保甲公事。河北西路地处北疆,沈括上任后,将工作重点放在改革军政和巩固国防上。

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沈括返京后,上疏提出三十一条整改意见,多数都被神宗肯定与采纳。九月,沈括兼任判军器监,负责兵器的铸造与储备。沈括对弓有很深的研究,提出“弓有六善”的观点,并建议大批制造“神臂弓”。到次年五月,军器监上报朝廷时,兵器产量提高了十几倍。

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沈括奉命修订“九军战法”,分九军为九营,各自为阵,背背相承,面面相向,灵活多变,名之为“边州阵法”。九月,编撰城垒、军营等建筑的营造法式。

熙宁八年(1075年)三月,宋辽边界冲突,辽要求以黄嵬山为分界线,宋廷不同意。辽使萧禧到汴京,指责宋廷谈判不诚,拖而不决,留在馆舍不肯离去。沈括就到枢密院查阅以前的档案文件,发现宋辽过去商定的协议是以古长城为界,而黄嵬山在古长城以南,相距有三十里之遥,遂上表呈报朝廷。神宗赏赐沈括白金一千两,让他以回谢使的身份出使辽国。

四月中旬,沈括从汴京出发时,预先找出相关书信档案数十件,让幕僚和吏员背熟。契丹宰相杨益戒每有问题提出,沈括就让手下吏员列举档案条文作答。谈判先后进行六次,杨益戒无言可对,就威胁说,以数里之地、绝两国之好,不利于和平。沈括以国之道义、民之根本为理由,申明寸土不让。在沈括一行力争下,辽廷最终有所退让,紧张的宋辽关系得以暂时缓解。

七月,沈括起程回国,据沿途地理形势、风俗民情画撰为《使契丹图抄》,献给朝廷。因出使有功,沈括被提拔为淮南、两浙灾伤州军体量安抚使;十月,权发遣三司使。次年十月,拜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熙宁九年(1076年)十月,王安石罢相,吴充继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沈括到丞相府汇报政务,吴充问及免役法,沈括建议减免穷人的役钱,吴充赞同并上疏汇报给神宗。十一月,沈括再次上书要求减免下户役钱,并建议朝廷将旧有的差役法和现行的免役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差雇并行”。沈括的这个观点是在王安石罢相后才提出的,对免役法的态度前后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这就给反对他的人提供了口实。

熙宁十年(1077年),侍御史蔡确以依附大臣(吴充)、越权言事(免役法归司农寺负责)、前后态度不一等理由弹劾沈括。七月,沈括被罢去三司使、翰林学士,贬为起居舍人、集贤院学士、知宣州。

元丰元年(1078年),神宗打算起用沈括为知制诰、知潭州,蔡确再次上书,指责沈括“反复无常、附会大臣,被贬不足一年,不宜擢升”,诏命被撤回。

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沈括复职龙图阁待制、知审官院。

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改知延州,兼任延路经略安抚使,抵御西夏。到了延州,沈括以朝廷所赐之钱买酒,召集边民子弟开展骑马射箭活动,并亲自给优胜者敬酒祝贺,边境百姓群情踊跃。活动持续了一年,沈括从中选拔出精锐之士,充实到边防部队,延州军队的声威远超其他州府。

元丰四年(1081年)十月,蕃部数万人进攻边关要塞顺宁寨,沈括派少将景思谊、屈理带三千兵马进攻蕃军;接着命前锋李达领千人出击,携带十万人的军粮,宣称延路总帅沈括将亲自率军督战。蕃兵不知虚实,军心涣散。宋军乘势进攻,攻下磨崖寨,得男女万人,牛羊三万。

十一月,奉命西讨的河东兵十二将率军东还,经过延,沈括抓住时机,命部将在绥德城炫耀武力,声称宋廷已任命沈括兼领河东十二将的兵力,不日即兴兵西讨。驻守的西夏军闻讯前来打探,果见大队人马聚集,声势浩大,信以为真,连夜弃城而逃。沈括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浮图、吴堡、义合。

元丰五年(1082年)二月,沈括以“守安疆界、就副边事有劳”,升为龙图阁学士。四月,西夏打算以金汤城为据点,招兵买马,攻打延。沈括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派副总管曲珍率军两万进军东川,扬言要去攻打葭芦,吸引西夏兵力布防,趁机攻下金汤。接着,沈括又用同样的策略攻下了葭芦。

元丰五年(1082年)五月,沈括与副使种谔奉诏条陈制夏方略,提出进取横山以筑城、以地理优势直接威胁西夏的战略主张,宋廷派给事中徐禧前往延路节制军事,共同申议。七月,沈括建议筑城石堡、种谔提议银州、徐禧主张永乐埭,终定为永乐城。八月,神宗降诏徐禧总领筑城事宜,命沈括将帅府移到边界,以接济军用物资和救援。十四日后筑成,徐禧令景思谊领四千人镇守,率余部返回米脂。

九月九日,西夏出兵三十万攻永乐城,曲珍忙报知徐禧,徐禧统兵两万五千往援,令沈括留守米脂。由于兵力相差悬殊,宋军失利,夏军乘胜围城,截断水源,永乐城危在旦夕。沈括率兵一万前去支援,被夏军阻在永定河岸;又羌兵八万袭击绥德,沈括权衡利弊,决定舍永乐而保绥德。种谔因反对筑永乐城遭徐禧排挤,心怀旧恨,遂以守延州为名拒绝出兵解围。九月二十日,永乐城失陷,徐禧、李稷、高永能、李舜举等殉国,折官两百三十人,损兵一万两千有余(永乐城之战),谋取横山的计划宣告失败。

沈括作为一路帅臣,在明知永乐城“路险而远、不利协防与救助;且地理位置险要,敌军必争”的情况下,不坚持己见,而选择迎合徐禧,对永乐城之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十七日,宋廷以沈括“议筑永乐城,敌至却应对失当”为由,贬为筠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沈括到随州后,寓居于法云禅寺,无亲无故,且行动受到很大限制。随州的三年是沈括一生中最忧伤、灰暗的时期,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对从政萌生出一丝“悔意”。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神宗驾崩,太子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大赦天下。沈括也得以内迁,改任秀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本州公事。秀州地处江南,毗邻故乡杭州,沈括的心情得以从颓废中好转起来,遂专心于学问,开始整理熙宁九年奉旨编绘的《天下郡县图》。

元三年(1088年)八月,沈括编订完成《天下郡县图》,被特许到汴京进呈。哲宗赐绢百匹,准许沈括在秀州境内自由行动。

元四年(1089年)九月,沈括改任朝散郎、守光禄少卿、分司南京,准于外州居住。接到诏命后,沈括就举家搬迁至早年在润州购置的梦溪园,在此隐居,创作《梦溪笔谈》。

绍圣二年(1095年),沈括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别称?

在北宋时期,我国也出现了一位全才,他是沈括,被称为“北宋达芬奇”,甚至,如果沈括的知名度再高一点,达芬奇就可能有“西方沈括”的称呼了。那么,沈括有多牛呢?

科学全才。古往今来,尽管有许多人嘲讽沈括在政治上的投机行为,但无一例外都承认,沈括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全才!在数学、天文、地理、化学、物理等诸多领域,沈括都有显著成就,并且其中有不少成就和发现还是前无古人的。譬如,在化学方面,沈括首次提出了“石油”这一科学命名,如沈括在《延州》一诗中写道:“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尘。”而且他还做了以石油碳黑代替松烟制墨的实验,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而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还提到了如何用化学置换反应的方式提炼金属,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迅速推广,即所谓的《湿法炼铜》。

在天文领域,沈括改造了浑天仪、浮漏、圭表等仪器,并且还修订了新历法,参照节气,将一年分为了十二个月,而沈括所修订的这个历法,和英国《萧伯纳历》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沈括的历法比英国人早了八百多年。

除此之外,沈括在医学、数学、地理等领域都有突出成就,比如沈括还详细记载了毕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全过程和字印的下落。

因此,称沈括为科学全才丝毫不为过。

送花历史百科?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

石油(沈括)翻译?

石油

、延①境内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②,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③而出,土人以雉尾挹④之,乃采入缶⑤中,颇似淳⑥漆,燃之如麻⑦,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⑧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⑨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⑩。

(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

①、延:(f))州、延州,在今陕西延安一带。②水际:水边。③惘惘:涌流缓慢的样子。④土人以雉尾挹之:土人,即当地人;雉zh@,野鸡;挹y@,原指舀水,此处指沾取。全句即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⑤缶f%u:陶瓷罐子。⑥淳:同“纯”。⑦麻:此处指麻杆。⑧松墨:我国名墨之一,用松烟制成,故称“松烟墨”。⑨识文:标上名称。⑩竭:尽、完。

【译文】

州、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过去说的“高奴县出产脂水”,就是指这种东西。石油产生在水边,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慢慢地流出来。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上来),采集到瓦罐里。这种油很像纯漆,燃起来像烧麻杆,只是冒着很浓的烟,它所沾染过的帐篷都变黑。我猜疑这种烟可以利用,(就)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墨的光泽像黑漆,(就是)松墨也比不上它了。于是就大量制造它,给它标上名称,叫做“延川石液”的就是这东西了。这种墨以后一定广泛流行在世上,(不过)从我开始做它(罢了)。因为石油特别多,在地中产生,无穷无尽,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

沈括的祖先?

沈括,杭州钱塘人,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沈周为进士。沈括自幼体弱,然而却勤奋好学,读书十分用功,十四岁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因身体虚弱,需要经常服用中药调理,钱塘沈氏家族在医药学颇有建树,有家传药学书籍《博济方》,受家庭影响,沈括也从搜集医方开始钻研医学。

沈括是谁?

沈括,北宋政治家。代表作《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埃及历史百科 埃及历史百科全书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国土面积100.14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三十位,94%国土为沙漠。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西与利比亚为邻,南与苏丹交界,北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2900公里。尼罗河纵贯南北,

  • 历史百科搜索 历史百科搜索软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点击头条首页上方的对话框之后,下方的搜索历史就会出现10条你最近浏览的信息,如果相知到自己更多的搜索历史,可以点击“搜索历史”右边的倒三角,点击之后会显示你最近搜索的20条历史信息。头条搜索只能找回近20条搜索历史,如果想获取更多的搜索历史,目前是没有办法的,如果想保留更多的浏览历史,建议用浏览器浏

  • 我变成一只龙的作文250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我在梦里变成非凡的龙有一天的晚上我看了一会电视,就上床睡觉了,不过一会,我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中去了,我看见了我们变成了一条威力无比,呼风唤雨的龙,不过了一会,我还没有高兴完呢,就听见老百姓们在消来可恶的蝗虫,我看见了就立刻用魔法帮了那些老百姓,我看见庄稼在地面上开始慢慢的长高长壮,我看见了非常的高兴,

  • 历史钱币百科 历史钱币百科全书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铜钱以青铜为主,后来青铜和锡等金属混铸,到了明代嘉靖通宝以黄铜为主,因为嘉靖通宝是中国古代铜钱中最先使用黄铜的钱币,可以说嘉靖通宝是开中国古代铸币用黄铜的先河。从隆庆通宝开始黄铜质的钱逐渐多起来。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

  • 家庭历史 百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一些家政的收纳师通过对家居进行收纳,不仅为客户打造了新的空

  • 历史轰炸百科 历史轰炸百科百度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德累斯顿,萨克森自由州的首府,德国著名历史名城,被誉为易北

  • 玉器百科历史 玉器百科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平洲玉器街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永安路,在行内相当出名,产销量全国最大,位居全国四大玉器市场之首,以加工翡翠A货光身玉器而远近闻名。平洲玉器产品主要有玉镯、玉扣、鸡心和吊胆,其加工技术精湛,尤以玉扣品种居多,样样俱全,让“平洲扣”闻名遐迩,每年都有不少港、澳、台游客常常慕名而来。送花是起源于

  • 历史百科答题 历史百科答题模板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1、先审题,细思考。掌握技巧,举一反三。2、把所答历史题目,经过反复认证,从头缕过。比如:廊坊之战,反复思考历代几大战役,发生何地,是海战还是陆战?用排除法,可答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在廊坊痛击八国联军,自然也就对题。历史大题解题技巧: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文字表达要清晰,条理,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 历史决议百科 历史决议百科知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一是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是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我们党第一次对党的历史经验作出的系统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

  • 汽车历史百科 汽车历史百科知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